绍兴市2018年六校联考
语文试题卷
温馨提示:全卷共五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书写(5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语文知识积累(23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吗?要是没有愚dùn ▲ ,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lòu ▲ ,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命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sī ▲ 空见惯而变得nì ▲ 烦和乏味呢? (史铁生?《我与地坛》)
2.古诗文填空。(10分)
春光无限美!“乱花渐欲迷人眼, ▲ ”是白居易眼中的西湖春景;“惟有门前镜湖水, ▲ ”是贺知章回到久别的故乡后的感慨。好景难留,时光已逝,晏殊在《浣溪沙》中借“ ▲ , ▲ ”表达了对春光逝去的惆怅,所以我们要珍惜青春,奋发努力。即将迎来人生第一场考验,我们深知现在的磨炼是为了更好的未来,我们深知“ ▲ , ▲ ,劳其筋骨……”我们定能扬起理想风帆勇往直前,如李白一般“ ▲ , ▲ ”,我们终将实现杜甫在《望岳》中描绘的“ ▲ , ▲ ”的宏伟目标。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6分)
(1)居数月 ( ▲ ) (2)不能名其一处也 ( ▲ )
(3)阡陌交通 ( ▲ ) (4)野芳发而幽香 ( ▲ )
(5)苟富贵,无相忘 ( ▲ ) (6)河曲智叟亡以应 ( ▲ )
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3分)
A.其两膝相比者 天涯若比邻 B. 男有分,女有归 君问归期未有期
C.凡三往,乃见 家祭无忘告乃翁 D.以中有足乐者 歌以咏志
三、文本阅读(36分)
(一)(9分)
5.结合你的名著阅读经历,完成下面题目。
(1)选出下列对文学作品中的“出走”现象说法最合理的一项。( ▲ )(3分)
A.小说《简·爱》中身为家庭教师的简爱上了罗切斯特先生,因为误会罗彻斯特要娶英格兰姆小姐,而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她的出走正是她勇敢追求人格自由平等,捍卫独立尊严,坚持自我的精神的体现。
B.小说《边城》中的傩送俊美,善歌,坦白无私,正直,为爱情不计较任何物质得失,他勇敢地追求爱情,上门向翠翠提亲,可是哥哥比他早了一步,兄弟俩以唱情歌方式表达感情,哥哥落败而伤心离家远航,不幸溺水身亡,后来傩送怀着对哥哥的内疚也孤独地出走。
C. 《小王子》全心全意喜欢玫瑰花,为玫瑰花浇水、挡风,小王子明明知道玫瑰喜欢他,可是玫瑰的骄傲与虚伪伤害了他。最后他还是决定出走,离开B612星球。
D.《名人传》中托尔斯泰为了摆脱贵族阶级的立场,追求心灵的家园而出走,他的妻子虽然理解他,但反对他把财产分给农民,俩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而妻子偷看他的日记的行为终于促使他离家出走。
(2)ABC三个片段均是出自名著结尾部分。请写出“他”所指代的人物的名字。(3分)
A.他的心怦怦直跳,他日夜盼望的理想终于实现了!铁环已被砸碎,现在他已经拿起新的武器,又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21教育网
B.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青年人还不曾回来……“他”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C.倘若有个孩子走到你们跟前,倘若他在笑,有一头金发,不回答人家提出的问题,你们就可猜到他是谁了。那时,劳驾你们!赶快写信告诉我:他回来了……
A. ▲ B. ▲ C. ▲
(3)作家赵丽宏曾说“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它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请你从下面的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从一个角度谈谈它传达了怎样的憧憬和理想。(3分)
A.《水浒》 B.《 海底两万里》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__▲________
(二)(11分)
关于“实体书店”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2017年我国实体书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图)
???
码洋:图书出版发行部门用于指全部图书定价总额。 (中国报告网2017-9-18)
材料二 :实体书店的转型复合:看书不是书?
世界上所有能带给人温暖和希望的地方,实体书店必在其中。世界读书日之际,书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观察了书之于书店的某种形态:看书不是书。
互联网时代电商的兴起似乎一夜之间颠覆了实体零售业,实体书店首当其冲。2006年,书法家席殊苦心经营12年的“席殊书屋”图书连锁体系全盘崩溃;2010年,著名连锁书店“光合作用”大面积倒闭;2011年,在广州苦心经营16年的三联书店(广州购书中心店)关停……
相比电商,实体书店的困扰之一是,同样的东西,更低的价格,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消费者的选择更多了,消费者总是在众多选择项中寻求“最优”。在这个当口,业界的非业界的很多人发出这样的声音:图书的利润薄弱,已经不足以支撑书店经营,所以,书店空间要变美,书店业态要更丰富而新颖。说到盈利,书店老板不再羞于启齿,毕竟无商业,不能活。我们正处在消费升级时代,“体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伴随实体书店的是一项差异化竞争难题。
文创、餐饮和地产是当下实体书店的基本配置,然而真正能提供生活形态的书店国内存在几家?
“图书+阅读活动+咖啡文化+文创空间+艺术展览+主题餐厅+手作体验……”非书吞没了书,部分实体书店的阅读文化氛围甚是稀薄。
书店不再只是卖书的地方,首先,书店是文化空间,同时,书店还是商业卖场。于是,书店被赋予了多重身份,我们对它充满期待。 ——引自互联网
材料三:实体书店还有前途吗?
正方:实体书店的消亡是个时间问题。首先,购买实体书,网购享受的折扣高、价钱更便宜;选书购书也方便,一台电脑或一台手机就能搞掂。实体书店购书,又贵又费时又费力,毫无比较优势。其次,现在电子读物、电子书大行其道,注重阅读体验的,会购买专门的电子阅读器;不太注重阅读体验的,会选择用智能手机看书。网上有海量免费电子读物;即使收费读物,在线购买,电子支付,实时推送,也很方便。在人类阅读方式及图书销售渠道均发生根本变革的情况下,网络书店对实体书店的替代、电子读物对实体书的替代,都是不可阻遏的趋势。
反方:家庭投影仪、大屏幕液晶电视都面世好些年了,再加上环绕立体声,在家里都可以有不错的观影体验。如果不太注重体验,用手机屏幕也可以在线看电影。但是,电影院的生意可没有因此走下坡路啊。相反,这些年中国电影票房是连年创新高。实体书店也类似。在实体书店与亲友一起读书挑书购书的体验是网络书店无法替代的。有墨香、有质感、翻起来哗哗响的实体书,阅读体验也是电子读物无法替代的。这种因素决定了实体书店与实体书,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绝不可能消亡的,如果把营造体验做到极致,说不定就有复兴、浴火重生的机会。
——选自《南方周末》
6. 选出下列说法符合以上材料原意的一项。( ▲ )(3分)
A. 根据材料一的图表,2016年实体书店的销售码洋同比增长率为负2%左右,而网上书店近5年一直保持高速稳定增长,2016年增速仍然维持在30%的水平。2-1-c-n-j-y
B. 材料二指出互联网时代电商的兴起,在一夜之间颠覆了实体零售业,实体书店首当其冲。
C. 材料二指出文创、餐饮和地产成为当下实体书店的基本配置,真正提供了生活形态的书店在国内越来越多。21·世纪*教育网
D. 材料三正方认为人类阅读方式及图书销售渠道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所以网络书店对实体书店的替代,电子读物对实体书的替代是不可阻遏的。21*cnjy*com
7.材料二中反方针对正方“实体书店会消亡”的言论进行了辩驳,运用了一定的辩驳方法,请举出其中一种,结合内容说说它的辩驳效果。(4分)
__▲________
8. 有人认为:如果一个经营场所,做多种生意,卖书、卖咖啡、做餐饮、做文创产品、搞创意孵化,卖书的生意占比很低,还自称“复合型书店”,这与其说是实体书店的转型之道,还不如说是实体书店的自我消亡之道。请结合材料和生活经验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
__▲________
(三)(16分)
家乡的芦苇
吴培金
(1)每当清晨在古黄河边跑步的时候,总能看见数只水鸟在河面上游荡。它们真的是无家可归,因为河边几乎没有芦苇,我不知道它们是怎么过夜的。于是,我想起来家乡广阔的芦苇荡,那里可是水鸟的天堂啊。2·1·c·n·j·y
(2)我的家乡在大运河畔,那里的滩涂广阔,芦苇也就一茬一茬地顽强地生长在那些肥沃的滩涂上、河床边,它们惊人的生命力,来自于那深深下扎的芦苇根;芦花谢了,芦苇枯了,那些吮吸着水乡乳汁的芦根,已在孕育着新的生命。
(3)春天,芦苇从地底下钻出的嫩芽,饱受几场春雨之后,迅速地拔节,舒展叶子,那大片大片的滩涂地变成了绿色的海洋。这时候,鸟儿也忙着在芦苇丛里做巢,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孩子们行走在嫩绿的芦苇丛里,摘来许多芦叶裹“喇叭”。先是用一片小的芦叶卷成发声的“哨子”,然后一片接一片地裹成“喇叭”状,看谁裹的“喇叭”长,吹得响。你听,有的粗浊,有的清脆,有的细长,有的宏亮。一时间,芦苇“喇叭”声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和着悦耳的鸟鸣声,好一场乡野音乐会啊。
(4)夏天,芦苇长得最快,有的芦苇长到两三米高,芦苇叶子有一尺来长,似一柄长剑。风吹芦苇,发出沙沙的响声。这个季节,是家乡的农民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他们看到地里的麦子被南风吹得金黄,他们闻到了麦子成熟的气息,立即拿起早已磨快的镰刀,走进麦地,开镰收割,那真是“黄金铺地,老少弯腰”,抢收麦子的景象非常壮观。三五天之后,大片田里几乎全露出了白花花的麦茬,与芦苇荡的一片葱绿形成鲜明对比。此刻,麦场上,机声隆隆,人声鼎沸,农民们翻场、扬场,各管一行,忙着累着快乐着。很快家乡人听了到布谷鸟的叫声,就忙着犁田插秧。于是,一片片水田里,倒映出村姑农妇们弯腰插秧的身影。水田里女人的嬉闹声,夹杂着汉子粗壮的叫喊声,惊得水鸟扑棱棱地从芦苇丛中飞出,又引起了芦苇丛里的一串串响亮的鸟叫声。
(5)芦苇成熟的时候,芦花开始在秋风中怒放,那真是芦花似海。这时的芦苇显得苍老了,叶子不再翠绿,杆子粗壮结实。它们是在等待人们收割吗?收割芦苇是很辛苦的事情,因为,割起两三米高的芦苇不仅耗费体力,有时还要趟到没膝深的冷水里去割。家乡人不怕受累,挥动镰刀砍倒大片大片的芦苇;家乡人不怕吃苦,趟进冷水中收割芦苇,芦苇根扎破双手、脚板也不吭一声。孩子们也快乐地加入到收割芦苇的队伍中,他们找鸟窝,拾鸟蛋,抓水鸟,像野鸡、黄莺、芦喳子,放在芦苇编成的鸟笼里,唧唧喳喳的乱蹦乱叫。孩子们把这些鸟儿当作宝贝一样宠着、养着。晚上,生产队里留割芦苇的人会餐,各家的小孩子也可以跟着大人沾沾光,比如吃上一碗香喷喷的大米饭和猪肉炖粉丝。
(6)割倒的芦苇被捆成捆子,码成垛子,一垛一垛的芦苇,将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大量的芦苇被送到造纸厂作造纸的原料,家乡人还用芦苇作房顶上的屋笆,就是用芦苇扎成的芦笆子,上面盖上麦草或红瓦。手艺人还用芦苇编席子等生活用品。他们用锋利的篾刀将芦苇去皮,劈成篾条,用碾子压平,然后那双灵巧的双手上下翻飞,用芦苇篾条编织成光洁溜滑的芦苇席。那时家家户户睡觉都用芦苇席子的,它是生活的必需品。前些年,家乡招商引资办起了芦苇编织厂,那些取之不尽的芦苇被心灵手巧的家乡人编成果篮、笔筒等精美的工艺品,据说销路很好,效益不错。?
(7)冬天里,家乡的河边滩涂是一片肃杀景象。地上,那层层的枯黄的芦苇叶子,经受了风吹霜打、雨雪冰冻,它们化作了泥土,为地下的芦笋根提供养料,来年春天又一茬新生的芦苇将破土而出。
(8)啊,这生生不息、质朴顽强的芦苇,多像家乡的勤劳善良、坚韧乐观的农民。
(9)近年来,家乡人开垦滩涂种粮食,把水塘河湾改造成鱼塘子养鱼,大片的芦苇地消失了,那芦花似海的景象不多见了。但家乡的芦苇还是一年又一年地花开花谢,牵动着我的遥远的记忆。我多想回家,看一看大运河畔秀美宁静的水乡风光,闻一闻家乡芦苇的清香气息,听一听芦苇丛里的啾啾鸟鸣,欣赏那大片大片茂密的芦苇迎风招展的壮景。
9.快速阅览文章,根据内容填空。(4分)
(1)春天,芦苇迅速拔节, ▲ 。
(2)夏天, ▲ ,人们在芦苇的陪伴下幸福劳作。
(3)秋天, ▲ ,芦苇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冬天,芦叶渐渐枯黄, ▲ 。
10.文中划线句引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有什么好处?(3分)
▲
11.最后一句中的“壮景”,能否改为“美景”?请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3分)
▲
12.阅读全文,说说以“家乡的芦苇”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6分)
▲
四、古诗文阅读(18分)
(一)(5分)
浣溪沙 宋?张元干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①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②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③散发到天明。
【注释】①楼名,在浙江吴兴。一说指湖水泛着波光照到楼上,如同水晶一样。
②度(dù):指遮挡。③萧萧:指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13.(1)品词意。首句“山绕平湖波撼城”很明显是化用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 ▲ , ▲ ”两句的诗意。(2分)21cnjy.com
14.(2)品词人。从“欲三更”“到天明”,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请结合词意回答。(3分)
▲
(二)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21cnj*y.co*m】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①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食其糟而饮其醨②?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21-cnjy*com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③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注释】①淈(gǔ):搅浑。②醨(lí):薄酒。 ③汶(mén)汶:污浊。
(三)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千金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牲乎?养之数岁,衣以彩绣,以入太庙。当是时,虽欲为孤豚①,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曳尾于污渠之中而自快,不为有国者②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21*教*育*名*师
【注释】①孤豚:小猪 ②有国者:掌握国家政权的人。
15.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屈原既放 ▲ (2)形容枯槁 ▲
(3)许以为相 ▲ (4)衣以彩绣 ▲
16.给文中划横线句断句。(用“/”断三处)(3分)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2分)
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牲乎?
▲
18.庄子与屈原是中国哲学史与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巨星,他们同时出现于战国时代,同在楚国呆过,同为浪漫主义文学家,但其思想性格迥异。结合两文内容,谈谈他们在思想性格方面存在的差异。(4分)
▲
五、语言运用(68分)
19. 近日在武汉大学发生的不文明一幕,惹怒了整个武大:一名男子跨过护栏,疯狂地摇动樱花树干,花瓣掉一地,有旁观者起哄叫好。有学生上前制止反被怼!武汉大学打算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谴责该名男子。如果你是武大官微的负责人,你会如何拟写这则短文。(8分,100字左右)
▲
20.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终此一生,只有两种办法:
要么梦见生活,要么落实生活。
——【法】勒内·夏尔
上面这首小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作文(诗歌除外),你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21.附加题。请你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完成下面的题目。(5分)
(1)成语“请君入瓮”中,“君”指的是谁? ▲
(2)“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描写的是哪个湖? ▲
(3)“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才女? ▲
(4)《诗经》有言“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天气 ▲
(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靡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哪部著作有关? ▲
绍兴市2018年六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一、书写(5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23分)
1.(4分)钝 陋 司 腻
2.(10分)浅草才能没马蹄;春风不改旧时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6分)(1)经过 (2)说出 (3)交错相通
(4)香花 (5)如果 (6)通“无”,没有
4.(3分)A
三、文本阅读(36分)
(一)(9分)
5.(1)(3分) B (2)(3分) A.保尔 B.天保 C.小王子
(3)(3分)
A.《水浒》通过写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揭示“官逼民反”的主题。小说传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惩治不法贪官污吏的思想,以及作者对梁山英雄的重情重义与反抗精神和歌颂与赞美之情。
B.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作品传达出了人类自古以来就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也表达了人们对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的歌颂。www.21-cn-jy.com
C.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到后来成长为一个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坚强不屈创作小说。作品通过保尔的故事启示我们:人应该有坚定的理想,并且,成为一块坚强钢铁(是指他的精神)的故事。这是一部带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即使在绝望的命运中仍应坚强不屈,向命运挑战,那样的人生才有意义。www-2-1-cnjy-com
(3分,结合作品内容1分,传达的憧憬和理想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以。)
(二)(11分)
6.(3分) A
7.(4分)答案一:反方运用了类比说理,把“电影院的生意”和“实体书店的销售”相类比,把“网络书店”和“家庭投影仪、大屏幕液晶电视和手机”相类比,指出电影院的生意并没有因为后者的出现而走下坡路,来论证了“实体书店”不会因为网络书店的出现而消亡,有说服力。
答案二:反方运用了对比说理,把实体书店的阅读体验和网络书店的阅读体验做对比,突出了有墨香、有质感、翻起来哗哗响的实体书的阅读体验是电子读物无法替代的,有力地表现了己方的观点。【21·世纪·教育·网】
8.(4分)观点一:这种复合型书店是实体书店的消亡之道。要点:①它并不能提供真正的生活形态,②这些书店阅读文化氛围很稀薄。【21教育名师】
观点二:这种复合型书店不是实体书店的消亡之道。要点:①其他生意愿意借助实体书店与实体书在大众心目中的典雅形象,让书店盈利也是实体书店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 ②阅读活动、咖啡文化、文创等使书店空间变美,使书店业态变得更丰富新颖,使更多的人愿意走进书店,这也是书店的生存之道。
(三)(16分)
9.(4分)(1点1分,意思接近即可) (1)孩子们摘来芦苇叶子裹喇叭
(2)芦苇快速生长 (3)芦苇逐渐成熟 (4)芦苇化为泥土为芦笋提供养料
10.(3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
引用古诗词,让文章更有文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芦苇喇叭声音嘈杂(或动听)的特点,与前文的“粗浊”“清脆”“细长”“宏亮”相照应,表达了孩子们(作者)对芦苇的喜爱之情。
11.(3分)不能。“美”太普通。“壮”,更能表现出作者故乡芦苇的面积大,生命力旺盛(1分),为故乡的人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或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1分),更能表达作者对芦苇对故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对芦苇消失的的怀念与遗憾之情)(1分)。
12.(6分)本题为分层赋分。
第一层级:理解肤浅,只关注文章的表层内容,给1-2分。
示例1: 全文描写了家乡的芦苇发芽、生长、成熟、丰收的过程。
示例2: 文章通过描写家乡的芦苇一年四季的成长过程,表现芦苇茂密顽强、生生不息的特点。
第二层级:有一定的理解,能分析芦苇和家乡人民两者之间的联系,给3-4分。
示例1:全文通过描写家乡的芦苇一年四季的成长过程,表现芦苇茂密顽强、生生不息的特点;又深情赞美了故乡的父老乡亲,他们勤劳善良、坚韧乐观,心灵手巧、默默奉献!
示例2:文章描写了家乡的芦苇发芽、生长、成熟、丰收的过程,表现了芦苇茂密顽强、生生不息的特点。朴实无华的芦苇代表着故乡的人们,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对勤劳善良、坚韧乐观的家乡人的深情赞颂!21世纪教育网
第三层级:理解深刻,基于文章的表现手法,深入分析芦苇和家乡人民两者之间的联系,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给5-6分。21·cn·jy·com
示例:文章描写了家乡的芦苇一年四季的成长过程,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赞美了芦苇茂密顽强、生生不息的特点。(1分)芦苇的奉献象征着家乡对自己的养育之情,作者借物喻人(或借物抒怀)(1分),传达对家乡的无比热爱(1分),对勤劳善良、坚韧乐观的家乡人的深情赞颂(1分)!受现代文明的冲击,朴素美好的乡村生活渐渐远去,温润的文字中包含着凝重的感情,甜美的回忆中夹杂着深深的怀恋和遗憾,作者就像那无家可归的水鸟,找不到自己的天堂(2分)。
四、古诗文阅读(18分)
13.(2分)(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4.(3分)(2)示例:“欲三更”,写出词人月夜登楼眺望流连之久;
“到天明”可以读出词人有沉浸在山水自然风光中的意趣(或者有自由潇洒的超脱情趣)。
15. (4分) (1)已经 (2)形体容貌 (3)答应 (4)穿(衣服)
16.(3分)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17.(2分)您难道没见过祭祀用的猪牛羊吗?(句式特点1分, “牺牲”解释1分。)
18.(4分,屈原庄子各2分,结合文本内容1分,分析言之有理1分,不求面面俱到。)
屈原被流放,渔父劝他随波逐流,而屈原宁可“赴湘流葬鱼腹”也要保持自己清白的人格不受玷污。可见他是个爱国忧民,洁身自好,刚正不阿,甘愿为理想献身的积极入世者。
庄子说“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曳尾于污渠之中而自快,不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表现了他崇尚自然,淡泊功名,对统治者抱着反抗疏远的态度,力图在乱世中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为的精神自由的个性。
五、语言运用(68分)
19. (8分,人称2分,语气强烈2分,有谴责意味2分,语言表述清楚2分。)
示例一:你知道吗?强扭的瓜不甜,强扯的樱花不美,我们在枝头,不用碰我们,这样就十分美好,请让我们静静地欣赏对方。烟花易冷,樱花已逝,在此,我们武大所有师生只想对摧花大盗说:你不配看樱花,樱花也不想再看到你!【21教育】
示例二:你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名句作掩护,假装自己爱花懂花,其实你只是辣手摧花!真正爱花之人,深知樱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道理,我们会让花儿留在枝头,以她们最自在的方式开谢。
示例三:你知道吗?樱花只有七天花期,她们每年等待漫长的三百五十八天,只为这七天绽放。可是,现实中就是有些没素质的人,决意不让她们好好开完短暂的一生!草木有心,樱花很疼!花瓣碎了一地,走近一看,分明是你的教养!
20.作文(60分)
参照中考评分标准。
21.(5分)(1)周兴 (2)大明湖 (3)李清照 (4)渐渐转凉 (5)《三都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