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31 22:16:41

文档简介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2.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交通、通信的发展成就。
3.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人们生活的巨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难点: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衣: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_______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_________。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着变得__________起来, 成为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21世纪教育网
2.食:改革开放前,饮食结构_______,改革开放后,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_____________”,讲究__________,粗细搭配, 等科学卫生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21教育网
3.住:改革开放前,住房比较_________,室内设施也很简单。改革开放后,人均住房________________,室内装修和 有了明显改善。21cnjy.com
4.娱乐:改革开放以来, __________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在中的一部分。人民开始注重和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休闲生活。2·1·c·n·j·y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交通:(1)截止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________。
(2)1997年以来,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__________,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3)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4)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大力发展 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5)出行:随着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地铁,_______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2-1-c-n-j-y
2.通信:(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了全国__________。(2)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讯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_____________,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21·cn·jy·com
【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P97、P98、P100第二段,完成表格内容。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发后




消费
2. 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图》及一组高速公路、立交桥等图片。结合教材P99、P100内容,谈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交通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www.21-cn-jy.com
交通
铁路
公路
民航
【学后反思】


答案
【自主探究】
一、1.数量、单调、丰富多彩 服饰2.比较单一、吃好、营养均衡、绿色食品
3.拥挤、面积扩大、居住环境 4. 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健身
二、1.(1)第二位 (2)公路网、世界前列(3)民航大国(4)轨道 综合交通运输网
(5) 交通设施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私家汽车
2.(1)电信网络、快捷和简便
【合作探究】
1.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发后

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丰富多彩、展示个性

匮乏、饮食结构单一
丰富、注重营养、均衡

拥挤、设施简单
面积扩大、设施、装饰改观

主要靠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火车
地铁、出租车、私家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消费
主要为衣、食消费
消费总量增长、消费结构优化
2.
交通
铁路
2010年底,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二。
公路
建密集公路网、公路大桥等,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前列。
民航
国内、国际航线众多,成为民航大国。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当堂达标题
【基础达标】
1.改革开放前,人们曾使用过五花八门的粮票、油票和布票,反映了当时我国( )
A.经济落后,商品匮乏 B.计划生育,控制人口
C.市场经济,政府把控 D.打击投机,平抑物价
2.人民的衣食住行折射出新中国时代的变迁。右图中的时装表演,最有可能出现在( )
A.三大改造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3.改革开放前,人们着装的主要颜色是( )
A.红色 B.灰色、蓝色 C.绿色和灰色 D.丰富多彩
4.开始追逐“绿色食品”,各大超市的“绿色食品”更是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对这种现象理解错误的是 ( )21·cn·jy·com
A.说明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饮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B.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C.人们喜爱绿颜色的食品
D.反映了人们在饮食方面从“吃饱”到“吃好”的变化
5.下列表述,不符合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状况的是( )
①衣着单一,质量较差 ②吃饱吃好,追求营养 ③住房短缺,狭小拥挤 ④交通发展,出行便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流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烙印。下列流行语出现于改革开放后的是( )
A.抗美援朝 B.大跃进
C.红卫兵 D.网上购物
7.改革开放30多年来,老百姓的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用“住房宽敞心头亮,交通发展道路畅,轿车进家成时尚,通信便捷新式样,休闲娱乐保健康”来描述身边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我们能看出( )21世纪教育网
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民族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③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www.21-cn-jy.com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8.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的主要原因是( )2·1·c·n·j·y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人们努力生活的更好
D.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 www-2-1-cnjy-com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歌谣·衣食住行用变化篇
改革前后两个样,以前衣着蓝灰黄。
购物凭票限数量,三转一响是奢望。
食物匮乏缺营养,居住多为土坯房。
如今生活变了样,衣着多彩又多样。
电视电脑电冰箱,饮食搭配讲营养。
住进楼房讲宽敞,摩托汽车跑四方。
提高生活讲质量,齐心跟党奔小康。
(1)从歌谣一中找出衣、食、住、行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说出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2)改革开放前为什么“购物凭票限数量”?说出这一现象消失的原因。
【能力提升】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拿着票证排队购买商品
材料二 琳琅满目任人购选的商品与喜笑颜开的购物者
探究思考:
(1)材料一反映当时怎样的经济特点?你认为这一经济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人们的经济生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们的总体需要,只能按计划凭票购买,故选A。
2.C 3.B
4.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识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而并非单指绿颜色的食品。
5.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①、③是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生活状况,不符合“改革开放后”这一限制词,故选D。21教育网
6.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再认和分辨能力。抗美援朝出现于建国初期,“大跃进”产生于1958年,红卫兵是“文革”时期的产物。故A、B、C三项均出现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像“网上购物”等新的消费方式开始出现。21cnjy.com
7.C
8.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改革开放后,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迅速发展,物资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从而出现了题干中所描述的现象。
9.答案:(1)变化:衣:从穿着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到衣着变得丰富多彩;
食:从食物匮乏缺营养到饮食搭配讲营养;住:从居住多为土坯房到住进楼房讲宽敞;行:从自行车到摩托汽车跑四方。【21·世纪·教育·网】
原因:由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激发了社会的活力,使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21·世纪*教育网
(2)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严重匮乏,为缓和供应的紧张,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所以“购物凭票限数量”。2-1-c-n-j-y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物资丰富起来,购物的各种票证也相继取消了。
10.答案:(1)经济特点:计划经济。主要原因: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物资匮乏;受苏联影响。
(2)变化:物资丰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原因: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案
【教学任务】




知识与
能力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状况,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理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了解我国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交通、通信的发展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
方法
搜集与人们生活变化有关的材料,进一步掌握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讲述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我国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加强对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认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了解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理解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
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难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情境引入
在改革开放前,社会上流传着所谓“四大件”的说法,它们是一般家庭中的高级消费品,被看作是当时高生活水平的标志。你们知道这“四大件”指的都是什么吗?(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旧四大件”早就被“新四大件”所取代。“新四大件”指的又是什么呢?(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新的高档消费品层出不穷,“四大件”的说法已经远远不能概括迅速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的生活了,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电话、电脑、手机已相当普及,住房、汽车也开始成为百姓的私产。从“四大件”的演变中,说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师:利用问答方式,多媒体投示相关实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转入新课的学习。
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识别图片。明确本课所学内容。
自主探究

完成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部分。
生:自读教材,在课本上标注出相关的内容,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师: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疑难问题。
合作探究
展示提高
一 日常生活的变化
【问题1】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生活的情况
阅读教材第一段内容,概括:新中国成立前,人民生活情况是怎样的?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2】改革开发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
阅读教材P97、P98、P100第二段,完成表格内容。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发后




消费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发后

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丰富多彩、展示个性

匮乏、饮食结构单一
丰富、注重营养、均衡

拥挤、设施简单
面积扩大、设施、装饰改观

主要靠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火车
地铁、出租车、私家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消费
主要为衣、食消费
消费总量增长、消费结构优化

二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问题1】交通的发展
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图》及一组高速公路、立交桥等图片。结合教材P99、P100内容,谈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交通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交通
铁路
公路
民航
交通
铁路
2010年底,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二。
公路
建密集公路网、公路大桥等,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前列。
民航
国内、国际航线众多,成为民航大国。
【问题2】通信的发展
阅读教材P101,归纳:新中国成立后,通信领域在哪些方面获得了快速发展?发展情况如何?
师:提问题。
生:概括答题要点。
师:多媒体出示表格,指导学生填写内容。
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内容并互相展示,结合自己家庭的生活,加深对内容的了解。
师:展示改革开放前使用的票证图片,如:粮票、布票、购粮证等,让学生了解当时物资较为匮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生:观察票证图片,明确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生产情况。举现实生活的实例 ,说明现在物资丰富,各式各样的卡为更多的人所选择,为人们提供更多便利。
师:多媒体投放内容,以便于学生理解、巩固知识。
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生:通过感受人民生活的变化,树立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师;展示图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绘制反映我国交通发展的表格。
生:结合图片和教材内容,说一说自己家乡交通状况变化的情况,认识交通的发展,显示了经济的发达。
师:出示表格内容,让学生自己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引导学生注意当前我国交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交通堵塞、环境等问题)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认识到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生:学生根据导学题自主梳理知识。
师:明确通信的两个领域:电信和互联网。引导学生认识通信方式的变化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拓展延伸
我国的变化仍在继续,我们的将来会变得怎样呢?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复兴希望的中学生,我们现在可以做些什么?
生:发散思维,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

师:坚持正能量评价,引导学生发奋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反思完善
要求
生活水平 交通、通信的
不断提高 不断发展
带动
师:指导学生编制知识体系。
生:明确知识间内在联系。
教后反思
课件24张PPT。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20世纪70年代“四大件”的变化“四大件”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四大件”的变化从“四大件”的演变中,说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丰富多彩、展示个性丰富、注重营养、均衡面积扩大、设施、
装饰改观地铁、出租车、私家车、
火车、飞机、轮船等消费总量增长、
消费结构优化改革开放前---衣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衣服的总体风格是简单、朴素和廉价、耐穿,款式一般说也比较简单。改革开放后---衣丰富多彩时尚个性改革开放前---食“绿色年代” 从吃多吃好到吃少吃精
从细粮为主到粗细搭配营养健康改革开放后---食 过去人们吃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
味道很不错,为什么还要说过去的生活不好呢?过去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吃野菜,作为粮食不足的补充;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健康。四世同堂十平米,
五代家人居陋室改革开放前---住城镇居民住房宽敞明亮,装饰讲究。住宅小区别墅区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交通】2010年底,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二;
1997年以来几次大提速。建密集公路网、公路大桥等,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前列。国内、国际航线众多,成为民航大国。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飞速发展,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图》改革开放前---行改革开放前---后【通讯】 通讯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拓展延伸】 我国的变化仍在继续,我们的将来会变得怎样呢?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复兴希望的中学生,我们现在可以做些什么? 发奋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等。社会生活的变迁日常生活变化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反思完善】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