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超声和次声的概念
②、知道超声的应用
③、知道次声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
④、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⑤、通过多媒体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二、课型课时
新授课; 一课时。
三、重点:
1、超声和次声的概念
2、知道超声的应用
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及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
四、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不多,主要在于让学生认识什么是超声和次声,特别是了解超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次声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教育学生自觉远离次声源。
教材一开始就以画面展示了蝙蝠的回声定位,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引起学生兴趣,自觉投入到学习中。接下来教材又以广博的事例介绍了超声在科技中的应用和次声的危害,这些常识性的内容,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添了对新技术应用的兴趣。知识窗中出现了一些人和动物的听觉范围,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常识性信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基本思路:
本节教学主要以师生交流、学生分组交流、共同归纳整理、多媒体展示等方法展开教学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提前搜集有关超声与次声的信息、资料,锻炼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大有帮助的。
教学阶段 :主要通过学生搜集资料的展示、交流,促进学生对超声次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说明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观察蝙蝠利用超声导航的情景(课本图3-29),引入新课。 学生观察讨论
二、交流学生收集到的有关超声次声的信息①师问;通过你搜集的资料,你了解到怎样的声音是超声,怎样的声音是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是超声,低于20Hz的是次声)②人类能听到超声和次声吗?(不能,人类的听觉范围是20Hz到20000Hz)③关于超声,你了解到那些知识?④关于次声,你又了解到哪些? 生讨论、交流后,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分组交流讨论各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
三、自学课本,共同归纳总结超声的应用及次声的危害①让学生认识超声在生活中的应用;a播放利用超声测海深、测鱼群、潜艇位置的过程b放映医生利用B超观察母体胎儿的情形c放映利用超声对医疗器械和食物杀菌消毒(你还知道超声的哪些应用?)②次声的危害性(阅读课本后总结)在次声破坏下,机器破裂,飞机解体,建筑物被破坏;在强次声环境中,人的平衡器官受到破坏,恶心、眩晕、旋转、甚至危及生命。(让学生真切地了解到次声强大的破坏性,从尽量远离次声源。)
四、自然界中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让学生了解。 观察课本图3-32,提出问题:1、人的听觉范围是多少?人的发声范围是多少?2、从图中你可以发现动物的发生范围和听觉范围有什么关系? 3、为什么你能听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听到飞行的蝴蝶?
五、关于超声与次声,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自由提问
六、拓展:如补充介绍超声的产生、加工等,让学生认识到超声的广阔应用前景。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总结回答。
家庭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