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八节电容器与电容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八节电容器与电容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8-11-03 20:56:00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夏 少 标
电容
电容器
同学们大家认识下面的器件吗
大家注意观察纸介电容器的构造
该元件有两片锡箔(导体),中间是一层薄纸。
电容器
电容
一。电容器:
1。结构: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都可以构成电容器。这两个导体称为电容器的电极。
说明:对于孤立的导体也相当于一个电容器,它的另一个电极可认为是在无穷远处(或是大地)。
集体探讨
2.两个平行金属板夹上一层绝缘物质能否构成一个电容器
1.相邻两个同学能否构成电容器?
演示实验
2。电容器的工作状态——充放电过程
1、电流计的指针是怎样偏转的,说明了什么?
2、充电过程中,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怎样变化?
3、切断电源后,两极板所带电荷是否消失?
4、你能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充电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吗?
讨 论
电容器的工作状态
1)充电过程: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
注意:
①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在两极间加电压、两板带等量异种电荷不断增大,直到两极电压等于电源电压为止,该过程中电路中有短暂的充电电流;
②电容器充电后切断电源电荷不消失,从电源获得的电能储存在了电场中——电场能。
③电容器的电量:指一个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
演示实验
2。电容器的工作状态——充放电过程
2)放电过程:使带电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
注意:
①充电后的电容器两极间短路时两板电量会中和,直到两极电压等于零为止,该过程中电路中有短暂的放电电流;
②电容器放电后,两板间不再有电场,电场能——其他形式的能量。
3、电容器的两种工作状态
1)电容器充电后继续保持电容器两极与电源相连,则两板间电压保持不变。
2)电容器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与电源断开,则两极板所带电量保持不变。
引申思考
1.电容器有什么作用?
4、电容器的功能:
容纳储存电荷的作用
引申思考
1.电容器起了什么作用?
电容器 类比为容器 (水杯)
2.电容器可类比成什么呢
思考与
讨论
1.水杯存水的本领由什么来决定
水 容器的容积(本身机构决定)
2.如何表征大容器的储水本领大呢
请看下一页的图。
思考
水量/深度。
思考与
讨论
那电容器储存电荷的本领如何表征呢?
二.电容
1、电容器所带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符号C。
2、电容的定义式: C=Q/U
式中Q指每一个极板带电量
的绝对值,U表示电容器两板
间的电势差—电压.
(右图反映了电容器所带电
量与两板间电压的关系)
注:电容器的电容与Q,U无关,由电容器本身的结构决定。
Q
U
O
△Q
△U
讨论:
你能画出C——U和C——Q图象吗?
C
Q
O
C
U
O
3、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1V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4、意义:电容是一个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是电容器的一个性能指标).
5、单位:
国际单位制:法拉——法(F)
1F=1C/V
常用单位:微法(μF);皮法(pF)
1F=106 μF=1012pF
平行板电容器
1、什么是平行板电容器?
2、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有哪些?
实验探究
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1.板间是真空时:
2 .板间充满介质时:
ε是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与电介质的性质有关。
式中S表示两板的正对面积,d表示两板间的距离.
3.两种不同变化的讨论
(1) 电键K保持闭合,则电容器两端
的电压恒定(等于电源电动势),这种情况下带电量 ,

(2)充电后断开K,保持电容器带电量Q恒定,这种情况下
K
五。电容器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电容器的击穿电压:加在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压不能超过某一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电介质将被击穿,电容器损坏,这个极限电压称为击穿电压。
2。电容器的额定电压:电容器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压。
3.注意电解电容器的极性。
课后作业
评价手册第七课时第八节 、电容器与电容(1课时)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媒体展示电容器实物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电容器及常见的电容器的构成;
2、通过电容充放电现象的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电场能的基本概念,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时的能量转换;
3、通过多媒体展示“水容量”和“电容量”的动态变化过程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定义式,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4、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并能运用其讨论有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物观察与演示,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与体会,在具体练习的计算过程中理解掌握电容器的相关概念、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电容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兴趣;电容器两极带等量异种电荷,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中的对称美。。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电容的概念,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
2.难点
电容的概念,电容器的电量与电压的关系,电容的充、放电
三、教具准备:常见的电容器示教板,带电羽的平行板电容器,静电计,介质板,感应起电机,电线,各种电容器(包括“25V 4700μF”电容一只和一个可用来拆开的纸制电容器),学生电源一个,导线若干,起电机.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演示,引入新课
两块相互靠近,平行放置的金属板,如果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它们之间有没有电场?(同时板画)
两金属板间有没有电势差?
教师归纳小结:
由此可见,相互靠近的两金属板构成的装置具有储存电荷的作用,或者说它可以容纳电荷,而两板所带正、负电荷越多,板间电场就越强,两板间的电势差就越大(稍作解释)。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使两金属板带上正、负电荷呢?
将两金属极分别按到电源的正、负两板上(同时画出电路)。
(实验演示1)将“25v 4700μF”电容器(出示实物)充以16V电压,然后短路放电产生白炽的火花,并发出较大的声响。(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兴趣)然后教师明确告诉学生“电容器可以容纳电荷”。
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学生疑惑)现在我们来学习有关电容器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展示各种电容器。并做解释:这是一种能容纳电荷的容器,今天我们来先来学习它——电容器以及描述它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电容
1、电容器
(1)构造: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讲解:电容器中将两片锡箔纸作为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两个极板非常靠近,中间的绝缘层用薄绝缘纸充当,分别用两根导线连接两极.这就是电容器的结构)。
(2)电容器的充电、放电:
[实验演示2]: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上就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这个过程叫做充电。
现象:从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充电电流。充电后,切断与电源的联系,两个极板间有电场存在,充电过程中由电源获得的电能贮存在电场中,称为电场能。
[实验演示3]: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互相中和,电容器就不带电了,这个过程叫放电。
现象:从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放电电流。放电后,两极板间不存在电场,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问题1:电容器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什么 待学生讨论后总结如下:
【板书】充电——带电量Q增加,板间电压U增加,板间场强E增加, 电能转化为电场能
放电——带电量Q减少,板间电压U减少,板间场强E减少,电场能转化为电能
问题2:电容器可以充入的电量 是无限的么?如何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且听下面分解。)
2、电容
与水容器类比后得出(动画演示)。说明:对于给定电容器,相当于给定柱形水容器,C(类比于横截面积)不变。这是量度式,不是关系式。在C一定情况下,Q=CU,Q正比于U。
(板书)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公式:
单位:法拉(F)还有微法(F)和皮法(pF) 1F=10-6F=10-12pF
(4)电容的物理意义: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由导体大小、形状、相对位置及电介质)决定的,与电容器是不是带电无关。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1)、[实验演示4]感应起电机给静电计带电(详参阅教材)
说明(多媒体演示):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制成的,用来测量电势差。把它的金属球与一个导体相连,把它的金属外壳与另一个导体相连,从指针的偏转角度可以量出两个导体之间的电势差U。平等板电容器由两块平行相互绝缘金属板构成:①两极间距d;②两极正对面积S.
  (2)、量度: ,Q是某一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
  (3)、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① .,( 、 不变),d越大,偏转角度越小,C越小。
  ② .,( 、 不变),S越小,静电计的偏转角度越大, U越大,电容C越小;
  ③.保持Q、d、S都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板,静电计的偏转角度并且减小,电势差U越小电容C增大。说明插入比不插入电介质时电容大.
   为介电常数,k为静电力恒量.这里也可以用能的观点加以分析:电介质板插入过程中,由于束缚电荷与极板上电荷相互吸引力做功,电势能减少,故电势差降低.
(4)、结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与介电常数ε成正比,跟正对面积S成正比,跟极板间的距离d成反比。
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真空 介质
例3.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继续保持电容器的两极板与电源相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增大两极板间的距离d,那么,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两极板间的场强E各如何改变
练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切断与电源的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增大d,则U、Q、E各如何改变?
4、常用电容器(结合课本介绍P135),出示常用的电容器
(1)介绍固定电容器.
(2)介绍可变电容器.
(3)介绍击穿电压.
(四)小结:
练习:
1.两个电容器电量之比为2:1,电压之比为1:2,则它们的电容之比( )
2.对于一个确定的电容器的电容正确的理解是( )
A.电容与带电量成正比
B .电容与电势差成反比
C .电容器带电量越大时,电容越大
D.对确定的电容器,每板带电量增加,两板间电势差必增加.
例2.用两节相同的电池给两个电容器C1和C2充电,已知C1<C2,当达到稳定状态时,两电容器的电势差分别为U1和U2,则( )
A.U1>U2. B.U1=U2
C.U1<U2. D.无法确定U1与U2的大小关系
练习:
1.用两节相同的电池给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电容器C1和C2充电,已知C1<C2,当达到稳定状态时,两电容器每板的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则( )
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确定Q1与Q2的大小关系
2.对于给定的电容器,在描述电容量C、带电量Q、两板间电势差U的相互关系中,下列图1-16中正确的是( )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