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专项训练06阅读(4)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一、永生的眼睛
1965 年炎夏的一天,母亲被突如其来的一场疫病夺去了生命,年仅36 岁。下午,一位警官来访,是为医院要取用母亲的眼睛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我惊呆了,不明白医生们为什么要把母亲的角膜给(gěi jǐ)予他人,而父亲居然回答“可以。”
我痛苦万分,“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也应完整地离去。”“琳达,”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予他人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许多年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够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我们早已决定先后捐赠器官了。
许多年过去了,我结了婚并有了自己的家。l980 年,父亲患了严重的肺气肿,搬来和我们同住。他愉快地告诉我,他死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哦,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的眼睛重见光明,并能像你的女儿小温迪一样画出栩(xí xǔ)栩如生的马儿,那该多美妙啊!”,温迪自幼酷爱画马,作品屡(lǚ lǒu)屡得奖。“哦,想想,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小温迪一样,将会多高兴啊!父亲说,“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那你们将会多自豪!”21-cnjy*com
我把父亲的遗愿告诉了温迪。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拥抱着外公。她14岁,恰恰是当年我首次听说捐赠器官时的年龄。
这一年的一天,父亲与世长辞了,我们遵照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温迪告诉我 妈妈 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哦 这令你骄傲吗 我问 当然 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痛苦吗 我死以后 也要学外公 把眼睛送给失明的人 在这一刻,我领悟了父亲所留下的远非是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那一天我紧紧地拥抱着温迪。
没有想到,两周以后,我漂亮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我又一次为器官捐赠组织签署了同意书。在我签字的时候,她的话儿仍然萦绕(láo rào)在我耳际:?”
失去温迪三周以后,我收到一封来自奥力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经重见光明。他们已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着她的美丽……”
这时,我仿佛看到,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然不停地挥动着,她的碧眼里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1.用“______”,画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完整:近义词( ) 反义词( )
酷爱:近义词( ) 反义词( )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突如其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才华横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绐文中第 5 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5.按要求填空。
请你仔细读文章,回答三次捐赠器官的各是谁,并说说每次。
①第一次是_______________感受:______________
②第二次是_______________感受:______________
③第三次是_______________感受:______________
6.请概括文中写的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洗澡水的漩(xuán xuàn)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么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qiè qì)而不舍精神的人。21·cn·jy·com
1、给文中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漩_______(xuán xuàn)涡 锲_______(qiè qì)而不舍
2、回顾全文,短文中_______这个词语与课文的开头前后呼应;“打破沙锅问到底”表现了一种_______的科学精神(用文中的词语)。2·1·c·n·j·y
3、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三、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选段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藉 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www-2-1-cnjy-com
我奇怪地问他 爹 为什么要烧掉呢 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 奈)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2-1-c-n-j-y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慈”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_部。
2.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在正确的字上打上“√”。
3.给文中缺标点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我能写下面词的反义词。 慈祥( )含糊( )
5.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其句意。
①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②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6.请用“_________”在文中找出一组前后照应的句子。
7.读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四、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选段
她赶紧擦着(zháo zhe)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21世纪教育网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sāi shāi)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21·世纪*教育网
“她想给自己暖和(huo huō)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21cnj*y.co*m】
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读音。 擦着________(zháo zhe) 两腮________(sāi shāi)
暖和________(huo hu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赶紧________ 暖和________
反义词:强烈________ 高大________ 光明________
寒冷________ 痛苦________
3、“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个地方是什么地方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巾去。”第一个“幸福”指________,第二个“幸福”指________。通过这两个“幸福”你可以感受到什么?________
五、美丽的邂逅
①我喜欢读书,喜欢到旧书摊淘书。
②那是一个深秋雨后的傍晚,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书屋里,我随意地在杂乱的旧书摊上翻寻着。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林清玄散文》跃入眼帘。我赶快把书抽出,店里的书可都是二手书,基本上都是单独一本。21*教*育*名*师
③这本书是1996年1月第三次出版的,一幅抽象的图画连贯着封面和封底,黄色白色相间的扉页上录有林清玄先生的经典语句。句子左下方的页脚处,有几个竖写的蝇头小字:“慧藏书96.5.26”。整本书除了书脊上下两端有些微的破损,没折叠,没涂画,像新的一样。
④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者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一株草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了亲自种的心血,就高贵起来。”“如果树是生命,果实就是它的心。”细细聆听先生的心灵独白,轻轻吟诵先生的絮语箴言,一脉温情和馨香弥漫了整个心田。这些篇章大部分是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结晶,十多年后被这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女孩珍藏了十多年后变成了我枕边的读本。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缘分吧,素未谋面的美丽邂逅。
⑤掩卷沉思,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
⑥都说字如其人,她是不是如她的字一样娟秀、精致和美丽?页脚签署的这个日子对于她有什么特别的纪念吗?我猜想:她必定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是一个碧玉闺秀,因为喜欢读书的女孩典雅、娴静。古时评判美女的一个标准就是诗词为心,兰心蕙质。我仿佛看见轻风微拂中,淡淡斜阳下,一个明眸善睐的少女沉醉于书卷中,不时浅浅地笑,融入时光深处。一个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书本上的人,除了纪念这个日子,说明书的出处和归属,更有一份喜爱和珍藏在内。这么多年,这本书还保持完好和整洁也说明她对这本书是多么的爱护和珍惜。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十年足以翻天覆地。但是,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来越美好的时候,她为什么忍心把喜爱的书遗弃?一起遗弃的可能还有别的书吧?是乔迁新居吗?如果乔迁新居也不差这一本书的方寸,对于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来说,不管走多远,书籍都是不舍的伴侣,精神的家园。十多年的光阴,有多少的尘俗和烟雨,再靓丽的青春也难以抵抗岁月的侵蚀。这个叫慧的女孩也应该不再年轻了,曾经的梦想和追求也许被折断了翅膀,在生活的磨砺中,原本纯洁、满怀憧憬的心灵是不是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盛行、社会的浮躁和功利,而变得越来越荒芜和浮躁?
⑦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个不起眼的书屋,一本写着藏书人名字却被遗弃的好书,一段人生和当今文学的现状,使我思绪万千:今天,有多少人还会静静地捧读一本书?有多少人还会孜孜以求三国水浒西游记和金陵十二钗?
⑧这时候,我耳畔想起来了温总理感人肺腑的声音:“读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21教育网
⑨那个深秋雨后的傍晚,一段美丽的邂逅,充实、温暖和美丽着一个个夜晚。但此刻,我甚至宁愿我没有得到这一本书,宁愿这本书一直珍藏在慧的书架慧的心中……
1、作者为什么把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书称作一段“美丽的邂逅”?
2、结合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文字,品析作者是怎样表现“邂逅”的美丽的。
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着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21*cnjy*com
3、读第⑥段,说说作者在“掩卷沉思”中表达了哪些情感,并概括情感产生的原因。
4、文章最后一句以两个“宁愿”表达了作者的愿望。请结合文章的主旨,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愿望。
小升初专项训练06阅读(4)参考答案
一、1.jí xǔ lǔ rào
2. 完好 残缺 热爱 讨厌
3.①突然发生。 ②很有才华。
4.:“ ,!”“ ,?”。“ ,?,—— 。”
5.①母亲 痛苦万分 ②父亲 骄傲 ③女儿 欣慰
6.略(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7.因为“眼睛”折射出人的善良和美好,“永生”表明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www.21-cn-jy.com
8.略(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二、1、给文中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漩(xuán)涡、锲(qiè)而不舍
2、见微知著:看到一点苗头就能找到事情的发展趋势或事情的实质。这句话与文章开头首尾呼应,突出主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1cnjy.com
锲而不舍
3、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任何事情只有付出了努力才会有回报,机遇只有放在有准备,付出了努力的人身上才叫机遇,而对于那些只知道等待却没有为此而去奋斗的人,机遇只是一张空头支票没有任何意义。【21·世纪·教育·网】
三、1.C 心 2.籍 耐 3. :“ , ? 。”
4.严厉 清楚
5. ①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不得不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②我怎能轻易离开北京呢?
6.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7.从中体会到李大钊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四、1、擦着(zháo )、两腮(sāi )、暖和(huo )2、赶快、温暖、微弱、矮小、黑暗、温暖、快乐。3、这个地方指天堂。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女孩被冻死了。4、小女孩在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想中度过的;小女孩死了。她的生活中再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了;通过两个“幸福”可以感受到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21教育名师】
五、1.这本被一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十多年的书,是“我”相当熟悉和喜欢的,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了“我”枕边的读本,给“我”带来了许多美好的感受。
2.以形象(或生动)的语言来表现阅读环境的优美,以精练的语言(或多方面的呈现)来表现阅读内容的丰富,以此来凸现阅读的愉悦和充实,从而表现“邂逅”的美丽。
3.①因对“慧”爱书形象的猜想,产生了欣赏(喜爱、赞美)的感情;②因对“慧”弃书原因的猜测,产生忧虑(遗憾、惋惜)的感情。【21教育】
4. ①希望人们能爱书(珍惜书),静心读书。
②希望人们能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通过读书来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
③希望我们的社会形成全民读书的良好风气,以振兴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