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栏跑技术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跨栏跑技术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18-06-03 12:2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课 次
第一次
班级
高二
人数
40
任课教师
课 题
跨栏跑技术
课的任务
1、初步掌握跨栏项目的“栏间跑”的技术,发展跑的速度与节奏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敢于拼搏的优秀意志品质。
教 具
栏架 12 付、简易栏 3 ~ 5 付、皮尺 、挂图 1 张。









一、开始部分: 10 分钟
(一)值日生集合整队 ,报告上课人数,师生问好,教师清点实到人数。
(二)宣布跨栏项目技术教学进度:
跨栏项目技术的教学依据全国体育院、系通用教材及田径教学大纲,跨栏项目技术属重点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排在短跑、接力跑、中长跑教学之后进行,共24学时(12次课)。
男生教学110米中栏技术,(起跑至第一栏13.72米,栏高91.4厘米,栏间8.50米,最后一栏至终点19.78米);女生教学100米栏技术(起跑至第一栏13米,栏高76.2厘米,栏间7.5米,最后一栏至终点19.60米)。
根据项目特点,本单元的教学方法是从跨栏技术的整体教学观念出发,然后按各技术环节的主次关系,采用完整、,分解、再完整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跨栏跑教学的任务:
1、掌握跨栏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培养学生较强的跨栏技能。掌握和应用跨栏主要的辅助练习、完整练习的方法与训练手段。
2、发展速度、弹跳、柔韧、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坚毅、果断、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品质。
4、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解决跨栏跑学习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5、在跨栏跑的技术、知识、技能及思想品德方面达到合格的中学以上体育师资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简介跨栏跑的发展概况、特点、项目设置、各项纪录:
讲解提纲;
1、发展概况:(略)
2、跨栏跑的技术特点(主要进行“跨栏步”动作技术要点与要求讲解、分析)。









讲解提纲略:

跨栏跑的运动根据其动作技术的特点和类别,属于极限强度的运动,是集速度、灵敏与柔韧性为一体的田径径赛运动项目。要求从事跨栏运动的运动员具有极快的速度、极强的灵敏性和极好的柔韧性运动素质,以及优秀的心理素质。
跨栏跑的项目;室内包括有50米栏、60米栏。室外田径场有男子110米栏、400米栏。女子有100米栏。
跨栏跑运动的纪录;
100米栏 :世界纪录 12.21秒 中国纪录: 12.64秒
110米栏 :世界纪录:12.88秒 中国纪录: 12.88秒
(四)宣布本课教学内容、任务与要求,简述教学过程及主要采用的教法与练习手段,学习跨栏动作技术的思路与方法。
(五)安排见习生。
(六)检查、整理服装。
队列队形练习。
一、准备部分: 20~25分钟
(一)慢跑800米。
(二)徒手操:体操队形 8组,4x8拍
1、颈、肩、肘、腰、膝、踝关节的旋转、屈伸活动
2、正面压腿 3、侧面压腿 4、左右提膝转髋步
5、弓步压腿 6、扑步侧压 7、屈膝绕环 8、跳跃运动
(三)专项辅助练习:
1、跨栏座动作练习 4x8拍
2、攻栏腿鞭打动作练习 左、右腿各20~30次。
3、做起跨腿的侧屈平拉动作练习,左、右腿各 20 至30 次
4、走动中做跨栏步模仿练习 4组 每组10次
5、加速跑 60 米 3 ~ 5 次
三、基本部分: 50 ~ 60 分钟
(一)跨栏跑完整技术动作的演示与技术要点讲解
演示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图片,讲解跨栏跑完整技术 ,重点讲解栏间跑的技术。 跨栏跑包括蹲踞式起跑至第一栏的栏前跑、跨栏步、栏间跑、终点跑四个技术环节。
起跑采用蹲踞式起跑与短跑的起跑技术相同。起跑至第一栏的栏前跑采用7~8步加速技术,与短跑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特点相似,但上体抬起、步长增大和步频加快的幅度明显快于短跑起跑后的加速跑,要求在第5~7步达到最快跑速并使起跨腿准确地踏上起跨点。









跨栏步技术要求攻栏方向正,攻栏腿主动正对栏架上方高抬大腿前伸小腿作“鞭打式”攻栏,当身体重心过栏时应主动下压并着“扒地”式积极下栏转入栏间跑。起跨动作快速有力,蹬摆配合协调。过栏时起跨腿侧屈以膝关节为前导主动平拉,并高抬大腿向前跑出。
栏间跑采用 3 步技术。栏间各步比例的参数在栏间跑过程中始终不变,并保持跨栏跑所特有的节奏。即:第 1 步小,第 2 步大、第 3 步中等,第三步比第 2 步约小 15~20厘米。缩小第 3 步是为主动快速攻栏创造条件,栏间三步节奏均匀,快速连贯。
栏间跑技术要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高抬大腿腿、高重心,高频率、大步幅、步长变化
与动作节奏始终按一定的模式与比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 跨栏跑技术练习 每人5~8次
1、站立式起跑跨1~3个栏(栏高;男76.2、女50厘米,栏间:男8米、女7米)。
教法提示:
a、通过该练习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跨栏技术、技能等基本情况·
b、学生对跨栏运动的感受和尝试,消除恐惧感,树立信心。
练习形式与组织方法;
开始可用标志木标出各步的落点进行练习,先无栏,以后逐渐增大栏的高度(0至76厘米)。
2、栏前跑8步,栏间距、栏高同练习1 ,栏间采用3步连续跨 3 栏技术练习
练习与组织方法;学生依次单人练习,每人 3 次,教师位于练习者中段、侧面十米处观察、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快速、果断攻栏,栏间跑以中速跑进。
教法提示:
a、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注重培养学生敢于快速攻栏的观念、栏间跑匀速节奏及跨栏跑的速度感,跨栏步技术的动作感觉。
b、教师对学生动作练习的评价多以鼓励为主,使学生树立敢于快速攻栏的概念,以便消除“怕拦”的心理形成果断的攻栏动作技能。
c、栏间距、栏高同练习 l
3、 栏间采用5步跑 连续跨 3 栏动作技术练习 每人4 ~ 5次。
练习形式与组织方法;
练习要求;
a、在练习2基础上,起跨距离男生不能小于2.00米,女生不能小于1.80米。栏间跑以较快速度跑进。
4、站立式起跑连续跨三栏技术练习
(栏间距男生8,50米,女生7.50米,栏间采用3步跑技术)每人跑3 ~ 4次
练习要求;
在练习2基础上,男生起跨距离 2.00 米,下栏 1.25米,第一步1.35 米,第二步 2.00 米,第三步 1.90 米。女生起跨距离离1.80米,下栏1.00米第一步1.20米,第二步1.80米,第三步1.70米。
练习时起跨点准确,攻栏腿与起跨腿动作协调、快速有力,强调运动方向保持良好的直线性。









5、式起跑连续跨3~5栏动作技术示范:选择两名动作技术较好和两名动作技术较差的学生作比较示范,教师作技术评价。
6、式起跑连续跨3~5栏动作技术练习 每人2组
教法提示:
要求学生以短跑技术结合跨栏步技术,采用中等速度跑过每个栏架,注意保持栏
间跑的节奏。
7、 栏间距离变换的跨栏跑动作技术练习 每人 3~5次
站立式起跑采用栏前8步加速跑技术,栏间距分别采用16.5米、12.5米、8.5米,分别用栏间7步、5步、3步跑技术进行栏间距离变换的跨栏动作练习,以体验不同栏间距和
栏间跑节奏变换的运动感觉。
动作技术要点与要求;
用中速跑进行上述练习,强调过栏后第一步尽可能高抬大腿跑分较大的步长(1.4至1.5米长),注意掌握匀速、稳定的栏间跑动作节奏。
练习形式与组织方法;
学生单个依次用7步、5步、3步的节奏各跨1 ~2次,然后用3、5、7步的节奏依次各跨1~2次。女 生练习时栏间各缩短1米。
教法提示:
a、学习跨栏技术的最初阶段应着重提高学生的跑跨结合的能力,
采用重复练习(每组五个栏架,栏间距离如上图逐渐变化),每人练习8组~12组。
跨栏步动作不作重点要求,但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动作。
b、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可采用从标志线所模拟的“沟”到非正规栏架(指采用相
应高度的跳高横杆代替栏架)逐步过渡到正规栏架的练习,消除学生对栏的恐惧感,增强信心,使学生敢于快速攻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树立学生正确完成跨栏动作技术的信心。
四、结束部分, 5 分钟
(一)放松活动:慢跑约200米;放松操3~5节。
(二)小结本课:
教法应用及练习手段分析。
本课任务完成情况及课堂组织纪律情况。
(三)布置作业:参看通用教材跨栏跑发展概况及栏间跑的技术理论;《田径运动技术教程》栏间跑的图解。课后复习本课所教内容。
思考题;栏间跑第一步步长对栏间跑动作效果的影响。
(四)通报第二次课学习任务,布置有关事项。
(五)值日生归还器材、师生道别。。

教 师
课 后
小 结
提 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