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2人体废物的排出(课件+视频+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4.11.2人体废物的排出(课件+视频+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6-04 17:57:18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1.2人体废物的排出练习
一、选择题
1.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其中最主要的排泄途径是( )
A.呼吸运动 B.汗液
C.尿液 D.粪便
2.在肾脏的结构中,对原尿中的葡萄糖进行重吸收的部位是 ( )
A.肾小囊 B.肾小管
C.肾小球 D.收集管
3.尿液排出体外的正确途径是 ( )
A.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B.输尿管→肾脏→膀胱→尿道→体外
C.尿道→肾脏→输尿管→膀胱→体外 D.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4.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 )
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B.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C.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5.在尿的形成过程中,通常血液中含有而原尿中没有的物质是 ( )
A.水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 D.蛋白质
6.如果一个人的尿液中发现了血细胞,那么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
A.肾小囊 B.肾小管
C.肾小球 D.输尿管
7.在健康人体内,肾小球和肾小囊中流动着的液体分别是 ( )
A.血液 原尿 B.血液 尿液
C.原尿 尿液 D.尿液 血液
8.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变化是 ( )
A.废物减少 B.二氧化碳减少
C.血细胞减少 D.葡萄糖增多
9.健康人的尿液中正常含有的成份是 ( )
A.水和蛋白质 B.水和大量的葡萄糖
C.尿素和蛋白质 D.尿素、水和无机盐
10.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球的主要作用是 ( )
A.渗透作用 B.扩散作用
C.滤过作用 D.重吸收作用
11.小明发现自己的小便发红,去医院检查发现尿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据此推断小明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 )
A.肾小球 B.膀胱
C.肾小管 D.输尿管
12.正常情况下,原尿中能被全部重吸收的物质是 ( )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
13.健康的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仅1.5升,这是因为 (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肾小囊的渗透作用 D.肾小管的分泌作用
二、综合题
14.请你根据某病人的血浆、尿液成分化验结果表,回答以下问题:
成分 样品A(g/100ml液体) 样品B(g/100ml液体)
水 95 90
蛋白质 0 7.9
葡萄糖 0.04 0.15
尿素 1.8 0.03
无机盐 1.4 0.004
(1)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_______,其组成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
(2)从化验单可知,样品 ______是血浆。
(3)从化验单上的 _____成分含量异常,可以推断该病人可能患有_____。必要时,可以采用注射_______进行治疗。21世纪教育网
15.识图作答:
(1)构成人体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人体尿液的形成需要经过肾小球的 和肾小管的 。
(3)图中③和④比较,④中没有 ,如果排除的是血尿,则说明 受损。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D
6.C
7.A
8.A
9.D
10.C
11.A
12.C
13.B
14.(1)肾脏;肾单位
(2)B
(3)A;糖尿病;胰岛素
15.(1)肾单位
(2)过滤;重吸收
(3)葡萄糖;肾小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第四单元第十一章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
初中生物苏教版 七年级下
患尿毒症的病人需要进行肾透析,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
导入新知
学习目标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描述人体的其他排泄途径及其主要排泄物
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新知讲解
一、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根据测定,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50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仅为1—1.5L。这是什么原因呢?
150L
1.5L
讨论
尿液的组成成分
目的:说出尿液的组成成分。
阅读下列短文:
19世纪20年代,几位生理学家用直径为10um的微吸管刺入蛙的肾小囊中,取出少量肾小囊内液进行微量分析。进一步研究发现,肾小囊内液基本不含蛋白质,但水、无机盐、氨基酸、葡萄糖、尿素等物质的含量与血浆相比几乎相同,而与尿液相比有较大差别(见教材79页表11-1)。
讨论:表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血液、原尿和尿液的比较:

尿素
无机盐
葡萄糖
蛋白质
血细胞













微量




尿液(终尿)
原尿
血液
比较
成分
1、比较尿液的成分和血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每毫升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分则略有增加。尿液主要排出无机盐和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分。
讨论
同血浆相比,肾小囊中的液体含有很少的蛋白质,含有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物质。
2、血浆和肾小囊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讨论
3、原尿中有葡萄糖而尿液中却没有,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这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肾小囊液体中的全部葡萄糖。
讨论
过滤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过滤作用
过滤作用
排废物
水平衡
盐平衡
维持组织细胞
正常生理功能
调节
排尿的意义
其他排泄途径
皮肤能够通过汗腺排出水、无机盐和尿素
呼吸系统能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代谢废物的 三条排出途径 :
(1)呼吸系统
(2)皮 肤
(3)泌尿系统
二氧化碳
少量水
部分水
少量无机盐
部分尿素
大部分水
大部分尿素
部分无机盐
气体
汗液
尿液
主要途径
二、人排出废物的处理
人粪尿经过处理可以成为肥料,其中含有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氮、磷、钾等;人粪尿中带有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如果未经处理就排人环境,就可能通过水或土壤等途径感染人体,从而引发疾病。目前,我国城市一般具有较为完善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能够采用多种方法处理人粪尿等。
高温堆积处理粪便
污水处理厂
沼气池
人畜粪便、秸秆、污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没有氧气)条件下发酵,被种类繁多的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产生沼气。沼气燃烧用于炊事、烘干农副产品、供暖、照明等,经沼气装置发酵后排出的料液和沉渣,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肥料和饲料。
课堂小结
一、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1.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囊→原尿
2.肾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的滤过作用
3.肾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葡萄糖等对人体有用的
二、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肾、肺、和皮肤
三、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1.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2.人粪尿要经过发酵之后再做肥料
人体废物的排出
1.正常情况下,尿液中能检测到的物质有
A. 尿素 B. 葡萄糖 C. 大分子蛋白质 D. 红细胞
2.正常情况下,下列液体中可以检测到大分子蛋白质的是
A. 血浆 B. 原尿 C. 尿液 D. 汗液
3.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
A.尿素 B.水 C.葡萄糖 D.无机盐
4.人体内暂时贮存尿液的场所是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巩固提升
4.王大爷到医院做尿常规检查时,在尿液中发现了红细胞和大分蛋白质。其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输尿管  D.膀胱
5.成年人每天排出的尿液量只有原尿量的百分之一左右,原因是
A.肾小球和肾小囊的过滤 B.肾小管的重新吸收
C.膀胱的暂时贮存 D.输尿管的运输
6.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养料增加 B.尿素增加
C.氧气增加 D.尿素减少
7.下图是原尿流经肾小管时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
A.水 B.葡萄糖 C.尿素 D.无机盐
8.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的重新吸收发生在下图所示的哪个部位
你听说过尿毒症吗?
人体细胞在进行新陈代谢时会产生废物,这些废物要经过肾脏等器官排出体外。如果人因为某种原因导致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严重阶段时,人体不能通过肾脏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导致体内代谢物过多蓄积以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从而引起的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这就是尿毒症。
血液透析(P84)
阅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