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教学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教学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6-03 19:5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8.1 平行四边形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特征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性质.
2、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论证.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一、回顾思考
三角形的概念: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边形的概念: .21教育网
叫做四边形的对角; 相对的两条边叫做四边形的 . 叫做四边形的对角线.21cnjy.com
4、你能说出右图中四边形的所有结构.
这个四边形可以记作 ,
四个内角分别是 , , , .
对角线是 和
边AB的对边是 ;边AD的对边是 .
5、四边形可以分为两类: 和 .(注:我们初中阶段只需掌握凸四边形).21·cn·jy·com
6、下列四边形哪些是凸四边形?哪些是凹四边形?
二、新知探究
1、概念:看课本回答:
(1) 叫做平行四边形.www.21-cn-jy.com
(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记作 ,读作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画一个平行四边形,量一量并猜测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 .
证明你的猜测:
证明 :连接对角线A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 ,即(两直线平行, ).
又BC// ,即(两直线平行, )
( )

你还可以通过证明与全等后说明
请根据图形同学之间相互口述说明与全等的证明过程.
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 ,21·世纪*教育网
; .www-2-1-cnjy-com
结合图形用几何语言可以表述为:
在 EFGH中,EF// ,FG// ;EH= , =HG;
自主学习:看课本,回答问题.
(1)两平行线之间的平行线段的长度 .
(2) 叫做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3)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 .
三、课堂练习
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其中木板的一边长为45cm,相邻的另一边长为55cm,试求这块木板的周长.
在上块木板中,若
3、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 .如图,直线,AB、CD是 与 之间的任意两条平行线段,则AB CD.2-1-c-n-j-y
课堂小结
五、达标测试
1.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的值可以是(  )
A.1:2:3:4 B.3:4:4:3 C.3:3:4:4 D.3:4:3:4
2.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的平分线把BC边分成长度是3和4的两部分,则平行四边形ABCD周长是(  )21*cnjy*com
A.22 B.20 C.22或20 D.18
3. 如图,在?ABCD中,连结AC,∠ABC=∠CAD=45°,AB=2,则BC的长是(  )
A.B.2 C.2D.4
4.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28cm,△ABC的周长是22cm,则AC的长为_______.
5.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B=DC,∠A=65°,CE⊥BD于E,则∠BCE=_____度.
6.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CD于E,∠B=55°,则∠DAE等于_____.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0),B(0,1),C(0,-4),以A,B,C三点为顶点画平行四边形,则第4个顶点D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cnj*y.co*m】
8. 如图,在?ABCD中,∠D=100°,∠DAB的平分线AE交DC于点E,连接BE.若AE=AB,则∠EBC的度数为_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9.如图所示,如果l1∥l2,那么ΔABC的面积与ΔDBC的面积相等吗?)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5,AD=8,∠A,∠D的平分线分别交于BC于E,F,求EF的长.2·1·c·n·j·y
1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的平分线交CD于点E,∠ADC的平分线交AB于点F.试判断AF与CE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版权所有:21教育】
第2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特征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性质.
2、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论证.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学习过程
回顾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角: .
2、边: .
二、探究新知
测量猜想: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请用刻度尺量一量OA、OC、OB、OD的长度,有OA= ,OC= ,OB= ,OD=
其中相等的线段有:OA与 ,OD与 .
AC与BD相等吗? .
AD BC,AB CD.
验证猜想:你能说明为什么OA=OC、OB=OD.
由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因此AD= ,且AD//
从而∠1=∠2,∠3=∠4.( )
所以≌ ( )
于是 OA= ,OB= ( )
3、归纳: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是每条 的 ,也就是说:平行四边形的 .
三、课堂练习
1、图在□ 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若AC=34,OB=10,则有OA= ,OC= ;OD= ,BD= .
在上题的图中有几对全对的三角形?它们分别是:
与 ,与 ,与 ,与 ,
课堂小结
从边、角、对角线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从边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角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对角线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达标测试
1.如图,?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如果AC=12、BD=10、AB=m,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
A.1<m<11 B.2<m<22 C.10<m<12 D.5<m<6
2.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OB的周长为15,AB=6,则对角线AC、BD的长度的和是(  )
A.9 B.18 C.27 D.36
3.下列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备的是(  )
A.邻角互补 B.对角互补C.对边相等 D.对角线互相平分
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BC),直 线EF经过其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D、BC于点M、N,交BA、DC的延长线于点E、F,下列结论:
①AO=BO;
②OE=OF;
③△EAM≌△CFN;
④△EAO≌△CNO,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如图,?ABCD中,AC=8,BD=6,AD=a,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6.如图,在?ABCD中,AB=2cm,AD=4cm,AC⊥BC,则△DBC比△ABC的周长长______cm.
7.如图,?ABCD的两条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且AC⊥AB,已知AC=10,BD=26,那么?ABCD的面积为_________.
8.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且AB=6,△OCD的周长为27,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的和是_________.
9.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且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求证:AE=CF.
10.如图所示,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过点O任作一条直线分别交AB、CD于点E、F.
(1)求证:OE=OF;
(2)若AB=7,BC=5,OE=2,求四边形BCFE的周长.
1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且AB≠AD,过O作OE⊥BD,交BC于点E,若△CDE的周长为10,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多少?
18.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学习目标
学习平行四边形的三种判定方法;
2、能结合图形用几何语言说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过程.
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难点:
能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过程
复习
1、 称为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边的性质:(1)两组对边分别 .(从位置考虑).
(2)两组对边分别 (从数量考虑).
二、探究新知
1、结合图形1用定义可以说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AB// , //A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由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也可以作为一个判定: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定义法----两组对边的位置法):
2、请同学们思考: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马?动动手.
用两根一样长的木条作为一组对边(AB=CD),再用两根一样长的木条作为另一组对边(AD=BC)拼一个四边形(如图).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自己验证.
证明:(用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加以证明)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两组对边的数量法):
判定格式:如图
在四边形ABCD中
∵AB=CD,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用以上判定方法二探究)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两组对角法):
判定格式:如图
在四边形ABCD中
∠A=∠C,∠B=∠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四(对角线法):
4、动手试一试:把两根长度不一样的木条的中点用一颗钉子固定,然后用线段顺次连接两木条的端点(即得四边形---图1).猜一猜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5、验证你得猜想:如图2,AC、BD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
交点是点O,且OA=OC,OB=OD.
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解:由于在和中

???? ≌ ( )
AB= ( )
??????????? ( )
AB// ( )
四边形ABCD是 .( )
6、归纳
平行四边形的第五种判定方法:
判定格式如图, 在四边形ABCD中
∵OA= ; =O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三、课堂小结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两组对边法:(1)
(2)
(3)
四、达标测试
1.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AB=CD,AD=BC B.AB=CD,AB∥CD
C.AB=CD,AD∥BC D.AB∥CD,AD∥BC
2. 如4-2-5图,在四边形ABCD中,E是BC边的中点,连结DE并延长,交AB的延长线于F点,AB=BF.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你认为下面四个条件中可选择的是(  )
A.AD=BC B.CD=BF C.∠A=∠C D.∠F=∠CDE
3.某人准备设计平行四边形图案,拟以长为4cm,5cm,7cm的三条线段中的两条为边,另一条为对角线画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他可以画出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 四边形ABCD中,AD∥BC,当满足下列(  )条件时,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A+∠C=180° B.∠B+∠D=180° C.∠A+∠B=180° D.∠A+∠D=180°
5.在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O,已知OA=OC=2,OB=OD=3,则AB与CD的关系是__ _ _.
6. 在四边形ABCD中,若分别给出四个条件:①AB∥CD,②AD=BC,③∠A=∠C,④AB=CD.现以其中的两个为一组,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_ _.(只填序号,填上一组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情况).
7.如4-2-6图,四边形ABCD中,AB∥CD,∠B=∠D,BC=6,AB=3,求四边形ABCD的周长.
8.已知,如42-7图,E、F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F=CE,DF=BE,DF∥BE.
(1)求证:△AFD≌△CEB
(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
9.如图,在△ABC中,D是BC边的中点,F,E分别是AD及其延长线上的点,CF∥BE.
(1)求证:△BDE≌△CDF.
(2)请连结BF,CE,试判断四边形BECF是何种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18.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第2课时 三角形的中位线
学习目标
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掌握它的性质.
2.能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3.能运用综合法证明有关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结论.理解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思想方法.
重点:掌握和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难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学习过程
复习: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

(2)

(3)
三角形的几种重要的线段:(1)中线:

(2)角平分线:

(3)高:
二、探究新知
1、看课本,回答问题.
(1) 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一个三角形有 条中位线,
你能在图1的三角形中画出三角形的中位线.
2、探究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在图2中,我量线段EF= ,AB= ,
我可以猜测出线段EF与AB的关系式是 .

我还可以猜测出线段EF与AB的位置关系是: .
三、练一练
如图3,点E、F分别是边AC、BC上的中点,
求证:EF=AB,EF//AB.
证明:(如图4)延长EF到G,使FG=EF
则全等于
BG= = ,GF= ,=
则CE// . ( )
即 AE//
又AE=
所以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所以EG= ,EG// . (平行四边形的 )
又因为EF=FG
所以EF= = ,EF// .
四、课堂小结
五、达标测试
1.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若BC=8,则DE的长为(  )
A.2 B.4 C.6 D.8
2.如图,△ABC中,D、E分别是BC、AC的中点,BF平分∠ABC,交DE于点F,若BC=6,则DF的长是(  )
A.3 B.2 C.D.4
3.如图,跷跷板AB的支柱OD经过它的中点O,且垂直于地面BC,垂足为D,OD=50cm,当它的一端B着地时,另一端A离地面的高度AC为(  )
A.25cm B.50cm C.75cm D.100cm
4.如图,在△ABC中,BD、CE是△ABC的中线,BD与CE相交于点0,点F、G分别是BO、CO的中点,连接AO.若AO=6cm,BC=8cm,则四边形DEFG的周长是(  )
A.14 cm B.18 cm C.24 cm D.28 cm
5.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AC=20,F是DE上一点,连接AF,CF,DF=4.若∠AFC=90°,则BC的长度为(  )
A.24 B.28 C.20 D.12
6.如图,在△ABC中,AB=6,BC=8,AC=4,D、E、F分别为BC、AC、AB中点,连接DE、FE,则四边形BDEF的周长是________.
7.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是边AB、BC、CA上的中点,且AB=6cm,AC=8cm,则四边形ADEF的周长等于_____________cm.
8.如图,在△ABC中,∠ACB=90°,M、N分别是AB、AC的中点,延长BC至点D,使CD=BD,连接DM、DN、MN.若AB=6,则DN=______.
9.如图,点D、E、F分别是△ABC各边中点.求证: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10.如图,△ABC中,AB=AC,E、F分别是BC、AC的中点,以AC为斜边作Rt△ADC.
(1)求证:FE=FD;
(2)若∠CAD=∠CAB=24°,求∠EDF的度数.
11.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B=CD,M、N、P分别是AD、BC、BD的中点,∠ABD=20°,∠BDC=70°,求∠PMN的度数.
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8.2.1 矩形
第1课时 矩形的性质
学习目标
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重点:矩形的性质.
难点:矩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
学习过程
一、看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 叫做矩形.矩形是 的平行四边形.
2、从矩形的定义中可以发现:两层意义1 , 2
二、探究矩形的性质
1、从矩形的意义可以探究矩形具有的性质:
矩形的对角
(1)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具有的一切性质 矩形的对边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
(2)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 )条对称轴.
(3)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又有其特殊的性质(探究、归纳):
①如右图:矩形ABCD的四个角都是
几何语言 :
∵ ABCD是矩形
∴∠A =∠B=∠ =∠ =90
②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交于O点,你能猜出AC=BD吗?证明你的猜想.
证明:
由此矩形的对角线
几何语言 : ∵ ABCD是矩形
∴对角线 A C =
(4)练习:结合图形1我能说出矩形的一些性质:
(1)边:AB= ,AD=
(2)角:= = = =
(3)对角线:AC= ,
OA= = = = =
(4)在图1中有 对全等的三角形,它们分别是 ;
(5)图1中有 个等腰三角形,它们分别是
三、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如图:矩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将它分成 部分, 两条对角线将它分成 部分,
有哪几种特殊的三角形?
由此推断:OA、OB、OC、OD有什么大小关系? = = = = =
从矩形的性质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 .
几何语言: ∵BO是斜边AC上的中线
∴ BO=
四、达标测试
1.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2∠BOC.若AC=18cm,则AD的长为( )cm.
A.8 B.9 C.4.5 D.7
2.如图,EF过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B、CD于E、F,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矩形ABCD的面积的(  )
A. B. C. D.
3. 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AE⊥BD于E,若OE:ED=1:3,AE= 3,则BD的长为( ).
A.4 B.5 C.6 D.7
4.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8,则斜边上的中线长______.
5.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60°,两条对角线的和为8cm,则这个矩形的一条较短边为______cm.
6. 如图,矩形ABCD中,AB=2,BC=3,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点E、F,连接CE,则CE的长为_______.
7. 如图,矩形ABCD沿AE折叠,使D点落在BC边上点F处,如果∠BAF=60°,则∠DAE=______度.
8. 如图矩形ABCD中,AB=8cm,CB=4cm,E是DC的中点,BF=BC,则四边形DBFE的面积为________cm2.
9.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E是AB上一点,且DE=AB,过C作CF⊥DE,垂足为F.
(1)猜想:AD与CF的大小关系;
(2)请证明上面的结论.
10.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E是AD上的一点,F是AB上的一点,EF⊥EC,且EF=EC,DE=4cm,矩形ABCD的周长为32cm,求AE的长.
11.如图所示,折叠矩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AD=10cm,求EC的长.
第2课时 矩形的判定
学习目标
1. 经历探索矩形的判定方法的过程,理解矩形的判定定理.
2. 能利用矩形的判定解决问题.
重点:理解矩形的判定定理,应用矩形的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难点:合理应用矩形的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二、探究新知
1、探究归纳矩形的判定定理,并用模式表示:
(1)你能确定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吗?(自己探究).
判定定理1(从四边形矩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几何语言: 在四边形ABCD中, ∵

(2)我们知道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由此这个定义可以作为一个判定吗?
判定定理2(从平行四边形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900)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几何语言: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 或 或 或

(3)矩形的对角线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吗?(证明你的回答)
证明:
判定定理3(从平行四边形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几何语言: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

【归纳总结】矩形的判定方法:
1、有一个角是 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四个角都是 的四边形是矩形;
3、对角线 的四边形是矩形.或者说,对角线 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三、课堂练习
思考: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加以证明,不正确的通过举反例或画图加以说明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又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3)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四、课堂小结
(1)证明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
一般先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证明一个直角或者对角线相等
(2)证明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
一般可在角上找条件,也可在对角线上找条件.


判定方法 : 从角的条件看 、
( 种)
从对角线的条件看 .

五、达标测试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B.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D.有两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 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是两条对角线,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那么这个条件是(  )
A.AB=BC B.AC=BD C.AC⊥BD D.AB⊥BD
3.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到木工厂参观时,一木工师傅要他们拿尺子帮助检测一个窗框是否是矩形,他们各自做了如下检测:检测后,他们都说窗框是矩形,你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是(  )
A、甲量得窗框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B、乙量得窗框的对角线相等
C、丙量得窗框的一组邻边相等
D、丁量得窗框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且两条对角线也相等
4. 如图所示,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下列条件:①AC=BD,②AB=AD,③∠1=∠2,④AB⊥BC中,能说明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有 (填写编号).
5.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和字母的情况下,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平行四边形ABCD变为矩形,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写出一个即可)
6.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D=90°,若再添加一个条件,就能推出四边形ABCD是矩形,你所添加的条件是 .(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7. 将一张等边三角形纸片沿着一边上的高剪开,可以拼成不同形状的四边形.试写出其中一种四边形的名称 .
8.平行四边形内角平分线能够围成的四边形是______.
9.如图甲,李叔叔想要检测雕塑底座正面四边形ABCD是否为矩形,但他随身只带了有刻度的卷尺,请你设计一种方案,帮助李叔叔检测四边形ABCD是否为矩形(图乙供设计备用).
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为BC上两点,且BE=CF,AF=DE.
求证:(1)△ABF≌△DCE;
(2)四边形ABCD是矩形.
11.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是BC边的中点,以AD为边作等边△ADE.
(1)求∠CAE的度数;
(2)取AB边的中点F,连结CF、CE,试证明四边形AFCE是矩形.
18.2.2 菱形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
学习目标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1、2;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计算菱形的面积.
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渗透集合思想.
重点:菱形的性质1、2.
难点:菱形的性质及菱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看课本P55回答下列问题:平行四边形 菱形
1、 叫做菱形.菱形是 的平行四边形.
2、从菱形的定义中可以发现:两层意义1、 ;2、
二、探究菱形的性质与面积计算
1、菱形的一般性质
(1)菱形也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 、 .
2、菱形的特殊性质
观察剪下来的图形是怎样的图形.实际上,学生很容易发现,剪下的一个图形是菱形.动手操作后发现:
(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有 条对称轴
对称轴就是它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两条).
(2)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可知:
性质定理1:(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几何语言: ∵

性质定理2:(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几何语言: ∵

3、菱形被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小直角三角形,
思考: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求菱形的面积?每种方法中要知道哪些条件?
得出菱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方法一)
(方法二)
三、课堂练习
1、如图2(1)菱形是 图形,它的对称轴是 ;
(2)菱形的 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 .
我可以结合图形2,将菱形的性质加以描述:
(1)菱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 条,
是直线 ;
(2)菱形的对角线 ;
(3)在菱形ABCD中,
= = =;
= = = == ;
= = = == ;
= + = + = + =
(4)在图形2中,有 对全等的三角形,它们分别是
2、如图,在菱形ABCD中,E、 F是AB、AC的中点,,如果EF=4,那么CD的长为( ).
A.2 B.4 C.6 D.8
3、已知菱形 的边长为2cm, ,两条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O点 ,如右图,求这个菱形的对角线长和面积.
四、达标测试
1.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6,BD=8,则此菱形的边长为 ( )
A.5 B.6 C.8 D.10
2. 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4,∠BAD=120°,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 )
A.20 B.18 C.16 D.15
3. 已知菱形的边长为5cm,一条对角线的长为5cm,则菱形的最大内角是(  )
A.90° B.120° C.135° D.150°
4.菱形ABCD中,∠A=60°,对角线BD长为7cm,则此菱形周长_____cm.
5.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C=4cm,BD=8cm,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 cm2.
6.已知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若AB=6,∠BDC =30(,则菱形的面积为 .
7. 已知菱形的边长等于2cm,菱形的一条对角线也是长2cm,则另一条对角线长是_____.
8. 菱形OAC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C的坐标是(6,0),点A的纵坐标是1,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
9.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DE⊥AB交BA的延长线于E,DF⊥BC,交BC的延长线于F.请你猜想DE与DF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10. 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B=5,AC=6.过D点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1)求△BDE的周长;
(2)点P为线段BC上的点,连接PO并延长交AD于点Q.求证:BP=DQ.
11.如图,菱形ABCD中,AB=4,E为BC中点,AE⊥BC,AF⊥CD于点F,CG∥AE,CG交AF于点H,交AD于点G.
(1)求菱形ABCD的面积;
(2)求∠CHA的度数.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两个判定方法;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在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索与综合应用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菱形的两个判定方法.
难点:判定方法的证明方法及运用.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菱形的定义是什么?(一组邻边相等的 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具有哪些性质呢?
性质:(1)边的性质:对边平行,四条边都 ;(2)角的性质:对角 ;
(3)对角线的性质:两条对角线互相 、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对称性:是轴对称图形,有 条对称轴,是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二、探究新知
1、菱形的四边都相等.反过来,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吗?
答: 简单说理:
由此得到菱形的判定定理1(从四边形菱形):
几何语言表述:在四边形ABCD中 ∵ AB= = =

2、(1)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 四边形是菱形
由此得到菱形的判定定理2(从平行四边形菱形)---定义法:

几何语言表述: 在□ABCD中 ∵ 或 或 或

(2)教具:两根一长一短的细木条,钉子、橡皮筋.
操作:教师在两根细木条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子,做成一个可转动的十字,再将四周围上一根橡皮筋,做成一个四边形,问:这个四边形是怎样的四边形?(答: ).
问:将木条转成互相垂直的位置,这时这个平行四边形是怎样的平行四边形呢?为什么?

由此得到菱形判定定理3(从平行四边形菱形)---对角线法:

你能证明上面的这个判定定理3吗?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证明:
思考:下列命题是否为真命题,如果是,简单说明理由,如果不是,请画图或举反例说明你的理由.
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②三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④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归纳方法
三、课堂小结
菱形的判定方法:
(1)从边的条件去考虑:①

②定义法 .
(2)从对角线的条件去考虑:③对角线互相 ,又是平行四边形.

④对角线互相 且 ,只是四边形.
四、课堂作业
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 ,使得ABCD是菱形
2、如图,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
求证:四边形AEDF是菱形
五、达标测试
1. 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则下列条件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菱形的是(  )
A.BA=BC B.AC、BD互相平分 C.AC=BD D.AB∥CD
2. 如图,在菱形ABCD中,E,F,F,H分别是菱形四边的中点,连接EG与FH交于点O,则图中共有菱形(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3. 如图,在△ABC中,点E、D、F分别在边AB、BC、CA上,且DE∥CA,DF∥BA.下列四个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
B.如果∠BAC=90°,那么四边形AEDF是矩形
C.如果AD平分∠BAC,那么四边形AEDF是矩形
D.如果AD⊥BC且AB=AC,那么四边形AEDF是菱形
4. 的平行四边形是是菱形(只填一个条件).
5.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_______.
6. 如图所示,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部分的四边形ABCD是______形.
7.如图,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要使它变为菱形,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只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即可).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5,AB=3,AE平分∠BAD交BC边于点E,则EC的长为_____.
AD,可进一步证明AB=BE,ABEF为菱形,则AF=AB=3,DF=5-3=2,则EC=2.
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连接DE、BF、BD.
(1)求证:△ADE≌△CBF.
(2)若AD⊥BD,则四边形BFDE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10.如图,矩形ABCD中,O是AC与BD的交点,过O点的直线EF与AB,CD的延长线分别交于E,F.
(1)求证:△BOE≌△DOF;
(2)当EF与AC满足什么关系时,以A,E,C,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证明你的结论.
11.将三角形纸片ABC(AB>AC)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得AC落在AB边上,折痕为AD,展平纸片,如图(1);再次折叠该三角形纸片,使得点A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再次展平后连接DE、DF,如图2,证明:四边形AEDF是菱形.
18.2.3 正方形
学习目标
使学生掌握正方形的概念,知道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重点:
正方形的定义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
难点:
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及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一、想一想
1.矩形的定义:
2.菱形的定义:
3.通过你以前学到的知识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正方形?
二、探一探
1.正方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试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如图所示)折出一个正方形来.
3.通过折纸你认为具备什么条件的矩形是正方形?
4.你再想想,具备什么条件的菱形是正方形?
5.通过1、3、4我们发现:正方形是在平行四边形这个大前提下定义的,其定义包括了两层意: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菱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
三、试一试
1.通过上图,我们发现:
正方形具有 的性质,同时又具有 的性质.
2.归纳正方形的所有性质:
四、练一练
1.正方形的四条边____ __,四个角___ ____,两条对角线____ ____.
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①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
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
③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④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⑤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3.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F分别为CD、CB延长线上的点,且DE=BF.求证:∠AFE=∠AEF.
五、做一做
1.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如图).
求证:△ABO、△BCO、△CDO、△DAO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
2.已知: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CD上一点,点F是CB的延长线上一点,且DE=BF.
求证:EA⊥AF.
3.已知:如图,△ABC中,∠C=90°,CD平分∠ACB,DE⊥BC于E,DF⊥AC于F.求证:四边形CFDE是正方形.
4.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BC上一点,AF平分∠DAE交CD于F,求证:AE=BE+DF.
5.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的交点为O,E是OB上的一点,DG⊥AE于G,DG交OA于F.
求证:OE=OF.
6.如图,E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EBC是等边三角形,求∠EAD与∠ECD的度数.
六、小结与反思:
七、达标测试
1. 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互相垂直 B.对角线互相平分
C.对角线相等 D.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2. 在四边形ABCD中,O是对角线的交点,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条件是(  )
A.AC=BD,AB∥CD,AB=CD B.AD∥BC,∠A=∠C
C.AO=BO=CO=DO,AC⊥BD D.AO=CO,BO=DO,AB=BC
3. 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对折两次,然后沿图中虚线剪下一个角,为了得到一个正方形,剪切线与折痕所成的角α的大小等于(  )

A.30° B.45° C.60° D.90°
4.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那么图中共有___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5.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延长AB到E,使AE=AC,则∠BCE的度数是_______度.
6. 如图:延长正方形ABCD的边BC至E,使CE=AC,连接AE交CD于F,则∠AFC=
______度.
7. 如图,正方形ABCD中,AB=1,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点,分别以AP、PC为对角线作正方形,则两个小正方形的周长的和是_____.
8. 如图,已知P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边CD任意一点,且PE⊥DB,垂足为E,PF⊥CA垂足为F,则PE+PF的长是______.
9.已知: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AB上任意一点,过点D作D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DE=DF.
10. 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AB落在AD边上,然后打开,折痕为AE,顶点B的落点为F.你认为四边形ABE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说出你的理由.
11.如图,四边形ABCD,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
(1)请判断四边形EFGH的形状?并说明为什么;
(2)若使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那么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应具有怎样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