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随堂练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随堂练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8-13 19: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4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游( ) 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③色愈恭,礼愈至( ) ④卒获有所闻( )
⑤负箧曳屣( ) ⑥烨然若神人( )
2.从课文中找出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弗之怠。
②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③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二、阅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也;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4.解释。 ①送东阳马生序( )②媵人持汤沃灌( )③寓逆旅( )
5.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当余之从师也 B.戴朱缨宝饰之帽
C.岂他人之过哉 D.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6.翻译下列两个短句。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日再食。
7.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表现在哪些方面?
8.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三、援 叱 咄 箧 屣 皲 逆 缨 烨 缊 敝
五、1.曾经走到百里以外的地方,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示尊敬而专心)。
3.仆人拿着热水给我浇洗,用被子包着盖好,很久才舒缓过来。
4.因为内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六、1.①天大寒 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
先达德隆望尊 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 色愈恭 礼愈至
②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2.宋学士文集 宋濂 明 文学
3.A(A项中“支”通“肢”)
4.通过自己外出求学的艰难情景,突出了学问和成就必须来源于勤奋刻苦的努力。
5.对比 例如富家子弟与自己的穷困作对比,条件的艰苦与求学的执著作对比,突出了学问成就必须来源于勤奋刻苦的努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