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单元检测题(一)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单元检测题(一)及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6-04 11:4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检测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54年前,一团蘑菇云腾空升起,我国的国防建设走进了新时代。这段话描述的我国科技成就是( )21cnjy.com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
C. 中近程地地核导弹成功发射 D.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 “惊世两弹,冲天一星”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 我国第一颗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www.21-cn-jy.com
C.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3. 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1976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 )2·1·c·n·j·y
A. 邓稼先 B. 钱学森 C. 蒋南洋 D. 袁隆平
4. 下列我国最先取得成功的科技成就是( )
A. 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 B. “神舟一号”升空
C.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D. 原子弹爆炸
5. “两弹一星”指的是( )
①导弹 ②氢弹 ③东方红1号卫星 ④原子弹 ⑤长征一号火箭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21·世纪·教育·网】
A. 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 B. 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C. 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 D. 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
7. 1970年,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传来了优美的《东方红》乐曲,我国成为世界上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第几个国家?( )21·世纪*教育网
A. 一 B. 三 C. 五 D. 七
8. 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太空实验室自动对接成功,中国人在太空航天事业领域又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下列成就中,与上述不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 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 B. 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
C. 发射太空运载火箭 D. 发射神舟五号无人飞船
9. 参考下图:你知道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 )
A. 长征1号 B. 长征2号 C. 东方红1号 D. “神州5号
10. 下列选项中不是按同一标准分类的是( )
A. 中程导弹 B. 核导弹 C. 远程导弹 D. 洲际导弹
11. 班级要出一期庆祝国庆节的板报,主题是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就.下面可选的题材是( )www-2-1-cnjy-com
A. 长征胜利 B. 重庆谈判 C. 开国大典 D. “两弹一星”
12. 如图人物,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理由是( )
A. 研制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 培育成功了“籼型杂交水稻”
C. 首倡了“863”计划 D. 研制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13. 阿尔及利亚《人民报》曾这样评论我国的一项科技成就:“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从1949年就开始向社会主义奋勇前进,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这项科技成就是( )
A.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 第一颗原子弹发射成功
C. 第一颗导弹试爆成功 D.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14. 中国专家在西方媒体上公布了中国最新的东风弹道导弹的细节,这种最新的导弹射程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可以在16分钟内飞抵伦敦,21分钟内抵达纽约。我国拥有此类武器的目的是( )2-1-c-n-j-y
A. 称霸世界 B. 准备与美国开战 C. 完成核反击任务 D. 对外出售赚取外汇
15. 2009年9月,邓稼先“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 )21*cnjy*com
A. “两弹元勋” B. “杂交水稻之父” C. “铁人” D. “炮兵英才”
16.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是( )
A. 袁隆平 B. 屠呦呦 C. 邓稼先 D. 钱学森
17. 据新华网消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开启新征程。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载人飞船。这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21cnj*y.co*m】
A. 46年年 B. 45年 C. 49年 D. 39年
18.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开放之初,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全球资金与技术到中国去;现在,中国打开大门,带着资金和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国带着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的是( )【21教育】
A. 歼5型歼击机 B.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 籼型杂交水稻 D. 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1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针对文化发展提出的的方针是( )
A.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B. “推陈出新、百家争鸣”
C. “百家争鸣、创作自由”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0. 《红岩》、《青春之歌》、《茶馆》等优秀文学作品的问世,得力于( )
A. “文革”后,文学领域的拨乱反正 B. 改革开发政策的实行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D. “863计划”的出台
21. 对改革开放前大家在服装方面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 B. 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C. 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D. 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22. 1982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和肉类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和494.5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1993年2月,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由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21教育名师】
A. 私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的建立 B. 国家经济管理逐步走向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C.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 D. 粮食供应已经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23. 在我国,交通堵塞问题正越来越成为大城市面临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21*教*育*名*师
A. 实行“公交优先” B. 加强交通管理
C. 减少汽车数量 D. 发展道路、轨道交通等硬件设施
24. 中国速度的缩影是( )
A. 经济增长迅速 B. 经济建设成就巨大
C. 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 D. 经济增长和经济建设成就
25. 流行语往往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流行语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是( )
A. 抗美援朝 B. “大跃进” C. 红卫兵 D. 网上购物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材料二:21时48分,星箭分离,卫星入轨。21时50分,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中国第一颗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声音清晰嘹亮。21-cnjy*com
料料三:2003年10月,上图这名航天员在环绕地球14周后,乘返回舱安全落地。
料四: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在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奋斗历程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请回答:
(1) 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什么时间?原子弹爆炸成功有哪些重要意义?(3分)
(2) 材料二中卫星的发射成功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3)你知道材料三指的是哪一事件?这名宇航员叫什么?(3分)
(4)材料四中的“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两弹一星”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对其中一位的颁奖词是:“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材料二: 他们说“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应该不甘落后,要从现在就抓起……而不能等到十年、十五年再说,否则就会贻误时机,以后永远翻不了身。”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这位人物是谁 在国际农学界誉为什么 为了“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了哪些努力 (3分)
(2)根据材料二中“他们”的建议,我国制订了什么科学计划?请列出这项计划涉及的领域。(写出4个)(6分)
(3)以上材料和人物 给了你哪些启示?(3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1)材料一在阐述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是哪一方面?(3分)
材料二: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国女医药学家屠呦呦,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屠呦呦表示“青蒿素的发现,不是一个人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屠呦呦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3分)
材料三: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农业科技的“星火计划”。1986年底,制定《中国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
请举两例说明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5分)
材料四: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史中国的历史命运》
(4)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成立于何时?综合材料四,中国海防力量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有何启示?(3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票证制度一直盛行,没有票证,就不能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如王叔叔小孩才出生几十天,家中唯一的暖瓶被打,生活极不方便。而一把暖瓶要一年所发全部“工业券”,根本无法购买,只好硬头皮向邻居暂借(邻居也只有一把),以渡过难关。此后,暖瓶成了他的一种心病,生怕打破,“夜里睡觉都变成了大喜、大悲和大惊的梦”,不是梦见买到新暖瓶,就是梦到暖瓶被打碎。21·cn·jy·com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反映了我国日常生活中的什么情况 (3分)
(2)根据材料二信息你推测我国票证制度出现的大概时间(多少年代到多少年代 )(3分)
(3)你们家现在还用这些票证吗 为啥呀 (3分)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A A D D C C C A C B D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C A B A C D C B A D C D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26.(1)1964年.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3分)21世纪教育网
(2)航天技术的发展有了良好开端。(3分)
(3)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杨利伟。(3分)
(4)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勇于攀登。(3分)
27.(1)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籼型杂交水稻”。(3分)
(2)“863计划”;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技术(选四个即可)。(6分)
(3)科学技术上第一生产力,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3分)。
28.(1)粉碎美苏空间技术的垄断。(3分)
(2)自强不息,爱岗敬业,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开拓创新,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3分)
(3)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等。(5分)21教育网
(4)1949年4月;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3分)
(5)开拓创新,自强不息,重视科技,加强国防建设等。(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3分)
29.(1)买东西要凭票证,票证制度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3分)
(2)50年代到70年代。(3分)
(3)不用了,改革开放后,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商品极大丰富(符合题意即可)。(3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