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几种常见的酸的性质;
2、理解酸的化学性质的实质就是H+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对化学物质以及实验的观察分析总结知识,得出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4、养成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
浓硫酸的稀释和使用。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收集数据—归纳结论
课前准备
药品:浓硫酸、浓盐酸、稀硫酸、稀盐酸、镁条、锈铁钉、碳酸钙、氢氧化钠;
器材:试管、玻璃棒、烧杯。
教学过程
导入:让同学们一起说出柠檬、青苹果、葡萄、醋等生活中常见酸性物质的共同特点。引出“酸”这个词。它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类物质的统称。
老师活动1:分别取出浓硫酸和浓盐酸,让学生观察浓盐酸和浓硫酸的颜色的状态;打开瓶塞,询问学生观察到什么现象?请学生上来闻一闻浓盐酸和浓硫酸是否有气味。
强调: ①酸和碱都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不要让酸和碱溅到皮肤上。 ②闻酸的气味时,不要把鼻孔凑到瓶口。 ③烟是固体,雾是液体。21世纪教育网
学生活动1:仔细观察,谈一谈自己观察的现象,展开讨论并记录结果。
总结:浓硫酸:无色液体、打开瓶盖无明显现象,无味;
浓盐酸:无色液体、打开瓶盖瓶口出现白雾,有刺激性气味。
老师活动2:进一步带领学生探究酸的其它性质,完成下表。
浓盐酸
浓硫酸
色、态、味
溶解性
挥发性
吸水性
脱水性
腐蚀性
强氧化性
教师活动3:浓硫酸的稀释。
讲解:向浓硫酸中加点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浓硫酸在稀释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热,使水沸腾,带动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危及人身安全。那么,正确的稀释方法应该怎样呢?
这两个实验在装置上和操作顺序上有哪些不同?你能将正确的操作过程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出来吗?
小结:稀释浓硫酸时应该:酸入水(或大入小),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强调: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热量的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热量的散发,防止液体暴沸,发生危险。
提问: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万一不慎将浓硫酸弄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如何处理?
结论: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在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提问:(1)用大量水冲洗的目的是什么呢?21教育网
老师活动4:展示稀酸与不同物质间的反应现象
学生活动2:观察现象并展开讨论
总结:1、酸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镁、锌、铁等活泼金属都能与盐酸、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酸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以前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21cnjy.com
3、盐酸、硫酸中生锈的铁钉上的铁锈都逐渐溶解,溶液均变成黄色,说明酸能与金属氧化物(Fe2O3、CuO等)发生反应。因此,可以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如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21·cn·jy·com
4、盐酸滴加入氢氧化钠和碳酸钙中观察现象。
总结:酸的化学性质
(1)使指示剂变色
(2)与金属反应
(3)与金属氧化物
(4)与碱反应
(5)与盐反应
课后要求:各小组以“这节课的收获”为题,展开讨论,派代表上台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