埭南中学 物理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一节 力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804
授课时间:2008.11.25上午第四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分析论证的过程,会用归纳法得出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归纳、得出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知道力的作用的相互的应用。
(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并归纳概括出现象的本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论证这个环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身边物体作小实验,亲身体验、感受探究过程,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
(2)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及长征火箭将“神州七号”发射升空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
(2)力的初步概念。
2、难点: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解释一些简单的力的现象。
教具准备:
演示实验:弹簧、钢锯条、细线、绸布、橡胶棒、铁块、磁铁。
学生实验:橡皮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1、 创设情境、课题引入:
请二名同学谈一谈在我校刚刚举行的田径运动会上,投掷铅球和拨河比赛时,自已手臂肌肉的感受。同时说明我们在投掷铅球和拨河时,人的手分别对它们施加了力的作用。
物理学中力的概念,是从大量与力相关的自然、生活、生产现象中归纳、概括出来的。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力是什么?
(1)鼓励学生列举生活中关于力的现象:(亲自感受、观察、思考、举例)
【教师演示实验】:用两根磁铁的异名磁极相互靠近,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说明互相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2)分析论证
展示分析前面实验中的现象和课本图5-1中的各种力现象。
小结:从大量的生活和生产事例中,总结出力的作用存在于两个物体之间,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问题讨论:①请大家分析上面两组物体有什么区别?(提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概念)
②不直接接触物体也有力的作用。请同学们举几个不直接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的例子。
2、实验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实验
①做一做:请同学们用手拍桌子,两手互拍,体会一下施力与受力的感觉。
②演示:用弹簧拉钢锯条。并思考力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2)分析论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到力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力的分析时,必须先确定研究的对象。
(3)问题讨论
1、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桌子对手也作用一个力。
2、左手对右手作用一个力,右手对左手也作用一个力。
3、手拉橡皮筋,橡皮筋也拉手。
4、手向上提包,包也向下拉手。
小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
(4)、交流思考
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前进,表明了什么规律?
3、力的作用效果
1、观察、实验
演示:
2、分析论证
现 象 结 论
射箭时弓被拉弯了 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
甲球员用脚踢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乙球员用头顶足球,足球改变了运动方向,守门员用手接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被认为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所以,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反馈练习
1、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岸时,船就离岸而去,这是因为人和船都受到了____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了______________。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事例的是:( )
A. 水平抛出的皮球成一条弧线落回地面;B.在足球草坪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
C.石块从山坡上滚下,越滚越快;D.用力拉弓弦把弓拉弯。
拓展与延伸:请大家观看“神舟七号”升空的视频,思考其中蕴含我们本节学习的哪些物理知识。
总结反思、交流评估:
1、总结: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同学们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发现?还有什么疑问?
布置作业:P81页1、2、3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运动员
大象
人
推土机
N极
橡胶棒
杠铃
跷跷板
鱼竿
泥土
N极
不纸屑
举起
压
拉
推
排斥
吸引
作用
物体
物体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PAGE
- 4 -(共29张PPT)
芜湖县埭南中学
授课人: 承忠良
1、力是什么?
请找出下列各图中的力现象有哪些共同点?
运动员举杠铃
人拉钓鱼竿
推土机推土
磁铁间的相互作用
橡胶棒吸引纸屑
大象压跷跷板
分析论证
举起
压
拉
推
排斥
吸引
运动员
大象
人
推土机
N极
橡胶棒
杠铃
跷跷板
鱼竿
泥土
N极
纸屑
物体
物体
作 用
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做力的作用。
力是_________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符号:F
请大家分析上面这两组物体有什么区别
运动员
推
杠铃
拉
跷跷板
提
压
鱼竿
大象
推
铅球
拉
人
提
土
推土机
压
橡胶棒
吸引
纸屑
物体
作用
物体
运动员
推
拉
杠铃
提
跷跷板
压
鱼竿
大象
推
土
人
拉
提
铅球
推土机
压
橡胶棒
吸引
纸屑
物体
作用
物体
施力
受力
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外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我们通常把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指出图中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运动员举杠铃
推土机推泥土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指出图中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渔翁拉鱼网
大象压跷跷板
带静电的玻璃棒吸引小纸屑
⑴请同学们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体会一下手对这些物体施力时,手有什么感觉。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分析讨论:
对物体施力时,手是不是同时也受到了这些物体的力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⑵演示:用弹簧拉钢锯条.思考力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2
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到力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力的分析时,必须先确定研究的对象。
请分析下列现象中,各力的施力物体是谁
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吗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了力,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了____,因此,力的作用是_____的。
相互
力
交流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前进,表明了什么规律?
2.下图现象中,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吗
三、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下图中表现的情境中的力的作用产生了哪些效果
手向下压凹海绵
运动员拉弓
上图中的运动员,对球施力后,球的什么因素发生了变化?
在物理学中,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观察下面现象,分别有什么力的作用?各产生了什么效果?
1、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岸时,船就离岸而去,这是因为人和船都受到了____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了______________。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事例的是:( )
水平抛出的皮球成一条弧线落回地面;
在足球草坪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
石块从山坡上滚下,越滚越快;
用力拉弓弦把弓拉弯。
岸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请大家观看“神舟五号”升空的视频,思考其中蕴含我们本节学习的哪些物理知识。
你想到了吗,其中的物理知识有: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力的作用效果有: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课本P81作业1、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