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说课稿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6-05 22:4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酸及其性质》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对本节课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练习反馈及课堂小结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本册课程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包括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酸的化学性质几个部分,是在学习了氧气,碳及其化合物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学习.通过对酸的学习,可以为碱盐的学习打下基础,完善无机物之间的关系网络.同时探究酸的学习方法,可以为碱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和学法帮助.本节课十分鲜明的体现的新教材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获得感性认识,代替了枯燥的概念性的叙述文字,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创新能力.常见的酸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主要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记住浓盐酸、浓硫酸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特性及用途。
2、 认识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初步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3、 了解酸的通性及原因,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述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 2、盐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记忆 2、酸的通性的归纳总结
二、教法
1,实验探究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给学生带来直观深刻的认识,对本节课,我采用了分组实验辅助教学,在课堂上能让人人参与,极大地提高了每个孩子的热情.充分发挥了实验对学生认知,情感,态度,方法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有助于做到实验引导和启发思维相统一.
2,多媒体辅助法
用投影仪显示有关演示实验,用课件显示要点强化感受.
三、学法指导
让学生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⑴设计实验
让学生根据疑问创设试验,例如浓硫酸的稀释能像一般溶液的稀释那样直接加入蒸馏水吗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激发调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的思维方式.
⑵实验验证
通过推测,实验,观察,记录,归纳总结,获取知识,例如:酸溶液能和金属氧化物进行反应吗 反应会有什么现象 据此进行探究.并进一步了解化学探究的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
⑶温故知新
梳理旧知并及时联系生活,例如:在已学习过盐溶液导电的基础上思考得出酸的定义.在学生理解的知识层面上促进知识向应用层面的转化.⑷反思评价
归纳总结所得的结论,并在讨论交流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展示柠檬树,柠檬果实,让学生联想柠檬的酸味,提出问题?为什么柠檬是酸的呢?什么是酸?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2、学生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完成学案上预习自学的相关内容。
3、通过检查学生的学案,提炼出酸的定义。由生活中常见的醋酸引出酸的物理性质。
4、盐酸和硫酸
1 直接展示浓盐酸和浓硫酸,观察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比较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
2 多媒体展示浓硫酸的脱水性,吸水性.正因为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才换成安全系数较高的多媒体演示。
过渡:我们试验中和生活中经常用的是稀硫酸,浓硫酸的稀释能像一般溶液的稀释那样直接加入蒸馏水吗
⑶,浓硫酸的稀释
教师提示:比较浓硫酸的与水的密度;回忆浓硫酸溶于水的现象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多媒体演示:①、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 ②、稀释浓硫酸的错误操作
观察实验效果
归纳: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进一步设疑:如果浓硫酸不慎洒出,该怎么办 能不能立刻拿水冲洗
5,酸的化学性质
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探究采用分组试验,人人动手参与.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药品:石蕊溶液,酚酞溶液,镁条 ,生锈的铁钉,稀盐酸,碳酸钠固体,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
1 与指示剂的作用
学生活动2:在试管中滴入稀盐酸,把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分别滴入盐酸中,观察实验现象
记录实验现象.
归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遇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2 活泼金属反应
学生活动3:在试管中分别放入镁条,再滴加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记录实验现象,并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活泼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金属化合物和氢气
这个性质已经学习过,在此为了增强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进一步巩固反应现象及方程式的书写.
3 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学生活动4:在试管中将两根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生锈的铁钉表面和溶液颜色的变化.
这个实验是本节课的难点,难在判断生成物,因而必须认真观察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这也是探究实验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应物很好确定,生成物中是+2价亚铁离子还是+3价的铁离子,对比学生活动3中,学生已经知道亚铁离子存在于溶液中的颜色,就可以得到结论
设疑:有没有其他信息能帮助你确定生成物
学生思考讨论:反应物氧化铁中铁元素为+3价.
记录实验现象,练一练书写化学方程式.
Fe2O3 + HCl Fe2O3 + H2SO4
归纳:酸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和另一种金属化合物.
设疑:通过学习酸的这一条性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学生分组实验中有的由于没能掌握好酸的用量,会出现开始时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当铁锈消失以后,铁钉表面会冒出气泡,溶液颜色变淡,最后由黄色变成浅绿色.21·cn·jy·com
小组讨论分析原因:取用的稀盐酸或稀硫酸的量不同造成实验现象不一样.
总结:当酸不足或适量时,铁锈与酸反应;当酸过量时,与铁锈反应剩余的酸就会继续与铁反应.
设疑:除锈时能否将金属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 为什么
通过分析对比得到结论,很形象直观的突破了难点.并通过实验培养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描述所发生的现象.同时使学生了解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五、提升检学
1、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电离出酸根离子
C、都能电离出相同的氢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
2、 “雪碧”是一种柠檬碳酸型饮料,向雪碧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热,现象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堂小结
回忆我们都学习了哪些酸的共同的性质
学生总结.
①盐酸,硫酸都是无色液体;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②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③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遇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④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水。
⑤酸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除锈.
⑥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同时让学生总结出用途,也复习了有关性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