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单元检测题(二)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单元检测题(二)及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6-05 10:3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检测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20世纪60年代物理学家根据相对论,主持形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这位物理学家是( )www-2-1-cnjy-com
A. 王大珩 B. 邓稼先 C. 华罗庚 D. 袁隆平
2. 下列科技成就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的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C.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 中近程导弹成功发射
3. “ 1964年 10月 14 日 19时,总指挥张爱萍发出最后指令,计数器开始倒计时。‘10,9,……3,2,1,起爆!’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顷刻之间,金光喷发,火球凌空,蘑菇云腾空而起”。这里反映的信息是( )2-1-c-n-j-y
A. 东方红卫星发射成功 B. 我国氢弹研制成功
C.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 D. 这是在“ 863”计划指导下取得的科研成果
4. 1970年4月,我国用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送人太空轨道,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这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 长征一号 B. 东方红1号 C. 神舟一号 D. 嫦娥一号
5. 为“中国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袁隆平 D. 邓小平
6. 1971年,杨振宁来到北京,见到孩童时的好友,杨振宁问道:“谁是中国的奥本·海默?(奥本·海默被美国誉为“原子弹之父”)谁是中国原子弹之父?”如果你来回答,你认为是( )21·世纪*教育网
A. 袁隆平 B. 杨振宁 C. 王进喜 D. 邓稼先
7. 下列哪项科技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
A B C D
A. A B.B C. C D. D
8. 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好政策,二靠袁隆平的好种子。这里的“好政策”和“好种子”分别是指( )【21教育名师】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 B. 农业合作社太空水稻育种
C. 人民公社化籼型杂交水稻 D. 扩大企业自主权籼型杂交水稻
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下列重大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21教育】
①第一艘载人飞船成功升空 ②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 ④①②③ B. ②①④③ C. ④③②① D. ②①③④
10. 共和国走过66年风风雨雨,实现了人世梦、奥运梦、飞天梦……这证明了( )
①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已经实现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③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21*教*育*名*师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1. 2014年1月,挪威议员提名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印度遗传学家和巴基斯坦人权活动家等为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这里获得提名的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是( )
A. 袁隆平 B. 邓稼先 C. 钱学森 D. 侯德榜
12. 2010年2月,由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09年度中国教育新闻人物”评选结果揭晓,钱学森获得了“中国教育新闻人物特别奖”.钱学森是( )
A. 为我国原子弹研制作出贡献的科学家 B. 被称为“纺织大王”的爱国资本家
C. 提出我国蕴藏着丰富石油资源的地质学家 D. 曾获得诺贝尔奖的教育学家
13. 2010年4月1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上讲话.标志我拥有核武器的事件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飞成功
C.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 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4. 我们通常所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
①原子弹 ②氢弹 ③导弹 ④人造地球卫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5. 如图人物,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理由是( )
A. 研制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 培育成功了“籼型杂交水稻”
C. 首倡了“863”计划 D. 研制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16. 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的标志是( )
A. 第一颗导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第一枚中远程导弹发射成功
17. 毛泽东的下列题词,旨在推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是( )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 向雷锋同志学习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8. 政策制定恰当会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下列新中国实行的政策与影响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科技强军”——促进我国国防事业发展
B. “863”计划——促进“两弹一星”的研制
C. 体育制度——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
D. “双百”方针——推动了文艺事业的繁荣
19. 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工作者迎来了一个创作的春天,大批反思“文革”、反映改革开放、弘扬民族道德精神的成功之作问世。下列作品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 《义勇军进行曲》 B. 《红岩》 C. 《红旗谱》 D. 《春天的故事》
20.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它的正式提出是在( )
A. 七年过渡时期 B.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1. 粮票、布票等购物票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
A. 物资丰富,购物不要钱 B. 物质缺乏,凭票购物
C.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 D. 各自所能、各取所需
22. 1970年,有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人们大多住在简陋狭窄的房子里 B. 人民的食物匮乏、单调
C. 大街上人们的服装大多是灰色和蓝色两种 D. 随处可见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
23. 1982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和肉类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和494.5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1993年2月,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由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21*cnjy*com
A. 私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的建立 B. 国家经济管理逐步走向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C.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 D. 粮食供应已经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24. 2015年12月28日上午,第一列“和谐号”动车组驶入扬州火车站。今年5月份中旬,宁启铁路将开通10对以上动车组列车,扬州将融入国家高铁网络。新世纪以来,扬州交通设施重大成就有( )21-cnjy*com
①扬州火车站 ②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③扬州泰州国际机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下列选项中,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变化的是( )
①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 ②人们用粮票、布票购物
③人们上网聊天、购物 ④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26.中华民族在自主创新的旗帜下,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创造出无愧于历史的人间奇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cn·jy·com
材料一: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十五时,中国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这是中国人民在加强国防力量、反对美帝国主义核讹诈和核威胁政策的斗争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中国掌握了核武器,对于斗争中的各国革命人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对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中国发展核武器,正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要消灭核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材料二: 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第一星的重量超过了苏、美、法、日四国首次发射卫星的总和,充分证明了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的大运载能力;卫星以音乐传递信号的技术手段和星体温度控制技术,均超过了苏、美、法、日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水平。这次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把卫星发送上天的国家,中国从此进入了空间时代。 ——《两弹一星秘史:太空高唱东方红》
材料三:(2003年)中国作为第一个亚洲国家和第一个发展中国家完成载人航天,不仅显示了中国的国家实力,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证明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正确性,显现了中国领导人强有力的领导才能,美国政府应支持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等合作。中国的加入对国际空间站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美]约翰·派克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历史意义。(3分)
(2)材料二中的“这颗卫星”指什么?中国成功发射的“这颗卫星”有何特点 (3分)
(3)材料三中的航天活动是什么 这次成功发射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3分)
(4)综合上述内容,归纳新中国取得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共同原因。(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两航一潜”战略即航天、航母和深潜战略,今天没有“两航一潜”,中国就不能掌握未来,从很大程度上讲,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宇宙”。中国绝不能缺“第二宇宙”,否则,所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中国梦”必将成为昙花一现。
材料三:这种杂交水福自1976年开始推广,至2000年底,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 50%,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千克。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惠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引种了这种水稻。
(1)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什么?请举出两件具体事例。这些成就的取得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3分)
(2)请概括材料二中“两航一潜”的重要性。(3分)
(3)材料二中这种杂交水稻被称为什么?其培育者是谁?(2分)
(4)中国要攀登世界之巅应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材料二: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
材料三: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变化。时下,先进的中国人,喜欢上温馨的感恩节,爱上圣诞,更是钟情于浪漫的情人节,…… 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似乎越来越淡,人民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和艺术日益繁荣,现代银屏丰富多彩,体育事业日益走向世界……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总结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3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为以后经济建设提供哪些教训?(3分)
(3)在我国不断扩大开放的同时,请结合材料三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3分)
(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则于A点召开。这次会议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之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变化。(请任举一例)。(3分)【21·世纪·教育·网】
(5)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什么样的文艺发展方针?(3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计划经济的时代,物资严重匮乏。为缓和供应的紧张,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大到钢铁、煤炭、粮食、布匹,小到毛巾、肥皂,都是按计划生产和销售的。图1是20世纪60年代的布票。【21cnj*y.co*m】
材料二:图2为20世纪70年代的打扮。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
材料三:图3为21世纪初人们的衣着打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实行布票等票证供应的主要原因、目的分别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人们衣着打扮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
(3)从材料二到材料三人们衣着打扮发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4)请你举出身边的例子,说明近三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发展变化。(3分)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B B C B C D D A C D A A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D B C D B D A B D A D D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26.(1)增强了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等。(3分)21世纪教育网
(2)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特点: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强;以音乐传递信号的技术手段和星体温度控制技术领先世界。(3分)21教育网
(3)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积极影响:显示了中国的国家实力;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证明了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正确性;显现了中国领导人强有力的领导才能等。(3分)21cnjy.com
(4)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富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发展及人才的培养;广大科技人员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等。(3分)www.21-cn-jy.com
27.(1)1964年成功爆炸原子弹;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有重要意义。(3分)
(2)没有两航一潜,中国就不能掌握未来。(3分)
(3)“东方魔稻”;袁隆平。(2分)
(4)中国要攀登世界之巅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等。(3分)
28.(1)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3分)
(2)大跃进运动;发展经济应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3分)
(3)诵经典、唱红歌;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答案合理即可得分)。(3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衣食住行的变化。(言之有理即可)(3分)
(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分)
29.(1)原因:在计划经济的时代,物资严重匮乏。目的:为缓和供应的紧张,保持物价的稳定。(3分)
(2)改革开放前人民服装款式单一,颜色单调,被称为”蓝色的海洋”;改革开放后,人们服装丰富多彩。(3分)2·1·c·n·j·y
(3)改革开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正向文明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3分)
(4)过去交通不便,人们很少出远门,如今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拥有私家车的人也越来越多。(3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