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二节 巴西 第一课时(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第二节 巴西 第一课时(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6-05 12:51:53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 巴西
地理人教版 七年级下
导入新知
足球
桑巴舞
热带雨林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
2.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及主要气候
特征。
3.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二、教学重点
1.巴西人种构成的特征。
2.经济特征及主要热带经济作物。
三、教学难点
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工业和农业生 产的影响。
复习巩固






新知讲解
1.半球位置
南半球,西半球。
2.纬度位置
大部分国土位于 .
和 之间,是
世界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3.海陆位置
南美洲的 部、 洋 岸的国家。

大西
西
巴西国土面积约852万平方千米,人口1.91亿(2010年),巴西是 .的国家,通用 。
种族复杂 ,相互融合。
思考:巴西为什么有许多像卞卡这样的家庭?
卞卡的一家
我叫卞卡。我的家族有黑种人、白种人和黄种人的血统。巴西有很多像我家这样的家庭。
读巴西人种构成比例图,说说巴西人种构成特点。
巴西人日中, 占一半多, 约占40%,
约占6%,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等

狂欢节是欧洲基督教的节日,后传到巴西。每年2月下旬,巴西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狂欢活动,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讨论:下列文化现象融合了哪些地域文化?
欧洲
葡萄牙、非洲
巴西人喜欢跳桑巴舞。葡萄牙的民歌、游戏,非洲的鼓乐、舞蹈,在桑巴舞中得到完美的结合。巴西各大城市都有不少桑巴舞学校,民间还有桑巴舞协会。
讨论:下列文化现象融合了哪些地域文化?
英国
在巴西,足球是人们最喜欢的一项运动。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而现在巴西的足球运动水平堪称世界一流。不论在巴西的街头还是海滩,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青年和孩子在踢足球。
讨论:下列文化现象融合了哪些地域文化?
2.多元文化对巴西有哪些影响?受图中同学的启发,谈谈你的看法。
图为巴西多元文化的影响举例
1.根据上面的图文资料,分析巴西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影响?
巴西的狂欢节源于欧洲,节日活动内容融合了欧洲文化;桑已舞融合了葡萄牙的民歌、非洲的鼓乐、舞路等艺术形式;现代足球源于英国,但在巴西发扬光大。
开放式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巴西有哪些主要地形区 归纳巴西的地形特点。
亚马孙平原(1/3):
巴西高原(2/3):
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分布
在巴西的北部。
地形平坦,以高原为主
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分布
在巴西的南部。
地形特点:
巴西的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分明显
的干湿两季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采伐森林,出口木材
引进并种植甘蔗,制糖业兴起。
先后发现黄金和金刚石,掀起了“采金热”。
大量种植咖啡,成为世界上的“咖啡王国”。
天然橡胶种植兴旺期,曾以“天然橡胶的故乡”著称于世。
20世纪以前巴西的经济
巴西的农业




甘蔗
收割甘蔗
采摘咖啡豆
二战以后巴西的经济
工业: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
巴西的发展中工业
巴西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
1.矿产资源丰富
巴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煤、
石油、镍、锡、金、锰和铝土等。
巴西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南部,
重要工业中心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集
中了巴西大部分工业。因为大多数矿
产资源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而
东南沿海除了靠近矿产产地外,还具
备交通便利,人口和城市密集,水力
资源丰富,纬度较高,气候凉爽宜人等有利条件。
2.水能资源丰富
(1)水力资源仅次于中国,巴西的水力发电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伊泰普水电站是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资修建的。
(2)森林覆盖率达60%。
C
B
A
—最大海港,最大旅游中心、全国第二大城市、上商业
和金融中心。
—最大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南美第一大城市。
—政治中心。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巴西利亚
里约热内卢
圣保罗
巴西利亚
首都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
它屹立在距海1000千米的
巴西高原上,面积5771平
方千米,人口160万。巴西
利亚是世界上第一座新型的
现代化城市,该市被列为
“人类财富”而受到保护。
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
圣保罗是巴西的第一
大城市,人口700万人口,
集中了全国工业的1/2,主
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
石油、化学、电子等,世
界上最的咖啡输出港——
桑托斯
里约热内卢
(葡萄牙语:Rio de Janeiro,意即
“一月的河”),简称“里约”,位于
巴西东南部沿海地区,东南濒临大西洋。
里约热内卢州是巴西乃至南美的重要门户,
同时也是巴西及南美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
一,素以巴西重要交通枢纽和信息通讯、
旅游、文化、金融和保险中心而闻名,是巴西第二大工业基地。市境内的里约热内卢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里约热内卢基督像是该市的标志,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里约热内卢也是巴西第二大城市,拥有全国最大进口港、是全国经济中心,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中心。背山面水,港湾优良。工业主要有纺织、印刷、汽车等,有七百多家银行和最大的股票交易所;有世界最大的马拉卡纳体育场。
今天的旅行就到此告一段落。希望同学们
千万别错过这个 好机会,多花一些时间到圣保
罗的大街上走一走,看一看,与巴 西的人民聊聊
天,了解一下圣保罗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巩固提升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 )
A.刚果盆地 B.马来群岛 C.巴西高原 D.亚马孙平原
2.兼有世界最大平原和最大高原的国家是( )
A.美国 B.中国 C.巴西 D.俄罗斯
3.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 )
A.长江 B.密西西比河 C.亚马孙河 D.尼罗河
4.巴西首都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D
C
C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 第九章第二节 巴西(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节 巴西(第一课时) 单元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二战后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体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所取得的成就。知识目标:1.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2.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及主要气候特征。3.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1.能初步分析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构成、经济发展及文化生活产生的影响。 2.通过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重点 巴西人种构成的特征及经济特征及主要热带经济作物
难点 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展示巴西风情:巴西群众踢足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跳桑巴舞的录像片断(不超过2分钟)。 【提问】这是拉丁美洲洲哪一个国家 【教师】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人热爱足球运动,球踢得漂亮,脚法娴熟,配合默契,节奏明快,如同踏着桑巴舞的节奏;粗犷、急促的桑巴舞是巴西人民喜爱的舞蹈。足球、舞蹈均给人以美的享受,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国家吧! 【学生】巴西 课件展示和教师的讲解使学生首先感知巴西的文化的多元性的特点。
讲授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即将要进行一次“巴西之旅”,为了能够充分享受这次旅行,我建议同学们先了解一下巴西的基本概况。 【教师】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和巴西的地形和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巴西概况布图。【板书】 巴西的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 位置一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区一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 气候特点一以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过渡】巴西不仅是一个热带面积广大的国家,而且还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和面积居前6位的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因此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的几个大国家之一。既然大家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那么就开始我们的快乐旅行吧! “巴西之旅”第一站一圣保罗 【教师】我们乘坐飞机来到巴西最大的城市一一圣保罗,一下飞机,就受到了热情好客的巴西人民的热烈 ( http: / / www.21cnjy.com )欢迎。作为为考察小组的成员之一,我们跟随巴西中学生卞卡来到了她的家,一进门,同学们就被墙上悬挂的一张大“全家福”吸引住了。 【教师】课件展示出示下卡一家人的“全家福”。 【教师】 提出探究问题:(1)巴西的人种构成状况; (2)巴西的发展历史; (3)巴西的人文特色。 【活动】推荐组长代表汇报,展示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组内同学或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教师强调要注意倾听,共同分享。) 【发展历史组】殖民统治一奴隶贸易一以白种人、混血种人为主。 【人文特色组】桑巴舞、狂欢节、足球一一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板书】2.巴西是一个民族大熔炉 【教师】指导学生读教材第82页图9.15“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和教材第85页图9.20“巴西的地形和主要农产品分布”图,分析:1.巴西的地理位置特点。2.巴西的地形特点。3.巴西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教师总结】略 【板书】1.位置 (1)所属大洲:拉丁美洲 (2)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国土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热带面积广大;热带气候:纬度位置决定了巴西主要为热带气候,亚马孙平原分布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海陆位置:位于拉丁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陆上邻国众多。【板书】2.主要要地形区: 世界最大的平原一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的高原一一巴西高原; 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一一亚马孙河。 【教师】引导学生读巴西的地形和主要农产品分布图,问题: (1)总结以上内容,说明巴西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2)巴西主要有哪些农作物 农作物集中分布在哪一地带 (3)产量居世界第一的热带经济作物是什么 【师生小结】 (1)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自然条件适宜种植热带作物。 (2)主要的农作物有:咖啡、甘蔗、柑橘、天然橡胶、玉米、棉花等。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 (3)咖啡、甘蔗、柑橘等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板书】3.农业生产 【过渡】圣保罗不仅是巴西最大的城市,还是巴西最大的工业中心。出示巴西的地形和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巴西的矿产和工业分布图。让学生分组探究:巴西的资源状况和工农业的发展变化。 (1)工业组:矿产(铁矿石储量大、质地优良)一工业分布(东南沿海、接近原料产地)-一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飞机制造) (2)农业组:农作物(咖啡、甘蔗、柑橘产量世界第一)一出口产品(咖啡、蔗糖、橘汁)一农作物分布。 (3)历史组:长期单一商品经济一一二战后:现代工业迅速发展。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二战前:单一经济(农产品、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战后:加快了工业发展步伐,现代工业发展迅速。 3.经济发展 巴西已经成为一个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既然我们到了巴西,体会到了巴西人民的热情,那么我们就应该为巴西的发展做些贡献,留下一些好的建议。假如你是巴西的能源部长,那么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开发巴西的能源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提的建议都很好,我代表巴西的政府和人民感谢你们。 【学生】读图分析巴西的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 【学生总结】巴西是一个热带面积广大的国家。(为出行的物品准备提供借鉴) 【学生】听卞卡介绍她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学生提问】为什么卞卡的一家中有多个不同的人种 小组自选主题,充分利用资料来表明自己的观点。(教 师巡回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回答略【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活动】学生讨论(教师提示学生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条件来考虑) 【学生】1:地处热带,可开发太阳能。 2:临海,可开发风浪能、潮汐能等。 通过巴西在世界中的面积比较,让学生感知巴西在拉丁美洲的地位。 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广阔,为巴西是热带作物的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热带经济作作物种类、分布地,对比巴西的经济发展状况,即可让学生掌握不同地区的物产,又可巩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的知识。使学生了解经过二战后几十年的建设,巴西成为了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课堂小结 今天的旅行就到此告一段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希望同学们千万别错过这个好机会,多花一些时间到圣保罗的大街上走一走,看一看,与巴西的人民聊聊天,了解一下圣保罗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板书设计 第二节巴西 一、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1.开发历史 2.人种构成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1.位置 2.主要地形区 3.农业生产4.经济特征: 二成前 二战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