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诗二首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挂罥(juàn) 翩翩(piān) 一丈绫(líng)
B.塘坳(ào) 伐薪(xīn) 口称敕(chì)
C.两鬓(bìn) 突兀(wù) 辗冰辙(niǎn)
D.布衾(jīn) 庇护(bì) 风怒号(háo)
2.下列加点词的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A.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看见)
B.安得广厦千万间(安然)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把)
D.可怜身上衣正单(使人怜悯)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系向牛头充炭直
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5.对诗歌《卖炭翁》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朝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B.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诗人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21教育】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21-cnjy*com
6.诗文默写。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 , 。?
(2)《卖炭翁》中对老翁的肖像进行描写的诗句是: , 。最能体现卖炭翁的悲惨遭遇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 。?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解释诗中下列词语。
俄顷:?
何由彻:?
(2)将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3)填空。
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 并渲染了特定的 ;二是烘托出诗人 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 的伟大胸襟蓄势。?
(4)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5)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8.(2017重庆江津六校中考模拟)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
B.翩翩两骑来是谁(骑马)
C.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遮盖、覆盖)
D.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指价钱)
9.(2017山东惠民李镇中学月考)下列对《卖炭翁》一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公文,诏书”,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21*教*育*名*师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10.(2017广东江门创新初级中学期末考试)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常被人并称。例:“李杜”即李白与杜甫,“韩柳”即韩愈与柳宗元,“苏辛”即苏轼与辛弃疾。21*cnjy*com
B.“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提倡的一种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古文”是指先秦两汉的散文,韩愈大力提倡这种文体,以反对六朝以来浮艳颓靡的形式主义文风,他的《师说》、《劝学》、《杂说》之四(《马说》)、《祭十二郎文》是流传千古的优秀散文。
C.“新乐府运动”是指唐代中期白居易、元稹等人倡导的一种诗歌内容和形式的革新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主张用新题材创作乐曲和诗,用新乐府描写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包括《卖炭翁》)和元稹的《悯农》(二首)都是新乐府运动中的优秀作品。
D.青莲居士、四明狂客、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湖海散人依次是指李白、孟浩然、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姜夔、施耐庵。
11.(2017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古诗文默写。
他借用唐代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诗“ , ”,表达了“居者有其屋”的良好愿望。?
12. (2017甘肃兰州)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金城北楼①
高 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④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金城,在现今的兰州。②磻(pán)溪老:姜太公吕尚。③体道:体悟道理。④更:经历。21世纪教育网
(1)诗歌前四句写了晴空万里、 、湍上急流、 的金城美景。?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歌前两联以景入诗,融情于景;后两联借用典故,抒写情怀。
B.“声若箭”,以呼啸而过的利箭做比,写出了黄河急流的非凡声势。
C.颈联借姜太公钓鱼和塞翁失马的典故,抒发能一展雄才的豪迈之情。
D.尾联写对边关形势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安危的深沉情感。
13.(2017江苏苏州)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一剪梅 舟过吴江①
蒋 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②。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③。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该词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时期。②帘招:酒旗。③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香。2·1·c·n·j·y
(1)上片中词人是如何渲染他的愁绪的?请简要分析。
(2)“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期待?
(3)说说你对“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理解。
14.(2017云南曲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文学社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请你参加。21·世纪*教育网
【听音台】
(1)阅读材料,拟写新闻标题。
5月6日晚,《朗读者》节目第一季在“青春”的致敬中收官。节目历经3个月,12期,12个各具特色的主题词,与观众共同分享了68名嘉宾的人生感悟,60余个故事,60余段朗读。它用优美的文字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以文学之名叩问生命,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继《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朗读者》节目再次掀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2-1-c-n-j-y
标题: ?
【说话吧】
(2)在诵读经典过程中,王波同学表现不佳,请你与他分享至少两种朗读技巧:
① 。?
② 。?
【读书角】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诗句出自 。?
材料二 “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吧,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扇扇,没用,风是热的。”选段中他是 。?
【写作间】
(4)依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是一种决定。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夏天炎热的告别; ; 。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21cnjy.com
答案解析
1.D 解析 “布衾”的“衾”应读“qīn”。
2.D 解析 A项,“见”译为“出现”;B项,“安”译为“如何”;C项,“为”译为“介词,被”。
3.C 解析 A项,“直”同“值”,价钱。B项,“见”同“现”,表现。D项,“与”同“举”,推举。
4.A 解析 这首诗应是古体诗。
5.B 解析 A项,白居易是唐代诗人;C项,错在“敢于反抗”;D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运用的是描写。21教育网
6.(1)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7.(1)一会儿 如何挨到天亮
(2)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
(3)时间 氛围、气氛 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
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
(4)这是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遭遇来表现天下“寒士”的遭遇,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更是推己及人,表达了“天下寒士”都居“广厦”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21·世纪·教育·网】
(5)例如:①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②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所举例子要与诗中的“民本”思想密切相关)
8.B 解析 “骑”音“jì”,译为“骑马的人”。
9.D 解析 “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卖炭翁雪地赶车行走的艰难过程,但却形象地表现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10.A 解析 B项中《劝学》的作者是荀子;C项中《悯农》二首的作者是李绅;D项中“四明狂客”指贺知章。【21cnj*y.co*m】
11.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2.(1)积水连山 城头残月 (2)C
13.(1)①直接写愁多:“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之多;“待酒浇”,以酒排解愁绪,表现愁绪之浓。②以景物渲染愁绪:“风又飘飘,雨又萧萧”,“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的景象,以风雨渲染其愁。21·cn·jy·com
(2)作者期待归家后“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过上安定和美的生活。
(3)这是时序的暗示,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形象化诠释,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流露出一个亡国遗民的愁闷。www.21-cn-jy.com
14.(1)示例 《朗读者》第一季收官
(2)示例 ①要读准字音,字正腔圆 ②要注重停顿,读出节奏 ③要抑扬顿挫,读出语气语调 ④要读出感情等(指出两种朗读技巧即可)www-2-1-cnjy-com
(3)《繁星·春水》(或《繁星》) 祥子(或骆驼祥子)
(4)示例 飘飞的雪花是对秋天萧瑟的告别 亭亭的荷叶是对春天落花的告别 (欢畅的河流是对礁石阻挡的告别 肥沃的土地是对沼泽荒芜的告别)【21教育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