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5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37张)+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5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37张)+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6-04 22:27:31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导入新课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
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
个面?探究新知:观察: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认识长方体后面下面(底面)左面观察: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认识长方体右面上面前面这些面还有什么特点? 上面右面下面(底面)左面这些面有什么特点? 认识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léng 认识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认识长方体认识长方体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认识长方体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认识长方体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12条棱长度的和叫做棱长总和认识长方体顶点. 长方体一共
有8个顶点.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认识长方体观察长方体的框架,讨论: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分成几组?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实际上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情况把底面中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长宽高12条棱可
以分成4组
长宽高.6厘米5厘米4


上图是一个_____体,它的上面是_____形长____厘米,宽_____厘米。长方长方65 说一说: 长方体的特征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形状相同,面积相等.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棱长总和=(长+宽+高)×4 8个顶点我们以前还认识过正方体.回忆一下, 正方体是怎样的一种图形?1、请有序地数一数一共有几个面?2、每个面都相同吗?都是什么形状?3、一共有几条棱?这些棱的长度
有什么关系?正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有什么关系?长宽高正方体的特征:面棱顶点6个完全相
同的正方形12条长度都相等
棱长总和=棱长×128个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
有哪些不同点?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
点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一组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12条棱的长度相等。8个8个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与过去学过的长
方形和正方形一样吗?为什么?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1、两个面相交的 ____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_______。
2、长方体有___个面, ___条棱, ___个顶点.线段顶点6128填空随堂练习:3、正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4、长方体( )面相等,正方体( ) 面相等.5、长方体( )棱长度相等,正方体( )棱长度相等.6128相对 6相对 12判断
①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 )
②正方体的6个面一定是正方形( )
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
④1个长方体中如果有2个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⑤1个长方体中如果相邻的2个面都是正方形,那么这个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 √×√√√1、看图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7cm4dm8mm20mm8mm6dm5dm4cm3cm长:7cm
宽:4cm
高:3cm长:4dm
宽:6dm
高:5m长:8mm
宽:20mm
高:8mm随堂检测:2、长方体的上面是什么图形?
长和宽各是多少?长方体的上面是长方形.
长:5cm 宽:4cm哪个是正方体,哪个是长方体?长方体正方体(2) 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
有几个面完全相同?正方体的棱长是5cm,
有6个面完全相同。 谢谢指导,
再见!(3)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有几个面是正方形? 其余几个面完全相同吗?长是5cm,宽是4cm,高是5cm;有2个面是正方形;其余的4个面完全相同。5、观察
  右图5cm4cm5cm5cm5cm5cm6、下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
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长:3cm
宽:2cm
高:2cm长:3cm
宽:3cm
高:3cm长:2cm
宽:2cm
高:5cm棱长: 3cm《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85页、87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究中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的联系.
2. 在探究中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提高学生观察、想象、推理等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4. 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其长、宽、高.
教学难点:形成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
学生: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物品盒.教师:长方体的框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我们学过哪些基本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又认识哪些立体图形呢?
2.出示长方体包装盒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出:面、棱、顶点,并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物体我们经常见到,如冰箱、牙膏盒、魔方等等,你能再说出一些来吗?(砖、墨水瓶盒子、教科书、魔方……)【21教育】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联系很多,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那么它们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从面、棱、顶点三方面来研究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板书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21-cnjy*com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的特征
(1)请拿出你的长方体,数出有几个面?找生数,对有顺序数的表扬。(板书:6个面)
这些面有什么特点?课件演示,得出: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请拿出你的正方体,数出有几个面?
这些面有什么特点?板书:6个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棱的特征。
?(1)小组合作探讨特征。
?合作要求:
1号同学根据学具说长方体有几条棱?相对的棱有什么特征?
2号同学根据学具说正方体有几条棱?这些棱有什么特征?
3号同学做记录,填写表格。
一位同学主说,其他两位同学补充。
????????长方体、正方体棱的特征
?
(2)小组汇报,板书。
?长方体?? 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 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都相等
(3)课件演示12条棱拼长方体、正方体的过程。
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顶点。
(1)什么是顶点?出示: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2)学生数顶点个数,课件演示。
????板书:
?????长方体?????? 8个顶点
??????正方体?????? 8个顶点
????4.观察长方体的框架,
???(1)讨论: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分成几组?
??? ?学生汇报(分成三组:4条长一组,4条宽一组,4条高一组)
???(2)出示: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实际上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情况把底面中较长的一条棱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21cnjy.com
?????又可以把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分成几组(把一条长、一条宽、一条高看作一组分成四组)www.21-cn-jy.com
????5、对比求棱长总和。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模型,问:如果告诉它的长、宽、高,怎样求它的?棱长总和?如果告诉正方体的棱长,怎样求它的棱长总和?www-2-1-cnjy-com
???? 6、思考:一个长方体怎样变成一个正方体?用切割的方法切割时,长宽高必须相等.?????????????????????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 三、新课小结,加深认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 四、自主练习,拓展知识。
?????1、填空
??? (1)两个面相交的(??)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
??? (2)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 (3)正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 (4)长方体(?? ?)面积相等,正方体(????)面积相等.
??? (5)长方体(????)长度相等,正方体(????)长度相等.
??? 2、判断。
(1)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 )
(2)正方体的6个面一定是正方形.?(? )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 (4)1个长方体中如果有2个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21世纪教育网
? ?(5)1个长方体中如果相邻的2个面都是正方形,那么这个长方体一定是 ( )体
? 3、挑战题
??? ?这是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如下图),请你想象一下长方体:
?????(1)它的右面面积是多少?
?????(2)它前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3)哪个面的面积是140平方厘米?
?????(4)后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很多,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课上严格要求自己,多注重细节,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21·cn·jy·com
本课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具体的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同学也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多媒体的使用,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表象,拓展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推动了学生空间观念的逐步形成。【21·世纪·教育·网】

小数除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49页、51页回顾整理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能应用“四舍五入”取商的近似值,理解商的近似值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
3. 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4. 掌握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能熟练的进行小数的四则运算。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熟练计算小数除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具、学具:课件、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谈话:上节课我们复习小数乘法的知识,本节课我们来复习小数的除法知识,你能告诉我小数除法有那些知识吗?请同学们在组内先说说,整理后再在全班汇报,互相补充。(教师应明确要求学生,在小组交流的时候应该补充和修正自己整理的内容,在汇报时应认真倾听,及时补充和质疑)学生交流后师生共同总结:21教育网
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题目能用这些知识解答吗?请看下面的练习。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基础训练(教材50页1.口算)
4.5+2.7 2.6×4 6.3÷0.2 2.4÷0.08
9.8-8.9 0×13.5 5.6÷7 4.5×0.2
46.5÷1 1×3.4 3.2÷0.4 6.7-2.6
说一说“4.5×0.2” “3.2÷0.4”的口算方法,?
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订正
预测:有的学生把“4.5+2.7” “6.7-2.6”按除法去算,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错因,在交流中体会口算时要细心,看准运算符号再算.21*cnjy*com
(2)竖式计算:
9.84÷3 = 2.5÷5 = 6.4÷5 =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最后复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
(3)你会计算 49.5÷6.6 吗?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最后复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经过解决三峡工程中的数学问题,我们学会了小数除法。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可能有用小数除法解决的问题,我们一起到农贸市场里去看看,下面我们来看一张价格表。
我有20元钱,请你帮我算算能买多少千克鸡蛋?
出示问题“20元钱能买多少千克鸡蛋?”
学生独立审题,列式解答 20÷7.50≈2.67
汇报时,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数量= 总价÷单价
思考: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交流后回答:用到了小数除法的知识,这题的得数是2.66……因为是钱数,在生活中我们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对积取了近似值,所以用约等号“≈”【21cnj*y.co*m】
提问:2.66……它叫什么小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它叫无限循环小数,小数位是无限的,百分位6重复出现
师生共同总结:有限小数——小数位数有限,无限小数——小数位数无限,无限小数包括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2-1-c-n-j-y
综合练习第10题 (题教材51页) (考察教学目标4的要求)
4.8×(3.5-2.1)÷7 18.75-0.23×2-4.54 21*教*育*名*师
(4.2+4.2÷2.1)÷0.2 17÷【(1.2+0.5)×5】
该题是考察学生小数除法四则运算顺序,分别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4.8×(3.5-2.1)÷7
理论依据:先算(3.5-2.1)再算乘除若乘除都有就从式子左边向右边算起。
18.75-0.23×2-4.54
理论依据:先算0.23×2再算加减若加减都有就从式子左边向右边算起。
(4.2+4.2÷2.1)÷0.2
理论依据:在小括号里也是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算完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17÷【(1.2+0.5)×5】
理论依据:中、小括号都有的应先算小括号的再算中括号的,依次由里向外计算。
综合练习第14题(教材第52页)(考察教学目标4的要求)
分析:这是一道解决现实问题选做题。此题信息比较多,数量关系比较复杂。
建议:练习时,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弄清题中的数据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再列示计算。解答时,可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不要要求太高。2·1·c·n·j·y
3.拓展练习,应用新知
学生独立完成后总结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何时使用进一法
2、 如图,为参加庆祝“元旦”文艺会演,某校买了26.9米布料做演出服,一共能做多少套演出服?
21·世纪*教育网
分析:此题设计的是考察学生针对实际问题如何使用去尾法的问题。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学生交流后回答:
1.学会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计算小数除法时,要分清楚除数是小数还是整数,若除数是整数就按照整数的除法方法计算,若除数是小数根据商不变原理把除数变成整数,再按照整数的除法方法计算。【21教育名师】
2.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知道何时用“进一法”还是“去尾法”。
3.学会小数四则运算法则,能用小数四则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4.明白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区别联系,知道循环小数表示方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热情很高,采用抢答方式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构建知识网络,能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整理的能力,通过复习学生对小数除法知识有了系统了解,通过用典型习题的练习复习知识点能达到巩固基本知识的作用,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小数除法,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解决实际问题时,知道何时用“进一法”还是“去尾法”。但部分同学在把小数除法看成整数除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点错位置;或直接写出得数(如:0.169÷2.6计算出的结果是0.065)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进行小数四则运算时,分不清运算顺序,针对这些错误,还需要继续加强训练,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做题的好习惯,最终达到提高学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测练习
随堂检测?
1、填空
(1)两个面相交的(??)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
(2)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3)正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4)长方体(?? ?)面积相等,正方体(????)面积相等.
(5)长方体(????)长度相等,正方体(????)长度相等.
2、判断。
(1)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 )
(2)正方体的6个面一定是正方形.?(? )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4)1个长方体中如果有2个面是正方形,那么一定正方体体。??????????????????????????????????????????????21世纪教育网
(5)1个长方体中如果相邻的2个面都是正方形,那么这个长方体一定是 ( )体
3、挑战题
?这是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如下图),请你想象一下长方体:
(1)它的右面面积是多少?
(2)它前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3)哪个面的面积是140平方厘米?
(4)后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