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智取生辰纲 (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智取生辰纲 (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6-05 10:2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课文导入七百年前,在一处名叫黄泥冈的密林里,发生了一起惊天动地的抢劫诈骗案。其涉案金额之大,参与人数之多,作案手段之奇,堪称一时之绝。然而奇怪的是,七百年过去了,当初的主谋依然还得到人们的称颂,参与的案犯也还是人们心中的英雄。今天,我们把这件案子再翻出来,拿到阳光下,看个明白:这究竟是为什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故事情节,划分文章层次。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作者链接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每为人卜决疑难,当验如响;邻近有病者,自往诊视,药之无不愈,群诧为神。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贾因而致富。此书后展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必贻大患。”密令疆吏捕之。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文体链接
《水浒传》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肯定和热情讴歌,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个故事又独立成章。
检查预习
趱行 尴尬 朴刀 忒 聒噪 晁盖
怨怅 面面厮觑
zǎngāngàpōtuīguōcháochàngqù忍气吞声:
絮絮聒聒:
热不可当:
勾当:
死心塌地:
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絮絮叨叨,来回地说。热得无法抵挡。事情。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生辰纲是什么?
“纲”是成帮结队地运送货物的意思。杨志以前曾为皇帝运送过奇花异石,那叫“花石纲”。“生辰纲”就是运送寿礼,梁中书为了给丈人蔡京庆贺生日,置办了价值十万贯的金珠宝贝,准备派武艺高强的杨志押送去东京。
片断中主要涉及到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主要人物: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
主要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
故事情节分析:
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杨志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七雄贩枣蒙杨志。
第三部分:故事进一步发展(“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白胜设计诱官军。
第四部分:高潮(“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杨志无奈买白酒。
第五部分:结局(“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杨志误失生辰纲。
第六部分:尾声(最后一段)吴用智取生辰纲。
双线结构梳理
明线:杨智押送金银担——智送
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智取
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主要矛盾冲突——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
次要矛盾冲突——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
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待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②智用地利: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的真切情况。
③智用矛盾: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经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
④智用计谋: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喝的是药酒,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吴用的性格:足智多谋、智用天时、地利、人和。其成功的根源在于内部团结。
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杨志之“智”:①时辰变更②催逼赶路③斥虞侯④顶都管⑤追问枣客⑥警惕贩酒客
杨志之败:①刚愎自用②对部下凶横③不体谅④缺乏沟通
这一关键症结就在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由此可见,杨志的“智”败于晁盖、吴用的“智”下,有诸多的外在因素。
总之,通过“智”的“决斗”,我们既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又较准确地把握了个体形象和英雄群像的特征。
杨志的性格:蛮横、官迷、刚愎自用、能干、精细、对部下横暴。其失败的根源在于内部分化。
总之,通过“智”的“决斗”,我们既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又较准确地把握了个体形象和英雄群像的特征。
杨志的性格:蛮横、官迷、刚愎自用、能干、精细、对部下横暴。其失败的根源在于内部分化。
本文主题
反映了官逼民反,乱自上作的历史规律。赞扬了广大被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及其斗争智慧。
布置作业
1、被麻翻的杨志醒来后会如何反应呢?请同学们以“一个时辰后,杨志醒来”为开头,为这个故事写一个结尾。
2、阅读文学名著《水浒传》,感受众多英雄好汉的人物形象,并做好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