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除法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租船”,是在学生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相关知识基础上,以租船为例来解决有剩余的简单生活问题。学好这节课,将为今后学会解决较复杂的有剩余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特别是对一些需要动手操作、合作完成的学习活动都比较喜欢。但是在遇到解决较难的问题时,就有畏难情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读懂情境图中蕴含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画图、列表等多样化的解题策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能力目标: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
倾听别人的意见。情感目标: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
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中,我认为:学习多样化的解题策略解决问题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而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的“取”与“舍”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具准备 我将在课堂上采用谈话讨论法、探索发现法和趣味练习法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会“大胆说、小心做、灵活用”的学习方法。
准备的教具是:多媒体课件;学具是:小圆片(30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租船二、主动探索,学会租船三、内化新知,灵活运用 四、全课总结,体验成功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莺歌燕舞,百花争艳,多么美好的春天呀!老师打算先带我们班上今天表现最好一个组的同学周末去公园划船,你们同意吗?现在就让我们先来学一学怎么租船吧。(揭示并板书课题:租船)一、创设情境,引入租船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划船情境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学过程二、主动探索,学会租船信息一:我们有11人。信息二:每条船限乘4人。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提供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二、主动探索,学会租船限乘4人信息一:我们有11人。信息二:每条船限乘4人。设计意图:我根据实际情况对例题进行改编,把原教材的“22人”改为“11人”,目的是激发各组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使课堂充满生机。接着让学生看主题图说说蕴含的2条数学信息,实现“培养学生看图获取信息能力”的教学目标,同时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二、主动探索,学会租船(1)同桌之间小组合作活动,一个
同学动手摆学具:把11个小圆片每4个摆在一起,摆了2堆,还剩3个。 然后两人一起填表:4人8人12人教学过程二、主动探索,学会租船(2)让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提示:每条船坐4人,与前面学过的平均分是一样的道理,所以用除法计算。教学过程2.引导学生“小心做”解决问题。二、主动探索,学会租船先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指名在全班同学面前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最后得出结论:
余下的3人也要租1条船,所以至少要租3条船,
像这种情况,叫作“进1法”。答:至少要租3条船。设计意图:这一步,我让学生经历了从摆学具、画简图、填表格到列算式“小心做”数学的过程,学生初步学习运用多样化的解题策略解决问题。通过由“直观的摆”到“抽象的算”的过程来初步实现知识目标,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过程3. 组织学生自主探索,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二、主动探索,学会租船教学过程二、主动探索,学会租船(3)全班交流列式解决问题的方法。点名让学生说出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30÷9=3(时)……3(元)设计意图:在前面,我是“扶着”学生学习多样化的解题策略,而这一步我是“放手”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应用新知。以上两个步骤都是在学生有困惑时组织讨论,既能有效地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灵活用),同时又实现了 “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目标。3. 组织学生自主探索,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教学过程三、内化新知,灵活运用设计意图:“练习1”和“练习2”是为了分别巩固本课所学的新知: “去尾法”和“进1法”。用符合儿童趣味的游戏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实现“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目标,又强化了学生的公正意识。教学过程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到它的?你认为今天哪个组的同学表现不错?
2.课后延伸,布置作业:找一找生活中有余数的现象。四、全课总结 ,体验成功设计意图:谈学习的收获,旨在促进知识建构,实现“体验成功喜悦”的情感目标;作业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板书设计 设计理念:这样的板书美观,简要,既呈现了本课的重、难点,又点明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租船
大胆说 小心做 灵活用
至少 进1法
最多 去尾法
摆 画
填 列结束语 总之,本堂课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交流中理解,在应用中巩固,在活动中深化,真正感受了数学的魅力,体验了成功的乐趣。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