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6-05 10:35:46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历史部编版 七年级下
导入新知
四大发明 - 何以晴
作词:谢铁跃 作曲:谢铁跃
天地乾坤中华大地 脉脉相连智慧领先
造纸术敢当于前现人间 东西南北宇宙浩渺
四面八方神聚一针 指南针一朝点明航程线
兴旺发达卫国护疆 振我华夏扬我祖国
火药魂天地精华大锤炼 雕刻万笔点字有神威
东风不败用功心上人 活字印刷术中国华夏情
精彩天地活出完美画卷 天地乾坤中华大地
脉脉相连智慧领先 造纸术敢当于前现人间
东西南北宇宙浩渺 四面八方神聚一针
指南针一朝点明航程线 兴旺发达卫国护疆
振我华夏扬我祖国 火药魂天地精华大锤炼
雕刻万笔点字有神威 东风不败用功心上人
活字印刷术中国华夏情 精彩天地活出完美画卷
雕刻万笔点字有神威 东风不败用功心上人
活字印刷术中国华夏情 精彩天地活出完美画卷
四大发明当中除了造纸术是在两汉时期完成的以外,其余的三项都是在宋元时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我们这节课学习宋元时期的三大发明
新知讲解
(一)雕版印刷术:
发明时间:
隋唐时期发明
进一步发展:
辽、宋、西夏、金时期
影响:
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金刚经》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 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时间:
北宋
发明者:
毕昇
阅读教材,概括活字印刷主要有几道工序?
刻制单字
(胶泥活字)
排版
印刷
拆版
沈括,北宋杰出的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一书,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并指出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毕昇的创新在哪里,有什么优点?
省时,省力又经济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改进
毕昇发明泥活字
后来发明了木活字
元代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转轮排字法。
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印刷术的演变史
隋唐
宋代
宋代
元代
元朝中期
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毕昇)
木活字印刷术
转轮排字法(王祯)
铜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3世纪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
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经蒙古人的西征等
途径传入欧洲。


波斯
东南亚
朝鲜
日本
一、指南针
①出现:战国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
称为司南。
②发展: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
——磁针。
人们把这种有磁性的钢什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
制成罗盘。
罗盘针
水浮法 悬丝法
③应用: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yù]《萍洲可谈》
阅读材料,指南针应用于哪一领域?有什么影响?
航海领域
影响: ①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②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③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二、火药
①发明: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硝石
硫磺
木炭
②应用: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
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
火箭
突火枪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
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巨大影响,
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宋元时期的科技对人类影响
“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
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
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
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培根《新工具》
为世界各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大大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推动了人类的文明的进程。
一、发达的原因
二、表现
1、陆路交通
①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②宋代驿站比较发达。
③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
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发达的陆路交通的作用: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
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
“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
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
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
一昼夜要传递400里。
想一想,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
急递铺令牌
类似于今天的特快专递
2、海路交通
宋代海路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地,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朝时达到140多个。
陆路和海路交通发达的影响
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
巩固提升
1、“大师西去悲难禁,毕昇功德世长流”。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________,在科技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C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应用均始自(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C
3、古史记载,郑国人到深山密林中采集玉石时,为不迷失方向,常带着“司南”。宋代,“司南”被更为精确、小巧的仪器取代,它是(  )
A.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造纸术
A
4、中国在很早就出现了以火药来推进的武器装备。请你推测一下,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
A.蒙恬 B.岳飞 C.孔子 D.卫青
B
5、它传入欧洲后,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它”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D
思考:行省制度的作用
课堂小结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发明及改进
发明及改进
发明
传播及影响
原因
表现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第十三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学设计
课题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表现及影响;知识目标:了解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重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过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史实
难点 使学生充分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听歌曲《四大发明》导入四大发明当中除了造纸术是在两汉时期完成的以外,其余的三项都是在宋元时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我们这节课学习宋元时期的三大发明 听歌曲,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集中注意力,带着问题积极思考。
讲授新课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一)雕版印刷术:发明时间:隋唐时期发明进一步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影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课件展示《金刚经》图片:《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 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出示材料: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经》,耗时十二年、雕版十三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一个工人当时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同学们手中的历史教材共约12.6万字,同学们算一算,要制作一个历史书雕版,要多长时间呢?一个版200个字,刻工已经成功的刻制了199个字模,即将大功告成,刻工很兴奋,结果最后了个字一激动刻坏了,导致前功尽弃。阅读材料,分析雕版印刷有哪些弊端呢?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如果出错了,不易修改等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北宋发明者:毕昇出示毕昇的图片观看视频并阅读教材,概括活字印刷主要有几道工序?胶泥刻字——烧制字模——排字固版——印刷拆版毕昇的创新在哪里,有什么优点?变死字为活字 变死版为活版 省时,省力又经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改进毕昇发明泥活字后来发明了木活字元代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转轮排字法 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印刷术的演变史隋唐 雕版印刷术宋代 活字印刷术(毕昇) 木活字印刷术元代 转轮排字法(王祯)元朝中期 铜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影响及传播影响: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传播:13世纪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经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一)指南针①出现:战国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 称为司南。出示司南图片②发展: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 ——磁针。人们把这种有磁性的钢什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罗盘③应用: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yù]《萍洲可谈》阅读材料,指南针应用于哪一领域?有什么影响?航海领域影响: ①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②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③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①发明: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②应用: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 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传播: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三、发达的中外交通(一)发达的原因①宋代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②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表现陆路交通①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②宋代驿站比较发达。③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发达的陆路交通的作用: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400里。出示急递铺令牌图片想一想,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类似于今天的特快专递海路交通宋代海路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地,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朝时达到140多个。陆路和海路交通发达的影响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 读课本,勾画相关内容读史料分析相关问题 学生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总结讨论印刷术的演变史学生勾画相关内容学生读史料,思考问题学生勾画相关内容学生读课本,勾画相应知识点小组讨论思考 论从史出,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兴趣论从史出,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课堂小结 宋元文化,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巅峰。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展现我国古代的重大科技发明,颂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本课思想教育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板书 宋元 活字印刷术 发明 应用时 科技 指南针 发明 应用期 火药 发明 应用的 科技与 原因中 中外交通 表现外 影响交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同步练习
1、我国古代的平民发明家在11世纪中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
A. 毕昇 B. 蔡伦 C. 郭守敬 D. 张骞
2、《中国诗词大会》嘉宾王立群教授在谈到李白与苏轼的比较时说,宋代诗人群体的学问胜于唐代,下列各项中对这一现象的出现影响最大的是(  )
A.科举制的创立 B.印刷术的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民族政权的并立
3、“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说的是 ( )
A. 蔡伦改进造纸术 B. 华佗制成麻沸散 C. 雕版印刷术 D.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4、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应用于军事。下列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
A.隋末农民战争 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 C.南宋将领抗金的战争 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
5、 弗兰西斯 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的“三种机械发明”是指(  )
①地动仪 ②印刷术 ③火药 ④指南针。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指南针传入欧洲是由( )
A.意大利人 B.波斯人 C.阿拉伯人 D.蒙古人
7、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  )
①纸币的流通 ②火器的使用 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 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8、 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指南针在北宋开始用于航海,但当时只起辅助作用
B.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水手最早发明的
C. 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磁针指南的特性
D. 宋代的航海完全是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9、 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定向工具出现于我国的( )
A. 西周 B. 战国 C. 汉朝 D. 三国
10、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一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 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 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 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11、 被誉为“水手的助手”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重大发明( )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印刷术 D. 火药
12、 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 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司南
C.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司南 D.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一下问题。
材料一:在黏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单字,再用活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板上放置一个铁框,将陶字排满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拆下可再用,所以称为活字。
材料二: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战争中,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重大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你知道它和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相比有什么优点吗?
(2)材料二中培根所说的应用在战争上的发明是什么?它是在何时发明、何时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他的发明对欧洲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培根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什么?这一发明给世界带来什么重大影响?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用天然磁石制成了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期,人们又发明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材料二 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亚洲东部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后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5-17世纪,造纸术又横渡大西洋,传入美洲。
材料三 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5世纪中叶,德意志人谷腾堡等人受活字印刷术的启发,造出了合金活字印刷机。
材料四 火药是我国炼丹家发明的。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蒙古军队在征战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1)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重要条件的是哪一项发明
(2)在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前我国在隋唐时期就发明了什么印刷术 用这种印刷术印制的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是什么
(3)结合材料四说出我国的火药和火器是通过什么方式传到欧洲的。
(4)从上述材料中摘录两句话,证明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B D A B C A A B C B D
材料分析题
(1)活字印刷术 毕昇 变死版为活版,变死字为活字,省时省力经济
(2)火药 唐朝 唐朝末年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3)指南针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14、 (1)指南针
(2)雕版印刷术 《金刚经》
(3)战争
(4)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亚洲东部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后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