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检测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设立和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分别是( )
A. 秦朝和唐朝 B. 西汉和唐朝 C. 秦朝和明朝 D. 西汉和明朝
2.明朝设立的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侦查的特务机构是( )
①兵部 ②东厂 ③锦衣卫 ④刑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我国的科举制度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转变为束缚人们思想和阻碍社会进步。这种转变始于( )
A. 设置进士科 B. 八股取士 C. 开创殿试和武举 D. 设置明经科
4.如图所示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中央行政系统的简表中,属于明朝的是( )
A. B.
C. D.
5.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有三宝垅,泰国有三宝港,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城。上述国家以“三宝”为地名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历史上七下西洋的航海家( )
A. 郑和 B. 卫温 C. 施琅 D. 鉴真
6.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条件——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B:目的——扩展对外贸易,增加政府收入
C:影响——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D:地位——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A. A B. B C. C D. D
7.“不愿封侯儒老虎,鸳鸯阵里贼倭惊。横戈马上经年日,常胜军前疆海宁。”这首诗赞颂的是(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郑和下西洋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戚继光抗倭
8.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是明朝从国外引进的,其原产地是( )
A. 大洋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欧洲
9.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提取表蒿素治愈疟疾的成就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入药在许多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就曾将其记录在( )www.21-cn-jy.com
A. 《伤寒杂病论》 B. 《齐民要术》 C. 《水经注》 D. 《本草纲目》
10.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如图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面貌,最有可能出自( )
A. 《齐民要术》 B.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书》 D. 《资治通鉴》
11.明朝统治者重修长城的直接目的是( )
A. 防御北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进攻 B. 防止俄国等国家的侵略
C. 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下 D. 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12.“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这一歌谣出现在( )2-1-c-n-j-y
A. 唐朝末年 B. 元朝末年 C. 明朝末年 D. 清朝前期
13.攻入北京城,推翻了明朝统治的是( )
A. 吴三桂 B. 李自成 C. 努尔哈赤 D. 皇太极
14.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改国号为清 ②努尔哈赤自立为汗 ③迁都沈阳 ④清军入关
A. ②③④①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④②
15.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到之处,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拥护。其根本原因是( )
A. 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 B. 农民觉悟高。拥护起义军
C. 陕西北部一带连年自然灾害 D. “均田免赋”口号的提出
16. 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清朝负责管理下图中A地的是( )
A. 西域都护 B. 驻藏大臣 C. 伊犁将军 D. 新疆行省
17.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诗中的“一代英雄”是( )
A. 郑成功 B. 施琅 C. 康熙帝 D. 林则徐
18. 清军进入台湾后,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当时台湾府是隶属于( )
A. 浙江省 B. 江苏省 C. 福建省 D. 广东省
19. 我国历来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其中清朝前期为加强西北边疆地区的管辖而采取的措施是( )21·cn·jy·com
A. 设置台湾府 B. 设置驻藏大臣 C. 设置伊犁将军 D. 设置新疆行省
20. 为粉碎回部贵族的分裂势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乾隆帝所作措施是 ( )
A. 迎接土尔扈特部东归 B.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 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 D. 三次亲征噶尔丹
21. 促使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 明初经济兴盛 B. 苏州丝织业发达,许多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织机
C. 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 D. 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水平超过前代
22. 假如你是清朝雍正年间的一位山西人,比较聪明能干,你最有可能去( )
A. 经商 B. 当差 C. 读书应试 D. 当地主
23. 清朝的军机处设立于( )
A. 顺治帝时期 B. 康熙帝时期 C. 雍正帝时期 D. 乾隆帝时期
24. 清代旧例:“凡内地商人赴外洋者,必戚里具结状,限往返期,逾限者连坐.…过三年不归者,不听回籍.”这体现了清朝的政策是( )
A. 友好邦交 B. 鼓励贸易 C. 重农抑商 D. 闭关锁国
25.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其中最有影响的剧种是( )
A. 昆曲和京剧 B. 京剧和评剧 C. 越剧和昆曲 D. 豫剧和京剧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2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据此阅读材料,完成题后相关要求。21cnjy.com
材料一: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材料二: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三:下图是明朝科举考生看榜
材料四: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官制变化?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官制变化。(3分)
(2)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2分)
(3)材料三、四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为加 强君主专制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3分)21教育网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 (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各地联合发行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系列纪念邮票,如图:
(1)请指出上述纪念邮票应该发行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和的历史地位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3分)
材料二:
项目 郑和 哥伦布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航海次数 7次 4次
各次航海的船只 大小船只200多艘 最少3只,最多17只
每次航行人数 约2.7~2.8万人 最少90人,最多1500人
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突出特点有哪些?(2分)
材料三: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尘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铃深处》
(3)材料三中的“但愿海波平”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果如何?从材料中可以感受到戚继光的什么精神?(3分)【21·世纪·教育·网】
(4)通过对郑和与戚继光事迹的学习,你认为一个人要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2分)
28.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落脚点,也是中国古代从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政治篇】
材料一:
(1)两处建筑见证了明清政府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可取?说明你的理由。(3分)21*cnjy*com
材料二:康熙时期的诗人丁介,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这里该包含着多少让人不敢细想的真正大悲剧啊……最说不清楚的是那些文人……一夜之间成了犯人……与一大群株连者一起跌跌撞撞地发配到东北来了,他们大半搞不清自己的案情。
--余秋雨《流放者的土地》
(2)结合材料二,分析造成“文人……一夜之间成为犯人”是因为清朝实行的哪一政策?“真正的大悲剧”在什么时期最严重?该政策有何影响?(3分)21-cnjy*com
【经济篇】
材料三:清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机户。他们开设机房,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机工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
(3)材料中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前提是什么?这种新气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3分)
【文化篇】
材料四:明清时期文化发展总的特点是:承古萌新;文学艺术繁荣,科技由发展转为停滞。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开始进入新阶段。
(4)根据材料四,说出明清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哪一新的剧种出现能证明“艺术繁荣”?哪一事件体现了“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开始进入新阶段”?(3分)
【感悟篇】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启示和感悟是什么。(3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在16世纪初已经东来进行殖民活动,并侵及中国领土。此后,沙俄英美继来,对中国的野心日益扩大……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1)材料中的“倭寇”指什么人?解决“倭寇沿海骚扰”的是哪位民族英雄?(3分)
(2)材料中“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发生“逆转”主要是因为后来哪一项政策的实行?“专制者”实行这项政策的因素有哪些?(3分)【21cnj*y.co*m】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在16世纪初已经东来进行殖民活动,并侵及中国领土。”请结合两个实例来说明,并说一说中国面对这些侵略进行了怎样的抗争。(3分)
(4)“专制者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分)
(5)结合隋唐宋元时期至明清时期对外关系发生逆转给中国带来的变化,谈一谈给你的启示。(3分)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C B B B A B D C D B A C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B D B A C C B C A C D A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26.(1)皇帝:明太祖或朱元璋。变化: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设锦衣卫(任答两条即可,照抄材料者不得分)(3分)21世纪教育网
(2)机构:军机处。评价: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2分)
(3)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禁锢思想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等。(3分)
(4)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或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分)
27.(1)2005年。地位: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意义: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了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3分)2·1·c·n·j·y
(2)特点: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到达国家多。(2分)
(3)戚继光抗击倭寇。结果:基本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精神:明确表明了戚继光抗击倭寇,是为了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3分)
(4)卓越的才能、高尚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等。(2分)
28.(1)清朝修建外八庙的方式更可取。明长城的修建是为了抵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从民族关系的发展方面看,消极作用很大,与清朝修庙搞好藏、汉、蒙关系的措施相比较,显然是下策。(合理即可)(3分)21·世纪*教育网
(2)大兴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从此不敢再过问政治,也不敢表达个人的思想。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3分)www-2-1-cnjy-com
(3)商品经济的发展。说明封建制度已经走向衰落。(3分)
(4)古典小说。京剧。明朝中后期,一些西方教士到中国传教,他们带来了有关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一些中国学者积极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并与外国传教士合作,翻译西方的科学著作。其中,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了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3分)【21教育名师】
(5)要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要重视经济的发展;要加强文化的交流,积极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丰富了世界文化。(言之有理即可)(3分)
29.(1)骚扰我国沿海地区的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戚继光。(3分)
(2)闭关锁国。统治者认为中国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3分)
(3)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后郑成功收复台湾;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清朝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进行反击。(3分)【21教育】
(4)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3分)21*教*育*名*师
(5)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世隔绝,应对外开放广泛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前进,取长补短,发展自己,坚持改革开放,跟上世界潮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