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6-05 16:2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五四学制)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代数式﹣x3+2x+24是(  )
A.多项式 B.三次多项式 C.三次三项式 D.四次三项式
2.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2x2y3?2xy=﹣2x3y4 B.3x2y﹣5xy2=﹣2x2y
C.28x4y2÷7x3y=4xy D.(﹣3a﹣2)(3a﹣2)=9a2﹣4
3.下列算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2a+b)(2b﹣a) B.
C.(3x﹣y)(﹣3x+y) D.(﹣a﹣b)(﹣a+b)
4.(p﹣q)4÷(q﹣p)3=(  )
A.p﹣q B.﹣p﹣q C.q﹣p D.p+q
5.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  )
A.相等 B.互补
C.相等或互补 D.以上结论都不对
6.如图,如果∠AFE+∠FED=180°,那么(  )
A.AC∥DE B.AB∥FE C.ED⊥AB D.EF⊥AC
7.下列说法:
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其中是平行线的性质的是(  )
A.① B.②和③ C.④ D.①和④
8.已知3a=5,9b=10,则3a+2b=(  )
A.﹣50 B.50 C.500 D.以上都不对
9.如果(x﹣2)(x+3)=x2+mx+n,那么m,n的值分别是(  )
A.5,6 B.1,﹣6 C.﹣1,6 D.5,﹣6
10.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cm,它的面积就增加了39cm2,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  )
A.5cm B.6cm C.8cm D.10cm
 
二.填空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单项式的系数是  ,次数是  .
12.计算(2+x)(2﹣x)=  ,(﹣a﹣b)2=  .
13.5k﹣3=1,则k﹣2=  .
14.如果a2﹣ma+36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的值  .
1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025=  ,﹣1490000000=  .
16.如图,若l1∥l2,∠1=45°,则∠2=  度.
17.如果x+y=6,xy=7,那么x2+y2=  .
18.如图,DAE是一条直线,DE∥BC,则∠BAC=  度.
19.如图,已知l1∥l2,∠1=40°,∠2=55°,则∠3=  度,∠4=  度.
20.一个角的余角和这个角的补角也互为补角,那么这个角的度数等于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60分)
21.(1)a2bc3?(﹣2a2b2c)2
(2)(x+1)2﹣(3+x)(x﹣3)
(3)(54x2y﹣108xy2﹣36xy)÷(18xy)
(4)a2?a3﹣2a7÷a2
(5)(x﹣y)(x+y)(x2﹣y2)
(6)(a﹣2b+3c)2﹣(a+2b﹣3c)2.
22.化简并求值(2a+3b)(2a﹣3b)+(a﹣3b)2,其中a=﹣5,b=.
23.已知m﹣=2,求m2+的值.
24.推理填空:
已知:如图AB⊥BC于B,CD⊥BC于C,∠1=∠2,求证:BE∥CF.
证明:∵AB⊥BC于B,CO⊥BC于C (已知)
∴∠1+∠3=90°,∠2+∠4=90°
∴∠1与∠3互余,∠2与∠4互余
又∵∠1=∠2 (  ),
∴  =  (  )
∴BE∥CF (  ).
25.已知x2+2x+y2﹣4y+5=0,求代数式yx的值.
26.如图,已知AF平分∠BAC,DE平分∠BDF,且∠1=∠2,能判定DF∥AC吗?请说明理由?
27.如图,∠CAB=100°,∠ABF=130°,AC∥MD,BF∥ME,求∠DME的度数.
28.如图,∠ABD和∠BDC的平分线交于E,BE交CD于点F,∠1+∠2=90°.求证:
(1)AB∥CD;
(2)∠2+∠3=90°.
29.如图1所示,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如图2是由图1中阴影部分拼成的一个长方形.21·cn·jy·com
(1)请你分别表示出这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  ;
(2)请问以上结果可以验证哪个乘法公式?  ;
(3)试利用这个公式计算:
①(2m+n﹣p)(2m﹣n+p)

③(2+1)(22+1)(24+1)(28+1)+1.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五四学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代数式﹣x3+2x+24是(  )
A.多项式 B.三次多项式 C.三次三项式 D.四次三项式
【考点】多项式.
【分析】多项式中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有几个单项式即是几项式,由此判定﹣x3+2x+24有三项,是三项式;一个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由于﹣x3是最高次项,由此得出﹣x3+2x+24的次数是3.
【解答】解:代数式﹣x3+2x+24是﹣x3、2x、24这三项的和,其中﹣x3是最高次项,
∴﹣x3+2x+24是三次三项式.
故选C.
 
2.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2x2y3?2xy=﹣2x3y4 B.3x2y﹣5xy2=﹣2x2y
C.28x4y2÷7x3y=4xy D.(﹣3a﹣2)(3a﹣2)=9a2﹣4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利用整式的乘法公式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方法则分别计算即可判断.
【解答】解:A、﹣2x2y3?2xy=﹣4x3y4,所以A选项错误;
B、两个整式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所以B选项错误;
C、28x4y2÷7x3y=4xy,所以C选项正确;
D、(﹣3a﹣2)(3a﹣2)=﹣(3a+2)(3a﹣2)=﹣9a2+4,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C.
 
3.下列算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2a+b)(2b﹣a) B. C.(3x﹣y)(﹣3x+y) D.(﹣a﹣b)(﹣a+b)
【考点】平方差公式.
【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的结果特征判断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a﹣b)(﹣a+b)
=(﹣a)2﹣b2
=a2﹣b2.
故选D.
 
4.(p﹣q)4÷(q﹣p)3=(  )
A.p﹣q B.﹣p﹣q C.q﹣p D.p+q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
【分析】先把原式化为同底数幂的除法,然后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来计算.
【解答】解:原式=(﹣q+p)4÷(q﹣p)3,
=(﹣1)4(q﹣p)4÷(q﹣p)3,
=q﹣p.
故选C.
 
5.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  )
A.相等 B.互补
C.相等或互补 D.以上结论都不对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此题要正确画出图形,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邻补角的定义进行分析.
【解答】解:如图所示,
∠1和∠2,∠1和∠3两对角符合条件.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2.
结合邻补角的定义,得∠1+∠3=∠2+∠3=180°.
故选C.
 
6.如图,如果∠AFE+∠FED=180°,那么(  )
A.AC∥DE B.AB∥FE C.ED⊥AB D.EF⊥AC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
【分析】∠AFE与∠FED是直线AC、直线DE被直线EF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又∠AFE+∠FED=180°,从而得到AC∥DE.www.21-cn-jy.com
【解答】解:∵∠AFE+∠FED=180°,
∴AC∥D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选A.
 
7.下列说法:
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其中是平行线的性质的是(  )
A.① B.②和③ C.④ D.①和④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先分清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再进行判断:结论是平行,为判定;条件是平行,为性质.
【解答】解: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条件是平行,为性质.
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结论是平行,为判定.
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结论是平行,为判定.
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结论是平行,为判定.
故选A.
 
8.已知3a=5,9b=10,则3a+2b=(  )
A.﹣50 B.50 C.500 D.以上都不对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的逆用,先整理成已知条件的形式,然后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解答】解:∵9b=32b,
∴3a+2b,
=3a?32b,
=5×10,
=50.
故选B
 
9.如果(x﹣2)(x+3)=x2+mx+n,那么m,n的值分别是(  )
A.5,6 B.1,﹣6 C.﹣1,6 D.5,﹣6
【考点】多项式乘多项式.
【分析】已知等式左边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再根据多项式相等的条件即可求出m与n的值.
【解答】解:∵(x﹣2)(x+3)=x2+x﹣6=x2+mx+n,
∴m=1,n=﹣6.
故选B
 
10.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cm,它的面积就增加了39cm2,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  )
A.5cm B.6cm C.8cm D.10cm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这个正方形原来的边长为x,则新的正方形的边长是x+3cm,面积是(x+3)2cm2.根据面积之间的相等关系可列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解:设这个正方形原来的边长为x,则x2+39=(x+3)2
解得x=5,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单项式的系数是 ﹣ ,次数是 9 .
【考点】单项式.
【分析】对单项式进行化简后即可求出系数和次数.
【解答】解:原式=﹣x6y3,
系数为:﹣;
次数为:9.
故答案为:﹣、9
 
12.计算(2+x)(2﹣x)= 4﹣x2 ,(﹣a﹣b)2= a2+2ab+b2 .
【考点】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原式=4﹣x2;原式=a2+2ab+b2,
故答案为:4﹣x2;a2+2ab+b2
 
13.5k﹣3=1,则k﹣2=  .
【考点】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
【分析】由题意知k﹣3=0,通过解方程求得k的值.
【解答】解:根据题意知,
k﹣3=0,
解得,k=3,
则k﹣2=3﹣2=.
故答案是:.
 
14.如果a2﹣ma+36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的值 ±12 .
【考点】完全平方式.
【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确定出m的值.
【解答】解:∵a2﹣ma+36是一个完全平方式,
∴m=±12,
故答案为:±12
 
1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025= 2.5×10﹣6 ,﹣1490000000= ﹣1.49×109 .2·1·c·n·j·y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21·世纪·教育·网】
【解答】解:0.0000025=2.5×10﹣6,﹣1490000000=﹣1.49×109.
故答案为:2.5×10﹣6,﹣1.49×109.
 
16.如图,若l1∥l2,∠1=45°,则∠2= 135 度.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邻补角.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1的同位角是45°,再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得:∠2=180°﹣45°=135°.21·世纪*教育网
【解答】解:∵l1∥l2,∠1=45°,
∴∠1的同位角是45°,
∴∠2=180°﹣45°=135°.
 
17.如果x+y=6,xy=7,那么x2+y2= 22 .
【考点】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将x+y=6两边平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把xy=7代入即可求出所求式子的值.
【解答】解:将x+y=6两边平方得:(x+y)2=x2+y2+2xy=36,
把xy=7代入得:x2+y2+14=36,
则x2+y2=22.
故答案为:22
 
18.如图,DAE是一条直线,DE∥BC,则∠BAC= 46 度.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以及角的和差进行计算.
【解答】解:∵DE∥BC,
∴∠DAC=124°,
∴∠BAC=∠DAC﹣∠DAB=124°﹣78°=46°.
 
19.如图,已知l1∥l2,∠1=40°,∠2=55°,则∠3= 95 度,∠4= 85 度.
【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可求出∠3的邻补角∠5度数,又∠5和∠4为同位角,且两直线平行,即可求解.www-2-1-cnjy-com
【解答】解:∠1=∠6=40°,∠2=∠7=55°,
∴∠5=180°﹣∠6﹣∠7=85°,
∴∠3=180°﹣∠5=95°,
又∵l1∥l2,∴∠5=∠4=85°.
 
20.一个角的余角和这个角的补角也互为补角,那么这个角的度数等于 45° .
【考点】余角和补角.
【分析】首先根据余角与补角的定义,设这个角为x°,则它的余角为(90°﹣x),补角为,再根据题中给出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即可求解.2-1-c-n-j-y
【解答】解:设这个角的度数为x,则它的余角为(90°﹣x),补角为,
依题意,得(90°﹣x)+=180°
解得x=45°.
故答案为4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60分)
21.(1)a2bc3?(﹣2a2b2c)2
(2)(x+1)2﹣(3+x)(x﹣3)
(3)(54x2y﹣108xy2﹣36xy)÷(18xy)
(4)a2?a3﹣2a7÷a2
(5)(x﹣y)(x+y)(x2﹣y2)
(6)(a﹣2b+3c)2﹣(a+2b﹣3c)2.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1)先计算乘方,再计算单项式相乘;
(2)先计算完全平方和平方差,再去括号合并即可;
(3)根据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即可得;
(4)先计算单项式的乘法和除法,再合并可得;
(5)先计算平方差,再计算完全平方式;
(6)根据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再利用乘法分配律展开即可得.
【解答】解:(1)原式=a2bc3?4a4b4c2
=2a6b5c5;
(2)原式=x2+2x+1﹣(x2﹣9)
=x2+2x+1﹣x2+9
=2x+10;
(3)原式=3x﹣6y﹣2;
(4)原式=a5﹣2a5=﹣a5;
(5)原式=(x2﹣y2)2=x4﹣2x2y2+y4;
(6)原式=(a﹣2b+3c+a+2b﹣3c)(a﹣2b+3c﹣a﹣2b+3c)
=2a(﹣4b+6c)
=﹣8ab+12ac.
 
22.化简并求值(2a+3b)(2a﹣3b)+(a﹣3b)2,其中a=﹣5,b=.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平方差公式.
【分析】按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把式子化简,再代入计算.
【解答】解:原式=4a2﹣9b2+a2﹣6ab+9b2=5a2﹣6ab,
当时,原式=5×(﹣5)2﹣6×(﹣5)×=125+10=135.
 
23.已知m﹣=2,求m2+的值.
【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把已知等式两边平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整理即可求出所求式子的值.
【解答】解:把m﹣=2,两边平方得:(m﹣)2=m2+﹣2=4,
则m2+=6.
 
24.推理填空:
已知:如图AB⊥BC于B,CD⊥BC于C,∠1=∠2,求证:BE∥CF.
证明:∵AB⊥BC于B,CO⊥BC于C (已知)
∴∠1+∠3=90°,∠2+∠4=90°
∴∠1与∠3互余,∠2与∠4互余
又∵∠1=∠2 ( 已知 ),
∴ ∠3 = ∠4 ( 等角的余角相等 )
∴BE∥CF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余角和补角.
【分析】先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1+∠3=90°,∠2+∠4=90°,再由∠1=∠2可得出∠3=∠4,由此可得出结论.21教育网
【解答】证明:∵AB⊥BC于B,CO⊥BC于C (已知)
∴∠1+∠3=90°,∠2+∠4=90°
∴∠1与∠3互余,∠2与∠4互余
又∵∠1=∠2 (已知),
∴∠3=∠4(等角的余角相等),
∴BE∥C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已知;∠3=∠4,等角的余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5.已知x2+2x+y2﹣4y+5=0,求代数式yx的值.
【考点】配方法的应用;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式子可以求得x、y的值,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x2+2x+y2﹣4y+5=0,
∴(x+1)2+(y﹣2)2=0,
∴x+1=0,y﹣2=0,
解得,x=﹣1,y=2,
∴.
 
26.如图,已知AF平分∠BAC,DE平分∠BDF,且∠1=∠2,能判定DF∥AC吗?请说明理由?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
【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已知条件“∠1=∠2”、等量代换推知同位角∠BDF=∠BAC.
【解答】解:DF∥AC.
理由:∵DE平分∠BDF,AF平分∠BAC,
∴∠BDF=2∠1,∠BAC=2∠2,
又∵∠1=∠2,
∴∠BDF=∠BAC,
∴DF∥AC.
 
27.如图,∠CAB=100°,∠ABF=130°,AC∥MD,BF∥ME,求∠DME的度数.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BMD和∠BME,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CAB=100°,AC∥MD,
∴∠BMD=∠CAB=100°,
∵BF∥ME,∠ABF=130°,
∴∠BME=180°﹣∠ABF=50°,
∴∠DME=∠BMD﹣∠BME=100°﹣50°=50°.
 
28.如图,∠ABD和∠BDC的平分线交于E,BE交CD于点F,∠1+∠2=90°.求证:
(1)AB∥CD;
(2)∠2+∠3=90°.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D=2∠1,∠BDC=2∠2,根据等量代换可得∠ABD+∠BDC=2∠1+2∠2=2(∠1+∠2),进而得到∠ABD+∠BDC=180°,然后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答案;21cnjy.com
(2)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BED=90°,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EDF+∠3=90°,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知∠2=∠EDF,代入得到∠2+∠3=90°.
【解答】证明:(1)∵DE平分∠BDC(已知),
∴∠ABD=2∠1( 角平分线的性质).
∵BE平分∠ABD(已知),
∴∠BDC=2∠2(角的平分线的定义).
∴∠ABD+∠BDC=2∠1+2∠2=2(∠1+∠2)( 等量代换).
∵∠1+∠2=90°(已知),
∴∠ABD+∠BDC=180°( 等式的性质).
∴AB∥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1+∠2=90°,
∴∠BED=180°﹣(∠1+∠2)=90°,
∴∠BED=∠EDF+∠3=90°,
∵∠2=∠EDF,
∴∠2+∠3=90°.
 
29.如图1所示,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如图2是由图1中阴影部分拼成的一个长方形.21世纪教育网

(1)请你分别表示出这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a2﹣b2 , (a+b)(a﹣b) ;
(2)请问以上结果可以验证哪个乘法公式? a2﹣b2=(a+b)(a﹣b) ;
(3)试利用这个公式计算:
①(2m+n﹣p)(2m﹣n+p)
②
③(2+1)(22+1)(24+1)(28+1)+1.
【考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
【分析】(1)分别根据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2)根据图1的面积=图2的面积列式;
(3)①把后两项看成一个整体,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②把分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再计算并约分得5;
③添一项2﹣1后,与第一个括号里的数组成平方差公式,依次这样计算可得结果.
【解答】解:(1)原阴影面积=a2﹣b2,拼剪后的阴影面积=(a+b)(a﹣b),
故答案为:a2﹣b2,(a+b)(a﹣b);
(2)验证的公式为:a2﹣b2=(a+b)(a﹣b);
故答案为:a2﹣b2=(a+b)(a﹣b);
(3)①(2m+n﹣p)(2m﹣n+p),
=[2m+(n﹣p)][2m﹣(n﹣p)],
=(2m)2﹣(n﹣p)2,
=4m2﹣n2+2np﹣p2;
②====5;
③(2+1)(22+1)(24+1)(28+1)+1,
=(2﹣1)(2+1)(22+1)(24+1)(28+1)+1,
=(22﹣1)(22+1)(24+1)(28+1)+1,
=(24﹣1)(24+1)(28+1)+1,
=(28﹣1)(28+1)+1,
=+1,
=+1,
=264﹣1+1,
=26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