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6-05 17:3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书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1.(3分)如图四个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为(  )
A. B. C. D.
2.(3分)下列有理式中①,②,③,④中分式有(  )个.
A.1 B.2 C.3 D.4
3.(3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都不一定 成立的是(  )
①AO=CO;②AC⊥BD;③AD∥BC;④∠CAB=∠CAD.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②和④
4.(3分)下列算式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5.(3分)把一个多边形纸片沿一条直线截下一个三角形后,变成一个18边形,则原多边形纸片的边数不可能是(  )21世纪教育网
A.16 B.17 C.18 D.19
6.(3分)如果把分式中的正数x,y,z都扩大2倍,则分式的值(  )
A.不变 B.扩大为原来的两倍
C.缩小为原来的 D.缩小为原来的
7.(3分)如图,D为△ABC内一点,CD平分∠ACB,BE⊥CD,垂足为D,交AC于点E,∠A=∠ABE,AC=5,BC=3,则BD的长为(  )
A.1 B.1.5 C.2 D.2.5
8.(3分)一次智力测验,有20道选择题.评分标准是:对1题给5分,错1题扣2分,不答题不给分也不扣分.小明有两道题未答.至少答对几道题,总分才不会低于60分.则小明至少答对的题数是(  )21教育网
A.11道 B.12道 C.13道 D.14道
9.(3分)已知A和B两点在线段EF的中垂线上,且∠EAF=100°,∠EBF=70°,则∠AEB等于(  )21cnjy.com
A.95° B.15° C.95°或15° D.170°或30°
10.(3分)关于x的分式方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程的解是x=a﹣3 B.当a>3时,方程的解是正数
C.当a<3时,方程的解为负数 D.以上答案都正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21·cn·jy·com
11.(3分)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平分线将该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分为2cm和3cm两部分,则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   .21*教*育*名*师
12.(3分)若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13.(3分)如图,△ABC中,已知BC=12,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点E,△BCE的周长为28,则AC的长为   .
14.(3分)分解因式:x3﹣2x2y+xy2=   .
15.(3分)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接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M,N,如果测得MN=20m,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是   .21-cnjy*com
16.(3分)如果不等式组无解,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
17.(3分)当x=   时,分式的值为零.
18.(3分)如图,在△ABC中,∠ABC=120°,点D、E分别在AC和AB上,且AE=ED=DB=BC,则∠A的度数为   °.
19.(3分)若2a=3b=4c,且abc≠0,则的值是   .
20.(3分)如图,在△ABC中,∠B=30°,∠C=∠B,AB=2cm,点P从点B开始以1cm/s的速度向点C移动,当△ABP要以A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则运动的时间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60分.请在相应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1.(6分)解不等式组:,并求它的整数解的和.
22.(6分)(1)解方程:﹣=0
(2)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23.(8分)先化简(1﹣)÷,再从0,﹣2,﹣1,1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数代入并求值.
24.(8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BC边上一点,且AB=AE.
(1)求证:△ABC≌△EAD;
(2)若AE平分∠DAB,∠EAC=25°,求∠AED的度数.
25.(8分)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
某学校准备组织部分学生到少年宫参加活动,陈老师从少年宫带回来两条信息:
信息一:按原来报名参加的人数,共需要交费用320元,如果参加的人数能够增加到原来人数的2倍,就可以享受优惠,此时只需交费用480元;
信息二:如果能享受优惠,那么参加活动的每位同学平均分摊的费用比原来少4元.
根据以上信息,原来报名参加的学生有多少人?
26.(8分)在△ABC中,∠B+∠ACB=30°,AB=4,△ABC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与△ADE重合,且点C恰好成为AD中点,如图
(1)指出旋转中心,并求出旋转角的度数.
(2)求出∠BAE的度数和AE的长.
27.(8分)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BC,P是对角线BD的中点,M是DC的中点,N是AB的中点.请判断△P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8.(8分)(1)【问题发现】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为BC的中点,且满足∠ADE=60°,DE交等边三角形外角平分线CE所在直线于点E,试探究AD与DE的数量关系.小明发现,过点D作DF∥AC,交AB于点F,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论证,能够使问题得到解决,请直接写出AD与DE的数量关系:   ;
(2)【类比探究】如图2,当点D是线段BC上(除B,C外)任意一点时(其它条件不变),试猜想AD与D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拓展应用】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且满足CD=BC(其它条件不变)时,请直接写出△ABC与△ADE的面积之比.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书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1.(3分)如图四个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为(  )
A. B. C. D.
【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C、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故选:C.
 
2.(3分)下列有理式中①,②,③,④中分式有(  )个.
A.1 B.2 C.3 D.4
【解答】解:①、③的分母中含有字母,故①、③是分式;
②、④的字母中不含字母,因此②、④是整式,而不是分式;
故选B.
 
3.(3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都不一定 成立的是(  )
①AO=CO;②AC⊥BD;③AD∥BC;④∠CAB=∠CAD.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②和④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O=CO,故①成立;
AD∥BC,故③成立;
利用排除法可得②与④不一定成立,
∵当四边形是菱形时,②和④成立.
故选D.
 
4.(3分)下列算式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错误;
B、1×=,错误;
C、3a﹣1=,错误;
D、==,正确.
故选D.
 
5.(3分)把一个多边形纸片沿一条直线截下一个三角形后,变成一个18边形,则原多边形纸片的边数不可能是(  )www.21-cn-jy.com
A.16 B.17 C.18 D.19
【解答】解:当剪去一个角后,剩下的部分是一个18边形,
则这张纸片原来的形状可能是18边形或17边形或19边形,不可能是16边形.
故选A.
 
6.(3分)如果把分式中的正数x,y,z都扩大2倍,则分式的值(  )
A.不变 B.扩大为原来的两倍
C.缩小为原来的 D.缩小为原来的
【解答】解:分别用2x、2y,2z去代换原分式中的x、y和z,得
==×,即新分式缩小为原来的.
故选C.
 
7.(3分)如图,D为△ABC内一点,CD平分∠ACB,BE⊥CD,垂足为D,交AC于点E,∠A=∠ABE,AC=5,BC=3,则BD的长为(  )
A.1 B.1.5 C.2 D.2.5
【解答】解:∵CD平分∠ACB,BE⊥CD,
∴BC=CE.
又∵∠A=∠ABE,
∴AE=BE.
∴BD=BE=AE=(AC﹣BC).
∵AC=5,BC=3,
∴BD=(5﹣3)=1.
故选A.
 
8.(3分)一次智力测验,有20道选择题.评分标准是:对1题给5分,错1题扣2分,不答题不给分也不扣分.小明有两道题未答.至少答对几道题,总分才不会低于60分.则小明至少答对的题数是(  )【21·世纪·教育·网】
A.11道 B.12道 C.13道 D.14道
【解答】解:设小明至少答对的题数是x道,
5x﹣2(20﹣2﹣x)≥60,
x≥13,
故应为14.
故选D.
 
9.(3分)已知A和B两点在线段EF的中垂线上,且∠EAF=100°,∠EBF=70°,则∠AEB等于(  )21·世纪*教育网
A.95° B.15° C.95°或15° D.170°或30°
【解答】解:如图,若AB在EF的同侧,
∵A和B两点在线段EF的中垂线上,
∴AE=AF,BE=BF,
∵∠EAF=100°,∠EBF=70°,
∴∠BEF=55°,∠AEF=40°,
∴∠AEB=∠BEF﹣∠AEF=15°;
若AB在EF的异侧,
∵A和B两点在线段EF的中垂线上,
∴AE=AF,BE=BF,
∵∠EAF=100°,∠EBF=70°,
∴∠BEF=55°,∠A′EF=40°,
∴∠A′EB=∠BEF+∠A′EF=95°.
∴∠AEB=95°或15°.
故选C.
 
10.(3分)关于x的分式方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程的解是x=a﹣3 B.当a>3时,方程的解是正数
C.当a<3时,方程的解为负数 D.以上答案都正确
【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3,去分母得:a=x+3,
解得:x=a﹣3,
∴当x+3≠0,把x=a﹣3代入得:a﹣3+3≠0,即a≠0,方程有解,故选项A错误;
当x>0,即a﹣3>0,解得:a>3,则当a>3时,方程的解为正数,故选项B正确;
当x<0,即a﹣3<0,解得:a<3,则a<3且a≠0时,方程的解为负数,故选项C错误;
显然选项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2·1·c·n·j·y
11.(3分)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平分线将该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分为2cm和3cm两部分,则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 14cm或16cm .
【解答】解: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D∥BC,
∴∠DAE=∠AEB,
∵AE为角平分线,
∴∠DAE=∠BAE,
∴∠AEB=∠BAE,
∴AB=BE,
∴①当AB=BE=2cm,CE=3cm时,
则周长为14cm;
②当AB=BE=3cm时,CE=2cm,
则周长为16cm.
故答案为:14cm或16cm.
 
12.(3分)若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a<8,且a≠4 .
【解答】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x=2x﹣8+a,
解得:x=8﹣a,
根据题意得:8﹣a>0,8﹣a≠4,
解得:a<8,且a≠4.
故答案为:a<8,且a≠4.
 
13.(3分)如图,△ABC中,已知BC=12,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点E,△BCE的周长为28,则AC的长为 16 .
【解答】解:∵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
∴AE=BE,AC=BE+CE,
∵BC=12,△BCE的周长为28,
∴BC+(BE+CE)=28,即BE+CE=28﹣12=16,
∴AC=16.
故答案为:16.
 
14.(3分)分解因式:x3﹣2x2y+xy2= x(x﹣y)2 .
【解答】解:x3﹣2x2y+xy2,
=x(x2﹣2xy+y2),
=x(x﹣y)2.
故答案为:x(x﹣y)2.
 
15.(3分)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接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M,N,如果测得MN=20m,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是 40m .www-2-1-cnjy-com
【解答】解:∵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MN是△ABC的中位线,
∴MN=AB,
∴AB=2MN=2×20=40(m).
故答案为:40m.
 
16.(3分)如果不等式组无解,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m≥3 .
【解答】解:∵不等式组无解,
∴m≥3,
故答案为:m≥3.
 
17.(3分)当x= ﹣3 时,分式的值为零.
【解答】解:要使分式由分子x2﹣9=0解得:x=±3.
而x=﹣3时,分母x﹣3=﹣6≠0.
x=3时分母x﹣3=0,分式没有意义.
所以x的值为﹣3.
故答案为:﹣3.
 
18.(3分)如图,在△ABC中,∠ABC=120°,点D、E分别在AC和AB上,且AE=ED=DB=BC,则∠A的度数为 15 °.21*cnjy*com
【解答】解:设∠A=x°,
∵AE=ED,
∴∠ADE=∠A=x°,
∴∠BED=∠A+∠ADE=2x°,
∵ED=DB,
∴∠ABD=∠BED=2x°,
∴∠BDC=∠A+∠ABD=3x°,
∵DB=BC,
∴∠C=∠BDC=3x°,
∵∠ABC+∠A+∠C=180°,∠ABC=120°,
∴120+x+3x=180,
解得:x=15,
∴∠A=15°.
 
19.(3分)若2a=3b=4c,且abc≠0,则的值是 ﹣2 .
【解答】解:∵2a=3b=4c,
∴设a=6x,则b=4x,c=3x,
故==﹣2.
故答案为:﹣2.
 
20.(3分)如图,在△ABC中,∠B=30°,∠C=∠B,AB=2cm,点P从点B开始以1cm/s的速度向点C移动,当△ABP要以A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则运动的时间为 2s或6s .【21cnj*y.co*m】
【解答】解:当AB=AP时,点P与点C重合,如图1所示,
过点A作AD⊥BC于点D,
∵∠B=30°,AB=2cm,
∴BD=AB?cos30°=2×=3cm,
∴BC=6cm,即运动的时间6s;
当AB=BP时,
∵AB=2cm,
∴BP=2cm,
∴运动的时间2s.
故答案为:2s或6s.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60分.请在相应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1教育】
21.(6分)解不等式组:,并求它的整数解的和.
【解答】解:由①得x>﹣2,由②得x≤1,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1
∴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的和为﹣1+0+1=0.
 
22.(6分)(1)解方程:﹣=0
(2)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解答】解:(1)去分母得:x+1﹣3=0,
解得:x=2,
经检验x=2是分式方程的解;
(2),
由①得:x≤1,
由②得:x>﹣4,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4<x≤1,
则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3,﹣2,﹣1,0,1.
 
23.(8分)先化简(1﹣)÷,再从0,﹣2,﹣1,1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数代入并求值.
【解答】解:原式=?=
当x=0时,
∴原式=
 
24.(8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BC边上一点,且AB=AE.
(1)求证:△ABC≌△EAD;
(2)若AE平分∠DAB,∠EAC=25°,求∠AED的度数.
【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D∥BC,AD=BC.
∴∠DAE=∠AEB.
∵AB=AE,
∴∠AEB=∠B.
∴∠B=∠DAE.
∵在△ABC和△AED中,,
∴△ABC≌△EAD.
(2)解:∵AE平分∠DAB,
∴∠DAE=∠BAE;
又∵∠DAE=∠AEB,
∴∠BAE=∠AEB=∠B.
∴△ABE为等边三角形.
∴∠BAE=60°.
∵∠EAC=25°,
∴∠BAC=85°.
∵△ABC≌△EAD,
∴∠AED=∠BAC=85°.
 
25.(8分)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
某学校准备组织部分学生到少年宫参加活动,陈老师从少年宫带回来两条信息:
信息一:按原来报名参加的人数,共需要交费用320元,如果参加的人数能够增加到原来人数的2倍,就可以享受优惠,此时只需交费用480元;
信息二:如果能享受优惠,那么参加活动的每位同学平均分摊的费用比原来少4元.
根据以上信息,原来报名参加的学生有多少人?
【解答】解:设原来报名参加的学生有x人,(1分)
依题意,得.(2分)
解这个方程,得x=20.(3分)
经检验,x=2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4分)
答:原来报名参加的学生有20人.(5分)
 
26.(8分)在△ABC中,∠B+∠ACB=30°,AB=4,△ABC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与△ADE重合,且点C恰好成为AD中点,如图【21教育名师】
(1)指出旋转中心,并求出旋转角的度数.
(2)求出∠BAE的度数和AE的长.
【解答】解:(1)在△ABC中,∵∠B+∠ACB=30°,
∴∠BAC=150°,
当△ABC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与△ADE重合,
∴旋转中心为点A,∠BAD等于旋转角,即旋转角为150°;
(2)∵△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150°后与△ADE重合,
∴∠DAE=∠BAC=150°,AB=AD=4,AC=AE,
∴∠BAE=360°﹣150°﹣150°=60°,
∵点C为AD中点,
∴AC=AD=2,
∴AE=2.
 
27.(8分)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BC,P是对角线BD的中点,M是DC的中点,N是AB的中点.请判断△P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答】解:△PMN是等腰三角形.
理由如下:
∵点P是BD的中点,点M是CD的中点,
∴PM=BC,
同理:PN=AD,
∵AD=BC,
∴PM=PN,
∴△PMN是等腰三角形.
 
28.(8分)(1)【问题发现】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为BC的中点,且满足∠ADE=60°,DE交等边三角形外角平分线CE所在直线于点E,试探究AD与DE的数量关系.小明发现,过点D作DF∥AC,交AB于点F,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论证,能够使问题得到解决,请直接写出AD与DE的数量关系: AD=DE ;
(2)【类比探究】如图2,当点D是线段BC上(除B,C外)任意一点时(其它条件不变),试猜想AD与D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拓展应用】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且满足CD=BC(其它条件不变)时,请直接写出△ABC与△ADE的面积之比.2-1-c-n-j-y
【解答】(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B=∠ACB=∠ABC=60°.
又∵DF∥AC,
∴∠BDF=∠BFD=60°,
∴△BDF是等边三角形,
∴DF=BD,∠BFD=60°,
∵BD=CD,
∴DF=CD
∴∠AFD=120°.
∵EC是外角的平分线,
∠DCE=120°=∠AFD,
∵∠ADB=∠ADC=90°,
∴∠ADF=∠EDC=30°,
在△AFD与△EDC中,

∴△AFD≌△DCE(ASA),
∴AD=DE;
(2)AD=DE;
证明:如图2,过点D作DF∥AC,交AB于点F,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B=∠ACB=∠ABC=60°,
又∵DF∥AC,
∴∠BDF=∠BFD=60°,
∴△BDF是等边三角形,BF=BD,∠BFD=60°,
∴AF=CD,∠AFD=120°,
∵EC是外角的平分线,
∠DCE=120°=∠AFD,
∵∠ADC是△ABD的外角,
∴∠ADC=∠B+∠FAD=60°+∠FAD,
∵∠ADC=∠ADE+∠EDC=60°+∠EDC,
∴∠FAD=∠EDC,
在△AFD≌△DCE中,

∴△AFD≌△DCE(ASA),
∴AD=DE;
(3)解:∵BC=CD,
∴AC=CD,
∵CE平分∠ACD,
∴CE垂直平分AD,
∴AE=DE,
∵∠ADE=60°,
∴△ADE是等边三角形,
∴△ABC∽△ADE,
在Rt△CDO中,,
∴,∴,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