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第一课时
课 题
植树的牧羊人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课程标准
标注课程标准页码
学习目标
1.在默读中学会圈点勾画的方法。
2.学会透过某一句或某一章节推断故事中心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边读边想,理解词句意义和句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学会透过某一句或某一章节推断故事中心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朗读法 品味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前作业
有感情朗诵《植树的牧羊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
环
节 一
一、导入:
一片几千公顷的荒山,几十年的时间被一个人一点一点全部栽上了树,荒山变得有了生机,大家相信这是事实吗?【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人物,他或许就是中国的“愚公”。
二、整体感知,初识文本
1.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学生快速默读,教师随时指点,然后组内交流默读效果,班内展示效果。】
〔明确〕 叙写“我”三次造访艾力泽?布菲老人,看到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选种、种树的工作,使得荒山变成了绿洲,给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勃勃生机。
2.再次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通过完成下面表格,体会故事情节的进展,进一步认识牧羊人的形象。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变化
初遇牧羊人
再见牧羊人
最后一次相见
【组内讨论,班内交流展示】
课中作业:谈谈你对牧羊人这一人物形象的初步印象。你感觉他有哪些优秀品质是值得学习的?
环
节
二
三拓展延伸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的“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知道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下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课中作业
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下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环
节
三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同默读了课文,在默读中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了文章的主人公牧羊人,下一堂课就让我们深刻认识这一奉献社会、乐此不疲的英雄般的人物。
课后作业设计:
为牧羊人写一段感动世界的颁奖词。
(修改人: )
板书设计: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变化
初遇牧羊人
在荒山上默默地牧羊,选种、种树。
还是一片荒地。
再见牧羊人
改为养蜂,继续种树,而且种的树品种逐渐增多。
荒山变得绿树成荫。
最后一次相见
他种树的初衷仍然没有动摇,继续种树。
已经变得生机勃勃,环境优美。
教学反思:
《植树的牧羊人》第二课时
课 题
植树的牧羊人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课程标准
标注课程标准页码
学习目标
1.边读边想,理解词句意义和句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2.深刻认识牧羊人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1.深刻认识牧羊人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深刻认识牧羊人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朗读法 品味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前作业
感情朗读《植树的牧羊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
环
节 一
一、导入:
通过让学生回顾“植树的牧羊人”话题,指导学生再一次梳理文本内容,为下面探究语言和主旨奠定基础。
课中作业:字词检测
环
节
二
一、认识人物
[设计意图] 通过以不同形式认识人物性格特点的活动,让学生多次默读课文或课文的片段,对牧羊人有一个更为全面、公正的认识。
1.找出文中直接描写牧羊人的语句,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 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示例: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生活。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可以看出,他工作起来心无旁骛,认认真真;从“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等细节,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也一丝不苟,不愿马虎度日。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班内展示。】
示例:他是一个干净利索、做事认真的人,从“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这一外貌描写可以看出。
他是一个心底无私的人。“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这样朴实的语言和平实的回答,足见其是一个心底无私的人。
2.检查上一节课的作业:假如为牧羊人颁发一个“感动世界”的奖项,你打算怎样为他撰写颁奖词。
【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班内展示】
课中作业
辩论:当今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现代机械越来越先进,是不是不需要像牧羊人这样的精神了?
【两组之间合作,一个组反方,一个组正方,展开辩论,教师点评。】
环
节
三
二、主题探究
【围绕下面的问题,展开组内讨论,教师点拨,然后班内展示。】
1.是什么精神支撑着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将荒山变成奶和蜜的田园的?
〔明确〕 能够支撑老人体力和毅力的精神支柱就是他的信念,他认为:如果山上没有了树,就没有了生命。我们也要从老人一生坎坷的遭遇进行思考,他身边的两位亲人相继离开了他,他变成了孤独一人,他也是想通过种树,来种植生命,通过“再塑大山的生命”来寄托自己的追思。
2.课文首尾两段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前后呼应。阅读这两段,参考下面的文字,谈谈你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它的文字、它的图,都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不完!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慨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
(绘本《植树的男人》绘画作者给中国读者的寄语)
〔明确〕 本文通过叙写“我”三次造访艾力泽?布菲老人,看到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选种、种树的工作,使得荒山变成了绿洲,给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勃勃生机。由衷地赞扬了老人的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课后作业设计:
请你为2018年的植树节写一句主题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修改人: )
板书设计:
牧羊人无私毅力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