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36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36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6-06 18:2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清朝为了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并极力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
君主专制在清朝时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清朝统治者是怎样实行文化专制统治的?清朝走向衰败又有哪些表现?导入新课皇帝内阁
六部议政王
大臣会议明朝原有的由满洲贵族组成合作交流一、军机处的设立一切军国大事
都要经过
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
一经决定
连皇帝
也不能改变军机处的设立目的:
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皇帝内阁和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军机大臣只是
跪在地上
拿笔记录
然后传达给
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乾清宫军机处军机处值房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请回答:
上文是什么意思?
军机大臣有实权吗?史料阅读军国大事
完全凭皇帝裁决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到乾隆帝时
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彻底取代军集权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的进一步强化。军机处的设立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小结:1、目的:
2、设立:
3、作用:
4、意义: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时乾隆帝时,彻底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为加强君主专制
清朝统治者还从
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
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歌文章中
摘取只言片语
加以歪曲解释
再借题发挥
罗织罪状
制造了大批冤狱
人们称这种做法为“文字狱”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1、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残酷2、文字狱的严重后果:第一,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第二,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事件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朝代1、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残酷探究活动史料搜集:文字狱
任务:搜集中国历代因言论而获罪的案件。清朝文字狱事例:
“一把心肠论浊清”——胡中藻案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2、《明史案》
浙江富户庄廷龙修订前人遗著,取名《明史》。书中叙述清朝入关前的史实,使用明朝年号,并且保留了一些明朝将领抗击后金的事迹,触怒了康熙帝。
参加编写、刻印和销售这部书的70多人全部处死。此前,庄廷龙已死。清政府下令挖开他的坟墓,劈棺戮尸。李令晰为《明史》作过序,被处死。明史案受株连的江南名士达200 多人。维 止一维止3、 查嗣庭案
查嗣庭是雍正时的礼部侍郎,他在江南主持科举考试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
这本是《大学》中的一句话,却被清政府说是“维”“止”去了字头,是要砍雍正的头。查嗣庭飞来横祸,被押入狱,死在狱中。雍正命人把他戮尸示众,其家属也被流放边远地区。文化专制政策
1、目的:
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
2、内容:
(1)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2)对全国的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者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文化专制政策
3、影响:(1)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
(2)乾隆毁书和篡改书籍近20年,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1、背景乾隆以后,贪风更盛2、表现3、影响四、闭关锁国政策1、原因2、措施3、影响课时小结君主
集权
的强化设立军机处君主集权的最高峰加强了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导致落伍闭关锁国政策巩固练习1、清朝初年,掌握实权的是 ( )
A、内阁 B、六部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宦官D2、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C3、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当时唯一对外通商的城市是 ( )
A、杭州 B、香港 C、广州 D、泉州C4、军机处创设于( )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C5、有关文字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造成社会恐怖  
B、严重摧残人才
C、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D课后作业《练习册》第20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