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6-07 15:2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2)
二氧化碳的性质
CO2的三态变化
CO2气体
无色液体
雪花状固体
干 冰
加压
降温
降温
压缩
升华
干冰不是冰,是
二氧化碳的固体。
*
*
实验:1
步骤:向装有燃着的高低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
现象:低处蜡烛先熄灭,高处蜡烛后熄灭
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
步骤: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倒入1/3体积的蒸馏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
现象:发现塑料瓶向内凹陷
或说塑料瓶变扁。
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2
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资料卡
步骤:向刚才的软塑料瓶里的液体中滴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
现象:瓶中液体变红了。
资料卡:石蕊是一种植物色素,显紫色,遇到酸或酸性物质时会变为红色。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 否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3
[提出问题]: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了?
[猜想与假设]:
[制订计划]:
1、是水使紫色石蕊变红
2、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
3、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紫色石蕊变红
*
*
利用下列物品 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瓶CO2
用紫色石蕊染成的干燥小花
蒸馏水
喷水
结论: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结论: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干燥小花放入盛
有CO2集气瓶中
实验探究:
*
*
将小花喷水后放入
盛有CO2集气瓶中
结论: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将变红的小花取出,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微微加热:
碳酸不稳定
*
*
验证猜想:
分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CO2 + H2O = H2CO3
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与水
H2CO3 = CO2 ↑+ H2O
*
*

CO2 + H2O = H2CO3
6CO2+6H2O = C6H12O6+6O2
光照
化学反应与反应条件有关:反应条件不同,则生成的产物不同。
对比

*
步骤:取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用塑料吸管向试管中吹入二氧化碳。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实验:4
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方程式:CO2 + Ca(OH)2 ===== CaCO3 ↓(白) + H2O
向刚才浑浊的试管中,再吹入二氧化碳,会有怎样的现象?为什么呢?
阅读书上P135
多识一点
北方菜窖中含有大量的CO2气体,是由于窖中的蔬菜进行呼吸作用放出的;如果人贸然进入菜窖,吸入大量CO2导致缺氧窒息。
怎样确定人是否可以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呢?
灯火实验
总结:
1、通常情况下,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不能供呼吸。
一、CO2物理性质
二、CO2化学性质
(1) 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2) CO2与水反应: CO2 + H2O = H2CO3
H2O+CO2

2CO3
(3) CO2与石灰水的反应:
CO2 + Ca(OH)2 = CaCO3 + H2O
三、 CO2的用途(灭火、制冷剂、工业原料……)
H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
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干冰升华吸收热量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试液变蓝
B.二氧化碳可以像倾倒液体那样,从一个容器 倒入另一个容器
C.干冰就是冰
D.空气里二氧化碳浓度过大,会使人中毒死亡
C
练一练:
B
白色
沉淀D
A
C
紫色石蕊
试液变红
B
无色气体A,
A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
溶于水
滴加紫色
石蕊试液
通入澄清
石灰水中
3.判断 A 、 B 、 C 、 D分别是什么物质, 并写出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CO2
H2CO3
H2O
CaCO3
CO2
4.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1)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清洗仪器时,小颖发现变红的石蕊溶液又变为无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颖还发现,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形成这层白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