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3单元 专题演练与同步练习(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3单元 专题演练与同步练习(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6-08 09:21:19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3单元 3.7
一、选择题
1.“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光荣革命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其“收效”主要体现在(  )
A.恢复了召开议会的传统
B.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C.确立了责任制内阁
D.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解析: 恢复了召开议会的传统不是光荣革命的主要影响,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标志,体现封建专制的结束,故B项正确;确立了责任制内阁的是18世纪中叶,与光荣革命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是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B
2.(2017·黑龙江哈尔滨月考)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作用是(  )21教育网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了专制王权
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D.国王“统而不治”,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发展”在政治上的表现为:由人治到法治。故只有B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
答案: B
3.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开启了英国近代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  )
A.商人的权力 B.国王的权力
C.贵族的世袭地位 D.封建教会的势力
解析: 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了议会主权,限制国王的权力,自此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B
4.有的史学家认为,“英国议会胜利后建立的政体,是英国对欧洲、世界最大的政治贡献”。材料中的“政体”是指(  )21·世纪*教育网
A.民主共和政体 B.开明君主制政体
C.三权分立政体 D.君主立宪政体
解析: 英国议会掌权后确立的政体是君主立宪政体。
答案: D
5.通过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选举规则后,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的阶层是(  )
A.大资产阶级 B.工业资产阶级
C.无产阶级 D.农民阶级
解析: 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21·cn·jy·com
答案: B
6.(2016·福建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所示的漫画反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  )
A.“君权神授” B.内阁对国王负责
C.国王“统而不治” D.国王掌握国家政权
解析: 由“国王……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可知,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C项正确;A项与漫画无关;B项与“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史实不符;D项说法错误,国家政权掌握在议会手中。21cnjy.com
答案: C
7.(2017·荆门高一检测)英国学者哈勒维说:“英国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这里积累了以往岁月的遗迹。”这是在说明英国(  )www-2-1-cnjy-com
A.政治现代化具有渐进性的特征
B.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程度领先世界
C.光荣革命其实质是妥协的产物
D.君主立宪政体确立最早完善最晚
解析: 材料中“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意指历史上英国试验过多种政体,“积累了以往岁月的遗迹”是强调英国政治发展具有循序渐进的特征,并非激进化的产物,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www.21-cn-jy.com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7月30日,议会两党的7位政治要人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军队前来英国,帮助捍卫英国人的自由。威廉乘“新教之风”登陆英伦后,詹姆士二世逃走。英国仅以换了一个国王的代价完成了革命。2-1-c-n-j-y
——唐晋《大国崛起》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21*cnjy*com
材料三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立宪君主制。新政体兼有民主制(议会下院)、贵族制(议会上院)和君主制(国王)三大要素……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所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出自什么重要的文献?依据材料二说明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3)依据材料三,简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代议制建立及内容特点的掌握,解题时要注意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第(1)问,结合“威廉”“1688年”这些关键词可推断出光荣革命。第(2)问,可从材料获得答案,也可进行知识的迁移,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答案。第(3)问,要注意从议会、内阁、君主等方面总结特点。2·1·c·n·j·y
答案: (1)光荣革命。
(2)文献:《权利法案》。限制的权力:国王的立法权(司法权)、征税权(财政权)。
(3)特点:①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②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③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④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21cnj*y.co*m】
[课时作业]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3单元 3.8
一、选择题
1.华盛顿说:“我们要么在一个首脑的领导下组成联邦,要么成为互相牵制不已的13个独立的主权国家。……13个主权国家,你斗我,我斗你,又一块同联邦首脑斗,必然会很快同归于尽。”材料主要说明了当时的美国(  )21*cnjy*com
A.建立联邦制的必要性 B.建立邦联制的必要性
C.实行三权分立的必要性 D.实行两党制的必要性
解析: 题干中“13个主权国家,你斗我,我斗你,又一块同联邦首脑斗”反映了美国邦联制下州政府各自为政的弊端,说明了建立联邦制的必要性。故答案选A项。其他三项与题意不符。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A
2.(2017·四川成都月考)“1787年美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的诞生。”这主要表明1787年宪法(  )【21cnj*y.co*m】
A.标志着美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的诞生
B.强化了中央政府权力,巩固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C.建立了有别于英国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D.正式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解析: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美国”是指结束了邦联状态,强化了中央集权,较为稳定统一的美国。因此选B项。【21教育名师】
答案: B
3.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21教育网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解析: 结合题干信息“1787年3月”,当时1787年宪法尚未颁布,排除A项。B项不符合题干中的“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C项不符合史实。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是一种松散的邦联体制,D项正确。【21教育】
答案: D
4.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为此,美国推行(  )21·cn·jy·com
A.公民自由取代政治自由
B.中央与地方分权与制衡
C.精英政治取代大众政治
D.立法部门内部分权与制衡
解析: 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美国设立参议院是为了“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即实现参议院和众议院的相互制衡,故D项正确。
答案: D
5.(2017·河南洛阳高一统考)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由民选产生”“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21-cnjy*com
A.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原则
B.自由平等、分权制衡、联邦制原则
C.民主、分权制衡原则
D.联邦制、民主集中制、自由平等原则
解析: 材料“总统由民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原则;总统、国会,并未提及“最高法院”,故不体现三权分立原则,只能就题干意思概括出“权力制衡”原则;联邦制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根本未体现。21*教*育*名*师
答案: C
6.(2017·湖北调研)詹姆斯·罗伯特认为,“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越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787年美国宪法(  )
A.在政府机构实行“三权分立”
B.确立了国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C.规定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D.设立最高法院维护宪法权威
解析: “权力越集中和越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说明美国为了防止中央政府专权,需要分权制衡,故A项正确。21cnjy.com
答案: A
7.(2017·浙江湖州月考)英国学者费纳在《政府史》中指出:“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集约性技术和延展性技术。……而延展性技术则指的是那些能提高人类(特别是国家)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的技术。”下列各项属于美国首创的“延展性技术”有(  )
①分权制衡思想 ②成文宪法 ③联邦制 ④责任制内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注意题干要求“美国首创”,分权制衡思想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的,不符合题意,故①错误;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故②③正确;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且责任制内阁最早出现于英国,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2·1·c·n·j·y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人使自己拥有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自由、平等(的社会制度),不仅在法律面前平等,而且在机会面前平等,每个人都有平等地追求幸福的权利。……当英国统治者将本土不征收的税收强加给殖民地时,美国人民对此就越觉得不可忍受,于是他们革命。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制度,而不仅仅是进行了一场独立战争。
——茅琦《历史的边际与坐标》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21·世纪*教育网
——《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制宪会议取得制宪的任务,不是基于人民的创意或同意……而是由于会议中代表自己的决定。参加会议的各州代表的产生,不是出于人民直接或间接的选举,制定出来的新宪法也未交人民表决。2-1-c-n-j-y
——《高中历史教学用书》
(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文化制度”是什么?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美国宪法“将……人类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
(3)有人据此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反映广大人民的意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 第(1)问由“不仅仅是进行了一场独立战争”看出,“新的社会文化制度”指美国独立后依据1787年宪法建立起的代议制政体。第(2)问联系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原则进行回答。第(3)问为开放性试题,结合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或局限性加以阐述。
答案: (1)“新的社会文化制度”:总统共和制。依据:1787年宪法。
(2)美国宪法规定,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同时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www.21-cn-jy.com
(3)答案1:同意。理由:立法程序脱离民意,导致出现忽视甚至损害人民权利的结果。如没有提及人民的基本权利,仍允许黑人奴隶制的存在。【21·世纪·教育·网】
答案2:不同意。理由: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如确立联邦原则,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经济发展;确立民主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共和政体,防止了独裁和暴政。www-2-1-cnjy-com
[课时作业]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3单元 3.9
一、选择题
1. 近代法国政体更换频繁,1789—1875年间出现过君主立宪制、 军事帝国、复辟王朝、民主共和制等不同政体。这反映了(  )21·cn·jy·com
A.民主进程艰难曲折    B.启蒙思想日益深入
C.专制王朝力量强大 D.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解析: 结合所学,近代法国政体更换频繁,是因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势力相对强大。所以保皇派与立宪派的斗争使得法国政权更迭,反映了民主进程艰难曲折。
答案: A
2.吕一民《法国通史》称“1875年宪法是一份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法体系的独特文献”,其“独特”之处在于(  )2·1·c·n·j·y
A.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B.在外国势力主导下制定
C.总统和议员选举产生
D.各派势力妥协痕迹明显
解析: 在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导致法国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民主共和思想产生了较大影响;工业无产阶级的觉悟不断提高和实际推动;保皇党(君主派)内部矛盾复杂且争夺激烈;法国政局动荡。经过共和与帝制长期激烈的斗争,虽然当时君主派的势力还很强大,但在法国特别是巴黎街头经常发生政变的情况下,共和派与君主派为制止第二帝国复辟,以超出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承认共和制的宪法,所以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结果,即题干所说的“独特”之处。
答案: D
3.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各个国家确立的形式有所不同。下列说法符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法国代议制特点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强调国家权力,突出“分权与制衡”
B.议会权力至上,国王“临朝不理政”
C.议会掌握立法,须得皇帝批准才能生效
D.经参议院同意,总统可解散众议院
解析: 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来看,总统权力非常大,不突出“分权与制衡”,故A项错误;当时的法国没有国王,故B、C两项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经参议院同意,总统可解散众议院,故D项正确。www-2-1-cnjy-com
答案: D
4.(2016·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它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它”是(  )2-1-c-n-j-y
A.《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解析: 依据材料“温和的君主派”“温和的共和派”“妥协的共和国”信息可知,这部宪法是君主派和共和派长期斗争妥协的产物。结合所学可知“它”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故D项正确。21教育网
答案: D
5. (2017·河南郑州高一月考)1875年,法国共和派要求在宪法中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被保皇派否决后,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该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由此可见(  )
①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就此在法律上被阻断 ②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③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④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 www.21-cn-jy.com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由题干材料可知,宪法修正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说明了②③正确。①表述与题干材料含义相矛盾;④题干材料没有体现。21*cnjy*com
答案: C
6.恩格斯说:“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按照’俾斯麦的‘手段剪裁’的。”这实际上说明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突出的特点是(  )21世纪教育网
A.具有专制主义色彩 B.具有民主主义色彩
C.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D.议会掌握着立法权
解析: 材料中引用恩格斯的一句话,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个人的意志特点。俾斯麦是德意志帝国的宰相,他的思想在宪法中大量体现,说明个人权力在国家行政中占有很大一部分,因此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专制主义色彩。【21教育名师】
答案: A
7.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解析: 法国元首并不独掌行政大权,故A项错误;德国国家元首不对议会负责,故B项错误;德法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故C项正确;德国议会不完全行使立法权,故D项错误。21cnjy.com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二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
《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法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21·世纪*教育网
(2)材料二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的是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解析: 第(1)问联系法国民主共和制度最终确立的内容概括出标志,并从经济的角度得出确立的原因。第(2)问分析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理解“错位”的含义,并概括出影响。
答案: (1)标志: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由皇帝和宰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影响: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21cnj*y.co*m】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3单元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光荣革命后,威廉以他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宣读了誓词:“我们衷心地接受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议案,并保证以英国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威廉所说的“你们”是指(  )
A.英国议会       B.英国贵族
C.英国民众 D.英国王室
解析: 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邀请来的,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答案: A
2.某思想家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下列各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是英国(  )
A.议会的出现 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D.通过革命处死国王
解析: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英国君主的权力受到很大制约,选项中只有B项充分说明了这一观点。
答案: B
3.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从此代议制政府掌握了国家的实权
解析: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转变。【21cnj*y.co*m】
答案: C
4.(2017·山东潍坊统考)“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适应这一变化,英国(  )
A.通过光荣革命,赶走专制君主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
C.进行议会改革,调整议员结构
D.建立内阁制度,限制国王权力
解析: 依据所学,1832年,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议会进行了改革。通过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获得了更多的权利,得以进入国家权力的中心。A、B两项发生在17世纪;C项形成于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根据时间也可以排除A、B、D三项。所以应选C项。21·cn·jy·com
答案: C
5. 一位政治家在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时,指出:“毫无疑问,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其意在肯定宪法(  )
A.条文与体系的完备性 B.所蕴含的原则与精神
C.各项内容具有前瞻性 D.实践不受时代而调整
解析: 由材料关键信息“简洁”“奠基石”等,材料主旨,即在强调“1787年宪法所以具有的持久不衰的原则和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原则和精神,主要体现在“分权与制衡”。据此,判断选项;A、C、D三项均与题干主旨不相符合。
答案: B
6.《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即 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殷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www.21-cn-jy.com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C.确立了责任制内阁 D.确立了分权制衡的权力结构
解析: 材料关键信息是“专制政治的警惕”,其中心意思是权力的制衡。美国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民主共和制并不一定能避免专制政治,故排除B项;美国实行的并不是责任制内阁,排除C项。材料强调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同时,也要防止因中央政府权力的过分集中而出现的专制独裁,因此联邦政府实行分权制衡原则,故选D项。
答案: D
7.(2017·江西临川月考)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和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都规定两国实行民主共和政体,但两国国情不同,具体制度上也有所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  )2·1·c·n·j·y
A.国家元首是否拥有实权 B.参众两院是否选举产生
C.是否实行责任制内阁 D.是否采用权力制衡体制
解析: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两个国家的元首均拥有实权,两个国家的参众两院均选举产生,两个国家也均用权力制衡体制,总统不对议会负责是总统制,而法国总统对议会负责,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项。21*cnjy*com
答案: C
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规定:“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由此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A.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 B.总统的权力大于参众两院
C总统有权制定或废除法律 D.参众两院具有同等的权力
解析: 由“共有”“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可知权力不是由总统或参众两院单独掌握,即分权制衡,故A项正确;根据题干所表述不能得出总统权力大于参众两院,故B项错误;有权制定或废除法律的是国会,并不是总统,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无法得出参众两院拥有同等权力,故D项错误。
答案: A
9. (2017·广东汕头高一检测)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21-cnjy*com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解析: “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说明了议会的重要,故选D项。
答案: D
10.代议制是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的政治制度,其基本特征不包括(  )
A.分权与制衡 B.制定宪法或法律
C.实行政党政治 D.民选产生国家元首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议会选举和立法,从而与行政权分离并达到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政党政治也是其重要的体现之一。英国的国家元首为国王,国王是世袭的而不是选举产生的,因此排除D项。21教育网
答案: D
11.西方各国政治民主化过程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种模式:和平渐进方式、暴力革命方式、旧统治者主导政治民主化的方式。其中是“旧统治者主导政治民主化”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解析: 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的形式完成统一的,并且在原统治者的领导下,颁布了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选C项。21cnjy.com
答案: C
12.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代议制的核心是(  )
A.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B.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C.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D.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代议制的核心特点是议会掌握立法权,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故选D项。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www-2-1-cnjy-com
——均摘自《中学历史教学资料参考》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从走向现代文明的角度谈谈你对“日出”一词的理解。(12分)2-1-c-n-j-y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8分)
解析: 第(1)问,问“政体”,据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即可,“日出”主要是用宪法所奠定的民主制度及其作用来说明;第(2)问“关在笼子里的梦想”主要是包括美国宪法中限制总统的措施。【21教育】
答案: (1)总统共和制。对“日出”的理解: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巩固独立战争成果,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展。(12分)21*教*育*名*师
(2)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掌握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8分)
14. (2017·绵阳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年7月14日,俾斯麦发表了挑战性的“埃姆斯电报”,触怒了法国政府。7月19日,法国对普宣战。战争开始后,法军接连败北。9月2日,拿破仑三世亲率近十万名法军在色当投降。1871年1月28日,巴黎失陷,两国签订停战协定。2月26日,双方在凡尔赛签订初步和约。5月10日在法兰克福签署了正式和约。
——百度百科
材料二 法国人推崇理性的力量,他们相信理性可以设计周全的制度,大众只要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就可以实现人们美好的制度愿景。因此,在法国充斥各种理念,与之相对的是各种固执己见的政治派别。但理性是有限的,这些不同的派别也仅仅代表特殊团体的利益。任何一派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理念,因此,任何一派建立的政治制度都不可能长久稳定存在。
——肖艳银《从历史看法国政治制度演变特点》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场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的历史影响。(10分)
(2)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存在着哪些“不同的政治派别”?结合史实说明当时的法国是如何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存在”的政治制度的。(10分)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1870年7月14日,俾斯麦……7月19日,法国对普宣战”的信息可以概括出是“普法战争”;第二小问从德国的统一、德国政体的确立、法国政体演变等角度思考回答。第(2)问,“派别”联系19世纪70年代法国政局变动历史从共和派和保皇派的角度回答;“如何建立”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 (1)战争:普法战争。
影响:使德国最终完成了统一,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颁布了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进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10分)【21教育名师】
(2)派别:共和派、保皇派。
说明:工业革命后,法国工业资本主义有所发展,资产阶级共和派的力量也随之增强(或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1875年,共和派与保皇派达成妥协,最终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使共和制在法律上得以确立。(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