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6单元 专题演练与同步练习(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6单元 专题演练与同步练习(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6-08 09:30:04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6单元 6.20
一、选择题
1.(2017·广州市越秀区水平调研测试)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新中国在建国模式上的创新选择是(  )【21cnj*y.co*m】
A.独立建国 B.协商建国
C.选举建国 D.立宪建国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独立建国”与题干要求“建国模式上的创新选择”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开国大典的召开做了充分的筹备工作,其代表由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代表组成共商建国大计,故B项正确;“选举建国”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立宪建国”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21教育名师】
答案: B
2.(2017·内蒙古阿拉善盟高一月考)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代行其职权的是(  )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解析: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代行其职权,这是教材最基本的知识点。21cnjy.com
答案: D
3.(2016·新疆学业水平测试)我国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选出的代表参加,讨论并表决由国务院提出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各项法律、法案等,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坚持的原则是(  )21*cnjy*com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民主
C.依法治国 D.政治协商
解析: 题干信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选出的代表参加,讨论并表决由国务院提出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各项法律、法案”,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B项与题意相符。2-1-c-n-j-y
答案: B
4.(2017·江苏启东期中)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下列中国的各项民主制度中最能反映讲话主旨的是(  )【21教育】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 材料“人民当家做主”“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关键信息,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实现当家做主权利的最高机构与体现,故答案选B项。www-2-1-cnjy-com
答案: B
5.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解析: 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体现出了社会主义的原则,它主要是为即将确立(1956年)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服务的。至于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专政、民族区域自治是两者都体现的,答案为C项。
答案: C
6.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21教育网
A.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B.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C.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解析: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和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才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原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三大基本制度之一。www.21-cn-jy.com
答案: A
7.(2017·辽宁大连高一测试)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曾深有感触地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我愿意在这个方针下,尽力联系原国民党及与原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社会中上层人士,团结在政府的周围,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应有的作用。”引发邵力子感触的是新中国实行了(  )2·1·c·n·j·y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解析: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提出的方针,结合所学这是因为新中国实行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以本题选C项,A、B、D三项与题意不符。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指出:“为什么要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身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周恩来也指出:“因为共产党是领导党……我们一旦取得全国政权,就带来一个危险,就有一些人可能会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所腐蚀,被胜利冲昏头脑,滋长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甚至会出现个人野心家,背叛群众。这方面的危险是随时存在的,每个共产党员都要警惕。”邓小平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一文中强调:“党要领导好,就要不断地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就要受监督,就要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21·cn·jy·com
材料二 毛泽东还曾指出:“对民主人士,我们要让他们唱对台戏,放手让他们批评。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就有点像国民党了。”关于请民主党派唱对台戏的意义,陈云指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哪里有唱对台戏的,哪里有‘反对派’,哪里的工作搞得就好,否则,工作就搞不好。……有民主人士监督我们,对工作有好处。如果革命胜利后,长时期没有‘反对派’,只有一派人讲话,听不到不同的意见,那么工作就会出毛病。”
(1)材料一中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所阐述的共同论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毛泽东、陈云在讲到“反对派”这个词的时候,都是加上了引号的。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 第(1)问,实际上是考查材料信息的归纳和比较能力。第(2)问,注意引号的作用以及结合上下文进行归纳。【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1)关于中国共产党接受民主党派监督的必要性。
(2)民主党派提不同意见不是与共产党分庭抗礼,而是帮助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里的“反对派”不是反对党,而是诤友、挚友。21·世纪*教育网
[课时作业]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6单元 6.21
一、选择题
1.(2017·四川省凉山州诊断性检测)有人这样描述他们当时的结婚证:除了双方姓名、年龄外,正中央是毛主席像,下面写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几个大字。这体现出(  )
A.婚姻受阶级斗争的影响
B.国家政治决定婚姻
C.意识形态制约人们的生活
D.个人崇拜已影响人们的生活
解析: 材料无法体现婚姻受阶级斗争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家政治决定婚姻,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意识形态制约人们的生活,故C项错误;据材料“正中央是毛主席像,下面写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可知个人崇拜已影响人们的生活,故D项正确。www-2-1-cnjy-com
答案: D
2.(2017·宁夏银川高一月考)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
A.要依据生产力水平调整生产关系
B.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C.要遵循客观规律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析: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进行了无情的践踏,所以要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就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故选B项。“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非是如何发展生产力方面,故A项错误;C项是人民公社运动的主要教训。D项是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不选。2-1-c-n-j-y
答案: B
3.(2017·浙江台州统考)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道:“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作‘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目的是(  )
A.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B.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C.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
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解析: 从材料“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叫作‘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可以看出材料强调建立和健全“法”的必要性,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有所体现,但不符题干的意思。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A
4.近几年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以坚决果断的态度依法纠正多起重大的冤假错案,原案犯多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无罪。这从本质上表明新时期我国(  )
A.坚决纠正冤假错案   B.法制建设日益完善
C.严格司法审判程序 D.司法过程贯彻民主
解析: 注意题干中“本质上”这一关键信息。2015年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以坚决果断的态度依法纠正12起重大的冤假错案本质上表明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日益完善。A项坚决纠正冤假错案只是表象。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21教育网
答案: B
5.1980年8月,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扎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21*cnjy*com
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解析: 由材料“……‘文化大革命’……制度方面解决问题……”可知,要加强民主法制的建设,才能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这类事件的出现,所以答案选B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了破坏,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21cnj*y.co*m】
答案: B
6.某些学者认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持续过程。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我国在民主政治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多年的民主增量。下列内容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增量”的有(  )21cnjy.com
①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②健全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④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改革开放后30年的民主建设成就,即1978年以后的成就,根据时间排除①,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在1956年,因此选D项。
答案: D
7.最近两年“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等名字不断涌现。这些称呼来源于各地农村,虽然名称不同,但性质一样,都是村务监督机构。这反映出(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健全
B.以法治国理念深入广大农村
C.基层民主制度逐步走向完善
D.村民已真正实现了自治
解析: 根据题干中“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可知,这些都是基层民主制度的体现,说明基层民主制度逐步走向完善,所以C项正确;A、B两项与题干无关;D项自治表述错误。www.21-cn-jy.com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8.(2017·江西上饶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创造了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这些民主政治制度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的意愿,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2·1·c·n·j·y
材料二 伴随新中国成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已构建起来。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未能充分显现出来,“法治”欠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没有得到健康的向前发展。
材料三 
法律名称
时间和会议
第一部刑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部刑事
诉讼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第一部民事
诉讼法
1982年3月8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第一部义务
教育法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第一部民法
通则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第一部行政
诉讼法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第一部行政
许可法
2003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
(2)材料二中提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没有得到健康的向前发展。”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史实,举一例说明。21·cn·jy·com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时期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和意义。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的叙述提炼要点,强调适应中国国情。第(2)问,“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要以“文化大革命”中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史实为例说明,可以列举“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协制度遭到破坏为例。第(3)问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表现要从平反冤假错案、民主建设的恢复和法治建设的加强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1)适合中国国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
(2)“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八年时间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被停止了活动。【21·世纪·教育·网】
(3)①平反冤假错案。②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④制定了一大批法律法规,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意义: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21·世纪*教育网
[课时作业]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6单元 6.22
一、选择题
1.“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由此可以看出,“一国两制”的提出最初主要是为了解决(  )【21cnj*y.co*m】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国际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但由于其创造性与智慧性,比较成功地最先用在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故排除A、C两项;D项“国际问题”,明显属于无关项。【21教育名师】
答案: B
2.(2017·吉林汪清统考)2015年12月20日,澳门举行了庆祝回归祖国16周年的隆重庆典。港澳回归,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关于“一国两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21教育】
A.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
B.回归后的港澳保持原有社会制度
C.其核心是一个中国
D.回归后港澳与少数民族自治区相同
解析: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根据“一国两制”的规定,回归后港澳的社会制度与少数民族自治区是不相同的,这是教材的基本知识点。由此可见牢记教材的基本知识点也是非常重要的。21cnjy.com
答案: D
3.(2017·赣州市模拟)香港的确没有变:驾驶汽车依然右舵左行;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们依然会涌入赛马场。但香港的确又发生了变化: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可能,而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这里的变与不变(  )
A.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很好的实施
B.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的影响
C.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D.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解析: 材料中香港人民的生活习惯并没有变化,但是在公民参与政治获得突破,这是因为实施“一国两制”,香港回归后的变与不变,故A项正确;材料中“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说明香港回归对民众产生深刻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驾驶汽车,到赛马场”并不能体现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故C项错误;“一国两制”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故D项错误。www.21-cn-jy.com
答案: A
4.2017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8周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并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D.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解析: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有助于两岸关系缓和,与材料“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相一致,故A项正确;“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于80年代,与题干“2017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8周年”信息不吻合,故B项错误;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与题干中“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的信息无关,故C项错误;《告台湾同胞书》没有涉及两党对等谈判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 A
5.1986年5月,香港《广角镜》杂志曾记载一位台湾老兵的一段话:“在长达30多年的岁月中,凛于严厉的禁制,我们将人性中最大的需求,压在心灵深处,只在深夜梦回之时,放枕痛哭。多少人等不及见到家人,客死台湾,饮恨终身。”此呼声(  )
A.有利于打破两岸交往的坚冰
B.表明台湾民众支持和平统一
C.说明了“一国两制”深入民心
D.直接促成两岸三通的实现
解析: 题干讲的是一位老兵,不能代表台湾民众,排除B项;题干时间是1986年,还不能说“一国两制”深入民心,排除C项;D项是1979年以后逐步开始的。
答案: A
6.20世纪90年代,台湾与大陆分别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这两个组织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2·1·c·n·j·y
A.确立“和平统一”的方针
B.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C.发表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D.打破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海协会与海基会的成立,这推动了“九二共识”的形成。“九二共识”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因此B项正确。而A项与改革开放有关,出现于1979年。C项不是主要成果,D项也正确,海协会与海基会的来往反映了两岸民间交往,但不是重要成果。【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B
7. (2016·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2015年3月,习近平主席为两岸关系定调,强调“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和“坚定不移携手民族复兴”。这些大政方针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必须坚持“九二共识” B.海协会、海基会的沟通
C.两岸三通的扩大 D.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解析: 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是“九二共识”的实现,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故A项正确;海协会、海基会的沟通是“九二共识”的前提,故B项错误;两岸三通的扩大是2008年,故C项错误;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是材料反映主要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8.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黄埔军校,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1教育网
材料一 徐向前(共和国开国元帅之一)听说广州的国民政府要办军官学校,就去了广州。有一天,徐向前跑去听孙中山的演说,他回忆道:“记得大意是讲三民主义……孙中山明确表示以俄为师,使我更坚定了报考黄埔军校的决心。……后来,蒋介石嫡系部队里的许多将领,都是黄埔生。……共产党员蒋先云同志北伐战争时当团长,负了伤,坐着担架指挥冲锋,牺牲时年仅28岁。”21·cn·jy·com
——据《红色记忆:中国共产党
历史口述实录(1921—1949)》
材料二 徐向前、许光达等百余名黄埔同学召开大会,宣布成立延安黄埔同学分会,叶剑英(曾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时任八路军参谋长)和重庆会友陈宏模莅临大会。……大会致电校长蒋介石,表示要加强黄埔同学团结,促进全国团结抗战的通电。
——陈伙成、王建强《中国共产党与黄埔军校》
材料三 1984年,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北京成立,黄埔军校一期学生徐向前元帅担任会长,……在台湾,1991年,邓文仪等在台黄埔同学成立了“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两岸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二十多年来,发扬黄埔精神……架起了一座海峡两岸及海内外黄埔同学沟通联系的桥梁,成为黄埔同学的精神家园。21世纪教育网
——王国举《论黄埔精神对祖国统
一的贡献和意义》
(1)据材料一、二判断,徐向前报考黄埔军校和组建延安黄埔同学分会时的时代背景分别是什么?据材料概括黄埔军校对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21·世纪*教育网
(2)据材料三,“两岸黄埔军校同学会”为什么能成为黄埔同学的精神家园?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它们成立的政策因素。www-2-1-cnjy-com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提示的地点“广州”“延安”,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得出答案。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归纳出答案。2-1-c-n-j-y
答案: (1)背景:国共合作形成,国民革命运动兴起;民族危机严重,国共合作抗日。贡献: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高级军事将领;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战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21*cnjy*com
(2)原因:沟通同学联系的桥梁;共同致力促进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意愿。因素: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台湾当局放宽两岸交流的限制。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6单元 专题演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7·宁夏银川高一检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这个“新制度”指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解析: “人民……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揭示了这个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该制度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 A
2.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蒙文版,体现出(  )
①民族平等的原则 ②法治建设的成就 ③民族团结的原则 ④特别行政区制度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蒙文版形式出版,这说明少数民族同样可以受该法的保护,这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故①②③正确。④与题目无关。
答案: B
3.“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这一评价适用于(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 由材料中的“少数民族自治”“因民族制宜”等关键信息可知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 B
4.(2017·宁夏银川高一检测)下面是1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的构成统计表。它突出反映了(  )21世纪教育网
类别
政府
党派
团体
驻区
机关
工人
文教
卫生
私营工
商业
少数
民族
宗教
街道
居民
人数
9
6
4
8
53
24
13
13
4
42
比例
5.11
%
3.41
%
2.27
%
4.55
%
30.11
%
13.64
%
7.39
%
7.39
%
2.27
%
23.86
%
A.第一届人大代表来源高度集中
B.文化落后的农民阶级无法担任代表
C.国家政权中工人阶级居领导地位
D.人大代表选举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解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第一届人大代表包括各个阶级阶层的人物;农民是我国公民,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能成为人大代表;各方面代表中,工人代表所占比例最大;D项不符合材料的意思。故选C项。21教育网
答案: C
5.(2017·山西忻州高一检测)“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中国政府(  )21cnjy.com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 从题干中“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等信息可知,该制度与少数民族有关,观察选项可知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答案: B
6.(2016·北京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50年代,我国确定的基本政治制度有(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普遍推行基层民主选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确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基层民主选举普遍推行是改革开放后的政治成果,故选A项。21·cn·jy·com
答案: A
7.(2016·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通过这一宪法条文的会议是(  )2·1·c·n·j·y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解析: 依据材料“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信息可知,这次会议召开时在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这次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择B项符合题意。【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B
8.(2017·原平高一检测)“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长期没有举行过会议。这反映当时(  )21·世纪*教育网
A.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B.政治协商制度被抛弃
C.多党合作制度一度停止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断
解析: B、C、D三项都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表现,而且题干中无从体现,题干反映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无法正常召开,故选A项。
答案: A
9.2017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9周年。59年来,两地经济快速增长,工农业生产总值连年翻番,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两地发展的最成功的经验是(  )
A.党中央正确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两地人民的辛勤劳动
C.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 广西、宁夏59年来之所以能够快速和谐地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政府实施了科学合理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答案: A
10.(2016·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一部法律,它成为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部法律是(  )2-1-c-n-j-y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解析: 根据材料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以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根据“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和“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可以判断是指1982年宪法,故B项正确;香港地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台湾同胞投资的保护法,故D项错误。21*cnjy*com
答案: B
11.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设在珠海市南部横琴岛的澳门大学新校区实施管辖,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与横琴岛其他区域实行隔离式管理。这意味着横琴岛的一部分将成为实行“一国两制”的新区域。这表明(  )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一国两制”保证了澳门的繁荣稳定
C.“一国两制”适合中国任何地区
D.“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途径
解析: 从材料中“授权”“新区域”等信息可知,澳门的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大,“一国两制”构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故选A项。 C、D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21教育名师】
答案: A
12.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通过了300多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地方人大制定了4 000多项地方性法规。这说明(  )21*教*育*名*师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构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健全和完善 ④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21-cnjy*com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解析: 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只能制定地方性法规,没有制定法律的权力,法律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排除④;②在题干中并没有得到体现,排除。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制”就是法律制度……而“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 of Law),法律至上,标志着民主政治同法制、人治是对立的……“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二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指出材料一中“法治”的本质,材料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落实的?(8分)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思想?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8分)【21cnj*y.co*m】
(3)综合以上材料,简要归纳中国的民主政治走过了怎样的历程。(4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民主政治建设事件概括。第(2)问抓住材料的中心语句“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进行概括,同时明确时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联系所学知识,归纳国家加强法制建设的相关实践活动。第(3)问综合以上信息分阶段归纳。【21教育】
答案: (1)本质:人民主权(答“人民当家作主”也可)。落实: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选举人大代表,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分)www-2-1-cnjy-com
(2)思想:以法制保障人民民主。实践:1982年通 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面加强立法工作,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8分)
(3)新中国成立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新时期,进一步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4分)
1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70年代的宣传画
材料二 叶剑英委员长《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节选)
(一)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www.21-cn-jy.com
(三)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四)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九)统一祖国,人人有责……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的三幅宣传画,简述在20世纪50—70年代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导思想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主张。(10分)
(3)根据材料三,请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指导思想。(6分)
解析: 本题通过图文材料探究新中国成立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通过本题,使学生认识中央政府随着形势的变化在调整对台政策,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图片信息研究历史发展方向的能力。第(1)问,由关键词“解放”可以体现当时中央对台政策是“武力”;第(2)问,关键词“和平统一”表明中央对台政策明显变化;第(3)问应围绕对台政策有法可依作答。
答案: (1)武力解放台湾。(4分)
(2)祖国统一;和平谈判;第三次国共合作;高度自治;两种制度。(10分)
(3)解决台湾问题有法可依,以一个中国为前提、“一国两制”方式争取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