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第二轮教学案1力与直线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物理第二轮教学案1力与直线运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3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03-10 22:55:00

文档简介

【学习课题】第二讲 力与直线运动 【课时编号】2
典型例题
【例1】用长度为L的铁丝绕成一个高度为H的等螺距螺旋线圈。将它竖直地固定于水平桌面。穿在铁丝上的一珠子可沿此螺旋线无摩擦地下滑。这个小珠子从螺旋线圈最高点无初速滑到桌面经历的时间t=。
【例2】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在一起,将B放在水平桌面上,A用弹簧支撑着,如图所示,若用竖直向上的力拉A,使A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试求:(1)经过多长时间B开始离开地面 (2)在B离开桌面之前,拉力的最大值
训练题 (05年扬州)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  )
A.0?            B.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
C.大小为g,方向垂直于木板向下? D.大小为g,方向水平向右
[例3] 一质量为500kg的木箱放在质量为2000kg的平板车的后部,木箱到驾驶室的距离L=1.6m.已知木箱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84,平板车以v0=22.0m/s的恒定速度行驶.突然驾驶员刹车使车做匀减速运动,为不让木箱撞击驾驶室,g取10m/s2,试求:
(1)开始刹车到平板车完全停止至少要经过多长时间?
(2)驾驶员刹车时的制动力不能超过多大?(g取10m/s2)
训练题如图所示,质量M = 8kg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恒力F,F = 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 = 2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2,小车足够长.求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 = 1.5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取g = 10m/s2).
【例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两个物体A、B,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滑轮,将A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B悬空.设A与斜面、斜面与水平地面间均是光滑的,A在斜面上沿斜面加速下滑,求斜面受到高出地面的竖直挡壁的水平方向作用力的大小.
训练题 如图所示,质量M = 10kg的木楔静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楔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02.在木楔的倾角为θ = 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 = 1.0kg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s = 1.4m时,其速度υ = 1.4m/s在这个过程中木楔没有移动,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取g = 10m/s2).
[例5] 如图1-3(a),质量分别为m1=1kg和m2=2kg的A、B两物块并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若对A、B分别施加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水平外力F1和F2,若F1=(9 – 2t)N,F2 =(3 +2t)N,则:(1)经多长时间t0两物块开始分离?
(2)在图1-3(b)的坐标系中画出两物块的加速度a1和a2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速度的定义为v = Δs/Δt,“v-t”图象下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位移Δs;加速度的定义为a=Δv/Δt,则“a-t”图象下的“面积”在数值上应等于什么?(4)由加速度a1和a2随时间变化图象可求得A、B两物块分离后2s其相对速度为多大?
[例6](2005年北京西城区一模)如图所示,电荷量均为+q、质量分别为m、2m的小球A和B,中间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中以速度v0匀速上升,某时刻细绳断开,求:
⑴电场的场强及细绳断开后,A、B两球的加速度
⑵当B球速度为零时,A球的速度大小
⑶自细绳断开至B球速度为零的过程中,两球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增量为多少?
训练题(2005年福建一模)在一个水平面上建立x轴,在过原点O垂直于x轴的平面的右侧空间有一个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6×105N/C,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同,在O处放一个带电量q=-5x10-8C,质量m=10g的绝缘物块。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沿x轴正方向给物块一个初速度vo=2m/s,如图所示,求物块最终停止时的位置。(g取10m/s2)
[例7](2005年武汉一模)如图11所示,PR是一长为L=0.64m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挡板R固定在平板的右端。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的匀强电场E,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磁场的宽度d=0.32m。一个质量m=0.50×10-3kg、带电荷量为q=5.0×10-2C的小物体,从板的P端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从D点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碰到挡板R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不计撤掉电场对原磁场的影响),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作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减速运动,停在C点,PC=L/4。若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取10m/s2。
(1)判断电场的方向及物体带正电还是带负电;
(2)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求物体与挡板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训练题(2005年南京一模)如图所示,某空间存在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带电微粒由a点进入电磁场并刚好能沿ab直线向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粒一定带负电
B.微粒动能一定减小
C.微粒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D.微粒的机械能一定增加
[例8](2005年重庆一模)如图所示,两根相距为d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位于水平的平面内,导轨与轴平行,一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在x>0的一侧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一电阻为r的金属直杆与金属导轨垂直放置,并可在导轨上滑动。开始时,金属直杆位于x=0处,现给金属杆一大小为v0、方向沿x轴正方向的初速度。在运动过程中有一大小可调节的平行于x轴的外力F作用在金属杆上,使金属杆保持大小为、方向沿x轴负方向的恒定加速度运动。金属轨道电阻可忽略不计。
求:(1)金属杆减速过程中到达x0的位置时金属杆的感应电动势E;
(2)回路中感应电流方向发生改变时,金属杆在轨道上的位置;
(3)若金属杆质量为m,请推导出外力F随金属杆在轴上的位置(x)变化关系的表达式。
训练题(2005年上海二模)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MN和OP水平放置,MO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导轨相距为d,其间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B,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CD垂直于导轨放置,并接触良好。用平行于MN的恒力F向右拉动CD。CD受恒定的摩擦阻力Ff。已知F > Ff。求:
(1)CD运动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当CD达到最大速度后,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3)当CD的速度是最大速度的 EQ \A( )时,CD的加速度是多少?
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人在岸上通过滑轮用绳牵引小船,若水的阻力恒定不变,则在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绳的拉力不断增大 B.绳的拉力不断减小
C. 船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 D.船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
2.如图所示,板A的质量为2m,滑块B的质量为m,板A用细绳拴住,细绳与斜面平行。B沿倾角为θ的斜面在A板中间一段匀速下滑,若A、B之间以及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此动摩擦因数为. ( )
A.tanθ B.(tanθ)/2 C. 2tanθ D.(tanθ) /5
3.如图所示,木块A、B质量分别为m1、m2,且,ml=2m2,当木块如图甲所示,挂在轻质弹簧下并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现把A、B用一根不计质量并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如图乙所示,用一个轻质滑轮挂在弹簧下,不计一切摩擦,当A、B在运动过程中,弹簧的伸长量为( )
A.等于x B.大于x而小于2x C.大于x/3而小于2x/3 D.小于X而大于2x/3
4.如图所示,甲带正电,乙是不带电的绝缘块,甲、乙叠放在一起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空间存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甲、乙一起向左加速运动,那么在加速运动阶段 ( )
A.甲、乙之间的摩擦力不断增大 B.甲、乙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C.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D.甲对乙的压力不断增大
5.(05年南京)弹簧秤挂在升降机的顶板上,下端挂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当升降机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始终是16N.如果从升降机的速度为3m/s时开始计时,则经过1s,升降机的位移可能是(g取10m/s2) ( )
A.2m B.3m C.4m    D.8m
6.物体从粗糙斜面的底端,以平行于斜面的初速度υ0沿斜面向上 ( )
A.斜面倾角越小,上升的高度越大 B.斜面倾角越大,上升的高度越大
C.物体质量越小,上升的高度越大 D.物体质量越大,上升的高度越大
7物块A1、A2、B1和B2的质量均为m,A1、A2用刚性轻杆连接,B1、B2用轻质弹簧连结,两个装置都放在水平的支托物上,处于平衡状态,如图今突然撤去支托物,让物块下落,在除去支托物的瞬间,A1、A2受到的合力分别为和,B1、B2受到的合力分别为F1和F2,则
A.= 0,= 2mg,F1 = 0,F2 = 2mg?   B.= mg,= mg,F1 = 0,F2 = 2mg
C.= mg,= 2mg,F1 = mg,F2 = mg?  D.= mg,= mg,F1 = mg,F2 = mg
二、计算题
8.气球上接着一重物,某一时刻两者以速度V一起从地面匀速上升,忽然重物脱离气球,经过时间t重物落回地面,不计空气对重物的阻力,则重物离开气球时气球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9.在同时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的空间中取正交坐标系Oxyz(z轴正方向竖直向上),如图所示。已知电场方向沿z轴正方向,场强大小为E磁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重力加速度为g。问: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从原点出发的质点能否分别在坐标轴x,y,z上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 若能,m、q、E、B、V及g应满足怎样的关系 若不能,说明理由。
10.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底端有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现用轻细绳将物体由静止沿斜面向上拉动,拉力F=10.ON,方向平行斜面向上,经时间t=4.0s绳子突然断了,求:
(1)绳断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2)从绳子断了开始物体再返回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间
(sin37=0.60,cos37=0.80,g取10m/s2)
11.(05年福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物块速度υ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 = 10m/s2.试利用两图线求出物块的质量及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2.如图所示,物体B放在物体A的水平表面上,已知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物体B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跟A的右侧相连?当A在外力作用下以加速度a0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弹簧C恰能保持原长l0不变,增大加速度时,弹簧将出现形变.求:
(1)当A的加速度由a0增大到a时,物体B随A一起前进,此时弹簧的伸长量x多大
(2)若地面光滑,使A、B一起做匀加速运动的外力F多大?
13.(2005年上海二模)物体A、B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A和m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和μB。用平行于水平面的力F分别拉物体A、B,得到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中A、B所示。
(1)利用图象求出两个物体的质量mA和mB。
甲同学分析的过程是:从图象中得到F=12N时,A物体的加速度aA=4m/s2,B物体的加速度aB=2m/s2,根据牛顿定律导出:
乙同学的分析过程是:从图象中得出直线A、B的斜率为:kA=tan45°=1,kB=tan26°34′=0.5,而
请判断甲、乙两个同学结论的对和错,并分析错误的原因。如果两个同学都错,分析各自的错误原因后再计算正确的结果。
(2)根据图象计算A、B两物体与水平面之间动摩擦因数μA和μB的数值。
                                
14.(05年如东)一圆环A套在一均匀圆木棒B上,A的高度相对B的长度来说可以忽略不计。A和B的质量都等于m,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f < mg)。开始时B竖直放置,下端离地面高度为h,A在B的顶端,如图所示。让它们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当木棒与地面相碰后,木棒以竖直向上的速度反向运动,并且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设碰撞时间很短,不考虑空气阻力,问:在B再次着地前,要使A不脱离B,B至少应该多长?
15.(2005年广东一模)两根足够长的、固定的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斜面内,两导轨间的距离为L ,导轨上面横放着两根导体棒ab和cd,构成矩形回路,如图所示。两根导体棒的质量为m、电阻皆为R,回路中其余部分的电阻可不计,假设未加磁场时两棒均能在斜面上匀速下滑。现在整个导轨平面内加上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开始时,棒cd静止,棒ab有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若两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不接触,且导体棒与导轨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1)两导体棒在运动中产生的焦耳热最多是多少?
(2)当ab棒的速度变为初速度的时,cd棒的加速度是多少?
O
2
1
3
4
5
6
2
4
8
10
6
a/m·s-2
图1-3(b)
图1-3(a)
A m
B 2m
O x
E
v0
N
M
O
P
C
D
R
B
h
A
B专题2答案
例1【解析】测试学生利用常规物理知识(物体沿光滑斜面滑下)解决本题中的问题。考察学生等效思维能力和变通的能力。
将此螺旋线圈等效长为L,高为H的光滑斜面,倾角为θ。
例2 C训练题【分析】 (1)弹簧一开始处于压缩状态,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弹簧的压缩量xl,mg=kxl,则xl=mg/k;当B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伸长量为x2,mg=kx2,则x2=mg/k;由于物体A匀加速上升,xl+x2=at2/2
得:t=2√mg/ka
(2)对A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g-Fn=ma,要使拉力F最大,即弹簧的弹力Fn要最大,而Fn的最大值为弹簧伸长得最长时的值,由题意可知Fn的最大值为物体B的重力mg。 F=2mg+ma
【点评】弹簧类的问题一要分清楚弹簧是处于压缩还是拉伸状态,二要在理解整个变化的过程基础上清楚临界的状态。
例3【分析】 (1)刹车后,木箱 a木=μg =4.84 m/s2,S木=/ .
车S车=/.若恰不撞, S木=L+S车.由以上几式可知,a车=5 m/s2,t=v0/a车=4.4 s
(2)F -μm2g=m1a 则F=12420 N
【点评】此类问题主张画出过程简图,从而分清对地位移与相对位移。
训练题【解析】开始一段时间,物块相对小车滑动,两者间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f = μmg = 4N??物块在Ff的作用下加速,加速度为am = = 2m/s2,从静止开始运动.
小车在推力F和f的作用下加速,加速度为aM = = 0.5m/s2,初速度为υ0 = 1.5m/s
设经过时间t1,两者达到共同速度υ,则有:υ = amt1 = υ0+aMt1?
代入数据可得:t1 = 1s,υ= 2m/s?
在这t1时间内物块向前运动的位移为s1 = amt = 1m??
以后两者相对静止,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将两者作为一个整体,在F的作用下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F =(M+m)a 得a = 0.8m/s2?
在剩下的时间t2 = t-t1 = 0.5s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为s2 =υt2+at2,得s2 = 1.1m.
可见小物块在总共1.5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s = s1+s2 = 2.1m.
【例4】【解析】设绳中张力为FT,A、B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对A在沿斜面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Agsinθ-FT = mAa?
对B在竖直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T-mBg = mBa?
联立上两式得:a = ,FT = ?
此时A对斜面的压力为FN1 = mAgcosθ,斜面体的受力如图所示??
在水平方向有:F+FTcosθ = FN1sinθ?
得:F = ?
训练题答案:f=0.61N,方向水平向左
[例5] 【分析】(1)当两物块分离瞬间,加速度相等,A、B间相互作用力为零。F1/m1=F2/m2 ,得to =2.5s
(2)略
(3)等于其速度的变化量为Δv
(4)等于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大小,即VBA=6 m/s
【点评】理解分离瞬间是加速度相等而不是受力相等是关键。加速度在时间上的积累是速度变化。
[例6]答案:⑴⑵vA=3v0⑶ΔEB=15mv02
解析:⑴设电场强度为E,把小球A、B看作一个系统,由于绳末断前作匀速运动,则有:2qE=3mg,得到,细绳断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qE-mg=maA,所以,方向向上,qE-2mg=2maB,得,即方向向下。
⑵细绳断开前后两绳组成的系统满足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动量守恒,设B球速度为零时,A球的速度为vA,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2m)v0=mvA+0,得到vA=3 v0。
⑶设自绳断开到球B速度为零的时间为t,则有:0=v0+aBt,得,在该时间内A的位移为,由功能关系知:电场力对A做的功等于物体A的机械能增量:ΔEA=qEsA=12mv02,同理研究物体B得:ΔEB=qEsB=3mv02,所以得:ΔE=ΔEA+ΔEB=15mv02
训练题答案:原点O左侧0.2m处
解析:第一个过程:物块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0。由摩擦力f =μmg,电场力F=qE,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f+F)/m=5(m/s2),由匀变速运动公式得:s1= v02/(2a)= 0.4 (m)
第二个过程:物块向左做匀加速运动,离开电场后在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由动能定理得:Fs1— f(s1+s2)=0,由以上各方程联立解得:s2=0.2(m),则物块停止在原点O左侧0.2m处.
[例7]答案:(1)见下面解析;(2)0.13T;(3)4.8×10-4J。
解析:(1)物体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证明电场力向右且大于摩擦力。进入磁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它受的摩擦力增大,证明它受的洛仑兹力方向向下。由左手定则判断,物体带负电。物体带负电而所受电场力向右,证明电场方向向左。
(2)设物体被挡板弹回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v2,从离开磁场到停在C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分解得v2=0.80m/s,物体在磁场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mg=qv2B,解得B=0.125T=0.13T。
(3)设从D点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1,根据动能定理有:,物体从D到R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qE=μ(mg+qv1B),解得v1=1.6m/s,小物体撞击挡板损失的机械能力:,解得△E=4.8×10-4J。
训练题 AD
[例8]答案:(1);(2);(3)。
解析:(1)设金属杆到达x0处时,其速度为v1,由运动学公式,解得:,金属杆的感应电动势。
(2)当金属杆的速度减小到零时,回路中感应电流方向发生改变,设此时金属杆的位置为xm,由运动学公式得。
(3)在金属杆沿x轴的正方向运动的过程中,设金属杆到达x处时,速度大小为v,则,金属杆的感应电动势为E=Bdv,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金属杆受到的安培力为FA=BId,方向为x轴负方向,设x负方向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F+FA=ma,外力F随金属杆的位置x变化的关系为:,在金属杆沿x轴的负方向运动的过程中,设金属杆到达x处时,速度大小为v,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对称性可知,v=,同理,此金属杆的感应电动势为E=Bdv,金属杆受安培力:,方向为x轴正方向,设负x方向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F-FA =ma,外力F随金属杆位置x变化的关系为:。
训练题答案:(1);(2)()2R;(3)。
解析:(1)当CD运动到最大速度υm时,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F = Ff + Bid CD上感应电动势E=Bdυm,通过CD的感应电流强度I = ,解得υm = 。
(2)当CD运动到最大速度后,电阻R上消耗的电功率P = I2R =()2R
(3)当CD运动到最大速度的 EQ \A( )时,感应电动势为E′ = EQ \A( )Bdυm,通过CD的感应电流强度I′ = ,CD的加速度a = = 。
【歼灭难点训练参考答案】
1.AD 2.D 3.D 4.BD 5 AC 6 B7B
8.答案:h=v(t-√2vt/g)(提示:重物离开气球时有与气球相等的向上速度)
9.答案:x轴,能,mg=qE+qvB;y轴,能,mg=qE(速度v大小可任意);z轴,不能;因为重力和电场力在y轴方向上,而洛仑兹力方向为x轴负方向,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所 以不可能沿z轴做匀速运动。
10.答案: (1)8.Om/s (2)4.2s或(√10+1)s(提示:物体沿斜面向上先加速,再减速至零,然后反向加速,注意加速度值每段都不同。)
11答案:μ=0.4
12答案:(1)x=m(a-a0)/k
(2)F=(M+m)a0  
13.答案:(1)甲、乙两同学的分析都错;(2)μA=0.2,μB=0.1。
解析:(1)甲、乙两同学的分析都错。甲错在把水平力F当作合外力,而A、B两物块均受摩擦力f=4N;乙错在由于a轴和F轴的标度不同,斜率k不等于tanα。正确的求解是:由牛顿第二定律:mAaA=FA—f,变形代入数据得:;同理可以求得物体B的质量为:。
(2)由题意得摩擦力:正压力所以得到:,代入数据计算得到:μA=0.2,同理可以得到:。
14答案:释放后A和B相对静止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
B着地前瞬间的速度为
B与地面碰撞后,A继续向下做匀加速运动,B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
它们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和
B与地面碰撞后向上运动到再次落回地面所需时间为
在此时间内A的位移
要在B再次着地前A不脱离B,木棒长度L必须满足条件 L ≥ x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L≥
15.答案:(1);(2)。
解析:因无磁场时,两棒匀速下滑,则有重力、弹力、摩擦力三力的合力为零,因此在滑动过程中各棒相当于只受安培力,两棒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并且稳定时两棒速度相等。
(1)根据动量守恒得:mv0=2mv共,,解得。
(2)设当ab棒的速度变为初速的时,cd棒的速度为v,则根据动量守恒得:,解得:,而,所以cd棒的加速度为。
21.答案:(1);(2);(3)。
解析:(1)导轨向左运动时,导轨受到向左的拉力F,向右的安培力F1和向右的摩擦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1=BIl,f=μ(mg—BIl),,当I=0时,即刚拉动时,a最大,。
(2)随着导轨速度增大,感应电流增大,加速度减小,当a=0时,I最大即,。
(3)当加速度a=0时,电流I最大,导轨速度最大,,,所以最大功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