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与浮力复习测试题
1、 我会选(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4分)
1. 质量为1.8×106mg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头大象 B.一位小学生 C.一只鸡 D.一颗小螺丝
2. 一个铝圆柱体,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质量会发生变化( )
A.将铝圆柱体拉长,变成铝丝 B.将铝圆柱体熔化成液态铝
C.将铝圆柱体从地球带到太空 D.将铝圆柱体挫成铝球
3. 对于密度计算公式ρ=m/V理解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物质的密度大小与其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4. 如图1所示,甲、乙、丙三幅图像中,能表示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体积与密度关系的图像是( )
A.甲 B.乙
C.丙 D.甲、乙、丙都不对
5. 鱼鳔是鱼体内可以涨缩的气囊,是鱼类的沉浮器官。鱼鳔主要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一个因素来实现沉浮的( )
A. 鱼排开水的体积 B.鱼的质量 C. 鱼的重力 D.鱼受到的压强
6.某潜水艇在海面下隐蔽跟踪某个目标,有时要上浮或下潜,但都未露出水面。若下潜时所受重力为G1,浮力为F1;上浮时所受重力为G2,浮力为F2,则( )
A. F1<F2,G1=G2 B. F1>F2,G1=G2
C. F1=F2,G1>G2 D. F1<G1,F2>G 2
7. 打捞江底的沉船(如图3),下面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使沉船与水底淤泥尽量分离
B.使用费力的机械把沉船拉起来
C.清除船体中的泥沙,使船变轻
D.将浮筒与船绑在一起,再排出浮筒内的水
8.把一铁块浸没在盛有酒精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16克酒精,若将该铁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子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ρ酒精=0.8×103kg/m3)
A. 不小于20克 B. 等于20克 C. 不大于20克 D. 大于20克
2、 我会填(每空2分,共30分)
9. 在下列数字后面添上恰当的单位:在常温常压下海水的密度约为1.03 ;在0℃,1个标准大压强下空气的密度为1.29 。
10. 有甲、乙两个实心铝球,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3,体积之比为2:5,则两球的密度之比为 。
11. 若将考场里的空气平分后压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你 (选填“能”或“不能”)提起其中的一个容器。
12.小明将某种苹果放入水中后,苹果处于悬浮状态,他将苹果从水中拿出,用水果刀削去外皮,将外皮放入水中,外皮沉底,由此推知,这只削去皮的苹果放入水中将会 。(选填“漂浮”、“沉底”或“仍悬浮”)。
13. 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一块体积是80c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 g,水的体积是 cm3。
(14.中山舰是“浓缩了中国现代史”的一代名舰,其排水量780t,全长62m,宽8.9m,它在安全航行中受到的最大浮力为____ ____N。1997年中山舰采用浮筒法打涝出水,将装满水的浮筒沉入水底,绑在沉船的两侧,用 将筒中的水排出,以减小筒的 力,在 作用下,沉船就可以浮出水面。
15.现有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四个正方体,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棱长和质量如图4所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 g/cm3, 正方体是空心的。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3 质量/g 质量/体积(g·㎝-3)
甲 1 10 18 1.8
2 20 36 1.8
3 30 54 1.8
乙 4 10 8 0.8
5 20 16 0.8
6 30 24 0.8
16.某新建住宅楼铺设自来水管需要镀锌钢管50kg,若保持管壁厚度、直径不变,改用密度为镀锌钢管密度1/10的工程塑料制作,可使自来水管的质量减少 kg;为保证水管强度,在保持水管内径不变的情况下,科技人员采用在工程塑料管外紧套镀锌钢管的办法,这样做出来的自来水管质量仍为50kg,但横截面积为原来的1.3倍,这种办法需工程塑料管 kg。
17.现有0.481吨的太空水,要分装在容积是12升的塑料瓶里,需要 只这样的塑料瓶。
3、 我会做(第22、23题每空2分,第24题8分,共24分)
18.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右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1) 分析上表的实验次数1与2(或2与3,或1与3)或4与5(或5与6,或4与6)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则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
(2) 分析上述实验次数 ,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
(3) 分析上表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
19.把橡皮泥、蜡烛、苹果、木块、加盖的小玻璃瓶、鸡蛋和若干大头针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有的物体沉入水底,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若要使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玻璃瓶沉到水底,你的做法是 ;若要使沉在水底的鸡蛋上浮,你的做法是 ;若要使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你的做法是 。通过探究可以知道:要改变物体的浮沉状况,可以通过改变 和 来实现。
20. 给你一个量筒和一个玻璃制成的小试管,另有适量的水。请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这个小试管的玻璃密度。(1)写出简要步骤;(2)根据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用字母符号表示)写出试管玻璃密度的表达式。
4、 我会答(每点1分,共8分)
铜 8.9×103 木头 0.5×103 煤油 0.8×103
铁 7.9×103 冰 0.9×103 酒精 0.8×103
铝 2.7×103 水银 13.6×103 氢 0.09
蜡 0.9×103 水 1.0×103
21.下表是一些物质的密度(单位:kg/m3)
认真阅读上表,你一定能有所发现,请写出任意三条。
22. 有一个正方体金属块,不知是什么材料制成的,为确定其“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小明想,测出这种物质的密度,不就可以判断了吗?他首先找来一把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仔细测出其边长为31.11mm,小明得意地想,我的这个测量结果绝对没有误差。接着,算出金属块体积为30.1。然后用天平称出金属块质量(结果如图5所示),小明读出示数为81.8g,根据密度公式算得ρ≈2.7g/cm3,小明肯定它是一块铝。
请你指出小明在鉴别物质实验中的五处错误。
5、 我会算(第27题5分,第28题9分,共14分)
23.已知纯硫酸的密度为1.84×103kg/m3,某客户要求所购硫酸含水量不超过5%(质量百分比),那么该客户只要测得硫酸的密度不低于多少时,即可认为产品符合要求?
24. 如图6,一圆柱形石料高h=2m,底面积S=200cm2,密度为2.5×103kg/m3,被一根绳子绑着从湖底恒以0.2m/s的速度向上拉,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00N,经过20s石料上表面刚好拉至与水面相平,忽略水的阻力,g=10N/kg。求:(1)圆柱形石料的重多大 (2)石料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多大? (3)再经过多长时间绳子就会被拉断?
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
1.C 2.D 3.D 4.C 5.A 6.C 7.B 8.A
二,我会填
9.g/cm3;kg/m3 10.5:6 11.不能 12.漂浮 13.72;72 14.7.8×106;高压气体;重;浮力 15.5;C 16.45;1.67 17.41
三,我会做
18.(1) 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 1、4(或2、5或3、6); (3)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19.在瓶中放些小铁块;在水中加盐;将橡皮泥做成船状(以上做法不唯一);物体的重力;物体所受浮力 20.(1)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V1;(2) 将小试管口向上放进盛有水的量筒里,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记下这时水面对应的刻度V2;(3)将小试管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V3;小试管玻璃的体积为V=V3-V1。由F浮=G得,ρ水g(V2-V1)=ρgV,小试管玻璃密度ρ=
四.我会答
21. (1)同一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如冰和水),即密度与状态有关; (2)气体密度小于固体、液体的密度; (3)不同物质的密度值可能相等; (4) 固体的密度不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等等
22.(1)用毫米刻度尺测边长时,不可能估读到毫米的下两位,应为31.1mm;(2)测量再精确都有误差;(3)算出的体积没带单位,应为30.1cm3;(4)游码所对的克数读错,应以左边所对的克数为准,为81.4g;(5)金属块密度即使等于铝的密度,也不能肯定它就是一块铝,还要从颜色、硬度等其它物理属性或从它的化学性质上做进一步鉴定
五,我会算
23.1.77×103kg/m3
24. 103N;400N;5s。
图1
图5
图6
图4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