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19* 一 面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与我们有一面之缘的人真可谓是千千万万,可是能够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却是微乎其微,甚至是没有。然而,一位普通工人与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却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至在四年后,鲁迅先生逝世之际,他还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新课导入资料宝袋 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1909年1月生,江苏涟水人。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2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为了纪念鲁迅逝世,阿累于10月写了回忆性文章《一面》,最初发表于黎烈文主编的《中流》半月刊。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踌躇:犹豫不决。打眼:显眼,容易引人注意。憎恶:憎恨,厌恶。地窖:贮藏用的地坑或地下室。莽撞:鲁莽。指言语、行动粗率而不审慎。字词乐园词语解释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摩挲:用手抚摸。虐待:用狠毒残忍的手段对待人。颓唐:形容萎靡不振的样子。字词乐园词语解释抖擞:振作。 他( )极了,真不该不听妈妈的话,( )地离家出走。此时,饿了一天的他十分( )。莽撞懊悔字词乐园词语运用颓唐表示手部动作的词语摩挲拍打抚摸拨弄搓捻词语积累字词乐园撕扯殷勤---热情懊悔---后悔踌躇---犹豫憎恶---厌恶模糊---清楚莽撞---谨慎舒服---难过疑惑---明白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同学的模(mú)样在我脑海里渐渐模(mó)糊起来。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字词乐园 小喇叭朗读开始了,点一点音箱,一起听。课文朗读 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朗读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初步感知初步感知1 本文记叙的是一位售票工人回忆了四年前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缘, 表现出了作为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战斗精神,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29自然段):写了“我”与鲁迅先生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一面之交。
第二部分(第30、31自然段):写与鲁迅先生的“一面”之缘对“我”的影响与激励。初步感知初步感知2 文章开头交代“我”去书店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我”要等早班车,赶上下雨,去内山书店避雨。重难点解析重难点1 文中“我”对鲁迅先生的第一次描写是怎样的? 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重难点解析重难点2 书脊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3 保证:写出了“我”对鲁迅的信任。 因为鲁迅先生在“我”心中的地位是崇高的,信赖鲁迅先生。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摸摸里衫上的衣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几天的饭费。重难点解析 “我”喜欢读书,又不能承受这个价钱。重难点4 只剩:写出了“我”生活拮据。重难点解析重难点5 “我真踌躇起来: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属于什么描写? 心理描写。写出了“我”非常渴望得到这本书。重难点解析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第二次描写是怎样的?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 字。重难点6重难点解析重难点7“我”这个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公交车售票员,从鲁迅先生的目光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感到鲁迅先生是那样温和,那样亲切,使“我”从心底感到温暖,感到慈父般的亲切,感到长者的慈爱。重难点解析 当作者猜到面前这个人是谁时,为什么没有让那个名字“蹦出来”? 没有“蹦出来”鲁迅先生的名字,一是当时环境的险恶,不能暴露鲁迅;二是作者有意强压自己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这表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由衷的敬爱之情。
重难点8重难点解析 作者是如何对鲁迅先生进行第三次描写的? 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 左手里捏着一枝黄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重难点9重难点解析 文章哪些地方写鲁迅先生“瘦”?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重难点10重难点解析 作者是按照由远及近,由粗到细,
由整体到局部,紧紧扣住一 个 字——“ 瘦” 来描写的。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重难点11作者是怎样描写鲁迅的外貌的? 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即肖像描写。本文并着重用外貌描写对鲁迅先生进行了六次描写,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给人一种“一面”胜似数面之感。含义:第一次从整体上对鲁现的身材及年龄进行了勾勒,第二次近处描写,对鲁迅的面容和精神进行具体、细致的刻画,第三次面对面对鲁迅进行描写,现察更为细致,细到烟嘴足“黄色”的安烟的一 头已 经“熏黑”也看清了。其他三次不再一一指出。运用:写作手法板书设计 一面难忘的相见永远的激励看书 内山书店选书 《毁灭》 无钱赠书 一元两本 “买一赠一”鲁迅先生是和我们在一起的鲁青迅年关爱
怀戴青鲁年迅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自 嘲
鲁迅拓展延伸一、反义词连一连。课堂演练模糊
莽撞
舒服
疑惑
结结巴巴对答如流
难过
清楚
明白
谨慎课堂演练二、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 1、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绵花了。
2、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
3、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4、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 5、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的天真。 6、我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4 6课堂演练三、《一面》题目的意思是( )
A、作者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同鲁迅先生见过一面的事。
B、作者去书店买书同鲁迅见过一面。 C、作者特意到书店买《铁流》等书与鲁迅见过一面。
D、内山先生是日本朋友,我去拜访,巧遇鲁迅先生。A课下作业1、抄写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语句。
2、运用外貌描写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谢谢您的观看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