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课件+朗读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课件+朗读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6-08 20:21:21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同学们,你们见过作家吗?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吧。新课导入资料宝袋 张钫(1989-),原名张苒,笔名张苗,生于北京。
2001年她出版了《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书,书中记录了她与巴金、冰心、季羡林、臧克家、丁聪、王蒙、胡絜(jié)青等当代著名文学艺术大师们的一次次精彩的对话。资料宝袋 季羡林(1911—2009),山东人。中国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曾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教授、系主任,副校长。精通12国语言,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彭字词乐园会认字组词:姓彭 彭叔叔 pénɡ侠组词:侠义 武侠 侠肝义胆xiá 嗯?g绿林好汉:聚集山林间反抗官府或抢劫财物的人。滚瓜烂熟:像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形
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正课:指课内要学习的课程。偏科:指单独着重某一科,不能全面发展。采访:采集素材,调查访问。字词乐园词语解释主张:对于如何行动持有某种见解。
文中指季老提倡看闲书。母语:指课内要学习的课程。贯通:全部彻底地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字词乐园词语解释起码:即最低要求,最低限度。 记者在( )美籍华人汪华时,没想到他把中国的《弟子规》背诵得 ( ),而且是用中国的( )背诵的,博得在座者的阵阵掌声。采访滚瓜烂熟字词乐园词语运用母语含有“反义词”的成语古今贯通黑白相间天地万物左右为难七上八下哭笑不得词语积累字词乐园主张---提倡贯通---贯穿兴趣---兴致鼓励---激励困难---容易喜欢---讨厌鼓励---打击主张---反对 那些绿( lù )林好汉,生活在绿( lǜ )色的树林里。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字词乐园  小喇叭朗读开始了,点一点音箱,一起听。课文朗读  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朗读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是小学生苗苗对季老的访谈录,季老在文中告诉我们:想把文章写好,就要多看书;不要偏科,要努力成为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初步感知初步感知1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记述了苗苗与季老关于儿童是否可以读“闲书”的谈话,表明了季老对儿童课外阅读持赞同的态度。
第二部分(第10、11自然段):主要写了季老根据苗苗提出的偏科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并向21世纪的青年提出了“三贯通”的更高要求。
第三部分(第12—15自然段):主要写苗苗与季老关于小学生学外语的问题进行交流。季老回答了这个问题又提出了积累古诗文的要求。初步感知初步感知2季羡林: 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 。 “不大管”与“不让看”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很多大人是反对小孩看闲书的。 闲书:“闲书”指的是《彭公案》《济公传》等课外书。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1季老支持儿童阅读闲书吗?你从哪看出来的?重难点解析季羡林: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 季老对21世纪青年提出的“三贯通”是什么?仔细阅读10、11自然段,找出答案吧!重难点解析重难点2 “三贯通”指清华大学提出的“中西贯”
“古今贯通” 和季老提出的 “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重难点解析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这句话是季老针对苗苗提出偏科这个问题而说的,表达了季老对21世纪的青年的更高期望。 苗苗向季老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仔细阅读12—15自然段。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3学习外语是否要趁早? 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重难点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学外语与地域有很大关系,与年龄关系不大。重难点解析 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起码”“最起码”写出了季老对古诗文的量化要求。 这里面既有季老自身成长的体验,又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继承的关注,更是对“古今贯通的落实”。重难点3季老对古诗文的积累提出了怎样的要求?重难点解析 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重难点解析1.课文中的“苗苗”和“大树”分别指的是谁?重难点4“小苗”指苗苗;“大树”指季羡林。重难点解析 “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会成才的内容。 2.读了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苗苗”和“大树”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访谈录 访谈录,顾名思义就是对访问谈话的记录。它是一种常见的新闻文体。文字形式的访谈录属于记叙文。本文就是一篇访谈录,是小学生苗苗访问季羡林先生的访谈录。含义: 要写好访谈录,首先,访谈主题要鲜明;其次;要以真实的采访过程为基础,尊重主人公的谈话内容;再次,要根据采访过程,确定好写作的顺序;最后,要注意访谈录的语言风格:以口语化、通俗化为主,同时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身份。运用:写作手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话题一:讨论看闲书—多读课外书话题二:交流学习偏科问题—提倡“三贯通”话题三:板书设计请教学外语是否应该趁早—鼓励早学习背诵古诗文—加大积累平易近人
关爱少年拓展延伸 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
——季羡林?《八十述怀》 季羡林名言录1.选词填空。鼓励(1)季老( )小孩要多背古诗。
(2)五星红旗永远( )着我们奋发向上。激励鼓励激励课堂演练2.给关联词语造句。只有……才……?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进步。3.季老说的“三贯通” 是什么?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课堂演练 2.如果让你对季先生做一次访谈,你会问什么? 1.搜集季慕林先生的作品读一读。课下作业谢谢您的观看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