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4·学会正确闻气味的方法。
【前置作业】
水沸腾时,水会变成 ,冬天气温下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水会 。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 。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木柴等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1cnjy.com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1:物质的变化
【实验探究1】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1-1:(1)和(2),然后认真填写实验现象记录。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前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1(1) 液态水 液态水
1-1(2) 块状的胆矾 粉末状的胆矾
2、请同学们分析上述2个实验,想一想:这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点?
水的沸腾是 的改变,胆矾的研碎是 的改变,都没有 生成是 变化。
【实验探究2】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1-1:(3)和(4),然后认真填写实验现象记录。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前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1(3) 蓝色硫酸铜溶液等 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等
1-1(4) 块状大理石等 二氧化碳气体等
2、请同学们分析上述2个实验,想一想: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 ,是 变化。
【归纳总结】综合分析上述实验,小组内交流,总结物质的变化,完成下列学案。
1、物理变化
(1)定义:物理变化是指 的变化。例如 、胆矾粉碎等。
(2)现象:物理变化主要是 的改变和 的改变。
2、化学变化
(1)定义:化学变化是指 的变化,又叫 。例如 、木柴燃烧等。
(2)现象:发光、发热、 、放出气体、 。
(4)能量变化: 、 、发光等。
(3)基本特征: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
【观察现象】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化学变化的现象视频,体会化学变化常伴随的实验现象。
【对比归纳】请同学们对比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认真完成下列表格。
区别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概念 的变化 的变化
本质区别(判断依据) 变化时
伴随现象 颜色改变、 、生成沉淀等。 、 的改变
相互联系 两者常常同时发生,化学变化中一定会发生 。
实例 矿石粉碎, ,汽油挥发等 木炭燃烧, ,食物腐烂等
【跟踪练习1】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A、气体生成 B、沉淀生成
C、新物质生成 D、颜色改变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酒精燃烧
C.汽油挥发 D.粮食酿酒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熔化 B.铁水铸锅 C.金属冶炼 D.海水晒盐
4、下列成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
☆知识2:物质的性质
【观察酒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酒精的颜色、气味、状态和沸点,以及点燃酒精时的现象。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结合上述分析,阅读课本P8-P9,认真完成下列学案。
1、物理性质
(1)定义:物质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举例:① 、状态、 、硬度、熔点、沸点、 等。② 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21世纪教育网
2、化学性质
(1)定义: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举例: 、毒性、腐蚀性、氧化性等。
【对比归纳】请同学们组内讨论,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的区别?完成下列学案。
1、理解上的区别: 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而 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2、叙述上的区别: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往往有“可、易、能、会”等字,如酒精燃烧(是 )和酒精能燃烧(是 )。21·cn·jy·com
【闻气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闻气味的方法,完成学案,并动手模拟练习。
1、闻气体时应该小心,用手轻轻地在 ,使 飘进鼻孔,切不可 闻气味。www.21-cn-jy.com
【氧气与二氧化碳】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经验,仔细观察视频,归纳下列知识。
(1)氧气是 、 的气体,能够使燃着的木条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具有 ,可以 燃烧。2·1·c·n·j·y
(2)二氧化碳是 、 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 ,不能 也不支持 ,可以用于 。【21·世纪·教育·网】
【跟踪练习2】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状态 C.熔点 D.氧化性
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氢气用作燃料 B.用灼烧法区别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C.金刚石切割玻璃 D.氧气用于炼钢
3、将钠从煤油的底部取出,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可看到钠在水面迅速移动,嘶嘶作响,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并渐渐缩小,直至消失。据此判断:
(1)钠的物理性质有:
硬度: 密度: 。 。21·世纪*教育网
熔点: 颜色: 。
(2)化学性质有:
该金属能够与 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 反应(放热或吸热)。
三、课堂小结
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
四、课堂检测(独立完成,你一定行!)
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湿衣服晾干 C.铁钉生锈 D.葡萄酿酒
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A、衣服晾干 B、食物霉变
C、电灯发光 D、轮胎爆裂
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密度 C.可燃性 D.沸点
4·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黄金压成金箔 B.汽油作燃料
C.铜作导线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5·取一根银白色的镁条做如下实验,并做好记录:
①用剪子剪一片;
②另取一片镁条放入醋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③在空气中点燃镁条产生大量白烟;
④把镁条剪成细丝状并连接电池与灯泡,灯泡发光;
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填序号)________,理由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_________,理由是 。
6·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分析归纳:21教育网
(1)酒精的物理性质: ;
(2)酒精的化学性质______;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______;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 ;
(5)酒精具有的用途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后测评
选择题
1·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熔沸点 B.溶解性 C.可燃性 D.导热性
【答案】C
【解答】A、熔沸点,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B、溶解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C、可燃性,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D、导热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C。
2·小华同学为母亲过生日,下列庆祝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编制花环 B.榨取果汁 C.点燃蜡烛 D.切分蛋糕
【答案】C
【解答】A、编制花环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榨取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点燃蜡烛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切分蛋糕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3·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这种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一定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答案】B
【解答】固体受热变成固体,如果是升华则是物理变化,如果生产另外的一种物质则是化学变化,故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21·cn·jy·com
4·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葡萄酿酒 C.食品发霉 D.瓷盘摔碎
【答案】D
【解答】
A、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食品发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瓷盘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5·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类型不相同的,这种变化是( )
A.食物腐烂 B.鸡蛋变臭 C.水蒸发 D.白磷自燃
【答案】C
【解答】
A、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鸡蛋变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水蒸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白磷自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6·①水的沸腾②胆矾研碎③铁丝燃烧④食物腐败等四个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答】①水的沸腾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胆矾研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③铁丝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四氧化三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④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水制冰 B.用粮食酿酒 C.用干冰降雨 D.用木材制桌椅
【答案】B
【解答】A、用水制冰都是水分子,不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粮食酿酒是利用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用干冰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木材制桌椅不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21·世纪·教育·网】
8·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下列典故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烧赤壁 B.凿壁偷光 C.悬梁刺股 D.刻舟求剑
【答案】A
【解答】A、火烧赤壁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凿壁偷光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悬梁刺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刻舟求剑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9·点燃蜡烛的过程中,蜡烛发生的变化( )
是物理变化 B、先是物理变化,再是化学变化
C、是化学变化 D、先是化学变化,再是物理变化
【答案】B
【解析】点燃蜡烛的过程中,蜡烛先受热融化,这是物理变化;继续加热当温度达到蜡烛的着火点时,蜡烛燃烧,这是化学变化。故选B。www.21-cn-jy.com
10·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
A.风力发电 B.煤燃烧发电
C.烧火取暖 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答案】A
【解答】A、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煤燃烧发电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烧火取暖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1·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冰融化成水 B.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浓盐酸易挥发 D.石灰水在空气中易变质
【答案】D
【解答】冰融化成水、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浓盐酸易挥发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石灰水在空气中易变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21教育网
12·下列应用,利用了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工业上用空气制氧气 B.用氧气气焊金属
C.氧气供潜水员呼吸 D.用氧气炼钢
【答案】A
【解答】A、工业制氧气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B、气焊金属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供潜水员呼吸是利用了氧气的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冶炼钢铁是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二、理解与应用
13·下列两组变化:
A组:①冰化成水 ②铁变成磁铁 ③木棒折断 B组:①火药爆炸 ②木柴燃烧 ③铁生锈
A组的特征是 ,这类变化叫 ;B组的特征是 ,这类变化叫 。21世纪教育网
【答案】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
14·下列是关于水的一些描述:①常温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②在101kPa下,水在100℃沸腾;③4℃时水的密度为1g/cm3;④水蒸发时能吸收大量的热;⑤在一定条件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⑥水能溶解食盐、糖等多种物质;⑦少量水泼到炽热的炭火上会生成可燃性的气体。21cnjy.com
上述语句中,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描述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2·1·c·n·j·y
【答案】①②③④⑥;⑤⑦。
15·请简述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
(1)纯净水和食盐水 ;
(2)食盐和纯碱 ;
(3)食用醋和酱油 ;
(4)铝线和铜线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后测评
选择题
1·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熔沸点 B.溶解性 C.可燃性 D.导热性
2·小华同学为母亲过生日,下列庆祝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编制花环 B.榨取果汁 C.点燃蜡烛 D.切分蛋糕
3·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这种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一定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4·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葡萄酿酒 C.食品发霉 D.瓷盘摔碎
5·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类型不相同的,这种变化是( )
A.食物腐烂 B.鸡蛋变臭 C.水蒸发 D.白磷自燃
6·①水的沸腾②胆矾研碎③铁丝燃烧④食物腐败等四个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水制冰 B.用粮食酿酒 C.用干冰降雨 D.用木材制桌椅
8·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下列典故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烧赤壁 B.凿壁偷光 C.悬梁刺股 D.刻舟求剑
9·点燃蜡烛的过程中,蜡烛发生的变化( )
是物理变化 B、先是物理变化,再是化学变化
C、是化学变化 D、先是化学变化,再是物理变化
10·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
A.风力发电 B.煤燃烧发电
C.烧火取暖 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11·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冰融化成水
B.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浓盐酸易挥发
D.石灰水在空气中易变质
12·下列应用,利用了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工业上用空气制氧气
B.用氧气气焊金属
C.氧气供潜水员呼吸
D.用氧气炼钢
二、理解与应用
13·下列两组变化:
A组:①冰化成水 ②铁变成磁铁 ③木棒折断 B组:①火药爆炸 ②木柴燃烧 ③铁生锈
A组的特征是 ,这类变化叫 ;B组的特征是 ,这类变化叫 。21世纪教育网
14·下列是关于水的一些描述:①常温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②在101kPa下,水在100℃沸腾;③4℃时水的密度为1g/cm3;④水蒸发时能吸收大量的热;⑤在一定条件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⑥水能溶解食盐、糖等多种物质;⑦少量水泼到炽热的炭火上会生成可燃性的气体。21教育网
上述语句中,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描述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21cnjy.com
15·请简述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
(1)纯净水和食盐水 ;
(2)食盐和纯碱 ;
(3)食用醋和酱油 ;
(4)铝线和铜线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4·学会正确闻气味的方法。
【前置作业】
水沸腾时,水会变成水蒸气,冬天气温下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水会结冰。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木柴等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www-2-1-cnjy-com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1:物质的变化
【实验探究1】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1-1:(1)和(2),然后认真填写实验现象记录。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前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1(1) 液态水 有气体生成 液态水 无
1-1(2) 块状的胆矾 块状变成粉末状 粉末状的胆矾 无
2、请同学们分析上述2个实验,想一想:这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点?
水的沸腾是状态的改变,胆矾的研碎是形状的改变,都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实验探究2】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1-1:(3)和(4),然后认真填写实验现象记录。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前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1(3) 蓝色硫酸铜溶液等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等 有
1-1(4) 块状大理石等 有气体生成;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气体等 有
2、请同学们分析上述2个实验,想一想: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归纳总结】综合分析上述实验,小组内交流,总结物质的变化,完成下列学案。
1、物理变化
(1)定义: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如水结冰、胆矾粉碎等。
(2)现象:物理变化主要是形状的改变和状态的改变。
2、化学变化
(1)定义:化学变化是指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例如铁生锈、木柴燃烧等。
(2)现象: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4)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
(3)基本特征: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
【观察现象】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化学变化的现象视频,体会化学变化常伴随的实验现象。
【对比归纳】请同学们对比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认真完成下列表格。
区别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概念 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判断依据)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伴随现象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形状、状态的改变
相互联系 两者常常同时发生,化学变化中一定会发生物理变化。
实例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发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跟踪练习1】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A、气体生成 B、沉淀生成
C、新物质生成 D、颜色改变
【答案】C
【解答】化学变化是指指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故选C。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酒精燃烧
C.汽油挥发 D.粮食酿酒
【答案】C
【解答】A、菜刀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C。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熔化 B.铁水铸锅 C.金属冶炼 D.海水晒盐
【答案】C
【解答】A、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铁水铸锅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金属冶炼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海水晒盐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4、下列成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
【答案】C
【解答】A、木已成舟是形状的改变,B、花香四溢和D、滴水成冰是状态的改变,故都错误。
B、蜡炬成灰是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故是化学变化,选C。
☆知识2:物质的性质
【观察酒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酒精的颜色、气味、状态和沸点,以及点燃酒精时的现象。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结合上述分析,阅读课本P8-P9,认真完成下列学案。
1、物理性质
(1)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举例:①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②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
(1)定义: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举例:可燃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等。
【对比归纳】请同学们组内讨论,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的区别?完成下列学案。
1、理解上的区别: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而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2、叙述上的区别: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往往有“可、易、能、会”等字,如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和酒精能燃烧(是化学性质)。21世纪教育网
【闻气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闻气味的方法,完成学案,并动手模拟练习。
1、闻气体时应该小心,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切不可凑到容器口闻气味。
【氧气与二氧化碳】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经验,仔细观察视频,归纳下列知识。
(1)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够使燃着的木条剧烈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21教育网
(2)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于灭火。
【跟踪练习2】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状态 C.熔点 D.氧化性
【答案】D
【解答】A、颜色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状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熔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
D、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
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氢气用作燃料 B.用灼烧法区别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C.金刚石切割玻璃 D.氧气用于炼钢
【答案】C
【解答】A、氢气用作燃料是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灼烧法区分棉纤维与羊毛纤维,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将钠从煤油的底部取出,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可看到钠在水面迅速移动,嘶嘶作响,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并渐渐缩小,直至消失。据此判断:
(1)钠的物理性质有:
硬度: 密度: 。 。2·1·c·n·j·y
熔点: 颜色: 。
(2)化学性质有:
该金属能够与 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 反应(放热或吸热)。
【答案】(1)较小;比煤油大,比水小;较低;银白色。
水;放热。
三、课堂小结
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
四、课堂检测(独立完成,你一定行!)
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湿衣服晾干 C.铁钉生锈 D.葡萄酿酒
【答案】B
【解答】A、纸张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湿衣服晾干水水分蒸发的过程,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铁钉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该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该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B。
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A、衣服晾干 B、食物霉变
C、电灯发光 D、轮胎爆裂
【答案】B
【解答】
A、衣服晾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食物霉变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电灯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轮胎爆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密度 C.可燃性 D.沸点
【答案】C
【解答】A、颜色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
B、密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
C、可燃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正确;
D、沸点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
故选C。
4·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黄金压成金箔 B.汽油作燃料
C.铜作导线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答案】B
【解答】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21·cn·jy·com
A、黄金压成金箔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将其变成薄片,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错;
B、汽油作燃料是利用汽油的可燃性,汽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汽油作燃料利用了汽油的化学性质,故B正确;【21·世纪·教育·网】
C、铜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错;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是利用石墨的硬度小,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5·取一根银白色的镁条做如下实验,并做好记录:
①用剪子剪一片;
②另取一片镁条放入醋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③在空气中点燃镁条产生大量白烟;
④把镁条剪成细丝状并连接电池与灯泡,灯泡发光;
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填序号)________,理由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_________,理由是 。
【答案】①④;没有生成其它物质;②③;生成其它物质。
6·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分析归纳:21cnjy.com
(1)酒精的物理性质: ;
(2)酒精的化学性质______;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______;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 ;
(5)酒精具有的用途 。
【解答】(1)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水溶性、溶解能力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填: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21·世纪*教育网
(2)酒精容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填:易燃烧。
(3)酒精汽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汽化。
(4)酒精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填: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故填: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导入
葡萄酿成酒
铁生锈
玻璃破碎
水结冰
这些变化有什么区别?
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有新的物质生成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方法引导
实验前
实验中
实验后
颜色、状态、气味
光、热、颜色改变、气体的生成、沉淀的生成
颜色、状态、气味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实验探究
实验1-1:
水加热汽化、水蒸气冷凝成水都是水状态的改变
水的沸腾
(1)水的沸腾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实验探究
实验1-1:
(2)胆矾的研碎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实验探究
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实验
1-1(1)
实验
1-1(2)
液态的水
产生气泡,遇冷凝结成水珠
块状的胆矾
液态的水
变为蓝色粉末
粉末状胆矾
无
无
想一想:这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点?
水的沸腾
胆矾的研碎
液
气
液
态
态
态
(状态改变)
块
粉末
状
状
(形状改变)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实验探究
实验1-1:
(3)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实验探究
实验1-1:
(4)石灰石和盐酸反应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实验探究
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实验
1-1(3)
实验
1-1(4)
蓝色硫酸铜溶液等
有蓝色沉淀生成
块状的大理石等
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等
产生气体、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气体等
有
有
讨论:
(1)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特征?
(2)这两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吗?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归纳总结
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
(1)定义: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形状、状态改变
(2)现象:
2、化学变化
(1)定义:
生成了其它物质(又叫化学反应)
(2)常伴随的现象:
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3)常伴随的能量变化:
吸热、放热、发光等
(4)基本特征:
有其它物质生成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观察现象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1、发光、放热
2、颜色改变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观察现象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3、产生沉淀
4、生成气体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对比归纳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
伴随现象
相互联系
实例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生成其他物质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形状、状态的改变
光、热,色变,气体、沉淀
化学变化中一定会伴随物理变化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发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跟踪练习1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A、气体生成 B、沉淀生成
C、新物质生成 D、颜色改变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酒精燃烧
C.汽油挥发 D.粮食酿酒
C
C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跟踪练习1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熔化 B.铁水铸锅
C.金属冶炼 D.海水晒盐
4、下列成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
C
C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观察酒精
观察一杯酒精,说出它有哪些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沸点:
点燃时:
能燃烧
讨论:这些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无色
有特殊气味
液体
80℃
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发生了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归纳总结
二、 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1)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2)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可燃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等。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对比归纳
思考: 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的区别
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而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字,
如 酒精燃烧和酒精能燃烧
1、理解上的区别:
2、叙述上的区别: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闻气味
你会闻气体的气味吗?
闻气体时应该小心,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切不可凑到容器口闻气味。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氧气与二氧化碳
实验1-2:氧气与二氧化碳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够使燃着的木条剧烈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于灭火。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乙醇做燃料
二氧化碳可以灭火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跟踪练习2
1、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状态
C.熔点 D.氧化性
2、下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氢气用作燃料 B.用灼烧法区别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C.金刚石切割玻璃 D.氧气用于炼钢
D
C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跟踪练习2
3、将钠从煤油的底部取出,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可看到钠在水面迅速移动,嘶嘶作响,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并渐渐缩小,直至消失。据此判断:
(1)钠的物理性质有:
硬度: 密度: 。
熔点: 颜色: 。
(2)化学性质有:
该金属能够与 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 反应(放热或吸热)
较 小
较 低
比煤油大,比水小
银白色
水
放热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小结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板书设计
变化
性质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区别
区别
联系
物理变化
反应
决定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检测
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湿衣服晾干
C.铁钉生锈 D.葡萄酿酒
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A、衣服晾干 B、食物霉变
C、电灯发光 D、轮胎爆裂
B
B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检测
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密度
C.可燃性 D.沸点
4、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黄金压成金箔 B.汽油作燃料
C.铜作导线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C
B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检测
5、取一根银白色的镁条做如下实验,并做好记录:
①用剪子剪一片;
②另取一片镁条放入醋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③在空气中点燃镁条产生大量白烟;
④把镁条剪成细丝状并连接电池与灯泡,灯泡发光;
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填序号)________,理由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_________,理由是 。
①④
②③
有新物质生成
没有新物质生成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检测
6、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分析归纳:
(1)酒精的物理性质
;
(2)酒精的化学性质______;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______;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 ;
(5)酒精具有的用途 。
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
易燃烧
汽化
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作业布置
1、复习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家中的厨房中找到一些物质,尝试描述它们的理化性质。
2、完成课本P10第2题(请抄题),明天交作业本!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