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复习纲要
十二个主要概念:温度、熔化、汽化、液化、蒸发、沸腾、升华、凝华、熔点、凝固点、沸点、白汽。
两个重要探究实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水的沸腾。
两组主要图像: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沸腾图像。
另了解、水的循环和自然界中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
本章知识网络;
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用符号____表示。
2、温度的高低凭_____判断不可靠。测量温度的仪器是_________。常用的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表、寒暑表)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3、温度计上方的字母“C”表示它测出的温度是____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__,用符号_____来表示。读作摄氏度。
4、摄氏温标的规定:把_________________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但在国际单位制中采用________温标。
5.宇宙中温度的下限(即最低温度)是_______℃,这个温度叫做绝对零度。以_________作为起点的温度叫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这种温标的单位是_______,简称_____,符号是_____。)
(注意:温室效应;热岛效应机理不同)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一定要先观察_______和__________。(实测前先要估测。)
2、使用时放置规则:玻璃泡全浸入,莫碰杯底和杯壁。
3、使用时的读数规则:①、等到示数________后读数。②、读数时_______要继续留在液体中。③、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_______。
关于体温表(也叫体温计): 体温表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区别:
不同 实验室温度计 体温表
量程 较大 __________℃
分度值 1~2℃ ______℃
内部构造特点 内径均匀 玻璃管下端有一个缩口
外形 一般是圆柱形 ______形,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使用时 严格按照规则 使用前要先_____几下。
在下面的知识网络的括号内填上相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并注明吸热还是放热
汽化与液化
1汽化有______和_____两种方式。 两种汽化方式的异同点比较:
政法蒸发蒸蒸发蒸发 非
相同点: 都属于_______现象; 都要_____热_
温度要求 任何温度下 一定温度下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缓慢
液温变化(能否致冷) 液体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影响因素 表面的气体压强
蒸发和沸腾虽都吸热,但蒸发吸热能致冷,沸腾虽吸热却不致冷。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 。
3、沸腾的两个充分必要条件是:⑴、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
4、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或两种方法兼用
5、 “白汽”不是气。“白汽”是_____态的水(是以液态“小水珠”的形式存在的水)。
6、液化过程要_____热。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就是因为不只是水蒸气的温度高,还因为水蒸气遇到相对较冷的皮肤______时会往皮肤上放热。
熔化和凝固
1、固体分为 和 两类。晶体有____点和_______点。实验表明: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_______。(填相同和不相同)
2、熔化的两个充分必要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凝固的两个充分必要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3、晶体在熔化时、液体在沸腾时温度是 的,但是其内能将 ___ 。(不变、减小,增大)
4、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不同.晶体的熔化图线是一条折线,见图4—l所示;而非晶体的熔化图线是一条曲线,见图4—2所示.
图4—1 图4—2
常见的晶体有:各种金属、海波、冰、食盐.非晶体有:松香、蜂蜡、沥青.
5、怎样分析物态变化图像:
以海波的熔化图像为例:见图4—3所示,通过图像弄清以下几点:
图4—3
AB线段:代表物质处于_____态,吸热,物质温度_______.
BC线段:熔化过程,代表物质处于固液混合状态,虽然吸热,但温度_________。 (升高、降低,保持不变)
CD线段:代表物质处于____态,吸热,温度_______.
6、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的举例:下雪不冷化雪冷;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等。
升华和凝华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升华。升华现象要_____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凝华。凝华现象要_____热。
3、你能列举出4个升华现象的例子吗?
4、你能列举出4个凝华现象的例子吗?
5、列举出干冰升华吸热致冷的3个应用: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
水的循环
1、雨的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云的形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
雪的形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主要是__________。
冰雹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主要是________。
雾和露的形成属于_______现象。
霜的形成属于_______现象
2、仔细观察“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
指出下列事实中发生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①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②冰块放进茶杯,杯的外壁会出现小水珠。③朝北、背阳的积雪,日久了也会减少。④严冬里,冰冻的衣服晾干了。⑤用久的灯泡的壁变黑。⑥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⑦落地的树叶枯萎。⑧揭开锅盖时,戴眼镜的人看不清锅内的食物。
霜
云
露
蒸发
凝 华
冰山
水蒸气
凝 华
水
雨
雪
液化、凝华
液 化
液 化
水
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复习学案
课标要求与考点聚焦:
温度、温度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
六种物态变化现象的实例及解释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放热情况
物态变化过程的t—t坐标图像+
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水循环现象
水资源的保护:节约用水意识
让插图帮我们回忆和巩固:
图4-1: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图4-2:物体的_____程度—温度的高低凭_____判断不可靠,要用_______进行测量。
图4-3:①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什么原理制成的?
②此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是多少?
图4-4:摄氏温标是怎样规定的
图4-5:热力学温标的规定;符号____;单位_____、单位符号____。
图4-6:温度计使用时的正确放置和读数规则?
图4-7: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构造特点?正确使用?
图4-12:会正确读、写温度值。
什么叫汽化和液化 汽化过程要_____热——用蘸有酒精的棉球在温度计上擦一下,温度计的示数会先______然后升高,为什么?(蒸发吸热能致冷)
汽化有_____和_____两种方式。什么叫蒸发和沸腾?两者异同之处?
图4-14: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是_____的高低、_______的大小、______的快慢。
图4-15:沸腾实验的实验器材(钟表)、数据表格(沸腾后还要继续观察5分钟)
图4-15、4-21:知道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的气泡变化情况的不同?
图4-16、4-22B:沸腾t—t坐标图像——液体沸腾后继续____热,但温度_____。
图4-17: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图4-18:“白气”不是水蒸气,白气是___态的水,是水蒸气遇冷_____成的小水珠。
图4-19、4-25:液化过程要_____热。相同温度的水蒸气比开水烫伤更严重,就是因为不只水蒸气的温度高,还因为水蒸气遇冷液化时会往皮肤上_______。
图4-26:______组的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什么叫熔化?什么叫凝固?熔化过程要____热;凝固过程要____热。
固体分为 和 两类。两者的区别?
图4-27: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和晶体的状态怎样变化?
图4-28:会分析晶体的熔化图像——参看复习纲要5、怎样分析物态变化图像。
图4-30:了解非晶体的熔化图像。
图4-33: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图4-34:借助活动1和活动2的两个实验加强对“升华”和“凝华”概念的理解。
图4-35、4-36:了解干冰升华吸热致冷的应用。(人工增雨原理)
图4-39:云的成份是水蒸气遇冷______成的小水珠和_______成的小冰晶。
图4-40:雨的形成。
图4-41:冰雹——雨点凝固成的冰珠;雪——水蒸气_______成的小冰晶。
图4-43、4-44:雾和露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现象。
图4-45:霜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现象。
图4-51、图4-52: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减少污染;循环使用;节约用水等。
看书完毕,形成本章知识网络结构——参看复习纲要试卷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中考试题精选:
1、(2008湖南常德)2008年4月,常德市出现了首例“手足口”病例之后,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要求各地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晚检,并报告检查情况,其中就用了到体温计。下图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分度值为 __ ℃。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 ℃。
2、(2007江西)“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3、(07河南)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
A.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汽
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升华而成的
C.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表面的水珠是从鸡蛋里渗出的
D.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利用热风加快手上水的蒸发(
4、(08广东))(1)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 根据图l0所示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提出使用温度计注意事项中的两项:
① ;
② 。
5、(08湖北恩施)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 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6、 (08安徽)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的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凝固
B.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的冰镇矿泉水的瓶壁 “流汗”——液化
C.秋天的夜晚,小草上出现露珠——升华
D.冬天,人口里呼出“白气”——汽化
7、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剥去包装纸,冰棒冒“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B、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C、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升华现象
D、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
8、(08包头)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人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人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发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 )
9、(08黄冈)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________ ,使手不会被烫伤。
10、(08北京)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搭配正确的是 (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升华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熔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液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11、仔细观察“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
12、(08广西柳州)如图6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图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由此可判断当地气压_ 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13、(08密云)如下图乙所示,是探究某液态物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装置,依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了该液态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该液态物质从开始凝固到完全凝固所用的时间是 _ min,8S末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_ ℃。
14、(08杭州)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徐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根据图像可以推断,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 _ ℃。
(2)若小徐测出实验用水的质量为lkg,则将水从89℃加热到94℃需吸收多少热量
第5题图
第14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