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课文导入 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黄山,重点欣赏黄山松树的奇美,感悟它的品格与精神。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学习本文观察细致,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3、培养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辨析词语的能力;
4、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通过课文详细的描写,充分理解黄山松的三大特点;
6、学习丰子恺抓住事物点进行形象具体描写的方法。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名仁,又名婴行。自幼爱好美术。1941年进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19年毕业。1921年赴日学习音乐和美术。回国后,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资料袋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地跨市内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078平方公里。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日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素称黄山“五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黄山8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三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描摹 摹本 摹写 临摹 崩裂 驾崩 山崩地裂
婷婷玉立 娉娉婷婷 山崖 悬崖 铸造 铸就 铁铸蒲草 蒲扇 蒲棒 蒲公英 小阜 如山如阜 物阜民丰
囫囵 石髓 偎傍 依偎 谛视 谛听 砂粒字词积累字词积累描摹:用语言文字表现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状和特性等。
囫囵:完整,整个儿。
臆测:主观的推测。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谛视:仔细地看。
小阜:小山丘。
窈窕:文静而美好。
娉娉婷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初读课文黄山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奇松怪
石初读课文云海温泉冬 雪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了解课文大概内容。(1)概括说明黄山松有特点。
(2—4)写黄山松的三个特点,并具体写了团结松和蒲团松。
本文主要是描写黄山景物中最具特色的景物之——松树。整体感知 默读全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并说说黄山松有哪三个特点?特点之一:坚韧顽强。
特点之二:一心向着阳光。
特点之三: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整体感知 (1)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黄山松的特点的?
(2)哪些结构体现了作者对黄山松的由衷称赞和喜爱?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整体感知整体感知黄山松生长在怎样的环境里?它生长的得怎样? 在抗日战争时期,丰子恺的散文主题大多和抗战有关,这篇《黄山松》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写的,我想丰子恺一定是借着《黄山松》的精神来歌颂我们中华民族的顽强精神、不向黑暗屈服的精神、异常强大的团结精神。师全国军民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这部悲壮的历史,闪耀着中华民族精神。黄山松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时代精神。我们应该学习黄山松精神,颂扬黄山松精神,让黄山松精神代代相传。知识拓展 黄山松不仅有挺拔秀美的姿态,还有一心向阳的枝条,更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然而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文章仅仅只是在写黄山松么?松树是坚韧顽强的,是团结的,人有何尝不是呢?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根据自己的喜好,任选一题完成。
(1)徐霞客的《游黄山日记》,袁牧的《游黄山记》,叶圣陶的《黄山三天》,丰子恺的《上天都》等都体现了黄山的绝美秀丽的风姿。找到相关的书籍读一读。
(2)黄山奇松千姿百态,请你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一种姿态奇特的松树。
(3)上网了解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