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课件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题西林壁课件 (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6-09 18:0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课文导入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有许多风景名胜令人流连忘返,今天老师就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那就是庐山。庐山出名的原因除了优美的风光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一首诗。你知道是什么诗吗?(出示课件《题西林壁》)这是北宋著名的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的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学习目标1、会写“缘”字。理解“识”“缘”等字在古诗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古诗,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读懂古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人在庐山因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的道理。
4、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及诗句中所蕴含的哲理。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资料袋 庐山位于江西北部,北临长江,东临潘阳湖,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名山,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声誉。
庐山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
资料袋西林寺,坐落于庐山北麓 ,为庐山北山第一寺。初读诗文 字词积累题:
不识:
只缘:
身:
此:书、写看不清、认不清只因为自己这读前两句诗,试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岭”的特点是什么?“峰”的特点又是什么?诗意理解诗意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具体指什么不同?)连绵起伏的山岭巍然耸立的险峰景色姿态诗文翻译 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正面看,庐山是峭拔挺立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为什么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之中。
诗文分析放飞想象:
横着看,庐山 ;
侧着看,庐山 ;
从远处望,庐山 ;
从近处看,庐山 ;
从高处俯视,庐山 ;
从低处仰望,庐山 ……
千姿百态 变化万千诗文分析横看岭诗文分析侧看峰诗文分析远诗文分析近诗文分析高低诗文分析 题西林壁 前两句是写什么?后两句是写什么?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景色(雄奇壮观)
以及不同姿态感悟、悟出道理后两句仅指观庐山的道理吗?
也告诉了我们什么?诗文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客观地、 冷静地进行调查分析,就容易主观地被局部的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启发我们看问题要全面地、客观地去看,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