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 综合练习(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 综合练习(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03-22 15:25:00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 第一节 质 量一、选择题:
1.一个经多年使用磨损的铅球,下列物理量中发生变化的是 ( )
A. 质量 B. 物重
C. 体积 D .以上三个答案都正确
2.托盘天平的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
A. 调节横梁的平衡
B. 代替指针指示的位置
C. 相当于向左盘加小砝码
D. 相当于向右盘加小砝码3.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 )。
A.50t B.50kg C.50g D.50mg
4.质量为1.5×106 mg的物体可能是 ( )。
A. 一个鸡蛋 B.一只鸡 C. 一粒沙子 D. 一头牛5.下列情况中,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
A. 跳到水里游泳的人,觉得自 己变轻了
B. 粉笔写字后变短了
C. 把一根金属棒拉成金属丝
D. 铁块在高温下变成铁水 6.前苏联的尤里·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07分,在太空待了108min后安全返回地面,成为人类第一个登上太空的航天员,加加林在地面的身高约为1.75m,质量约70kg,则他在太空的质量是 ( )。
A.0kg B.140 kg C.70kg D.无法确定7.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物体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B. 物体有质量是由天平称出来的
C. 质量为3.5×107毫克可能是一个小学生的质量
D. 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它等于巴黎国际计量局内的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一、选择题:
1D 2D 3C 4B
5B 6C 7B 8.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_ __,常见的单位还有 ____、_____和______。
9.完成以下单位换算:
(1)5300kg= t;
(2)0.15kg= g;
(3)500mg= g.;
(4)500g= kg。10.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是 。
11.请填上适当的数值和单位:
(1)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 l0 ;
(2)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0 ;
(3)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5 。二、填空题: 8、kg t g mg
9、5.3 150 0.5 0.5
10、天平
11、g g t
12.认识一下天平,请将各个器件的名称填在对应的括号中。
12、13. 据2003年5月30日美国物理年会公布的数据,地球的质量是5.972×1021t,比原来公认的5.978×1021t轻了______kg.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成了继前苏联、美国之后,太空俱乐部的第三位成员,杨利伟也成为举国敬仰的民族英雄。杨利伟在介绍自己的训练时说,航天环境的训练,几乎是在挑战人体的极限,每一次训练都要让他掉1.5kg的质量,平时经常进行一种低压呼吸训练,就是相当于把体重8—8.5倍的重量压在身上,每次他的面部都被压的变形,连眼泪都不由自主地被“拉”下来, 在做空间失重的训练时,发生空间运动病是常事.
杨利伟的身高1.68m,身体质量约65kg,杨利伟在做低压呼吸训练时,相当于多少质量的物体压在他身上?杨利伟在做空间失重的训练时,他的质量是多少?三、实验探究题 :13、6×1021
14、解:m小=8m人=8×65kg
=520kg.
m大=8.5m人=8.5×65kg
=552.5kg.
答:训练时,相当于520kg---552.5kg的
物体压在他身上。他做空间失重
训练时,质量仍是65kg. 课件17张PPT。 第二节 学习使用 天平和量筒 1. 托盘天平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其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称量物体前首先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B.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
C.不管桌面是否水平,只要调平横梁就可以称量
D.不能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2. 只测一次,要求较准确地测出 80 cm3的酒精,请你在下列4种规格的量筒中,选出适当的量筒( )。
A、总容量100mL,最小刻度5ml B、容量250mL,最小刻度10mL
C、总容量50mL,最小刻度5ml D、容量50mL,最小刻度2 mL3. 小利同学在称出质量是59g药品的过程中,她往天平右盘内添加砝码的顺序是( )。
A. 50g,9g B.50g,6g, 2g, 1g
C. 20g,20g 10g,4g, 3g,2g
D.50g,5g,2g,2g4. 要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测量100枚相同大头针的质量,然后除以100
B.测量一枚大头针和一块铁块的质量,然后再减去铁块的质量
C.把一枚大头针直接放在天平左盘里测量
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行5. 有两个粗细不同的量筒,它们的分度值都是1ml,比较它们的准确度可知( )。
A.细量筒准确度高 B.粗量筒准确度高
C.两个量筒准确度一样高 D.无法确定6.托盘天平使用前需要:① 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螺母,使横梁平衡;② 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③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以上三步的合理顺序应为( )
A. ③②①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①②③7.一架天平的砝码已经磨损,用它测物体的质量,其测量结果( )
A. 偏小
B. 偏大
C. 没有影响
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8、量筒或量杯是用来测量 ____的工具,在使用量筒时,无论液面是下凹还是上凸,测量者读数时其视线都应与凹面的____或凸面的____在同一水平线上。
9、完成单位换算:
250ml=____ cm3 ; 50 cm3 = ____ m3 。10、下面是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铁块质量的几个步骤,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A.调节横梁平衡
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C.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位置
D.把铁块放在左盘
E.在右盘内放人砝码或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F.把砝码放回砝码盒
G.记录称量结果1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被测物体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g。
一、选择题:1C 2A 3D 4A 5A 6A 7B二、填空题:
8、液体体积 底部 顶部
9、250 5×10- 5
10、B C A D E G F
11、78.0三、实验探究题:12.商店常用案秤称量货物的质量。称量时,若在秤盘下粘了一块泥,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____;若砝码磨损了,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____;若调零螺母的位置比正确位置向右多旋进了一些,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____。(选填大”或“小”)13.用量筒测量不沉于水的石蜡的体积,可采用重物法。如图所示,在石蜡甲的下方拴一重物乙(如铁块),则石蜡的体积V=____。14.学校维修门窗需几百个“平头螺丝”,利用天平你能很快地知道它的数量吗?说出你的办法来,并实际做一做,这样求出的平头螺丝的个数跟实际的个数完全一致吗?(请写出需要的器材和简要的做法) 三、实验探究题:12、大 大 小
13、V3-V2
14、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和平头螺丝
实验步骤:(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2)称出10个平头螺丝的质量m1,求出每个平头螺丝的质量m0.
(3)称出所有平头螺丝的质量m总,求出平头螺丝的个数n = m总 / m0.课件20张PPT。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一、选择题:1.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这话的科学含义应 ( )
A. 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
B.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C.拿起铁比拿起棉花费力
D. 棉花的体积比铁的体积大B2.下列关于密度的概念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 密度越大的物体越重
B.不论温度如何变化,物质的密 度都不变
C. 从密度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 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 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D3.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采取了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 ( )
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
C.往量筒内倒人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
D.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体积B4. 一个瓶子正好能装下1kg的水,它一定能装下1kg的 ( )
A.煤油 B.柴油
C. 酒精 D.盐水
5.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DA6.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
A.1∶2     B.2∶1     C.2∶9     D.9∶2D7.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之间的关系是 ( )
A. ρA>ρB>ρC
B. ρA<ρB<ρC
C.ρA=ρB=ρC
D. 无法判断A一、选择题:1B 2D 3B 4D
5A  6D  7A二、填空题: 8. 水的密度是 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的密度是0.9×103kg/m3,一块冰熔化成水时,它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则体积 。
9. 质量为222.5g,体积为25cm3的金属块,其密度为 g/cm3,这块金属可能是 。10001m3的水质量是1000㎏。变小8.9铜10. 甲、乙两金属块体积相等,甲的质量是乙的3倍,则ρ甲=____ρ乙。
11. 某量筒的最大刻度是500ml,用它一次最多能测出酒精 kg。30.4二、填空题: 8、1000
1m3的水质量是1000㎏。
变小。
9、8.9 铜
10、3
11、0.4三、实验探究题:12.在故事影片中出现的“大石头”砸在人身上的画面中,“大石头”是由密度很___的材料制成的(选填“大”或“小”)。
13. 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当,你的质量是___,估算出你的体积大约是_______。小40㎏0.04m314.为了研究物质的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1)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1和2或3和4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则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表实验次数_____________,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
(3)分析上表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1和3(或2和4)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小的,质量越小。三、实验探究题: 12、小。
13、40㎏ 40000㎝3
14、(1)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
(2)1和3(或2和4)
(3)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
的比值相等。四、计算题:15.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3.5m×2m×0.6m,额定载重量为4t。问:
(1)如果车厢装满泥沙(泥沙的体积等于车厢容积),汽车载重量为多少?已知泥沙的密度为2.4×103 kg/m3.
(2)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如果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m3的泥沙? 15、解:(1)V=3.5m×2m×0.6m=4.2m3
m=ρV
=2400㎏/m3×4.2m3
=1.008×104㎏(或10.08t)
解:(2)
V′=m′/ρ
=4000㎏/ 2400㎏/m3
≈1.67m3
答:如果车厢装满泥沙,汽车载重量为
10.08t;此车最多能装1.67m3的
泥沙。课件21张PPT。第四节 阿基米德原理 一、选择题:1. 根据下面给出的数据,一定能用阿基米德定律计算出浮力大小的一组数据是 ( )
A.物体体积和液体密度
B.物体体积和物体密度
C.液体密度和物体所在处的深度
D. 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体积D2.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甲上浮、乙静止、丙下沉,在甲露出水面之前,关于它们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受到的浮力
B.乙受到的浮力大
C.丙受到的浮力大
D.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3.将一重为80N的物体,放人一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了30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
A.80N B.30N
C.50N D. 110N
4. 将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都浸没在水中,发现两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减少了2N,那么这两个物体一定有相同的 ( )
A. 密度 B.体积
C. 质量 D.重力BB5. 两手分别拿着一小木块和一大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到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则它们受到的浮力 ( )
A. 因为木块上浮,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大
B.因为石块下沉,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小
C. 因为木块体积较小,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大
D.因为石块体积较大,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大D一、选择题:1D 2D 3B 4B
5D  二、填空题: 6.将金属块的一半浸没水中,排开了0.6kg的水,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g=10N/kg)
7.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 :4,密度之比为1 :3,若把它们全部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之比为______。6N9:48. 物体所受的重力为5N,体积为4×10-4m3,当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N,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___N,方向___ ______ 。(g=10N/kg)
9. 把重17.8N的实心钢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5.8N,铜球受到的浮力是____N,铜球的体积是_________cm3.(g取10N/kg)。421竖直向下200二、填空题: 6、
7、
8、
9、6N9:441竖直向下2200三、实验探究题:10.某海滨浴场,水底布满鹅卵石,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 ( )
A 、脚越来越不疼,因为人越来越轻
B、脚越来越疼,因为人越来越重
C、脚越来越不疼,因为人的浮力越来越大了
D、脚越来越疼,因为人的浮力越来越小了D11.某同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他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溢杯、石块、水等,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A.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所受的重力.
B.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所受的重力.
C. 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杯里,用空烧杯承接从杯里溢出的被排开的水,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 测出承接了水后烧杯和水受到的总重力.
(1)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表(单位:N)
(2)从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0、D
11、1.5N 0.5N 1N
    1N  0.5N  0.5N四、计算题:12 . 重17.8N的铜块,质量为多少kg?体积为多少m3?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ρ铜=8.9×103kg/m3) (g=10N/kg)  重17.8N的铜块,质量为多少kg?体积为多少m3?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解: (1)由G=mg变形,得到: m=G/g
  =17.8N÷10N/㎏
= 1.78 ㎏ 解:(2)
V= m/ρ
= 1.78㎏/8.9×103㎏/m3
= 2 ×10-4 m3
  重17.8N的铜块,质量为多少kg?体积为多少m3?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解:(3)
F= ρ液× V排× g
= (1.0×103㎏/m3)×
(2×10-4m3)×(10N/㎏)
= 2N
  重17.8N的铜块,质量为多少kg?体积为多少m3?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课件21张PPT。第五节 物体的浮与沉 一、选择题 1.一个鸡蛋浸没在一杯清水 中,将下列添加物(足量)分别加入杯内的中经搅拌后,最终能使鸡蛋浮起来的是 ( )
A. 水 B.食盐 C.酒精 D.食用油B2.轮船在从河里驶入海里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轮船受到的浮力不变,会上浮些
B. 轮船受到的浮力不变,会下沉些
C. 轮船受到的浮力变大,会上浮些
D. 轮船受到的浮力变小,会下沉些 A3. 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在以下情况中,有下画线的物体所受浮力不发生改变的是 ( )
A. 河中的木筏漂流人海
B. 大江中的石块被冲人大海
C. 海面下的潜水艇逐渐露出水面
D. 给停泊在海港内的油轮输入原油A4.一个木块与一个空心钢球质量相等,均漂浮在水面上,比较它们浸在水中的体积 ( )
A. 木块大 B. 钢球大 C. 一样大
D.无法比较大小C5、一密度均匀的实心物体悬浮在某一种液体中,若将此物体均分成两块,并轻轻地取出一半,余下的一半在液体中( )
A. 将上浮
B. 将下沉
C. 仍然是悬浮
D. 以上情况都可能出现C6.一个蜡块投放在盛满酒精的容器中静止时,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g,若把该蜡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静止时(ρ蜡=0.9×103kg/m3、ρ酒精=0.8×103kg/m3),则溢出水的质量是 ( )
A.4g B.4.5g
C.3g D.3.6gB10. 鱼体内有一器官叫鱼瓢,鱼在水中可以自由地沉浮,就是靠改变鱼瓢的体积来实现的.当一只鱼在水中沉浮时,你认为它主要是改变 ( )
A.所受的重力
B. 所受的浮力
C. 水的密度
D.无法确定 B11. 在亚洲的西部,离地中海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内陆湖,叫做死海,死海里没有一条鱼,它的名字由此而来。为什么没有鱼呢?因为死海的水太咸了,每100千克海水中含盐20千克以上,它所产生的浮力比淡水高出近30﹪。因此,当人入水后可自然漂起,且水不没腹.根据以上内容,你认为死海的密度可能是 ( )
A.1.0×103kg/m3 B.0.8×103 kg/m3
C.1.3×103 kg/m3 D.7×103 kg/m3C一、选择题
1B 2A 3A 4C
5C 6B 10B 11C 二、填空题7、质量是300g的空心铁球重____N,当它悬浮在水中不动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N。 338、将甲、乙两支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人两种不同液体中的情形,已知甲露出水的体积大于乙露出水面的体积;则:(1)两种液体的密度相比较:ρ甲____ρ乙;(2)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比较:F甲____F乙。 (选填“>”、“=”或“<”) >=9、一个物体的体积是5×10-4m3,如果这个物体重4N,那么,它浸没在水中将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上浮三、实验探究题 12.同学们,你听说过浮石吗?顾名思义,它就是浮在水面上的石头,是一种火山喷出的岩石.当火山爆发时,在熔化的岩石内部充满了沸腾的气体,岩石迅速冷却后,岩石内部聚积了大量的气泡,就形成了浮石,它无论看上去还是摸上去都像硬泡沫一样,同学们你知道浮石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吗?答:因为浮石内部聚积了大量的
气泡,是空心物体,把它浸没
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会大
它的重力,所以会上浮,最后
浮在水面上。四、 计算题:13. 密度为0.6×103kg/m3,边长为l0cm的正方形木块,静止在水面上,求:
(1)木块所受的重力;
(2)木块受到的浮力;
(3)在木块上表面至少要加多大的力才能使木块全部浸入水中。(g取l0N/kg)已知: ρ木= 600㎏/m3
V木= 0.001m3
求(1)G木
(2)F浮
(3)F压力解: (1)由G = mg,和 m =ρV 得到:G 木 = ρ木× V木× g
=600㎏/m3×0.001m3
×10N/㎏
=6N 解:(2)
木块漂浮:F浮 = G木
所以: F浮 = 6N 解:(3)F压力+G木=F浮′
F浮′ = ρ水V排g
= (1.0×103㎏/m3)×
(0.001m3)×(10N/㎏)
= 10N
可得: F压力+G木=10N
又:G木= 6N
所以: F压力= 4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