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光的折射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光的折射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4-28 22:39:00

文档简介

光的折射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四章《光的折射》第一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 教学目标??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德育目标: 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3、 难点和重点 根据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3)关键:对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定。 二、选用的教具及设备 1、 选择教具依据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 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2、 教具: 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三、教材处理 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法、学法 1、 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2、 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 一、复习提问: 光在均匀介质中如何传播? 什么是光的反射定律??? 二、新课引入: 【演示一】: 在碗中放入硬币,放在一定的高度让学生刚好看不到碗底的硬币,再倒入适量的水,请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录像重放) 【演示二】: 在碗中倒入适量的水,斜插入一根直筷子,让学生侧面斜视观察现象。 请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三、新课教学: 1、光的折射现象 【演示三】: 光的折射,让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录像演示) 学生可观察到进入玻璃中的光线在界面处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特别强调: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2、研究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物理规律 〖提出问题〗: ①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 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 ③ 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 ④ 当入射光线垂直于水面入射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如何?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演示实验。 【演示四】: 利用光的折射仪演示: ① 光线斜射入水中; ② 让入射角先发生变化; ③ 光线垂直射水中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思考规律,得出结论。 ①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 ②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 (光线从空气斜射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④ 光线垂直射入水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教师补充]:如果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水晶等透明物质时,折射情况与上述相同。 【演示五】: ①电脑课件模拟演示光的折射中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 改变入射角度,在电脑上直观显示及折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关系。 复习:光在反射中光路可逆。 教师指出:光在折射中光路也可逆。 〖提问〗:如果光线从水中到空气中,那折射角是否小于入射角? 继续演示: ②光线从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 〖结论〗: ①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 ②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让学生动笔画出光折射的光路图,并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3、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 〖现象一〗: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弯折?[学生讨论,代表回答]〔利用电脑课件解释〕 〖现象二〗:原来碗底的硬币看不见,倒入水后却能看到硬币?????? [学生讨论,代表回答] 〔利用电脑课件解释〕 〔问〕:我们看到河水的深度(视深)跟河水的实际深度那个大???? [利用电脑课件解释河底变浅的原因] 〔讲述故事〕:在清澈见底的池塘,常有小孩下水戏耍而溺死,有的老人说,这是水中有鬼迷惑小孩。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小孩溺水可能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请代表发言] [提问]:若从水中看岸边的物体位置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 4、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1)下图那个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向水中。(?????? ) (2)请画出光经过三角形玻璃柱的折射光路图。 5、复习小结: 利用电脑多媒体小结 6、布置作业?? (1)课本p72阅读材料《海市蜃楼》 (2)学习指导与训练p31 (3)小实验:观察压在厚玻璃板下的图像文字有何变化?并用折射规律加以解释。 【板书设计 】 第一节 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光的折射规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 ①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 平面上; ②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④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⑤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2)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5、人从空气看到水中的物体是看到物体的虚像。
第一节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重 点: 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光在折射时光路可逆。
难 点: 折射现象的解释,画出折射的光路图。
教具演示: 烧杯,筷子,水,硬币,挂图
引入新课
1.在将筷子插入水中,看水中的筷子有什么变化。(向上弯折)
2.在一个碗中放一枚硬币,让两个学生斜看碗中的硬币,上下移动视线到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此时视线不能动),然后向碗中倒水,看能否看到硬币。(可以看到,好象碗底变浅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来研究光的另一种现象,学后就可解释了。
教学过程
(一)?? 什么叫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二)??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通过画光路图解释)
1.观察光的折射光路图(挂图)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让学生观察光路,在水中光沿直线传播,在空气中也是沿直线传播,但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处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过程,让学生把光路画下来。引导学生和反射光路比较,得出入射光线、入射点、法线、入射角、折射光线、折射角及位置关系。
2.光斜射入两种介质的界面时才发生折射 。问: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一定发生折射现象吧?让光垂直入水和空气界面时,不发生折射,只有斜射入时,才发生折射。(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3.观察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①让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使入射角增大和减小,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和减小。(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②让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使入射角增大和减小,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和减小。(折射角总是大于入射角)
③归纳:当光在空气与其他介质发生折射时,不论入射角还是折射角,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总是大角。
4.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三) 光的折射应用和光折射现象的解释
(1)渔民叉鱼时,总是在看到的鱼的下方叉才能叉到鱼为什么?
(2)在将筷子插入水中,看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为什么?
(3)在一个杯子中放一枚硬币,眼睛原来看不到硬币,倒水后却能看到硬币为什么?
(四) 画折射光线的
(1)??????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再射出来。
(2)?????? 给出入射光线画折射光线,给出折射光线画入射光线。
(五) 课堂练习(见小黑板)
课堂小结:
1.? 知道什么是光折射现象及光的折射规律
2.能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并能根据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 知道折射时,光路可逆。
作 业 : 课本 P59 1. 2. 3题
课件29张PPT。汤姆大叔漫画系列视深度(看到的深度)
小于实际深度筷子怎么折断了?弯折看起来向上第四节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 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斜射入射光线线与角名称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法 线入射点0界 面玻璃空气αβNN’OABC法线:NN’ 法线垂直水面折射角:γ折射角<入射角四线共面,
二角相等.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以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为例观察现象: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当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偏折。
? 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側;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向法线);
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
(4)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o(5)、发生折射时,光路也是可逆的。 空气水光的折射的应用1.池水变浅解释现象PP’2.筷子怎么折断了?看起来向上弯折解释现象水空气筷子弯折的解释这是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发生折射来自P点的光通过水面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经过P的像点P’在水中潜水员看到的海面上空的气球比气球的实际位置 水.高.空气看到的气球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 解释现象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 而成的像,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中 位置(选填甲或乙)地球地平线甲乙看到的太阳在折射光线的反向长线上折射乙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图中虚线表示空气孔的观察范围,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范围将 变大 观察点不变,进入观察点的边缘光线不变同一种介质中,介质的疏密分布不同,光也会发生折射高空中悬浮着许多细小的冰晶,当太阳光以过宛们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海市蜃楼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钓鱼湾储光羲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选 择 题1、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这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发生____造成的.
 A、反射    B、折射
 C、斜射    D、以上都不对
B课堂练习
选 择 题2、下面哪个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情况?(  )空气空气空气空气水水水水 A、   B、    C、    D、C课堂练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其传播方向都会改变。
B、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面后,反射角和折射角都为0度;
C、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中后,传播方向和传播速度都不变;
D、光在水面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一定偏向法线。课堂练习
我们平时看到的许多商品广告有的忽视了科学性。如下图中有一处科学性错误,请指出错误的地方,并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规律。看到的水中部分应向上弯折违背了光的折射规律1、一条光线以30度的角从空气射向 水中,请画出水面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适应性练习2.当光线垂直入射时, 不改变, 这时入射角是 度,折射角是 度.
如下图所示,画出光通过三棱镜时的光路。偏向底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