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第十九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课题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相关知识点的能力;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生产力)入手分析新的社会现象(生产关系)的能力。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疑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重点 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难点 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看视频《向天再借五百年》导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统治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康乾盛世,康乾盛世中经济得到了怎样的发展,我们通过这节课进行学习。 看视频,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集中注意力,带着问题积极思考。
讲授新课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一)农业生产发展的背景:1、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2、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出示四位皇帝的图片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大力推行垦荒政策,耕地面积扩大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示清朝耕织图、清朝治水图的图片出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相关图片农业发展的作用:1、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2、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手工业的发展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清朝前期丝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出示清朝纺织工场图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江宁(今江苏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出示织机织户图、陶瓷图与佛山镇图商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的概况: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出示商业图商业发达的表现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商业网: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一些农村地区发展成工商业市镇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形成大商帮(如:晋商、徽商)商帮的作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出示商业城市与市镇图出示晋商与徽商的图片介绍他们主要的业务:晋商业务: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行业;乾隆时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徽商业务: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人口的增长读材料,思考问题年代 耕地面积(顷)1661年(顺治十八年) 5 493 576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6 078 4301724年(雍正二年) 6 873 914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7 414 495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边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现象:人们盲目开垦沿河与沿湖的土地,水流域面积不断缩小;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灾越来越严重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认识: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增长的原因1、明末经济衰败和连年战乱,造成人口锐减。2、 清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 也有了很大的增长明朝鼎盛时:1亿康熙时: 1.5亿乾隆末年: 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口增长的影响(1)积极影响:增加了劳动力,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消极影响 ①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②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③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出示植被破坏的图片 读课本,勾画相关内容读课本,概括总结 学生看课本,勾画相关内容学生总结讨论商业发达的表现学生勾画相关内容学生读史料,思考问题学生勾画相关内容学生小组讨论积极影响学生读课本,勾画相应知识点 提高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论从史出,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课堂小结 明清时期,大量高产农作物的引种、手工业技艺的进步、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使封建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压力,还能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经济作物的引进,则能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原料。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伴随经济的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到乾隆末年,人口达3亿,但是人口的增长一方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板书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商业:商业发达人口的增长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
历史部编版 七年级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十九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导入新知
导入新知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统治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康乾盛世,康乾盛世中经济得到了怎样的发展,我们通过这节课进行学习。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人口的增长
新知讲解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农业生产发展的背景
1、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2、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是“国之大计”
《耕织图》(局部)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顺治帝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
1、大力推行垦荒政策,耕地面积扩大
2、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
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清朝耕织图
清朝治水图
《康熙治水图》
玉米
甘薯
早熟稻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棉花
甘蔗
烟草
茶叶
药材
农业发展的作用
1、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
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清朝前期丝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
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
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清朝纺织工场
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如江宁(今江苏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
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
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
佛山镇
商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的概况: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
商业发达的表现
1、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
2、形成商业网: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
3、一些农村地区发展成工商业市镇
4、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
工商业非常繁荣
5、形成大商帮(如:晋商、徽商)
作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盛泽镇
汉口镇
人烟数十里 贾户数千家
舟楫塞港 街道肩摩
晋商代表
晋商业务: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行业;
乾隆时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
徽商代表
胡雪岩
徽商业务: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
三、人口的增长
观看下面材料,小组讨论
年代 耕地面积(顷)
1661年(顺治十八年) 5 493 576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6 078 430
1724年(雍正二年) 6 873 914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7 414 495
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边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
原因:
现象:
认识:
人口增长过快,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人们盲目开垦沿河与沿湖的土地,水流域面积
不断缩小;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灾越来越严重
要可持续发展
人口增长的原因
1、明末经济衰败和连年战乱,造成人口锐减。
2、 清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
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明朝鼎盛时:1亿
康熙时: 1.5亿
乾隆末年: 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人口增长的影响
(1)积极影响:增加了劳动力,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消极影响
①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②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③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巩固提升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的朝代是( )
A.元朝 B.宋朝 C.清朝前期 D.唐
C
3、乾隆时期,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的城市是( )
A.汉口 B.苏州 C.江宁 D.北京
B
1、清朝前期农业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
A.经济作物得到较大推广
B.政府注重兴修水利
C.清朝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D.改进耕作技术,推广新品种
C
4、史书记载:清朝时期“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毕集于燕”。
这说明“燕”( )
A.商品经济活跃 B.农业生产发展
C.手工业发达 D.百姓富裕
5、
A
D
《喻世明言》中有一则故事,描述一个新谚语:“一品官,二品贾”,……在《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比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请问这两本书中所反映的最有可能是哪个时代的社会现象(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6、如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
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
特点是( )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
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
D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
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
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身于大地主家庭,
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
材料二 《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翰的祖先在成祖末年
(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下一机,
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①材料一、二反映了明清时期什么社会经济现象?
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材料一、二中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
经营商业活动、兴办手工工场
课堂小结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
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
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商业:商业发达
人口的增长
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明朝未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国之大计”应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C.改革科举制度
D.加强思想控制
2.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大力( )
A. 发展海外贸易 B. 推行垦荒政策 C. 发展手工业 D. 改进生产工具
3、清朝时期,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最能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
A.手工业部门齐全B.产品质量精良C.品种花色繁多D.手工工场发达
4、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该图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
A.商业市镇兴盛
B.边境贸易繁荣
C.城市中坊市分置
D.出现了农村集市
5.据记载,至乾隆时某座城市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该城市是( )
A.盛泽镇B.汉口镇C.苏州D.扬州
6. 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如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已经名闻天下,被称为“四大镇”。这些属于清朝商业网中的( )
A.农村集市
B.城镇市场
C.区域性市场
D.全国性市场
7.清朝前期,人数众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地域性商人集团是( )。
A.苏商和粤商B.晋商和徽商C.鲁商和晋商D.晋商和浙商
8.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的是( )
A.吴江县盛泽镇B.湖北汉口镇C.北京D.江宁
9.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市场,主要集中在( )
A. 纺织业 B. 采矿业 C. 运输业 D. 餐饮业
10.乾隆年间,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的商帮是( )
A.晋商B.徽商C.苏商D.浙商
11.清朝前期,工商业非常繁荣的大城市不包括( )
A.北京
B.江宁
C.扬州
D.吴江县盛泽镇
12..清朝前期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在当今世界也同样存在即( )
A.交通拥堵问题 B.大量的人口流动与迁移问题
C.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D.就业就医问题
13.材料题:
材料一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晋商被称为“天下第一商帮”首先在于其从商历史最长,作为商帮活动的时间也最长,在经商中实现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成为富可敌国的商人。
(1)清朝前期农业生产为什么迅速发展?
(2)清朝前期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史实,说明晋商是如何“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
(4)清朝前期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14、经济的发展是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的基础。经济的发展要处理好人口、资源等多方因素的平衡,才能保障健康和持续。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前期我国人口统计简表
时间 [] 全国人口统计数
顺治18年(1661年) 1920万人
康熙9年(1670年) 1939万人
乾隆8年(1743年) 15000万人
乾隆59年(1794年) 000万人
材料二: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简表
时间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统计数
顺治18年(1661年) 6.88亩
康熙60年(1721年) 8.26亩
雍正12年(1734年) 8.13亩
乾隆49年(1784年) 2.51亩
材料三: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 ――《清高宗实录》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应了什么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人口变化的原因。
⑵据材料三,说明黄河流域出现了什么社会现象?依据材料一、二简要分析其原因。
⑶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B D A C B B B A A D C
材料分析题
13.(1)清初的统治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2)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3)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
(4)人地矛盾突出,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等。
14、(1)人口增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2)盲目垦田,水域面积缩小,破坏生态环境,水灾严重。人口增长,耕地有限。
(3)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需要平衡;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