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形成和传播(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

文档属性

名称 波的形成和传播(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04-07 23:48:00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 12.1 波的形成和传播第十二章 机械波绳波的形成过程:1.绳子各部分看成许多质点组成,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弹力2.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个质点比前一个质点落后一段时间,质点依次被带动3.振动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波一、波的形成和传播形成机械波的条件: 1、要有波源 2、要有介质一、波的形成和传播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同时存在振源和介质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动1.介质和波源: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波源——保持持续振动的物体.2.机械波:3.产生机械波的条件:注意:二、机械波d.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且能传递信息.a.介质各个质点不是同时起振,但起振方向与振源方向相同。 b.离振源近的质点先起振。 c.质点只在平衡位置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e.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动都是受迫振动,驱动力来源于振源,各质点起振时与振源起振时的情况完全相同,其频率等于振源频率.带动性 滞后性 重复性机械波的特点:f.各质点振幅相同(不考虑能量损失时)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横波的特点:纵波的特点:波峰 波谷疏部 密部横波:纵波:三、波的分类及特点声波是纵波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水波既不是横波也不是纵波,叫做水纹波。)三、波的分类及特点四、波动与振动区别和联系1.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而波动是介质中许多质点的集体运动.2.联系:
(1)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 质点的振动周期.
(2)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 现的现象是振动,从构成介质的整体 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波动.
(3)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必要条件,但有 振动不一定存在波动.
(4)波动是振动形式(信息)的传播过 程.例题:日常生活中,发现球掉入池塘里,能否通过往池塘丢入石块,借助石块激起的水波把球冲到岸边? 解析:不能.向水中投入石块,水面受到石块的撞击开始振动,形成水波向四周传去.这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水波向四周传播而水只是上下振动并不向外迁移,所以球也仅仅是上下振动而不会向岸边运动.1、以下关于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 形成机械波一定要有波源和介质
B 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
C 横波向右传播时,处于波峰的质点也向右迁移
D 机械波向右传播时,右方的质点比左方的质点早一些振动2、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扩展开去,由此可知: ( )
A 介质中各质点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
B 质点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C 质点的振动能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D 质点只是振动而没有迁移A B BCD实例探究3、如图所示,在绳上传播一列横波,则绳上
某一点的运动路径可能是:( )
A a b c d e B a f c h e
C f g f b f D a b c g aabfgchdec实例探究 4、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绳子形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对此时绳上A、B、C、D、E、F六个质点( )
A.它们的振幅相同
B.质点D和F的速度方向相同
C.质点A和C的速度方向相同
D.从此时算起,质点B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AD实例探究5、一机械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0.l-5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 )
A.此波朝x轴的负方向传播
B.质点d此时向下运动
C.质点b将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
D.质点e此时的位移为零BC D实例探究 5、A、B、C、D是一列横波上的四个点,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那以如果A此时速度是向上的,则C点必是 ,如果B点此时速度是向上的,则波向 传播,A、B两点加速度方向 .C、D两点加速度方向 .速度向上左向下向上实例探究6、 在o处有一振源,在t=0时向y正方向起振, 试画出X轴上t=3T/4时的波形图.并指出典型质点的振动方向.t=5T/4时刻的波形?如果波从o点向与y轴垂直的各个方向传播,质点的振动情形如何?实例探究7.一列简谐横波从A点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一个周期以后,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此时波源突然停止振动,其余质点的振动情况如何?实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