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单元测试
(时间60分钟,总分7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08江苏南京)如图19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l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发声,声音主要通过 传递到人耳.
2、(08江苏南通)我们听到的锣鼓声是通过________传入耳中,我们主要是根据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来辨别锣声和鼓声的.
3、(08江苏泰州)如图8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______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3、(08年大连市)往暖水瓶中灌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_________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
4、(08辽宁沈阳市)学习了声现象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l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空气柱的______________就会产生声音。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__(填“音调、响度、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
5、(08甘肃嘉峪关)乐音有三个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很大;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这主要是根据 来判断的。
6、(08甘肃天水)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
7、(08年黑龙江鹤岗)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______(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_________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
8、(08山西太原)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传递_________的一种救援装备。它可以灵敏地接收到物体_________时产生的微弱的声音,以利尽早营救。
9、(08湖南怀化)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_而产生的,我们能区分长笛和钢琴的声音,是因为两者的__________不同.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8分)
1、(08湖北孝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C.声音的大小由振动的频率决定 D.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
2、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振幅不同
4、(08广西钦州)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都伴有振动现象 B.音调、响度和频率是乐音的三个特征
C.声不能在气体、液体中传播 D.在教室周围植树不能控制噪声
5、(08海南)小王和小强练习敲鼓,小王大力敲,小强用较小的力敲,鼓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D.声速
6、(08湖北荆门)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的美观些
7、(08内蒙古通辽)嗓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 B.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
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 D.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
8、(08山东威海)当喇叭里响起“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时,小伟和小明齐声说:“是韦唯在演唱。”他们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9、(山东淄博)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人们常佩带耳罩,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D.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10、(08郴州市)看电视时,我们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按键能改变电视机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传播速度
11、(08湖南怀化)“神六”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宇航员在飞船内可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12、(08湘西)有关声音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光速快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人耳能直接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
13、(08湖北罗田一中)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14、(08浙江杭州)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争分夺秒抢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时,使用了一种先进的生命探测仪,这种仪器可以隔着厚厚的掩埋层探测到仅有微弱呼吸、心跳的人体,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最没有可能的是( )
A.碳-14测定 B.声波探测 C.电磁波探测 D.红外线探测
15、(08乐山)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16、(08山东烟台)图1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17、(08广安)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能够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 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C.雷声的响度比人声的响度大得多 D.声音传播的速度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快
18、(08黄石)如图4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驻中小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求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9、 (08河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手机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B.在道路两旁植树,可以减小噪声
C.电磁波与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D.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三、作图题(每个2分,共4分)
1、(08湖北荆门)货物如图10所示随传送带一起匀速斜向上运动,除图中已画出的外,货物还受到一个力F的作用,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2、(08夏门)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入射光线如图14所示,请依次画出经两个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四、探究实验(共8分)
1、(08北京密云)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这样两个声学实验,图甲是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当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时,钢尺发出声音。图乙是老师把电铃扣在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既可听到清脆的铃声。当老师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时,我们发现,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这两个实验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实验(选填“甲”或“乙”)。(2分)
2、(08福建泉州)(2分)如图14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3、(08福建三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看见水花四溅,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______________;手拍桌子时会感觉痛,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的。(4分)第二讲 声的世界
一、中考热点
声现象的考查一般要求较低,同学们应在基础知识与技能复习的基础上,适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联系与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医生用的听诊器、B超的原理等;(2)与声相关的探究性实验;(3)噪声对环境的污染与控制.
中考热点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速,声音的三种特性,噪声的来源及控制,声的利用等.涉及到的题型包括:填空、选择、简答、实验探究与计算.在中考试卷中,本讲所占的分值一般为2~3分,也有少数试卷达到4~5分.在今后中考中涉及生产、生活实际应用的问题及探究实验将会逐渐增多.
二、考点精讲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而声音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性质,相同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较慢,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②声音在空气(15℃)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③声音在传播途径中当遇到较大障碍物时,在界面发生反射,声波返回形成回声.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测距、测深.
2.乐音的特征
(1)音调:音调就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频率)有关.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发声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2)响度:响度就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振幅越小,响度就越小。
(3)音色:音色与发声体本身的特征有关.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色不同.例如:让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曲谱(相同音调、相同响度),一听就可分辨出乐音是由哪个乐器演奏的.这是根据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音色而分辨出来的。
3.噪声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减弱噪声的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4.超声波和次声波
一般地说,振动频率在20 Hz到20 000 Hz之间的波人类是可以听到的,称为声波.20 Hz以下和20 000 Hz以上分别属于次声波和超声波的范围,人耳是不能听到的.在声波范围内,随着频率的增加音调由低变高,但是在不同频段,人耳的感受力并不一致.一般情况下,音频在1 000 Hz以下,随着频率的降低,听觉会逐渐迟钝.因此,人耳对低频噪声较容易忍受,而对高频噪声则感觉较敏锐,耐受力差.若长期生活在偏高频率的巨响环境中,会引起耳朵部分受损或严重失聪.
三、例题精讲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
例一、(08江苏无锡)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例二、(08江苏扬州)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它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我们能分别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各人发出声音的 不同。
考点二 声音的传播
例一、(2008·黄冈)在坟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例二、(08甘肃天水)2008年汶川大地震使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最佳的是 ( D )
(A)大声呼救 (B)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C)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营救 (D)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例三、(08资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时水塘内的鱼恐慌极了,争着跳离水面,说明水能传播地震波
B.雨滴落在地面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下雨时搜救人员很难听清废墟中幸存者微弱的呼救声,说明幸存者的呼救声是噪声
D.“帐篷城,,里的小王用纸团塞着耳朵睡觉,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例四、(08四川攀枝花)噪声对人的危害非常大,怎样减弱噪声,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哪种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 B.戴上防噪声耳塞
C.道路两旁植树造林 D.公路两旁建隔音墙
考点三 乐音的特征
例一、(08湖北十堰)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在抗震救灾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性质?( C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例二、(08厦门)如图l是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C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考点四 噪声
例题一、(08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市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80 dB。如果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 A )
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 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
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 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
例题二、(08山东临沂)下面列出了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可以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B )
A.城市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 B.在嘈杂环境中居住的居民,安装双层玻璃
C.超车时,超车司机鸣喇叭 D.张聪同学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量开得很大
考点五 超声波与次声波
例题一、(08湖北恩施)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振动波及半个中国!灾情发生后,天翔迅速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HZ~100HZ;在传播途中振动的幅度逐渐衰减,而且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请结合这些信息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
A.5月12日14时28分,恩施州全境也产生了强烈震感
B.发生地震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C.在汶川,人们可以听见地震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沉
D.在距离汶川较远的地方,人们可能感受到了震动,但可能听不到声
例题二、(08四川内江)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给人们造成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灾害。地震时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 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考点五、综合型
例一、(08河南)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振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在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例二、(08湖北襄樊)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
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四、课内练习
一、选择题
1)、( 08江苏常州)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 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
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蝙蝠 1000Hz~120000Hz
海豚 150Hz~150000Hz
猫 60Hz~65000Hz
大象 1Hz~20000Hz
2)、(08江苏连云港)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3)、(08江苏南京)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4)、(08江苏泰州)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右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
A.蝙蝠 B.海豚 C.猫 D.大象
5)、(08江苏盐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一般是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
6)、(08年大连市)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
7)、 (08宜昌)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来辨别某人的声音的
A. 响度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8)、(08湖北武汉)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蝙蝠的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
C.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
9)、08山东枣庄)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地震造成数万人员伤亡,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往往对人体健康有害,次声波的特点是
A、频率高,人耳听不到 B、频率高,人耳能听到
C、频率低,人耳能听到 D、频率低,人耳听不到
二、填空题
1)、(08江苏淮安)手机是通过__________传递信息的,用手机接打电话时,很容易听出熟悉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__判断的,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带耳机听MP3,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__________,若长此以往会使听力下降,有害健康.
2)、(08湖南衡阳)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______,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振动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_____。
3)、(08哈尔滨)同学们上音乐课时,优美的琴声来自_______,悠扬的歌声传得很远是通过_______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