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力》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力》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04-06 18: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力》单元测试卷 2009.3.29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物体所受的重力接近于10N( )
A.一支铅笔 B.一升水 C.一张课桌 D.一台电视机
2、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3、下列说法,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火车启动时,从静止变为运动 B. 在地面上滚动的小球,速度逐渐变慢
C.重物被吊车沿直线向上匀速吊起 D.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
4、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  )
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 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
C.水作用于船体上的力 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
5、足球前锋队员面对已封住角度的守门员,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足球离开脚面后使其在空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 )
A.前锋队员 B.足球 C.地球 D.守门员
6.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 )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D、重力和下滑力
7、吊在室内的电扇重为G,静止时固定杆对它的拉力为F1,电扇的扇页水平转动起来后杆对它的拉力为F2,则(  )
A、F1=F2  B、F1> F2  C、F1<F2  D、无法判断
8、两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比较臂力的大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弹簧,结果都将手臂撑直了,则 ( )
A.手臂粗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B.手臂长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C.两同学用的臂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用的臂力大小
9、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 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物体将失去质量         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面
10、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则物体的重力为 ( )
A. 一定等于8N B.一定小于8N
C. 一定大于8N D. 以上情况部有可能
11、一个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去,则 ( )
A.物体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重力也越来越小
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重力却越来越大
C.物体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 D.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重力为零
12、下列几种情况中,属于滚动摩擦力的有 ( )
A.用卷笔刀削铅笔,刀口与铅笔之间的摩擦 B.用砂轮盘磨刀,砂轮与刀口之间的摩擦
C.小孩从滑梯上滑下,小孩与滑梯之间的摩擦 D.用圆珠笔写字时,滚珠与纸之间的摩擦
13、日常生活中,摩擦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有害摩擦并需要减小的( )
A.叉提蛋糕时,叉与蛋糕间的摩擦 B.手拿起杯子时,手与杯子间的摩擦
C.人爬杆时,人与杆的摩擦 D.轴转动时,钢珠与轴承之间的摩擦
14、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小丽和同学们正在老师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这是物理课堂常见的一幕。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教室里的摩擦突然消失,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同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
B.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致使吊灯落到地上
C.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飘在空中
D.由于太滑,稍一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地滑着、碰撞着
15、如图所示,表面粗糙情况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力F作用下运动,水平面作用于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在图甲、乙两种情况中(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6、为了改变摩擦力的大小,人们采用了下面一些做法:①自行车车胎表面有花纹:②螺丝刀的木柄刻上一排凹槽;③移动笨重的箱子时,在箱底垫上几根铁管;④农用脱粒机的轮上常涂上皮带蜡。这些做法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
A.①③ B.只有②  C.①②④ D.①②
17、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10.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 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 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18、用如图所示的水平仪检验桌面是否水平,当把它在桌面上东西方向放置,人在水平仪南方观看,重垂线锥体偏在水平仪刻度线下端的左方,当把它在桌面上南北方向放置,人在水平仪的东方观看,重垂线锥体偏在水平仪刻度线下端的右方,说明此时桌面情况是( )
A、东北高,西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东南高,西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二、填空题
1、如图所示,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攻门,球飞入网窝.这时施 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运动员的头也感到痛,施力物体是_______。由以上事实说明_____ _。
2、用扳手拧螺母时,不仅要考虑到作用在扳手上的力的大小,还要考虑力的____ _和 ,因为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2,若甲物体的质量是20 kg,则乙物体的重力大小是 ;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比为 .
4、重垂线是根据__________ __的原理制成的,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____ ,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_______.
5、一个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9.4 N,若改用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其示数应为________kg.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它的示数为____kg,用弹簧测力计称它的示数与地球相比将________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6、一座限重为4.9×10N的桥,一辆自身质量为1.1t的卡车要能安全过桥,所能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________ kg.
7、如图所示,春游时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结果两船向相反方向运动。请写出两个与此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1) ;(2) 。
8、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A.轮胎上刻有花纹 B.车轮做成圆形 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 D.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 E.脚踏板凹凸不平 F.刹车时用力捏闸 G.车轴处装有滚珠 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⑴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
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 ;
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 ;
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 ;
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而减小摩擦的是: 。
⑵用力踩动脚踏板使自行车前进时,后轮与地面间摩擦力的方向朝 (填“前”或“后”).
⑶请你大胆发挥想象:“假如没有摩擦”,自行车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狗用200N的水平拉力拉总重为5000N的雪橇在冰面上匀速向西前进,速度为1m/s,雪橇所受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____.若在雪橇上再装些货物,则摩擦力将___________.若雪橇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在这个过程中摩擦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2008 春的大雪造成很多房屋垮塌,小明想知道屋顶的雪到底有多重,他找来器材进行了测量:(1)①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杯子重力为0.2N ;② 将杯子里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如图为    N ,③ 将杯子里装满雪的样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为1N 。杯中雪的样品体积是   cm3 ,雪的样品密度是    kg / m3 。(2)若屋顶面积为100m2 ,雪的厚度为30cm ,则屋顶雪的总重力是     N 。
三、作图题
(1如图是正在足球场上滚动的足球,请画出足球受力的示意图。
(2) 重20N的小球,从斜面上加速滚下,它对斜面的压力为16N.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斜面的压力.
(3) 试分析挂在竖直光滑的墙上、质量为3kg的球受到的力(如图所示),并用力的示意图表示球受到的力.
四、实验与计算题
1、学习过“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强发现实验室里有如图所示的铁块和木块。他想比较一下铁块表面和木块表面的粗糙程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因为要比较两者表面的粗糙程度,所以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做实验时,应保持 不变。
(2)先将木块叠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 拉动它们。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 N。
(3)然后, (填两物块的放置情况),重复上述过程,这次测得的摩擦力为2.4N。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知: 的表面粗糙程度大一些。
钩码质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指针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2、小红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关系,利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小红作出了如图乙三个图象,其中正
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弹簧测力计称的一空瓶重1N,若在空瓶中装满水时称其总重3N,若在空瓶中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称其总重2.5N,求:(1)空瓶的容积(2)液体的密度(g取10N/kg)


第 1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