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1.1声音是什么:1.2声音的特征:1.3令人厌烦的噪声: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声现象基本概念声现象习题一. 概念理解二. 重点实验一. 声音产生二. 声音传播三. 声音三要素四. 声速与回声五. 声音的分类一. 弦与音调关系二. 声速实验三. 隔声材料实验三. 拓展实验2.气球破裂时会发出很响的声音,说明 ( )
A.破裂后的碎片在空中下落时不断振动
B.破裂时遇到了正在振动的空气
C.气球碎片与空气摩擦发出的声音 D.破裂时引起空气的振动 1.敲锣时,用手按住发声的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敲钟时,停止敲击时还余音未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
锣停止了振动钟还在振动D3.你知道下列各种声音分别是由什么振动发出的吗?
(1)扬声器 ;
(3)二胡声 ;
(5)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
(6)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个歌词中分别描述的声源是
、 、___________ ;
(7)笛声 ;
纸盆弦树叶空气马的声带水空气柱1.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放在与抽气机相连接的密封的玻璃罩内,在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声音会 ,这是因为 ,但不管怎么抽气,我们还能听到声音,这是因为 .
我们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推断出声音在真空中是不能传播的. 变弱空气越来越少不能形成真正的真空科学推理3.“……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空气可以传声 B.锣鼓声响度很小
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 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D4.声音从声源发出,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中与实际情况符合的是(假设空气是均匀的) ( )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不断减小 B.声音的频率不断减小
C.声音的振幅不断减小 D.声音的音调不断降低 C2、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主要是靠什么传播的:(1)耳朵贴在枕头上,可以听到放在枕头下机械手表的“滴嗒”声,是靠 传播的;(2)潜水员在水下听到岸边人的谈话声,是靠 传播的.枕头水5、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南京市2004)C6.在铁轨一端敲击一次,在另一端能听到几次声音?在足够长的装满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一次,在另一端能听到几次声音?2次3次(1)? “震耳欲聋”指的是 。(2)? “尖锐刺耳”是指 。
(3)? “轻声细语”指的是 。 (4)? “低沉浑厚”是指 。
(5)?? “引吭高歌”指的是 。(6)?? “她是唱高音的”指的是 。
(7)?? “请勿高声喧哗”指的是 。1.指出下列各种声现象中,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性。3.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A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 ??
B."起音太高唱不上去"中的"高"指的是音调 ?? ??
C.“尖声细嗓”指的是音调?? ?? D."轻声慢语"指的是音调2.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下,两次发出声音的 ( )
A.音调不同 B.频率不同 C.音色不同 D.响度不同 BD 5.如图a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b、c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6.如图是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振幅越大,响度越强C2. 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 ( )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双耳效应
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
D.电光的速度比雷声传播速度大1、下列距离不能用声波来测量的是 ( )
A、海的深度 B、相距很远的两高山之间的距离
C、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D、很长的钢管长度
CC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 )
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 ②京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 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 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
⑤婚庆时的爆竹声 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2.人民大会堂四周墙壁都做成有许多针孔状(像蜂窝似的小孔),这主要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加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礼堂、美观好看3.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AD4.现有正在振动着的甲单摆每秒摆动10次,乙蝙蝠的嘴以105 HZ频率振动,丙口琴上的簧片在振动,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均是声源,且人耳都能听见声音.
B.甲乙丙均是声源,但人耳只能听见丙发出的声音.
C.甲乙不是声源,丙是声源.
D.甲乙丙都不是声源.B5.在坟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
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
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C1.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3)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 ___________ 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1)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B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D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写数字代号)
(2)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__.请你再写出一个初中物理中用到这种方法的实验名称:__________(4)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松紧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怎样选择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A B D控制变量法D E选择一根弦,一端固定,在另一端挂不同重量的物体来改变弦的松紧1.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合作估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他们选择发令枪做实验,除了这种器材外.至少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甲负责开枪、乙负责计时。实验步骤如下:
A、量出100米的直线距离S并做记录;
B、甲同学开枪,乙同学___________开始记时;__________时停止记时 C、将测得的时间t记录下来;
D、重复做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音速度v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
(3)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测量声音速度的实验记录表格,设计的表格应体现上述实验要求。
(4)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秒表皮卷尺看到白烟听到枪声距离太短1.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闹钟、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间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1)按隔音效果由好到坏依次排列: 、 、 、 .
(2)总结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点之一是: .泡沫塑料板木板硬纸板玻璃疏松多孔1.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
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
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
表声是通过传 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
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
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 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 (人射角/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___(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
声音的能力 (强/弱)于玻璃板.空气人射角能强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