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4课件:第3课 呼唤生命教育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4课件:第3课 呼唤生命教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6-13 06:5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面对死亡,苏武富贵不淫,贫贱不移,一片赤子之心;在死亡的边缘,史铁生认为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要活下去试试;借助3个手指操纵按钮输入要说的话,再经由语言合成器发出声音的霍金,拥有世界上最活跃、最富想象力的大脑之一,以最富活力与魅力的方式活着。32岁的海归博士于娟借助博客让读者得到最好的教育:以理性看待死亡,然后珍惜生命、珍惜感情、珍惜生活。
生命没有第二次机会,为每一个生命未雨绸缪,这是一个健全的社会应有之义。 论匍匐
匍匐是跋涉与再跋涉间难免的休整。
匍匐是前乐段与后乐段间的间奏曲。
匍匐,不是沉沦,而是历经苦难后的小憩和继续与命运搏击前力量的蓄积。
在你匍匐的时候,许多人在揣摩你;那曾让你热血冲动、充满了希望的目标也正在远方闪烁,而它,永远也不会自动靠近你一步……当此际,除了跃然而起,你没有什么别的选择!匍匐是跃起的准备,跃起是匍匐的升华。
匍匐是相对静止,跃起是形神的奋发!
把每块肌肉的力度凝聚起来,把束缚和痛苦强抛出去。手肘坚毅地推开泥土,双脚猛力地蹬向土地,大地的回声、骨骼的生机同时响起。身体在地平线上一寸寸上升,因匍匐而缩小的视野一轮轮放大。
也许动作太急切,你会伴着呻吟重新倒下,但只要执着尝试,终会有一次最坚实最壮观如日之出的跃起……
没有匍匐的人生是太理想和太诗化的人生;安于匍匐怯于跃起又怎能写出有声有色的人生风流!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
——《孝经》
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3.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裴多菲
4.人生虽只有几十春秋,但它决不是梦一般的幻灭,而是有着无穷可歌可颂的深长意义的;附和真理,生命便会得到永生。 ——泰戈尔一、作者视窗
张云飞,资深编辑、记者。2003年发表《呼唤生命教育》一文,提出“生命教育”,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重视。
二、写作背景
近年来,虐待生命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有上升和蔓延的趋势。经济的分化,角色的变迁,地位的落差,导致了人的心理日益复杂。社会的不公平和人际关系的不平等,让很多人郁积了压抑、仇恨、嫉妒等负面情绪,这使虐待行为越来越常见,并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如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虐猫照片,就引起了大众极度的震惊和普遍的义愤。在教育领域,一些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或子女的恶意的或过分的惩罚,也造成了青少年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不幸后果。这样的情况接连不断地被媒体报道。这些现象促人思索,使人忧虑。社会呼唤生命教育的回归。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答案 (1)①wǔ ②tū ③shí ④shū ⑤zī ⑥làn ⑦jiàn ⑧cuò ⑨móu ⑩ɡuī
(2)①jīn/jìn ②chuànɡ/chuānɡ ③dānɡ/dànɡ ④tí/dī⑤zhònɡ/chónɡ ⑥jiàn/jiān2.辨形组词
答案 (1)销蚀/消除 (2)遗憾/震撼 (3)皈依/样板 (4)鉴定/签名
3.近义词辨析
(1)爱护·爱惜
“爱护”指爱惜并保护,既可指人,又可指物,使用范围广。“爱惜”指因重视而不糟蹋;爱护珍惜,一般指物或抽象事物。
例句:①普通的旅游者亦需要担负起保护生态的义务,________一花一草,垃圾不乱丢,花草不乱摘,在畅游之余还一份宁静于自然,留一道美景给他人。
②同志们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成衣服,穿着格外舒适,也格外________。(2)基于·鉴于
“基于”主要表示依据、根据。“鉴于”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多指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经验教训的事。
例句:①目前监狱系统中所采用的视频监控系统、报警系统以及门禁系统等都是________有线通信,这就使得一些不便于布线的区域成了安防监测的盲区。
②________目前市场估值已相对较低,风险已得到较大的释放,对于投资期限较长的投资者可以适当加大定投力度,以降低投资成本。
答案 (1)①爱护 ②爱惜 (2)①基于 ②鉴于4.词语解释
(1)皈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漠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所适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针见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前所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来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也作归依。文中的意思是归属。(2)冷淡地对待;不注意。(3)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按哪个办法做才好。(4)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5)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一、文本助读
本文对青少年虐待生命的原因和现象进行了探讨,指出“我国生命教育不够”的现状,并提出了“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的办法,号召青少年“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表现了作者关注现实、珍惜生命的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结构图示】
二、小组合作
1.题目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用“呼唤”而不用“要”、“必须”一类的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起到统摄全文的作用。用“呼唤”表现出作者急切的心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就教育而言,学校最基本的教育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教育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懂得尊重生命。3.什么是生命教育?它表现为哪几个层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
(2)表现层次:①保存生命的教育(生存教育);②发展生命的教育(生命价值教育);③死亡教育(了解死亡知识,珍惜生命)。三、师生探究
1.填写下面的表格,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探究作者呼唤生命教育的原因。答案2.第一段先叙述青少年学生中的虐待生命的现象,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引出“我国生命教育不够”的观点;开头点题,领起下文。3.第二、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二段主要论述人的生命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生命的三个特点:不可替代性、不可逆性、基础性。没有了生命个体的存在,就不会有社会历史的产生、发展及所有的人类活动。所以说,生命价值是人类创造和实施一切价值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第三段论述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是在第二段基础上的自然推论,所以第二、三段之间是因果关系。4.“如果说生命价值的存在及其重要意义是倡导生命教育的内在依据,那么生命意识凸显则是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既总结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是倡导生命教育的内在依据,又引出生命教育的时代背景和要求。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 ——题记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而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无数的沙粒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一、阅读延伸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那么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美丽。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丁冬”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不赂画师,终至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没有必要因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人们常说,风雨过后,面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荆棘过后,面前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滋润它养分的花迟早也会枯萎。
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两大难题,要想让我们的心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排解痛苦,积蓄人生的力量为新的目标而奋斗,生命之花才会常开不败,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新的更深刻的意义! (有删改)【赏析】 开篇用一个寓意深刻的比喻句作为题记,总领全文,使文章笼罩上浓郁的诗意与深邃的哲理。接下来,作者机智地把目光锁定在大自然和人生世界,列举贝壳育珠、水汽凝虹、苏武坚贞不屈、昭君化解汉匈矛盾等材料,引用冰心老人对成功所作的诠释,生动地阐明了一个道理: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挫折是滋润成功的花儿的养分;要想让我们的心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必须在遭遇挫折时勇敢地排解痛苦,缩小痛苦。文章说理精彩,善于用诗化的语言议论抒怀,并注意锻造警句格言以强化、美化自己的说理,表现出深厚的语文功底和高超的写作才能。
引用名言 强化论证
本文大量引用名人名言,论证生命的不可替代性,恰到好处地运用例证、引证,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议论文中,为了对中心论点进行多侧面、多角度论证,往往采用引证法。引证法是在议论中引用公理、名言警句、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成语、俗语、传说、古今诗文等,以此作为论据,来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即引用理论论据来进行论证。其优点在于较有权威性、说服力。二、写法迁移【我来练笔】
对于生命,你也一定有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吧。请写一个片段来抒写你的感悟,要求观点明确,运用引证法,3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历史,总是这样的承重,它载负着古往今来的沉淀,让后来者鉴照不断轮回的人生。还记得汨罗江畔那踽踽独行的屈子吗?那浊世中纵身一跃的悲壮,使多少人在阵阵清波涟漪中明白了何为“苟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就是那个湘江边徘徊的身影,沧浪间翻滚的灵魂,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年代,执着地求索着生命的皈依。“质本洁来还洁去”,他用香兰般的身躯筑起了一个神圣的祭坛,让生命在献身的高贵中不朽!心而无色,何能示如此之鲜红?人而无格,焉能矗如此之巍然?至今犹记,那茅屋前振聋发聩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漂泊”如“沙鸥”般潦倒的生命何以能有如是与黎民苍生共温暖的情怀?即使生命之途总是“旅夜”“孤舟”相伴,仍然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处涸辙以犹欢”,“诗圣”杜甫用那不屈的精神鼓胀了一面“济天下”的帆。诠释生命的要义,让多少匍匐者在跪拜中腐朽!西子湖畔,那白铁铸就的佞臣就是对漠视生命尊严的严正警示!继往开来,后行者在不断地攀登。吹拂八面来风,衣袂飘飞。站在历史的祭坛上,追问生命的归属。
(《问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