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石岗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运动和力)
1、 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22分)
1.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 )
A.刘翔以12.88s创造了男子110m栏世界纪录 B.某同学骑自行车用2min45s前进了1000m
C.手扶拖拉机在20min内前进4.8km D.载重汽车在城区行驶时限速30km/h
2.下列可以看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小孩从滑梯上由静止开始滑下 B.传送带运送物件
C.钟表上指针走动 D.运动员在弯道上跑步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用手拍打衣服使灰尘落下 B.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D.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4.一列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顶上的一颗小螺丝钉松动后掉在地板上,则小螺丝钉落在地板上的位置是( )
A.正下方 B.正下方的前侧 C.正下方的后侧 D.不能确定
5.在北京奥运会中,我国小将龙清泉不畏强手,勇于拼搏,获得了男子举重52kg级冠军,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当龙清泉将125kg的杠铃稳稳地举过头顶静止不动时,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运动员受到的压力和运动员的重力 B.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和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
C.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和杠铃受到的重力 D.杠铃受到的重力和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
6.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下图中惯性最大的是( )
7.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物体静止时,它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
B.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8.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 B.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改变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一定不会保持静止状态
9.你一定听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兔子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
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 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10.在物理中,我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而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列描述快慢的成语中,与速度的定义方法最相近的是( )
A.离弦之箭 B.风驰电掣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
11.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点出发向Q点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B.经过6s,乙车离P点10m
C.甲车比乙车早3s通过Q点 D.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6m
二、填空题(每空1.5分,计33分)
12.速度是用来表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_________。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______________(选填“m/s”或“km/h”)。
13.《刻舟求剑》这则寓言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找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_________的,而沉入河底的剑相对于船是__________的。
14.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如果用5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没有推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方向________;如果水平推力增加到10N,物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的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N;若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加到15N,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物体将向做____________(加速/减速/匀速)运动。
15.起重机吊着质量为4t的货物静止不动,货物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_N,受到绳子的拉力是__________N。(g取10N/kg)当货物匀速下降时,它受到的拉力________重力;当货匀速上升时,它受到的拉力________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6.普通火车行驶的速度为72km/h,小燕子飞行的速度为48m/s,火车与小燕子相比,________的速度快。
17.如图2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2(b)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2(c)、(d)所示。
(1)由图(a)、(b)或(c)、(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情况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木块和水都具有____________。
18.一位同学在百米赛跑中,先以6m/s的速度跑完48m,然后又以4m/s的速度跑完余下的路程,则他跑完全程所需时间为_______s。
19.杭州湾大桥于2008年5月1日通车,大桥全长36km,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所需时间是______h。爸爸问小明:“为什么我们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在往后退呢?”小明说:“这是因为你是以为_______参照物的。”
20.小花乘长途汽车旅行时,注意观察了路边的里程碑,并一一记录下来。下表为记录结果:
分析上表的数据得出:汽车做__________运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次数 1 2 3 4 5
里程碑上的数字 10km 20 km 30 km 40 km 50 km
观察时刻 6:30 6:45 7:05 7:25 7:39
三、实验探究题(计15分)
21.(12分)为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我们做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1)三次实验时必需使小车从斜面的_______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_________相同,实验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进的距离就___________(选填“越长”或“越短”),速度减小__________(选填“越快”或“越慢”)。
(2)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结论是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经过__________得出的,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
22.(3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之后,李平同学将实验桌上的小车换成了木块。他发现左右两边所挂的钩码不相等时,木块也能在桌面上静止不动,他做了三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这令他对二力平衡的条件产生了怀疑。
你认为他的怀疑有道理吗?请分析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记录号 左边砝码质量m 1/g 右边砝码质量m2/g 木块状态
1 5 6 静止
2 10 11 静止
3 11 10 静止
四、简答与计算(共20分)
小球编号 1 2 3 4
小球质量(×10-2kg) 2 5 45 40
小球半径(×10-3m) 0.5 0.5 1.5 2
小球的收尾速度m/s 16 40 40 20
24.(4分)从高空下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大,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也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运动,通常把这个速度称为收尾速度。(如雨滴从高空下落,到接近地面时就匀速下落)研究发现,相同条件下,空气对不同材料的球形物体的阻力大小与球的半径和速度都有关系。下表为某同学研究的实验数据。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编号为2、3的小球在达到收尾速度时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之比。
23.(4分)乘客在公交汽车上常听到“车辆启动,请您抓好扶手”的语音提醒。请用物理知识解释这样提醒的道理。
25.(6分)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敌方坦克,开炮后经0.6s看到炮弹击中目标坦克爆炸起火,再经过2.1s听到炮弹在坦克上的爆炸声。(假设当时的声速是340m/s)
(1)炮与坦克的距离是多少?
(2)炮弹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26.(6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遇到危急情况,司机常要紧急刹车.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停车距离等于反应距离加上制动距离.(注:反应距离是指司机发现情况到踩下刹车这段时间内汽车们行驶距离;制动距离是指踩下刹车后汽车在路面上滑行的距离).
下表是司机驾驶小汽车时,在水平、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的统计数据.
速度(千米/时) 反应距离(米) 制动距离(米) 停车距离(米)
20 4 2 6
40 8 8 16
80 16 32 48
100 20 50 70
(1)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用平滑曲线绘出制动距离随速度变化的曲线。(请先用铅笔,确定后再用标准答题笔涂黑)
(2)一起发生在限速50千米/时路段的交通事故中.交警测得肇事车后留下的刹车痕迹(制动距离)长为25米.请你根据上面图象判断司机是否超速 ________ .(注:该车的制动性能与上表数据一致)
(3)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下列行为不会使司机反应时间变长的是 ______
A.疲劳驾驶 B.酒后驾驶 C.打手机 D.超速驾驶
(4)轮胎长期能用后会变光滑,则在相同情况下,制动距离会变 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A
2.B
3.B
4.B
5.D
6.B
7.C
8.B
9.D
10.C
11.D
12.物体运动快慢,路程和时间的比值,m/s
13.运动,运动
14.5,水平向左,10,10,加速
15.40000,40000,等于,等于
16.小燕子
17.向左突然加速(或向右运动时减速),惯性
18.21
19.0.5,车厢
20.变速,运动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不相同
21.(1)同一,速度,越长,越慢 (2)匀速直线运动(3)实验,推理,理想实验法
22.没道理,他没有考虑到木块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
23.9:1
24.当车辆启动时,速度突然增大,人体的下部也会随车一起向前运动,但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如果不抓好扶手身体会向后倾倒,容易对人造成伤害。
25.714,1190m/s
26.略
(a) (b) (c) (d)
图2
图4
图1
C.飞奔的猎豹
D.漂浮的氢气球
B.静止的磁悬浮列车
A.奔跑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