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敬重之情;?
3.学习闻一多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终生的优秀品质。?
4.体会掌握过渡段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
【学习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交流
活动一:我出彩:读写字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qiǎn心贯注( ) 赫然( ) 锲而不舍( ) 迭起( ) lì尽心血( ) shuāi微( ) 迥乎不同( ) kāng慨( ) 气冲斗牛( ) 兀兀( )
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易读错或写错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群蚁排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迥乎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冲斗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汇报检查
①学生汇报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集体学习巩固;
②学生代表听写预习的生字读音;
③老师提问成语的解释。
活动二:预习材料交流。
简介作家作品
简介时代背景
3、小组汇总,老师总结要点
二、合作学习
【活动一】引导学生阅读
步骤1 录音播放配乐朗诵,学生体会朗读的停顿、节奏及感情;
步骤2 学生根据录音自己练习朗读,注意把握节奏和感情;
步骤3 学生选取自己的段落进行朗读展示。
【活动二】整体感知
步骤1 朗读课文,把握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步骤2 小组内总结汇总,全班交流。
【活动三】精读突破
步骤1 细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战士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
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结合文中一两个例子,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步骤2 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的表达效果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课堂小结】我学习,我总结。
我学到了这些: ____
【巩固提升】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壳(qiào) 锲而不舍(qì) 炯炯目光(jiǒnɡ) 窥园(kūi)
B.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 小楷(kǎi) 校补(jiào)
C.潜心贯注(qián) 迥乎不同(jiǒnɡ) 慷慨淋漓(kānɡ) 弥高(mí)
D.气冲斗牛(dǒu) 臧克家(zānɡ) 赫然(hè) 宝藏(zànɡ)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错字下画线)并改正
疏赖十年坚辛独栽形式紧张警报叠起
改正:________
3.文学常识填空
闻一多是湖北浠水人,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横线上应该填入的一项是()
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的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比喻)
B.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拟人)
C.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对偶)
D.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引用)
6.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在集会上痛斥特务,骂得慷慨激昂,群众大呼过瘾。
B.闻一多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足不出户,埋头研究。
C.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凭着三十年开车的经验,果断采取措施,避免了一场车祸。
D.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他都无动于衷,表现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9.仿写(注意格式,修辞,景和情的和谐,不可生搬硬套)
①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抹新绿。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投下一片阴凉;如果________,就________;如果_,就________。
【课后练习】
邓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节选)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 “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21世纪教育网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21教育网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21cnjy.com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⑧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⑨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⑩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①—⑦段的内容。(不超过3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闻一多在古代典籍的研究上取得了哪些硕果?(不超过2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典籍的目的何在?体现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⑦段和第⑧段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探究
最后一次讲演(节选)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2·1·c·n·j·y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你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取到光明!我们的光明,恰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鼓掌)21·世纪*教育网
7.文段中最能表现闻一多观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闻一多先生从正、反两方面举了例子,正面的例子和反面的例子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签字
教师评价
批改日期
【课后反思】
www-2-1-cnjy-com
1.A(锲qiè窥kuī)
2.懒宵越艰裁势迭
3.①原意是用机械向地下钻孔探矿。这里形象地写出闻一多刻苦研究古籍的精神。另外句式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是热情的称赞了。
②形容引人注目的样子。表现了闻一多潜心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③很不一样。表现了闻一多作为革命家说和做的高度统一,“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
④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表现了闻先生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21·世纪·教育·网】
4.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5.D 6.A、E
7.B(应是比喻)
8.D(“无动于衷”是贬义词,应该用“安之若素”)
9.①仿句:我不是屹立在巍峨山崖上的巨石,而是绵延道路上的一颗石子——为前进的车流奉献一份力量。
②如果(你是一株小草),就(吐露一季的翠绿);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奉献一缕芬芳)。
10.“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学者闻一多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11.这个题目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
12.写作了《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并开始研究“古典新义”。
13.研究古籍是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表现了闻先生全心全意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是伟大的爱国者。21·cn·jy·com
14.第⑦段和第⑧段是文章的过渡段,第⑦段总承上文;第⑧段总起下文。第⑦段和第⑧段衔接紧密,过渡自然。www.21-cn-jy.com
15.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2-1-c-n-j-y
16.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17.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战斗。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21*cnjy*com
18.正面例子:“看今天来的这些人……还有广大的市民。”
反面例子:“希特勒……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19.比喻,表现了反动派垂死挣扎及斗争更加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