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机械能复习课
一、基础知识
Ⅰ 功的计算方法:
(1)W=FScosθ,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求恒力的功;
(2)w=Pt,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求恒定功率时牵引力做功;
(3)用动能定理求功,如果我们所研究的多个力中,只有一个力是变力,其余的都是恒力,而且这些恒力所做的功比较容易计算,研究对象本身的动能增量也比较容易计算时,用动能定理就可以求出这个变力所做的功;
(4)利用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求,如果物体只受重力和弹力作用,或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时,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求弹力这个变力做的功,可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求解。
Ⅱ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思路: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时,相互作用的物体间的力可以是变力,也可以是恒力,只要符合守恒条件,机械能就守恒。而且机械能守恒,只涉及物体系的初、末状态的物理量,而不须分析中间过程的复杂变化,使处理问题得到简化。应用的基本思路如下;
1. 选取研究对象----物体系或物体。
2. 根据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进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3. 恰当地选取参考平面,确定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态时的机械能。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进行求解。
二、例题讲解
【例题1】如图1所示,质量m为2千克的物体,从光滑斜面的顶端A点以v0=5米/秒的初速度滑下,在D点与弹簧接触并将弹簧压缩到B点时的速度为零,已知从A到B的竖直高度h=5米,求弹簧的弹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例题2】质量为4000千克的汽车,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功率前进,它经100/3秒的时间前进425米,这时候它达到最大速度15米/秒。假设汽车在前进中所受阻力不变,求阻力为多大。
【例题3】在距离地面20m高处以15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小球落地速度大小。
三、 课堂练习
1.有三个质量都是m的小球a、b、c,以相同的速度v0在空中分别竖直向上、水平和竖直向下抛出,三球落地时
A.动能不同
B.重力做功不同
C.机械能相同
D.重力势能变化量不同
2.(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都为m.现B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弹性势能为Ep,则碰前A球的速度等于
A. B.
C.2 D.2
3.如图2,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a→b→c的运动过程中
图2
A.小球和弹簧总机械能守恒
B.小球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均匀减少
C.小球在b点时动能最大
D.到c点时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4.(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试题)如图3所示,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上运动,其中图A、B、C中的斜面是光滑的,图D中的斜面是粗糙的,图A、B中的F为木块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图A、B、D中的木块向下运动.图C中的木块向上运动.在这四个图所示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图3
5.将一物体以速度v从地面竖直上抛,当物体运动到某高度时,他的动能恰为重力势能的一半,不计空气阻力,则这个高度为
A.v2/g B.v2/2g
C.v2/3g D.v2/4g
参考答案
1.C
2.C
3. AD
4.C
5.C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