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教案(打包5套)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教案(打包5套)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6-12 09:46:13

文档简介

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
(3)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练习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锻炼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21世纪教育网
【复习重难点】
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导语:本单元我们围绕“化学方程式”学习了哪些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整理本单元知识。
2.明确复习目标,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有哪些?
2.应用:A g的氯酸钾和B g的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加热后完全反应,最后得到C g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的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B g。
(2)反应得到的氧气的质量为(A+B-C)g。
(3)反应得到的氯化钾质量为C-B g。
请同学们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同排)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知识结构图
知识模块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知识模块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一、当堂检测
完成学生用书的“单元重热点、易错点突破”部分。
二、课后提升
完成单元测试卷。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简单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21·cn·jy·com
【学习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学习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的原因。
【课前准备】
《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 先起步”。
《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导语:我们知道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那么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关系?1774年,拉瓦锡通过精确的定量实验发现了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总量在反应前后都是相同的,即质量守恒定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定律。21世纪教育网
2.教师指导学生解读学习目标。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里,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有怎样的关系呢?
猜想与假设
1.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小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2.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3.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大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探究实验一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做P92探究方案一。
探究实验二 铁钉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做P93探究方案二。
归纳总结: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课堂讨论
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后质量为什么减轻了?是否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呢?
2.镁条燃烧后的质量为什么增加了?是否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呢?
知识拓展: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的容器里进行,否则反应前后天平会不平衡。21教育网
点拨: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新的分子又聚集成新物质的过程。在重新组合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元素的种类也不改变,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有可能改变。21cnjy.com
1.“化学反应”:规定了研究范围,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
2.“参加”: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和反应后剩余的物质不能算入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内。
3.“各物质”:不能遗漏任何一种反应物和生成物,特别是气体和沉淀。
4.“反应生成”: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不能算。
5.“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只是研究化学反应的质量问题,热量、体积变化都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阅读课本P95。
提出问题: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归纳总结:反应前后的“变与不变”。
课堂讨论
1.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后的质量为什么减轻了,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呢?
2.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镁条燃烧后的质量为什么增加了,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呢?
知识拓展: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的容器里进行,否则反应前后天平会不平衡。www.21-cn-jy.com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一、当堂检测
二、课后提升
三、家庭作业
《精英新课堂》
完成学生用书的“夯基础 分点练”部分
完成学生用书的“生能力 整合练”部分
巩固知识:记忆《速记宝典》中的本课知识
《名师测控》
完成学生用书的“基础闯关”部分
完成学生用书的“能力提升”部分
巩固知识:记忆《提分宝典》中的本课知识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
2.在化学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原子的质量都没有改变。
成功之处
本堂课主要以实验贯穿教学,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实验为基础)和新课改要求(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讨论,使学生在动中学、学中思,将学习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知识的获取均以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获得,体现集体的智慧;同时,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不足之处
本节课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足,托盘天平操作得慢,影响教学进程。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化学方程式,能说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会从质、量、数等方面读出化学方程式。21世纪教育网
2.过程与方法:通过书写化学方程式,体会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学科学、爱科学,遵守客观事实,不随意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习惯。
【学习重点】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学习难点】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课前准备】
《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 先起步”。
《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导语: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用化学式完成下表中的化学反应(注明反应条件):
C+O2CO2
2KClO32KCl+3O2↑
4P+5O22P2O5
2KMnO4K2MnO4+MnO2+O2↑
3Fe+2O2Fe3O4
2H2+O22H2O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阅读课本P96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提出问题: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归纳总结: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阅读课本P96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化学方程式具有哪些意义呢?(以木炭燃烧为例)
归纳总结: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3)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2.化学方程式应该怎么读?
化学方程式能客观地反映出化学反应中“质”和“量”的变化及关系,其读法有异于数学中的方程式。其中的“+”读成“和”;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间的“=”读成“生成”,不能读成“等于”。
1.思考:你能从以下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中得到哪些信息?
2H2O2H2↑+O2↑
2.完成教科书P97的“讨论”题。
请同学们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同排)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一、当堂检测
二、课后提升
三、家庭作业
《精英新课堂》
完成学生用书的“夯基础 分点练”部分
完成学生用书的“生能力 整合练”部分
巩固知识:记忆《速记宝典》中的本课知识
《名师测控》
完成学生用书的“基础闯关”部分
完成学生用书的“能力提升”部分
巩固知识:记忆《提分宝典》中的本课知识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
1.定义。
2.意义:(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比。
3.读法。
成功之处
本堂课主要以老师引导学生,学生与老师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默契感,提高课堂效率。
不足之处
本节课有个别同学不愿意跟着老师的节奏听课,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下降。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2)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采用自学、点评、练习反馈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21教育网
【学习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学习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课前准备】
《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 先起步”。
《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导语: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说出该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含义。
S+O2SO2
质: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
量: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数:S、O2、SO2的粒子个数比为1∶1∶1。
2.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指导学生解读学习目标。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阅读课本P99~P100的内容,理清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与步骤。
提出问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
交流讨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1.书写原则: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绝不能凭主观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21cnjy.com
2.书写步骤:写、配、注、等、查
提出问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方法呢?
交流讨论:搜集资料,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1.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方法,该方法的关键:从左右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大的元素入手配平,然后依次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21·cn·jy·com
例如:CH4+O2CO2+H2O,应先从H入手,在H2O前配上化学计量数2得CH4+O2CO2+2H2O,再将O配平得CH4+2O2CO2+2H2O,这样这个化学方程式就配平了。www.21-cn-jy.com
2.奇数配偶法:左右两端的某分子的原子总数为一奇一偶,在其含有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前配上一个偶数2,变奇数为偶数,然后依次配平与其相关的其他元素的原子。21世纪教育网
例如:FeS2+O2Fe2O3+SO2,在Fe2O3前配上偶数2得FeS2+O22Fe2O3+SO2,然后配平Fe,即在FeS2的前面配上化学计量数4,再配平与Fe相关的S,在SO2的前面配上偶数8;最后配平O,在O2的前面配上奇数11,得4FeS2+11O22Fe2O3+8SO2。2·1·c·n·j·y
3.观察法:最基本、常用的配平方法,任何特殊的配平方法都离不开观察法的配合。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化学反应,配平时可直接观察看出结果。【21·世纪·教育·网】
例如:H2OH2↑+O2↑,通过观察很容易看出,反应方程式左边是一个氧原子,而反应方程式右边是两个氧原子,在H2O前配2,结果H2O中氢原子的个数变成4,再在H2前配上2,观察可以看出此化学方程式已配平,得2H2O2H2↑+O2↑。21·世纪*教育网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一、当堂检测
二、课后提升
三、家庭作业
《精英新课堂》
完成学生用书的“夯基础 分点练”部分
完成学生用书的“生能力 整合练”部分
巩固知识:记忆《速记宝典》中的本课知识
《名师测控》
完成学生用书的“基础闯关”部分
完成学生用书的“能力提升”部分
巩固知识:记忆《提分宝典》中的本课知识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写、配、注、等、查。
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最小公倍数法 2.奇数配偶法 3.观察法
成功之处
本堂课通过采用自学、点评、练习反馈相结合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不足之处
本节课学生动手计算能力不足,影响教学进程。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寻找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正确解题的格式。
(2)知道化学方程式所表现的量均为纯物质的质量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定量研究与化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感悟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2)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地利用能源。
【学习重点】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习难点】
解题格式的规范化。
【课前准备】
《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 先起步”。
《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导语:你能说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吗?能否利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来计算生成物(产品)或反应物(原料)的质量呢?21教育网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阅读课本P102例题1,能熟练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解题时如何设未知量?还可以怎样设未知量?
3.解题中比例为什么成立?依据是什么?
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化学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阅读课本P102例题2,能熟练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解题时如何设未知量?还可以怎样设未知量?
3.解题中比例为什么成立?依据是什么?
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5.例题1、例题2区别与联系在什么地方?
例题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计算生成物的质量。
例题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反应物的质量。
请同学们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同排)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一、当堂检测
二、课后提升
三、家庭作业
《精英新课堂》
完成学生用书的“夯基础 分点练”部分
完成学生用书的“生能力 整合练”部分
巩固知识:记忆《速记宝典》中的本课知识
《名师测控》
完成学生用书的“基础闯关”部分
完成学生用书的“能力提升”部分
巩固知识:记忆《提分宝典》中的本课知识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依据: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步骤
点拨:氯酸钾受热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逐渐减少。当固体质量不再减少时,证明已完全反应,并且固体质量减少的量即为反应放出的氧气的质量。21世纪教育网
注意问题
成功之处
本堂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方式进行讲解,便于学生通过类比、迁移的方法来理解和解答问题。在复习巩固的基础上,更注重知识的应用,运用方程式的计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不足之处
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不熟,课后应多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