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智慧广场——组合》课件(20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智慧广场——组合》课件(20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6-11 21:15:32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简 单 组 合小丽小军小杰小阳选出2人代表学校参加“少儿戏曲大赛”,有多少种不同的组队方案?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怎样才能没有遗漏的找出所有的组队方案?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怎样才能没有遗漏的找出所有的
组队方案? 通过有序思考,先找出第一个人和其他人有几种组合方法,再找出第二个人和剩下的人有几种组合方法,最后找出第三个人与剩下的人的组合方法……以此类推,再把这几种方法加起来,就能找出全部的组合方法。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从小丽、小军、小杰、小阳、小美5名同学中,选出2人代表学校参加“少儿戏曲大赛”,有多少种不同的组队方案?4+3+2+110112+133+2+16从上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我发现:如果学生人数有N个,那么组队方案就有(N-1)+ ……+3+2+1种。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通过有序思考,先找出第一个人和其他人有几种组合方法,再找出第二个人和剩下的人有几种组合方法,最后找出第三个人与剩下的人的组合方法……以此类推,再把这几种方法加起来,就能找出全部的组合方法。 如果学生人数有N个,那么组队方案就有(N-1)+ ……+3+2+1种。生活中的组合 从明明、红红、丽丽、平平4人中挑选2人代表班级参加社区调查,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3+2+1=6(种)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有10位同学一起玩象棋,每2人玩一局,一共需要玩多少局?9+8+7+6+5+4+3+2+1=45(局)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有6位同学,每2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需要通多少次电话? 如果全班32位同学,每2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需要通多少次电话?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 )个锐角10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中国最早研究组合问题的人是华罗庚,华罗庚一生致力于对数学的研究,作出很多重要贡献,成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提出的组合问题,引出了大量的数学发现,解决了很多的复杂问题。华罗庚
(1910-1985)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谢谢
《智慧广场——组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制数学五年级下册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利用已有经验认识和了解较复杂的“组合”问题,经历组合规律的探究过程,掌握解决“组合”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21cnj*y.co*m】
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能有序的、全面地思考问题,训练思维的有序性。
3.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组合”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教学难点】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组合”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世界上有三大古老的戏曲文化:印度的梵剧、希腊的悲喜剧,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中国的戏曲。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发展戏曲文化,这不,中央电视台少儿戏曲春晚的小朋友就做的很棒,我们来欣赏一下。www.21-cn-jy.com
(播放视频)
看完这些,你想上春晚吗?不过通知规定只能2人组队参赛,6.1班有4名旗鼓相当的小歌手(边介绍边把他们的名字写到黑板上),小丽、小军、小杰、小阳,那派谁去参加呢?共有几种选择方案呢?大家根据你课前的自学小组议一议,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才能做到为遗漏呢?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新课之初,教师通过谈话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良好的品德教育,又结合具体的学校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21·cn·jy·com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谈话:请同学们想一想,有多少种组队方案可以选择呢?
学生独立探讨后,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将学生所说的组队方案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展示。
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说说你的想法
1. 生1:我认为可以有六种组队方案:小丽和小军、小杰和小军、小丽和小杰、小阳和小丽、小杰和小阳、小军和小阳,把所有的可能都列出来。
生2:这样的叙述太麻烦了,我用他们名字中的一个字做代表,进行组队。这样也找到了6种组队方案:
丽——军 军——杰 杰——阳
丽——杰 军——阳
丽——阳
2. 谁来评价一下这两种组队方案?
第二种以名字的一个字为代表,进行组队的方案,比较简洁,而且先确定一名同学,产生3种组合,再确定一名同学,产生2种组合,最后确定一名同学,产生1种组合。避免了组队时的重复和遗漏。2·1·c·n·j·y
3. 的确这种以名为代表,进行组队的方法,比较简洁,还有不同的组队方法吗?
预设:
生1:我用1、2、3、4四个数字分别代表他们四个同学,我这样组:
1—2 2—3 3--4
1—3 2—4
1—4
生2:我用A、B、C、D四个数字分别代表他们四个同学,我这样组:
A—B B—C C--D
A—C B—D
A—D
引导学生评价:哦!更简洁直观了许多,还展示了相互组队的顺序。
谈话:从同学们的汇报中,你知道了什么?从组队方案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1:我知道了组队的方案可以有很多种。组队时可以先确定一人,然后再进行组队。
生2:为了避免组队时的重复与遗漏,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进行组队,这种方法比较简洁、实用。
小结:其实像我们刚才那样,把所有的组队可能,采用列举的方法一一写下来或画出来,并最终找到答案的方法,叫枚举法。(板书:枚举法)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21教育网
预设:
生1:我觉得枚举法很好,能够不重复的把所有方案都列出来。
生2:还漏不了。
生3: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谈话:那在利用枚举法时,怎样做才能没有重复、没有遗漏地找出所有的方案呢?
预设:
生1:先确定一人,让他与不同的人一一进行组合;然后再确定另一人,让他与没有组合过的人进行组合,直到全部组合完。【21·世纪·教育·网】
生2:我认为应该先定住一人,让他与其余的人进行组合,再定住第二个人与没有组合过的人组合,这样依次进行直到完成。21*cnjy*com
【设计意图】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基本经验,主动思考、探究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地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掌握了解决组合问题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4. 对!只要是有序的进行组合连线,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除了用枚举法找到组队方案外,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预设:
生1:我把四位同学摆在一条线上,然后用弧线把他们连起来,数一数有多少条线就有多少种方案了。
生2:我是用线段上的四个点表示四位同学,先从第一个点开始往后连线,连了3条;又从第二个点往后连了2条,最后从第三个点往后连了1条,一共连了6条线,就有6种组队方案。
小结:同学们很会思考,想到了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进行组队,像这样把数和形结合起来,我们就更容易地找出所有的组队方案了(把线段图贴在黑板上)。
利用转化的方法一下子就找到了10种不同的组队方案,其实啊,我们生活中的这种组队问题就是数学中的组合问题。这里面到底有没有规律可循呢?让我们一块来探索一下吧。【21教育名师】
播放微课视频

视频内容:我们一起来观察这张表,我们用点来表示学生人数,用两点之间的线段表示一种组合方案。如果是2个学生,就可以用两个点来代表他们,两点之间只有1条线段,那么就表示一种组合方案;如果是3个学生呢?就可以用3个点来代表,我们一起来数数,三点间一共有3条线段,记作:2+1;这里为什么要记作2+1呢?因为先确定一点,从这一点连了2条线段,再确定第二点时只连了1条,所以记作2+1。21·世纪*教育网
谈话:如果是4个学生呢?请各合作小组用同样的方法试着完成此表。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师巡视指导。
提问:从上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预设1:如果有四个同学组合,就从3加起,依次+2、再+1;如果有五个同学组合,就从4加起,再依次+3、+2、+1。www-2-1-cnjy-com
预设2:我认为有多少人,就从人数减1开始,依次住后加,直到加到1为止。
预设3:我想不管有几个同学,就从比它少1的数加起,一直加到1的和,就是这组数的组合方案的种数了。
谈话:如果从6人中选2人呢?
预设:5+4+3+2+1=15(种)
谈话:10人呢?
预设:9+8+7+6+5+4+3+2+1
小结:非常不错,大家不仅学会了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组队现象,而且发现了组合的一般规律。
【设计意图】线段图对学生来讲比较形象、直观,教学中教师抓住了学生的教学生成点,始终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直观而且具体的感知组合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有效地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不管是用哪种方法,都应讲究“有序思考”,这是比找到组合规律本身更重要的数学思想。21cnjy.com
5. 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问题叫做简单组合问题(板书课题)
6. 以上是从四名同学中选出两人参赛,不过,我听说6.1刚转入的王明唱的歌也很好,如果从他们5人中选出2人参赛,又有多少种不同的组队方案呢?
生争先恐后地探究组队方案。(有用枚举法的、有用线段图的)
预设:我这样想:前面4位同学组队有6种方案,再加上王明分别与他们四人新组合的4种方案,一共是10种方案。21*教*育*名*师
【设计意图】“从5个同学中选出2名参赛”是学生在本节课中的第二次组队尝试,至此学生已隐约感觉到可能有一种内在的规律,但还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为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让“规律”渐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四个人表现的非常好,老师想和你们握握手,要知道,握手也是一种组合问题,也是先固定一个人,与其他三人握手,再固定一个人与剩下的人握手,再固定一个人和剩下有人握手。21-cnjy*com
那么,我们接下来,每一点代表一个人,同学之间握手你能发现什么呢?
学生发现:如果学生人数有N个,那么组队方案就有(N-1)+(N-2)+(N-3)+……+3+2+1种。21世纪教育网
括象概括,总结提升
谈话:大到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小到我们面对面一次握手,都有这么深奥的数学知识,生活中你还能找到哪些组合问题?(水果拼盘、衣服搭配)
(播放图片)
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组合问题,那么我们一起走近生活去应用一下吧。
(出示练习题)
真了不起,还能用总结的规律提升:有多少个角?
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几个角?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是学生深化理解知识,掌握策略方法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了学生“知其然”,而且注重了学生“知其所以然”。在学生的认知深化中,更重视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的培养。2-1-c-n-j-y
六、课后总结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
生1:“我知道了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组合的问题。这样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生2:“要先画图,然后在线段图上画弧线连一连,最后用加法算一算。” 课件出示画线段图的过程。
(出示名人发现组合课件)
谈话:“你知道最早发现组合问题的是谁吗?中国最早研究组合问题的人是华罗庚。华罗庚一生致力于对数学的研究、做出很多重要的贡献,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提出的组合问题,引出了大量的数学发现,解决了很多繁杂的问题。【21教育】
同学们,你们说华罗庚伟大吗,其实呀,华罗庚也像你们一样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相信你们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像华罗庚那样的数学家的。”
“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回顾,建立起了清晰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认识。同时,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从而达到了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