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王羲之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书圣王羲之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6-12 11:5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五年级上册
书 圣 王 羲 之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是王羲之的精品之作,记述了当年文人骚客集会兰亭的情景,王羲之即兴挥豪,应时而作。其中二十多个之子各具神韵。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集序》格外珍爱,死时将其殉葬。现在流传于世的只是别人的摹本。
《兰亭集序》为书法家所敬仰,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我国书法艺术 史上的一座高峰,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身长七尺有余约为(1.83米),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作者简介

菜肴
佳肴



斟酌
斟酒
伐羲
王羲之
熏陶
熏制
熏烤

飘逸
安逸
yáo
zhēn

xūn

读一读
书圣 王羲之 春光明媚 文人墨客 聚会 佳肴
斟酒 笔墨纸砚 随意 兴致勃勃 提笔疾书
潇洒 一挥而就 出神入化 各具神韵 兰亭集序
熏陶 运用自如 为人敬仰 专心致志 密不可分
擅长 远近闻名 勤学苦练 雄健有力 独具特色
飘逸 揣摩 矫健 卫烁 特地 贯注
课文写了王羲之的哪些事情?
书写《兰亭集序》。
自小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书法新体。
善于从动物身上学习书法规律。
专心致志,勤学苦练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这一部分说说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王羲之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兰亭集序》的?这篇作品有什么特点?
这篇用行书写成的作品,共28行,324字,写得熊健有力,自然潇洒,真是出神入化。全文20个“之”字,各具神韵。
这两句话介绍这位文士的作品及成就。“出神入化”一词高度概括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
课文开头是以一件事情引出王羲之的,你认为这样的开头有什么表达效果呢?
课文以王羲之书写《兰亭集序》的故事开头引出王羲之,这样写有利于激发读者兴趣,吸引读者往下阅读。
2.学习课文第3—6自然段:
想一想王羲之是怎样练习书法的?
熏陶 (xūn táo ):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
王羲之出身东晋门第最高的王氏家庭,自小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他七岁开始学习书法,最初,受到叔父的影响,不久又跟随女书法家卫烁学书法。
这两句话交代了王羲之优越的学习环境和他开始学习书法时的年龄。
这两句话写王羲之专心学习,博采众家所长,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书法新体。
他学习专心,隶、楷、行、草各种字体,无不擅长。后来,他吸取历代书法家的长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书法新体。
隶、楷、行、草四种书体你都知道吗?
3.阅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
第四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王羲之买鹅的故事说明了什么?他为什么那么爱鹅?
王羲之因为 ,所以
王羲之之所以如此爱鹅,与他研究执笔、运笔有密切关系。他认为运笔时,要如白鹅两掌齐力拨水,全身精力都贯注于笔端,这才能运用自如。
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运笔的用腕技巧。
想从鹅身上学习执笔、运笔的方法
《黄庭经》换鹅。
白鹅两掌齐力拨水
特别爱鹅,所以书写
4.默读第六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1)找 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2)找 出文中的比喻句。
(3)王羲之是怎样练习书法的?用“ ”画出有关句子。
(4)找出本文的过渡句。
(5)想一想,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是我国书法史上为人景仰的一座高峰。他的书法,笔势开放,富于变化,有时如浮云般飘逸,有时像惊龙般矫健,而结构又十分严谨。他之所以有这样高的成就,与他专心致志、勤学苦练密不可分。他小时候练习书法时,走路、休息都在揣摩字体结构、架势和笔法。心里一边想着,手上还一边画着。日子一久,衣服都被他划破了。
评价王羲之的书法地位。
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写了羲之的书法作品的特点。
用具体事例来证明王羲之专心致志、勤学苦练的精神。
关于勤学苦练的名言警句:
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天才出于勤奋。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